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4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329
1
作者 刘德建 刘晓琳 +2 位作者 张琰 陆奥帆 黄荣怀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1,共7页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产业领域中投身虚拟现实的创业团队呈爆发式增长。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滞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意味着一系列优化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法...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产业领域中投身虚拟现实的创业团队呈爆发式增长。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滞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意味着一系列优化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法的行动课题。教育技术的研究者需要理性认识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的潜力,深入分析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现状,着重从教育视角反思存在的挑战。本研究在分析虚拟现实情境认知模型(VRSC Model)基础上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源于其在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体验、创设心理沉浸感、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等方面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虚拟现实支持学习环境创设、支持技能实训、支持语言学习、支持特殊儿童教育等四大方面;文章最后从技术和教学法两方面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VRSC MODEL 教育应用 教学法
下载PDF
师范院校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的评论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启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0-44,共5页
师范院校中的教育学类课程、教材乃至教法 ,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它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架构 ,几乎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以理念的根本性改造与建构引导的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改造策略 ,应重视培育宽泛的教师文化和师范精... 师范院校中的教育学类课程、教材乃至教法 ,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它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架构 ,几乎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以理念的根本性改造与建构引导的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改造策略 ,应重视培育宽泛的教师文化和师范精神 ,重视理论提升和向实践的延伸 ,重视师范特色的拓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理论 课程理念 师范院校 教育学课程 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理念
下载PDF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凯洛夫《教育学》自 2 0世纪 5 0年代传入中国后 ,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古有的教育传统为它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是传统教育学为它奠定了学术基础 ;三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凯... 凯洛夫《教育学》自 2 0世纪 5 0年代传入中国后 ,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古有的教育传统为它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是传统教育学为它奠定了学术基础 ;三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凯洛夫《教育学》毕竟属于传统教育学 ,中国的现实正在发生巨变 ,它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洛夫 《教育学》 中国 教育 教育传统 苏联
下载PDF
内科学教学中CBL和PBL教学法的联合运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明庆 朱锦舟 《科教文汇》 2019年第3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CBL、PBL教学法联合使用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内科系统消化内科临床见习的33例见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11例。对照组11例采用CBL教学法,研究组11例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11例采用CBL、PBL联合教... 目的:探讨CBL、PBL教学法联合使用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内科系统消化内科临床见习的33例见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11例。对照组11例采用CBL教学法,研究组11例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11例采用CBL、PBL联合教学法。结果:观察组11例见习生出科成绩优于其他两组;观察组11例学生满意度优于其他两组;三种教学方法中,学生更倾向于CBL、PBL联合教学,联合教学得票率为63.64%,优于其他两种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PBL联合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病例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教学 CBL PBL 教学法
下载PDF
“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关系探析——(跨文化)比较教学论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邦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4,共12页
从"教学法"到"教学论"的演变,是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但是这两个概念在西方教育文化的源头原本是不同的概念。"教学法"在欧陆教育学和英美教育科学里都存在,但其内涵不尽相同。&q... 从"教学法"到"教学论"的演变,是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但是这两个概念在西方教育文化的源头原本是不同的概念。"教学法"在欧陆教育学和英美教育科学里都存在,但其内涵不尽相同。"教学论"则是欧陆教育学所特有的,其历史悠久,到20世纪下半叶发展成为大学独立建制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而在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大学里则基本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构建所谓的"教学理论"(实则只是"教"的理论),但这与欧陆国家的"教学论"有很大差异。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德国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美国教育科学和课程论,以及前苏联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这些学科基本概念引进到我国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误读、误解,造成了长期混淆的局面。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新的起点上,需要反思和清理如何继承并进一步发展20世纪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学术遗产及其发展路径。现在是对学习国外教育理论进行追本求源、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学论 教学法 教学理论 比较教学论
下载PDF
关于改革高校新闻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爱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其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育理念与内容滞后、新闻理论与实践脱节、新闻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当前高校新闻教育实现突破的关键是走国际化的道路,加强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其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育理念与内容滞后、新闻理论与实践脱节、新闻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当前高校新闻教育实现突破的关键是走国际化的道路,加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闻教育 新闻学 教育学
下载PDF
对比分析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 被引量:7
7
