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眼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文清 贾丽丽 +3 位作者 杨冠 丁慰祖 邹俊 陈颖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 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难点 ,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眼轴长度为 2 0 2 1~ 2 2 10mm的白内障患者 12 2例 (14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0~ 1 2者占 16 ... 目的 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难点 ,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眼轴长度为 2 0 2 1~ 2 2 10mm的白内障患者 12 2例 (14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0~ 1 2者占 16 8%,0 5~ 0 8者占 6 7 1%;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 7 7%;术后炎性反应明显 ,角膜可逆性水肿发生率为 2 9 4 %,明显高于长眼轴白内障患者 (6 7%) ,高于正常眼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 (12 5 %)。结论 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 ,手术难度大 ;强调切口规范 ,应用手法碎核技术和低能量、高吸引力超声乳化技术 ,提高超声乳化操作的有效性 ,使用高质量黏弹剂 ,保持前房深度 ,均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短眼轴 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丹 刘志英 +1 位作者 崔巍 路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观察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超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84例84眼平均眼轴长20.26±1.59mm(眼轴范围17.... 目的:观察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超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84例84眼平均眼轴长20.26±1.59mm(眼轴范围17.68~21.32mm)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3.0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两组患者超声乳化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EPT)和平均超声能量(AVE),术后随访1d,1wk,1、3mo,观察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源性散光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术中EPT分别为6.88±3.05、7.04±3.57s,术中AVE分别为(14.54±7.26)%和(15.08±3.67)%。术后1d,1wk,1、3mo微切口组手术源性散光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无切口热烧伤。结论:同轴1.8mm微切口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相比,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源性散光,可显著改善早期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微创 短眼轴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朱云喜 邓吉安 +3 位作者 车玲 董云云 刘婧 吴从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对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房角、眼压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我院眼科就诊的49例(61只眼)膨胀期白内障合并短眼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标...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对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房角、眼压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我院眼科就诊的49例(61只眼)膨胀期白内障合并短眼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标准组及改良组,其中标准组22例(30只眼)行标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下称为标准组),改良组27例(31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以下称为改良组),观察术后1周,1、3、6个月的矫正视力、房角、眼压,术后3、6个月前房深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的改变。结果对两组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前房角(ACA)500、ACA750,RNFL颞侧、鼻侧、上方、下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相同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两组间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RNFL颞侧、前房深度进行时间差异检验,P值均<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LSD-t检验分析存在时间差异的指标。结论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房角开放明显增大,眼压明显减低,对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高眼压及青光眼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期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短眼轴 房角开放距离 前房角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下载PDF
短眼轴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岳江 岳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短眼轴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57例63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71例82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 目的:探讨短眼轴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57例63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71例82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观察两种术式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wk矫正视力≥0.5的术眼中小切口组占86%,超声乳化组占87%;术后3mo矫正视力≥0.5者均占94%,≥0.8者分别占49%和51%,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角膜水肿:小切口组为17%,超声乳化组为20%;后囊膜破裂:小切口组5%,超声乳化组5%;虹膜损伤:小切口组3%,超声乳化组1%。结论: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难度大,通过术前降低眼压,术中规范切口,合理使用黏弹剂,维持前房深度,对硬核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患者可获得很好的复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眼轴 白内障 小切口 超声乳化
下载PDF
短眼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娜 孙丰源 张蕊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24-826,3749,共3页
