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先成 乔群 +2 位作者 戚可名 赵柏程 鲁青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能修复足部远端创面的新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以足背动脉的第 1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 ,转移至足部远端创面。结果 临床治疗 5例患者 ,皮瓣面积为2cm× 4cm~ 6cm× 7cm。除 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外 ,... 目的 探索一种能修复足部远端创面的新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以足背动脉的第 1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 ,转移至足部远端创面。结果 临床治疗 5例患者 ,皮瓣面积为2cm× 4cm~ 6cm× 7cm。除 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外 ,其余成活良好 ,外形矫正满意 ,术后 1~ 2个月后行走恢复良好。结论 以足背动脉的第 1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 ,血管解剖比较恒定 ,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跖背动脉 逆行足背皮瓣 修复 足远端创面
原文传递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小弟 王利 宫云霞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利用邻指根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2 6例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示指 6例 ,中指 16例 ,环指 4例。结果  ...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利用邻指根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2 6例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示指 6例 ,中指 16例 ,环指 4例。结果  2 6例皮瓣均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3~ 10个月 ,皮瓣外观、质地满意 ,感觉恢复至S3~ 3+ 。供皮区外观较好 ,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邻指根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中节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指指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手指中节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8
3
作者 雷林革 何如祥 +3 位作者 沈美华 张伟 程鹏 闫宛春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方法。方法: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32例146指指端缺损的患者,吻合或不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皮瓣切取面积1.0 cm×1.0 cm~3.0 cm×2.5 cm。结果:146例皮瓣全部...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方法。方法: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32例146指指端缺损的患者,吻合或不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皮瓣切取面积1.0 cm×1.0 cm~3.0 cm×2.5 cm。结果:14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8例获得随访6~24月,伤指外形满意,指腹饱满,两点分辨率在6~8 cm,供区损伤小,吻合与不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远期疗效差别不明显。结论: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疗效较好,该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下载PDF
第一跖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处皮肤缺损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波 骆晓峰 +3 位作者 熊雁 杜全印 郭庆山 王爱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1622-1622,1625,F0002,共3页
目的带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损。方法对14例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损采用带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该皮瓣存活良好,足底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用该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 目的带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损。方法对14例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损采用带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该皮瓣存活良好,足底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用该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掌侧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该皮瓣无需吻合血管,血供可靠,成活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跖背动脉 逆行皮瓣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文胜 王利 李文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皮瓣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皮肤缺损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下载PDF
逆行岛状皮瓣“迷宫”静脉回流途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栋 张世民 +2 位作者 王欣 李继峰 俞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以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为模型,探讨逆行岛状皮瓣中"迷宫"静脉回流途径的作用。方法:在兔后肢内侧设计切取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面积3cm×3cm,蒂长4cm,蒂部含1cm宽筋膜),每组10个皮瓣,进行同体对照。... 目的:以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为模型,探讨逆行岛状皮瓣中"迷宫"静脉回流途径的作用。方法:在兔后肢内侧设计切取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面积3cm×3cm,蒂长4cm,蒂部含1cm宽筋膜),每组10个皮瓣,进行同体对照。对照组:血管蒂部不做处理,即保留"瓣膜失效"和"迷宫"两种回流途径;实验组:于血管蒂正中位置结扎两伴行静脉干,即阻断"瓣膜失效"途径。放松止血带后,连续测定1h内大隐静脉压力。术后1周测定皮瓣成活率。动物处死后蒂部组织学观察。结果:(1)测定10、20、30、40、50、60min的大隐静脉压平均值,对照组为:29.24、29.01、27.24、25.67、24.98、24.84mmHg;实验组为:37.16、36.70、37.07、36.82、35.33、37.56mmHg。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术后1周两组皮瓣平均成活率比较,对照组为(97.09±3.12)%>实验组为(87.51±13.74)%(t=2.26,P<0.05)。(3)两组皮瓣蒂部均有散在分布的扩张小静脉,实验组要多于对照组。结论:(1)"迷宫"途径较"瓣膜失效"途径更难于实现静脉逆流。(2)逆行岛状皮瓣的静脉回流以"瓣膜失效"途径为主要方式,"迷宫"途径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 静脉回流
下载PDF
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联合植皮在拇甲皮瓣切取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文亚 林森 +4 位作者 伍辉国 胡亚飞 宋东宁 潘则昂 江克罗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报告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联合植皮修复拇甲皮瓣切取后创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拇指套脱伤应用拇甲皮瓣移植修复后,供区创面缺损面积最大为3.5cm×6.8cm,最小为2.5cm×4.9cm。以足背动脉足底穿支为旋... 目的报告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联合植皮修复拇甲皮瓣切取后创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拇指套脱伤应用拇甲皮瓣移植修复后,供区创面缺损面积最大为3.5cm×6.8cm,最小为2.5cm×4.9cm。以足背动脉足底穿支为旋转点,足背动脉体表投影为轴线,在踝前设计足背动脉岛状筋膜瓣,切取足背动脉周缘筋膜组织,结扎足背动脉近端分支,逆行转移至足母趾切取后的创面,并在筋膜上植全厚皮片、不打包。结果8例拇甲皮瓣、筋膜瓣及植皮创面全部存活,对足部血供无影响。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修复后的拇趾保留正常长度,外形良好,植皮区无挛缩,恢复保护性感觉,拇趾屈伸活动及下肢行走正常。结论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切取简单,便于旋转,血供丰富,且保留了拇趾的长度,是修复拇甲皮瓣切取后遗留创面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逆行岛状筋膜瓣
原文传递