作者 高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1-75,共5页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对比,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尽管该理论有局限性,可是在第二语言研究和教学中,其重大作用是不可抹煞的。特别是对教师来说,对比分析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对比,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尽管该理论有局限性,可是在第二语言研究和教学中,其重大作用是不可抹煞的。特别是对教师来说,对比分析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对比分析理论的原则,以便有效地应用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对比分析 第二语言教学 母语 目的语
下载PDF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及其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林 《当代教师教育》 2019年第1期66-72,85,共8页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是在大学化教师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教师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本文基于对学科、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等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教师教育学科内部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是在大学化教师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教师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本文基于对学科、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等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教师教育学科内部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结合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知识体系尚未明确、学科专业建制尚未完备、学科专业与教师培养未有效衔接等现实问题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方向,以期对未来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大学化 学科专业 教育学
原文传递
《学记》所表现的中国古代教学论水准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宁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学记》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学经验,主要反映了儒家思孟学派的观点,同时又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继承和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学记》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教学的思想、制度和原则,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早、体系最严整的教学... 《学记》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学经验,主要反映了儒家思孟学派的观点,同时又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继承和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学记》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教学的思想、制度和原则,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早、体系最严整的教学论著作,曾对周边国家的文化教育起过重要影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教学 教学论
下载PDF
“旧学”的延伸与“新学”的尝试——吴汝纶《东游丛录》“教育之学”的文学书写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随着新学的兴起,"中国传统之学""自谦"为"旧学";称谓的变化,表示了其无奈与失落。于是,振兴、变通中国文化学术,成为当务之急;着意学校、着力教育,成为"晚清共识"。教育因之成为新旧之学共处... 随着新学的兴起,"中国传统之学""自谦"为"旧学";称谓的变化,表示了其无奈与失落。于是,振兴、变通中国文化学术,成为当务之急;着意学校、着力教育,成为"晚清共识"。教育因之成为新旧之学共处与接力的平台。作为"旧学邃密"和"新学熟谙"之硕学鸿儒,且身兼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吴汝纶乃朝野众望所归之不二人选。他由此而写就的《东游丛录》,成为中国近代首部具有新学色彩的教育学专门著述,不仅内容为教育"专门之学",而且其文学书写亦昭示了晚清古文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学” 教育学 吴汝纶 《东游丛录》
下载PDF
教育学制度化的兴起与逻辑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70 119,119,共10页
近年来,有关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探究逐渐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社会学的层面,关注教育学的制度化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对教育学制度化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兴起及其逻辑进行了描述和阐释。研究发现,教育学的制度化最初在德... 近年来,有关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探究逐渐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社会学的层面,关注教育学的制度化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对教育学制度化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兴起及其逻辑进行了描述和阐释。研究发现,教育学的制度化最初在德国的发端,一方面与当时中等教育阶段文法学校需要训练有素的教师有关,另一方面深受卢梭发现儿童所激发的泛爱教育运动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大学提供的自由土壤。其后,教育学逐渐向丹麦、芬兰、瑞士、英国、法国等国扩展,形成了多元的制度化方式。在这些多元的方式背后,显示出教育学制度化的基本逻辑:它主要是根源于"实践的"甚至"政治的"需求,而不是出于理论或知识的旨趣;但它却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教育学的知识传统,为教育学确立自身的"专业身份"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制度化 德国
下载PDF
对教育学科学性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柳士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68,共5页
教育学的科学性意味着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存在的吻合性。教育学不应忽视或否定对教育存在的形上论研究、人性论研究、个体论研究、生成论研究以及理解论研究。教育学应是形下之学与形上之学、物之学与人之学、社会之学与个体之学、认识之... 教育学的科学性意味着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存在的吻合性。教育学不应忽视或否定对教育存在的形上论研究、人性论研究、个体论研究、生成论研究以及理解论研究。教育学应是形下之学与形上之学、物之学与人之学、社会之学与个体之学、认识之学与生成之学以及解释之学与理解之学的对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科学性 反思 重构
下载PDF
一份宝贵的教育学遗产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策三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18,共5页
胡克英同志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学者知识分子 ,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胡克英同志学术成果最突出之处乃是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的追求 ,他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其变化、走向和主题 ,都密切... 胡克英同志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学者知识分子 ,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胡克英同志学术成果最突出之处乃是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的追求 ,他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其变化、走向和主题 ,都密切关注 ,把握得及时准确。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教育学遗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学术成果 胡克英 教育思想 个性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 素质教育
原文传递
“任务”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秋凤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01-104,共4页
语言教学由传统的重语言形式转向听、说、读、写、译并重的交际型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兴 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可谓是实现交际型教育的一支良方。本文通过在日语听力课中尝试设计“任务”,考察 “任务”在日语听力课中的效果。
关键词 教学法 任务 背景知识 认知比较 习得
下载PDF
教育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玉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采用研究性教...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了师范生教育教学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了学生超脱书本知识的创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研究性教学 模式
下载PDF