目的:观察短眼轴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方法对眼轴长度18.41-22.00 mm的白内障38例(44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谨慎操作,应用高质量黏弹剂,尽量减少超声能量。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 目的:观察短眼轴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方法对眼轴长度18.41-22.00 mm的白内障38例(44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谨慎操作,应用高质量黏弹剂,尽量减少超声能量。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t=32.250,P=0.017)。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80,P=0.013);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90,P=0.026);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18)。结论眼轴≤22 mm的白内障患者手术难度较大,术中采取必要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短眼轴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效果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张大传 +2 位作者 李彬 张伟 查明轩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6只眼)眼轴长度17.5~22 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6只眼)眼轴长度17.5~22 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角膜水肿6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5者21只眼,占80.77%;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51±2.63)mm Hg,较术前明显下降;轻微脉络膜脱离1只眼,无后囊破裂及虹膜损伤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第三代人工晶状体公式计算非正常眼轴眼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瑜 陈炯 叶纹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分析第三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预测非正常眼轴眼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30例(1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SRK-T公式,28例(36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应用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36个月随访屈光状态... 目的分析第三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预测非正常眼轴眼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30例(1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SRK-T公式,28例(36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应用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36个月随访屈光状态。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其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绝对屈光误差值也逐渐增大(-0.21~1.49D),两者具有相关性(r=0.39,P<0.05);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实际屈光力与预计值相差很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IOL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测定非正常眼轴眼的IOL度数,可使非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取得与预期屈光度更接近的屈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度数 白内障 高度近眼 短眼轴
下载PDF
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珍 岳靓 +1 位作者 于丰萁 葛海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观察短眼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手术难点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51例(77眼)眼轴18.6—22mm,平均(21.65±0.57)mm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 目的观察短眼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手术难点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51例(77眼)眼轴18.6—22mm,平均(21.65±0.57)mm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手术难点和并发症。随访时间:3个月~2年。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术后眼压(13.49±2.31)mmHg较术前(15.26±3.44)mmHg明显下降,P〈0.001;术后前房深度(4.07±0.22)mm较术前(2.80±0.34)mm明显加深,P〈0.001。术后视力均提高,除眼底病变和弱视者外,63眼视力≥0.5(81.82%)。后囊破裂2眼,核坠入玻璃体1眼,悬韧带断裂1眼,均经正确处理后获较好视力。长期观察全部病例无青光眼发生。结论短眼轴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加深、眼压下降。因前房浅,手术有一定难度,采取正确措施后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宜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眼轴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晶状体 人工 眼压
原文传递
白内障术后1 d发生恶性青光眼1例报道
9
作者 黄煜薇 杨芳 余锦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1期155-157,161,F0003,共5页
恶性青光眼(Malignant glaucoma,MG)是一类发作迅速、症状重、治疗难度大的继发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光眼滤过术后[1],目前已有许多相关病案报道。然而白内障超乳晶体植入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报道却并不多见。短眼轴是MG的独立危险因素[... 恶性青光眼(Malignant glaucoma,MG)是一类发作迅速、症状重、治疗难度大的继发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光眼滤过术后[1],目前已有许多相关病案报道。然而白内障超乳晶体植入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报道却并不多见。短眼轴是MG的独立危险因素[2],前房浅、房角狭窄、晶状体较厚并且前移的特点[3-5],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眼前节形态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合并短眼轴的PACG的术后风险性更大。该文记录了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术后1 d发生MG的相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眼轴 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乳晶状体植入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短眼轴性白内障
10
作者 何旭红 蒋浪 兰长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特点 ,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眼轴长度为 19 5 6 - 2 3 OOmm的白内障患者 118例 (14 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 目的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特点 ,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眼轴长度为 19 5 6 - 2 3 OOmm的白内障患者 118例 (14 3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1 0者 2 8只眼 (19 6 % ) ,0 5 - 0 9者 10 2只眼 (71 3% ) ,0 3- 0 4者 13只眼 (9 1% ) ;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8只眼 (5 6 % ) ,术后角膜可逆性水肿 38只眼 (2 6 6 % )。随访过程中眼压升高者 2只眼 (1 4 % )。结论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 ,手术难度大 ;强调术前降低眼内压 ,术中规范切口 ,对硬核应用咬核或劈核技术 ,合理使用高质量粘弹剂 ,保持前房深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治疗 短眼轴性白内障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表面麻醉在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宁文捷 王文清 贾丽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麻醉方法对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在 2 0 .0 1~ 2 2 .10 m m共 80例 10 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 ,术中组织损伤、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 ... 目的 探讨麻醉方法对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在 2 0 .0 1~ 2 2 .10 m m共 80例 10 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 ,术中组织损伤、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 ,表面麻醉比球周麻醉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眼轴 表面麻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