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被引量:41
1
作者 田颖 王江 +3 位作者 李振魁 祝善俊 聂凌 宋熔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04-405,410,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并进行评估,以提高存活率和成功率。方法分批对160只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手术,同时设48只假手术组,计算死亡率。在4周时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检测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计算...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并进行评估,以提高存活率和成功率。方法分批对160只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手术,同时设48只假手术组,计算死亡率。在4周时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检测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计算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 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 ax)。结果4周时模型组心率、+dp/dtm ax和-dp/dtm ax绝对值均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P<0.05,P<0.01,P<0.01),LVEDP则高于假术组(P<0.01)。随着手术大鼠例数的增多,存活率得到提高(P<0.05)。结论心梗后4周形成心衰模型,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提高动物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鼠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存活率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静梅 高奋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为了比较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在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的作用 ,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测定10 4名心肌梗死患者及 10 4名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值 ,同时测定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 ,包括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 为了比较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在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的作用 ,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测定10 4名心肌梗死患者及 10 4名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值 ,同时测定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 ,包括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尿酸、肌苷和体重指数等。结果发现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吸烟史 (OR =1.0 6 6 )、高血压 (OR=1.12 8)、高胆固醇血症 (OR =6 .5 11)和同型半胱氨酸 (OR =2 .875 )等因素与心肌梗死的OR值有显著性。提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相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较大 ,与心肌梗死呈较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会利 方业民 +3 位作者 马永利 冯军 王克强 葛均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5-476,共2页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3.125~12.500 mg,每日2或3次(Bid或T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 mg,Bid或Tid.2例经多次电击复律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未能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先稀释后静脉注射5~10mg,继以1~2mg/min静脉滴注,约30min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维持2d后改口服阿替洛尔12.5~50.0mg,Bid或Tid.结果6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1例,存活率83.33%.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段2例表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因心功能不全猝死外,未见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救治 并发症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处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池菊芳 王勇 +4 位作者 刘晓飞 李宪伦 王志军 郑金刚 曾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者27例(...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者27例(62.8%),前降支13例(30.2%),回旋支3例(7.0%);无复流患者的平均再灌注时间为(5.7±2.8)h。无复流患者给予盐酸地尔硫艹卓、腺苷、溶栓剂等药物治疗和主动脉内反搏泵(IABP)治疗。43例患者中,术中及住院期间共死亡6例,病死率为14.0%。结论无复流现象是STEMI患者PCI治疗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药物和IABP的综合治疗对无复流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下载PDF
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吕蓓 胡春燕 +1 位作者 陆国平 龚兰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22-624,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 176例胆固醇正常的AMI患者 ,在给予溶栓、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 ,其中 10 1例接受口服辛伐他汀 2 0mg d持续治疗至少 3个月 (辛伐他汀组 ) ,另 7... 目的 :探讨口服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 176例胆固醇正常的AMI患者 ,在给予溶栓、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 ,其中 10 1例接受口服辛伐他汀 2 0mg d持续治疗至少 3个月 (辛伐他汀组 ) ,另 75例未接受辛伐他汀治疗 (非辛伐他汀组 )。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首次入院后 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死亡、再次非致死性AMI、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和再入院率。结果 :辛伐他汀组与非辛伐他汀组比较 :1个月的死亡率 (4.95 %∶14 .6 7%P <0 .0 5 ) ,1年的死亡和再次非致死性AMI复合发生率 (10 .89%∶2 2 .6 7%P <0 .0 5 )、心绞痛发生率 (13.86 %∶2 7.0 2 % ,P <0 .0 5 )、再次PCI或CABG率 (8.90 %∶2 1.33% ,P <0 .0 5 )、再入院率 (14 .85 %∶2 8.0 0 % ,P <0 .0 5 )均显著降低 ,无肌病和严重肝功能损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高龄、左前降支病变、广泛前壁AMI与死亡、再次AMI和心绞痛复合终点发生率呈正相关 ,而左室射血分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辛伐他汀、PCI则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AMI胆固醇正常患者早期口服辛伐他汀 2 0mg d能减少 1年的死亡和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 ,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心肌梗死 辛伐他汀 治疗