以“谈”代“教”: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新探——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国良 《教育参考》 201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以"谈"代"教"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访谈类节目为参照原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以双向访谈代替单向讲授,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追求知识与情感在访谈中自主建构。高中政治课尝试以主导性... 以"谈"代"教"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访谈类节目为参照原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以双向访谈代替单向讲授,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追求知识与情感在访谈中自主建构。高中政治课尝试以主导性的话题统领课堂,以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发共鸣,选择契合的角色发展特长,以互动性的访谈激活思维,以多样化的手段辅助生成。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为例,探讨以"谈"代"教"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访谈教学 政治课
下载PDF
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英语礼貌用语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8-81,共4页
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往往被认为是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英语礼貌用语不仅具有交际的功能,同时也是英语社会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因此英语礼貌用语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应该... 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往往被认为是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英语礼貌用语不仅具有交际的功能,同时也是英语社会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因此英语礼貌用语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应该把它置于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去,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其教学过程亦可由浅入深安排三个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用语 语言交际 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创意写作与新媒体:基于四个维度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卫东 《写作》 2020年第3期84-91,共8页
近年来,随着英语国家创意写作数字转向的不断深入,创意写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突出现象。其中,作者身份的跨产业重构、文本类型的跨媒介衍生、教学方式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对创意写作研究的影响,是创意写作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四... 近年来,随着英语国家创意写作数字转向的不断深入,创意写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突出现象。其中,作者身份的跨产业重构、文本类型的跨媒介衍生、教学方式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对创意写作研究的影响,是创意写作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四个重要表征。聚焦创意写作与新媒体融合现象,梳理其中的生成逻辑,探寻数字时代创意写作中国化的可能路径,构成了当前创意写作研究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创意写作 文化产业 数字转向 课堂教学
下载PDF
Semantic model and optimization of creative processes a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mation
19
作者 Victor Egorovitch Firstov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8期915-922,共8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A net model of 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s a deductive theory is suggested here. Within this model the ...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A net model of 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s a deductive theory is suggested here. Within this model the formation of deductive theory is represented as the development of a certain informational space, the elements of which are structured in the form of the orientated semantic net. This net is properly metr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a certain system of coverings. It allows injecting net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regulating qualitative aspects of knowledge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To regulate the creative processes of the 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 edge, stochastic model of formation deductive theory is suggested here in the form of branching Markovian process, which is realized in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al space as a semantic net. According to this stochastic model we can get correct foundation of criterion of optimization creative processes that leads to “great main points” strategy (GMP-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in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sphere of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ybernetic Conception Optimization of CONTROL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Measures Modelling Intellectual Systems Neural Network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e CONTROL of pedagogical PROCESSES CREATIVE pedagogics Cognitive And CREATIVE PROCESSES Informal Axiomatic Thery SEMANTIC NET NET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The Topology of SEMANTIC NET Metrization The System of Coverings Stochastic Model of CREATIVE PROCESSES At The 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ranching Markovian Process Great Main Points Strategy (GMP-Strategy) of The CREATIVE PROCESSES CONTROL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olorimetric Barycenter
下载PDF
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反思与建构——以教育学为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庆侠 陈绪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把法治中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民意识具有法治价值,是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培养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公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把法治中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民意识具有法治价值,是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培养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状,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通过对具体教育要素的分析,提出系统完善的公民意识培养方法,以期为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可供操作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要素 公民意识教育 系统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