改变动静脉压力差对逆行岛状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培吉 周聚普 +2 位作者 江波 赵家举 张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 通过新西兰大白兔活体动物实验模型,探讨改变动、静脉之间压力差对逆行岛状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 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的实验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保留皮瓣蒂部浅静脉干的完整性);... 目的 通过新西兰大白兔活体动物实验模型,探讨改变动、静脉之间压力差对逆行岛状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 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的实验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保留皮瓣蒂部浅静脉干的完整性);B组:隐动脉部分吻合组(皮瓣内的隐动脉近心端切断后,管径修剪为原来的一半,行端端吻合);C组:静脉干部分吻合组(皮瓣浅静脉干近心端切断后,管径修剪为原来的一半,再行端端吻合);D组:浅静脉干结扎组(皮瓣蒂部浅静脉干予以结扎).术后大体观察皮瓣成活的一般情况,测定皮瓣成活面积并比较皮瓣成活率的差异,应用核素扫描观察皮瓣在不同时间血液分布情况,组织学检测观察皮瓣内的血管分布及血管内的血细胞存在状态. 结果 B组皮瓣成活率为(82.27±11.71)%,高于A、C和D组[分别为(47.70±11.18)%、(61.26±13.93)%和(61.38±1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扫描结果显示B组可见到明显的放射性物质通过,A、C、D组放射性物质均为一过性存在.术后10 d时,组织学观察显示B组与其他组相比可见较多毛细血管再生及血细胞存留. 结论 通过增加皮瓣动脉血供可增加皮瓣的成活面积,单纯促进静脉回流不能有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 内增压 静脉回流 成活率
原文传递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雷 王博 李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指指端缺损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邻指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行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治疗。... 目的探讨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指指端缺损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邻指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行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评价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邻指皮瓣,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更为理想,不仅皮肤质地柔软、外形美观,且可以有效保留伤指长度,利于预后手指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指背 逆行岛状皮瓣 邻指皮瓣 修复 指端缺损 效果
下载PDF
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血流及成活情况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沁凯 靳职雷 王绪凯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成活情况。方法 2010年6—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将8只兔的1侧后肢随机设定为逆行皮瓣组,对侧即为顺行皮瓣组,进行同体对照,每组8个皮瓣。逆行皮瓣组血管蒂位于皮瓣的远端,制备成逆行... 目的观察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成活情况。方法 2010年6—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将8只兔的1侧后肢随机设定为逆行皮瓣组,对侧即为顺行皮瓣组,进行同体对照,每组8个皮瓣。逆行皮瓣组血管蒂位于皮瓣的远端,制备成逆行岛状皮瓣;顺行皮瓣组血管蒂位于皮瓣的近端,制备成顺行岛状皮瓣。术中观察血液循环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9天,采用超声多普勒测量逆行和顺行岛状皮瓣血管蒂部的血流速度;术后第10天测定皮瓣成活情况;切取血管蒂做切片观察。结果逆、顺行皮瓣组术后血流速度总体上为下降后再回升,两组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隐动静脉血流方向相反,大隐静脉血流方向相同;逆行皮瓣组静脉窦扩张较顺行皮瓣组明显;逆行皮瓣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为(94.09±3.12)%,顺行皮瓣组为(96.5±4.7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蒂部均有散在分布的扩张小静脉,逆行皮瓣组较顺行皮瓣组多。结论逆行皮瓣组和顺行皮瓣组血流动力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 顺行岛状皮瓣 血液动力学 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
原文传递
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创面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留超 陈捷 阮圣幸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趾创面,采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趾创面,采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外形无臃肿,厚薄适中,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介于足底内侧与足背内侧之间的区域,为非负重区,部位隐蔽,皮肤质地好,属多源性供血。足底内侧动脉较为恒定,血供可靠,以第1跖骨头内侧近端2.0 cm为旋转点切取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外形佳,是修复趾创面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创面 足底内侧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下载PDF
改良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超薄皮瓣修复远节脱套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剑锋 王斌 +3 位作者 王辉 杨焕友 郝睿峥 霍永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1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超薄随意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脱套伤的手术时间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1—2014-06诊治56例56指远节脱套伤,均未合并骨折及肌腱损伤,分为2组,其中A组24例24指采用患指近、中节背侧带指固有动... 目的比较改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超薄随意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脱套伤的手术时间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1—2014-06诊治56例56指远节脱套伤,均未合并骨折及肌腱损伤,分为2组,其中A组24例24指采用患指近、中节背侧带指固有动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方法修复远节脱套伤性组织缺损,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后按皮瓣移植术后常规处理;B组32例32指采用带蒂的腹部超薄随意皮瓣方法修复远节脱套伤性组织缺损,术后按皮瓣移植术后常规护理,术后2~3周断蒂。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A组(115.00±9.56)min,B组(109.84±9.6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2组皮瓣术后晚期的功能评定:优良率A组87.50%,B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5);末次随访患指功能的评定:优良率A组95.83%,B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结论改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手术疗效明显好于腹部超薄随意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远节脱套伤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腹部超薄随意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远东 陈伟飞 +2 位作者 邓智明 顾晨 祝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期131-134,151,共5页
目的分析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将... 目的分析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将采取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采取传统邻指皮瓣修复术的30例患者设为传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与手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传统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传统组(16.67%)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96.67%)高于传统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治疗前,两组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与手功能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与手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传统术法,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兼具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患者的手功能和手指活动度在治疗后会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指指端 皮肤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影响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14