原文传递
^(18)F-FDG 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梗死面心肌存活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津 周颖玲 +5 位作者 陈纪言 李光 余丹青 罗建方 张励庭 黄文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比较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 (UCG)对心肌梗死面存活心肌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  4 0例心肌梗死患者 ,男 3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 11)岁 ,分别行1 8F FDGPET显像及UCG检查。结果 PET显像检出坏死心... 目的 比较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 (UCG)对心肌梗死面存活心肌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  4 0例心肌梗死患者 ,男 3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 11)岁 ,分别行1 8F FDGPET显像及UCG检查。结果 PET显像检出坏死心肌 2 6 9个节段 ,UCG发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2 15个节段 (检出率 79 9% )。PET显像检测心肌梗死面有无心肌存活与UCG观察室壁运动情况显著相关 (χ2 =4 9 5 3,P <0 0 0 1)。UCG室壁运动轻微异常的节段与PET显像示有部分心肌存活相关 ;而UCG室壁运动消失及矛盾运动的节段 ,与PET显像示心肌无存活相关 (χ2 =4 7 9,P <0 0 0 1)。同时PET显像在UCG室壁矛盾运动节段检出部分节段有心肌存活 (u =3 6 8,P <0 0 1)。结论 常规UCG检查观察心脏室壁运动可以初步筛选梗死累及部位的心肌存活情况 ;对UCG发现大面积室壁运动消失甚至室壁矛盾运动的患者 ,应行心肌PE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18F—FDGPET显像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肌存活
下载PDF
不同时段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室壁瘤患者心室收缩同步性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薛玲 傅向华 +5 位作者 刘君 吴伟力 李亮 苗青 姜云发 谷新顺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心室收缩同步性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及左心室造影(LVG)确定合并室壁瘤者共32...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心室收缩同步性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及左心室造影(LVG)确定合并室壁瘤者共326例,根据PCI施行的时间分为4组:A组32例(〈3h)、B组89例(≥3h且〈6h)、C组129例(≥6h且〈12h)、D组76例(AMI后1周),4组患者于PC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ERNA),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功能参数及反常室壁容积指数(PVI);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测定上述参数,并随访3年,记录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8h,第5天及24周测定血浆BNP质量浓度。对数据行方差分析和,检验。结果AMI后6个月随访时,A、B、C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D组明显增高(F=5.81,P〈0.05),而相角程(PS)、半高宽(FWHM)明显降低(F=5.90和6.80,P均〈0.05);A组反常容积消失病例数明显高于B、C、D组,且A组PVI明显低于B、C、D组[分别为(12.08±2.07)%、(15.43±2.39)%、(16.49±2.47)%、(20.41±3.68)%,F=4.32,P〈0.05]。D组发病后18h、第5天和第24周血浆BNP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12.30±2.24)彬L与(9.85±2.60)μg/L,(9.47±1.95)μg/L与(6.65±1.56)μg/L,(5.36±1.43)μg/L与(3.27±1.12)μg/L,F=5.19,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9,P〈0.05),但均低于D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年随访A,B,C3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3年随访时死亡率[6.25%(2/32)与3.12%(1/32),8.99%(8/89)与5.62%(5/89),9.30%(12/129)与7.76%(10/129]均低于D组[21.05%(16/76)与17.11%(13/76)]∥分别为91.3和1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脏室壁瘤 心肌收缩 利钠尿激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微小RNA在心肌梗死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宁 文平 刘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2-726,共5页
微小RNA(micro RNAs,miR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重构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心血管事件,诸多miRs被发现在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再生亦受到miRs调控。miRs参与调... 微小RNA(micro RNAs,miR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重构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心血管事件,诸多miRs被发现在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再生亦受到miRs调控。miRs参与调控心脏干、祖细胞对心肌的保护效应,并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向心肌细胞的重编程。此外,miRs可调节缺血后的血管生成,并参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本文总结了miRs在上述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miRs应用于心肌梗死再生修复中的前景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心肌梗死 再生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PCI介入时机选择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瘤逆转及MMP-9、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光传 王俊锋 《现代医学》 2017年第8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PCI介入时机选择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瘤逆转及MMP-9、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左心室合影确定合并室壁瘤。根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施治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PCI介入时机选择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瘤逆转及MMP-9、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左心室合影确定合并室壁瘤。根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施治时间依次分为A组(发病至PCI施治<3 h,25例)、B组(3 h≤发病至PCI施治<6 h,67例)、C组(6 h≤发病至PCI施治<12 h,88例)、D组(12 h≤发病至PCI施治≤1周,30例)。