作者 孔祥明 魏雪峰 李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治疗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问题,拆部分缝线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组织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个月,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掌指关节伸屈范围达到90°,近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90~100°,远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30~45°。术后1个月,29例患者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均未恢复;术后3个月,23例患者浅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29例患者的浅感觉、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术后不同时点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均为S1级;术后3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20例,S3级9例;术后6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1例,S3级28例。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感觉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缺损 皮瓣感觉
下载PDF
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延琴 刘慧玲 牛志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手术简单,供区的功能损害较小,且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患者皮瓣成活的关键,而有效预防血管危象则能为皮瓣生机的维持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指固有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指端皮肤 缺损
下载PDF
手指软组织缺损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84-85,95,共3页
目的探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施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患者采用术前和术后护理后,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总结出对患者恢复最有利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术前的常规心理护理和术后的保暖、观察末梢血供、预防感染解... 目的探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施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患者采用术前和术后护理后,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总结出对患者恢复最有利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术前的常规心理护理和术后的保暖、观察末梢血供、预防感染解除疼痛等护理后,患者皮瓣基本存活,血供良好。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治疗,可以大大提高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护理
下载PDF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黄寅骏 周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 分析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采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8例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创面面... 目的 分析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采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8例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创面面积、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满意度。对皮瓣成活情况及感觉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患者获随访10~18个月,皮瓣完全成活17例(94.4%),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5.6%)。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1级10例、S2级7例、S2+级1例。平均手术时间(56.7±11.2)min,平均住院时间(16.9±2.7)d,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0.7)分。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糖尿病患者手背创面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侧动脉皮瓣 糖尿病 手背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在手部感染创面的应用
18
作者 薛孟周 雷万军 +4 位作者 张树桧 郑召民 傅玉坤 王喜梅 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3期260-262,共3页
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严重于外伤感染创面取得了成功。感染创面的扩创及清洗使其成为相对的“新鲜创面”,并用敏感抗生素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该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的特点:①手术简单,不吻合血管,成功率高;②皮瓣血运好,... 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严重于外伤感染创面取得了成功。感染创面的扩创及清洗使其成为相对的“新鲜创面”,并用敏感抗生素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该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的特点:①手术简单,不吻合血管,成功率高;②皮瓣血运好,抗感染力强;③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恢复了患手的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逆行岛状皮瓣 手部感染 创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19
作者 李忠义 冀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6-167,170,共3页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组)36例及对照组(腹壁皮瓣修复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等。同时选择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纤维局部解剖观察。结果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血管为网状,在距离肱骨内上髁近端大约1em的位置有一逆行于臂内侧皮下组织内的恒定皮穿支,可以为臂内侧远2/3的范围提供血液供应。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进行了二次手术,住院时间14—24(18.3±3.8)d,上述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应用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可靠、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瘢痕少,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 局部解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肌腱移植结合皮瓣治疗跟腱再断裂合并感染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颜显毅 刘付仟 +3 位作者 梁伟国 叶伟雄 叶冬平 姚依村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23-123,共1页
患者,女,30岁,因"行右跟腱吻合术后25 d,伤口皮缘坏死、渗液11 d"于2015年7月入院。25 d前患者因切割伤致右跟腱断裂在外院行带线锚钉缝合跟腱术,后出现伤口皮缘坏死与感染,行定期换药与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并出现跟腱外露。入院检查... 患者,女,30岁,因"行右跟腱吻合术后25 d,伤口皮缘坏死、渗液11 d"于2015年7月入院。25 d前患者因切割伤致右跟腱断裂在外院行带线锚钉缝合跟腱术,后出现伤口皮缘坏死与感染,行定期换药与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并出现跟腱外露。入院检查:右跟部手术切口中下段有一直径为2.5 cm的皮肤缺损区,外露的跟腱表面发黑,伤口有脓性分泌物(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再断裂 逆行岛状皮瓣 肌腱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