4组患者于PCI后即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术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相关参数以及反常室壁容积指数;6个月时重复上述检查;同时检测PCI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MMP-9和P选择素水平,并随访3年,记录主要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PCI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相角程及半高宽水平均显著低于D组,而左心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反常容积消失率(16/25,64%)明显高于B组(17/67,25.4%)、C组(13/88,14.8%)、D组(3/30,10.0%);组间PVI比较结果显示,A组(12.5±2.8)%、B(15.8±3.3)%、C组(15.5±3.1)%、D组(20.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3 d、7 d的MMP-9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低于D组(P>0.05);住院期间和PCI治疗后3年随访结果显示,D组的心绞痛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早的接受冠脉介入干预,开通梗死动脉,能够有效逆转室壁瘤形成,同时降低机体MMP-9和P选择素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室壁瘤 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汉成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710-71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诊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急诊溶栓组疗效明显,总再通率70.0%;对照组总再通率20.8%。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的救...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诊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急诊溶栓组疗效明显,总再通率70.0%;对照组总再通率20.8%。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的救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脂联素和心肌梗死微循环再灌注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巍 杨建国 +4 位作者 李拥军 胡亚民 李晓红 赵明 张洪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94-997,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前后脂联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①测定20例冠脉造影正常健康人和60例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即刻、术后12小时、24小时血浆脂联素...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前后脂联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①测定20例冠脉造影正常健康人和60例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即刻、术后12小时、24小时血浆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②按照再灌注后2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是否〉70%,将60例AMI患者分为A组(ST段回落≥70%)34例和B组(ST段回落≥70%)2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脂联素及IL-6的变化幅度。③另根据心肌灌注分级(TMPG)将患者分为两组:TMPG2~3组36例,TMPGO~1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脂联素及IL-6的变化幅度。结果①A、B两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在再灌注后12小时(3.56±1.52)mg/Lvs(2.88±1.67)mg/L、24小时(3.34±1.36)mg/Lvs(2.65±1.14)mg/L较术前(4.21±2.63)mg/Lvs(4.18±1.62)mg/L显著降低(P〈0.05,P〈0.01);两组血浆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1)。A、B两组间比较,成功PCI、IRA血流达TIMI3级者,B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在再灌注12小时、24小时均显著低于A组[(2.881±1.67)mg/Lvs(3.56±1.52)mg/L,(2.65±1.14)mg/Lvs(3.34±1.36)mg/L,均P〈0.053;B组患者血浆IL-6水平,在再灌注12小时显著高于A组(P〈0.01),在再灌注24小时仍然高于A组(P〈0.05)。②TMPG2~3、TMPG0~1两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在再灌注后12小时(3.49±1.61)mg/Lvs(2.76±1.27)mg/L、24小时(3.33±1.35)mg/Lvs(2.63±1.22)mg/L较术前(4.23±2.16)mg/Lvs(4.19±1.78)mg/L显著降低(P〈0.05,P〈0.01);两组血浆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TMPG2~3与TMPG0/1两组间比较,成功PCI后,TMPGO~1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在再灌注12小时、24小时均显著低于TMPG2~3组(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再灌注损伤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n-dissecting aortic root aneurysm
12
作者 Abdallah K. Alameddine Richard J. Hicks +2 位作者 Victor Alimov Yvonne A. Alameddine Joseph E. Flack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3年第2期257-260,共4页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49-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n uncomplicted aortic root aneurysm, aortic insufficiency, and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without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n angi...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49-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n uncomplicted aortic root aneurysm, aortic insufficiency, and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without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n angiography. The computed tomo- graphy angiogram (CTA) of the thorax, performed without cardiac gating, was misinterpreted as normal. In retrospect, an overlooked extravasation of contrast material lateral to the aortic root was detected on non-gat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Exploration of the aortic root revealed an unsuspected horizontal intimal tear of the left sinus of Valsalva with limited extramural hematoma. The presence of an otherwise silent intimal tear on preoperative imaging studies makes the overall management more problematic. For example, initiating early broad empirical anticoagulants or fibrinolytics therapy to treat the accompani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y extend the tear into a full life-threatening aortic dissection, tamponade or rupture. We highlight many of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mited sinus tear when aortic root aneurysm is presenting with cryptogenic STEMI. Accurate morphologic characterization of intimal tear would be best defined with either an electrocardiogram-gating CTA or MRA imagings. These non-invasive tests are needed to mak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decisions. Depending on other pathologic components of aortic root, cusps and the commissural geometry, sinus tear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the overall treatment plan and it shifts the surgical intervenetion from valve-sparing operation, commissural resuspension and leaflet repair to composite aortic root replacement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Bentall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nfaction VALSALVA SINUS TEAR AORTIC Root ANEURYSM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依彤 马翔 +9 位作者 张健发 马艳 杨毅宁 韩伟 武云 石向江 李维华 贾志豪 刘普 陈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植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只体重35~45kg的家猪,经导管应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存活的9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1)实验组5只,取骨髓分离BMSC体外培养扩...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植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只体重35~45kg的家猪,经导管应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存活的9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1)实验组5只,取骨髓分离BMSC体外培养扩增,建立模型2周后,通过心肌注射的方法将自体骨髓BMSC移植至AMI区;(2)对照组4只动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比较2组的生存率、心功能变化、心肌功能性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BMSC移植后,实验组动物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梗死区室壁运动速度加快,局部室壁厚度加快,心肌移植细胞部位表达连接蛋白GATA-4等心肌功能性蛋白质。结论:骨髓BMSC经冠脉转运在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并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韶峰 方唯一 +5 位作者 曲新凯 叶剑定 沈艳 焦静 李若谷 李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梗死心肌灌注和范围的评估价值。方法5头家猪以球囊封闭左前降支远端90 min后撤除球囊完成再灌注。30 min后行MSCT检查,静脉团注100 mL对比剂后1 min(早期扫描相)与5 min(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梗死心肌灌注和范围的评估价值。方法5头家猪以球囊封闭左前降支远端90 min后撤除球囊完成再灌注。30 min后行MSCT检查,静脉团注100 mL对比剂后1 min(早期扫描相)与5 min(延迟扫描相)接受2次MSCT扫描。取出心脏后切成8 mm厚短轴面切片并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MSCT延迟扫描相高增强和周边低增强区域之和及TTC不染色区域定义为梗死区域;梗死容积以各层面容积总和的百分比表示。结果MSCT上梗死心肌在早期扫描相表现为早期灌注缺损,在延迟扫描相表现为晚期增强和残余灌注缺损。早期扫描相早期灌注缺损区CT值低于正常区域[(213±55)HU vs(304±30)HU](P<0.05),延迟扫描相晚期增强区CT值高于正常区域[(360±75)HU vs(90±37)HU](P<0.01),而残余灌注缺损区低于正常区域[(152±23)HU vs(190±37)HU](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MSCT测得为(8.9±1.0)%,TTC病理染色为(9.2±1.4)%,两者具有一致性。结论MSCT双期扫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有不同于正常区域的特征性增强表现,对于评价心肌梗死容积与病理学方法可比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微小RNA对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治疗前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宁 刘启龙 +2 位作者 郑丽红 杨阳 文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6-1001,共6页
微小RNA(micro RNAs,miR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ction,MI)是导致心脏重构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心血管事件,诸多miRs被发现在MI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iRs对心... 微小RNA(micro RNAs,miR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ction,MI)是导致心脏重构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心血管事件,诸多miRs被发现在MI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iRs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及增殖活性有多方面影响,这些特性在治疗MI等缺血性心脏病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引入MI及miRs的研究概况,随后详细介绍了在心肌细胞存活及增殖中承担一定角色的miRs,最后展望了miRs应用于MI治疗的前景并提出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脏肌细胞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患者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欧阳秀革 王凤霞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9期653-654,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AMI)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急性AMI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7例确诊为急性AMI的患者 ,按梗死前 48h内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短分成三组。Ⅰ组持续时间 <15min ,Ⅱ组 >15min ,Ⅲ组 48h内无心绞痛...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AMI)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急性AMI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7例确诊为急性AMI的患者 ,按梗死前 48h内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短分成三组。Ⅰ组持续时间 <15min ,Ⅱ组 >15min ,Ⅲ组 48h内无心绞痛发作。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梗死范围、肌酸激酶(C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各组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状况及近期预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梗死前短暂的心绞痛对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 ,但是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具有缺血叠加效应 ,只有梗死前有短时间 ( <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预适应 心肌缺血叠加效应 心绞痛 心肌梗塞
下载PDF
急性冠脉介入与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17
作者 盛富强 徐蓉 +4 位作者 王玮 王崇全 党书毅 何朝荣 王俊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2期1927-1929,共3页
【目的】通过急性冠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波离散度(Pd)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后对Pd的影响。【方法】将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急性PCI组和静脉溶栓组。观察急性PCI组和... 【目的】通过急性冠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波离散度(Pd)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后对Pd的影响。【方法】将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急性PCI组和静脉溶栓组。观察急性PCI组和静脉溶栓开通IRA前及IRA开通后24 h内Pd变化,并对两种方法引起Pd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PCI成功组Pd由术前(44.6±10.4)ms减小为术后(28.9±11.7)ms(P<0.05),静脉溶栓成功组Pd由溶栓前(45.3±9.8)ms减小为溶栓后(35.6±10.9)ms(P<0.05)。【结论】急性PCI和静脉溶栓开通IRA均能降低AMI患者Pd,且急性PCI较静脉溶栓更能有效减小Pd,提示Pd可作为评价再灌注程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病 冠状血管 血栓溶解疗法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并发MACCE及大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
18
作者 邴森 李成祥 +3 位作者 郭文怡 李红梅 高延 周宁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住的235例STEMI在12 h内行直接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住的235例STEMI在12 h内行直接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包括MACCE及大出血)和对照组。搜集手术、药物、实验室等相关因素,包括急性梗死相关血管、术中有无慢血流和无再流发生及处理、处理前后血流分级、急性梗死相关血管球囊预扩张及支架扩张最高压力等数据,同时搜集左室射血分值、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凝血系列、肝肾功、血脂4项、空腹血糖及心肌标志物等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上述因素与MACCE及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在急性IRA行直接支架植入术的比率、凝血酶原时间、CK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年龄、急性IRA慢血流及无再流的发生率、术前术中IABP的使用率、Killip分级、并发CTO的血管数量、急性IRA预扩最高压力、FPG、Cr、CK-MB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病例组在冠脉内替罗非班使用率、行2次PCI的比率、急性IRA支架的最高压力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男性患者的比率、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前和处理后TIMI分级、植入支架的总数量、UA、TC、LDL-C、HDL-C、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LVEF值与MACCE及大出血具有相关性(P<0.05),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与MACCE及大出血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年龄呈正相关,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及左室射血分值呈负相关。结论:高龄、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小和LVEF值低是MACCE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ST段抬高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大出血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心肌梗死相关微RNA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宁 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0-794,805,共6页
微RNA(microRNAs,miRs)是一类非编码RNA,能够调控基因组中大部分基因的表达。心肌梗死(myocardid infarction,MI)常伴随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失调。miRs在MI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及缺血后血管生成有着多方面... 微RNA(microRNAs,miRs)是一类非编码RNA,能够调控基因组中大部分基因的表达。心肌梗死(myocardid infarction,MI)常伴随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失调。miRs在MI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及缺血后血管生成有着多方面的调控作用。MI后miRs表达升高或下降可能参与心脏整体功能的调节。本文总结了MI相关miRs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miRs应用于MI治疗中的前景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心肌梗死 纤维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早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钱赓 王峙峰 +1 位作者 刘宏斌 陈韵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早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分布以及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特点。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0年3月STEMI临床资料,比较早发STEMI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非早发的STEMI患者(男性>55岁... 目的分析早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分布以及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特点。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0年3月STEMI临床资料,比较早发STEMI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非早发的STEMI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传统危险因素、血生化代谢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STEMI组与非早发组比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吸烟(56.8%∶38.0%,P<0.05)和代谢综合征(55.6%∶33.0%,P<0.05)的比率较高。早发STEMI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非早发组[(25.94±3.15)∶(24.75±3.66)P<0.05]。早发组以冠脉单支病变为主(58.0%∶31.0%,P<0.05),以前降支受累为主,而非早发组以三支病变为主(21.0%∶44.0%,P<0.05)。针对早发STEMI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代谢综合征和吸烟是早发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和吸烟的OR值分别是2.54和2.82。结论吸烟和代谢综合征在早发STE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存在代谢异常的青中年患者进行减肥和戒烟具有尤其重要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