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28
1
作者 邱贵兴 杨庆铭 +3 位作者 余楠生 翁习生 王凯 李晓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和5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动力髋螺钉(DHS)9例;女3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7例,DHS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DHS1例;女3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DHS1例。结果除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68)。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肝素 低分子量 外科手术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结果 被引量:130
2
作者 林江涛 王文巧 +28 位作者 周新 王长征 黄茂 蔡绍曦 陈萍 林其昌 周建英 顾玉海 袁雅冬 孙德俊 杨晓红 杨岚 霍建民 陈卓昌 蒋萍 张捷 叶贤伟 刘辉国 唐华平 刘荣玉 刘春涛 张伟 胡成平 陈一强 刘晓菊 戴路明 周玮 黄奕江 许建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4-498,共5页
目的全面评估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控制水平。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覆盖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30个省市。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30家分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患者依次入组本... 目的全面评估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控制水平。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覆盖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30个省市。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30家分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哮喘患者依次入组本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控制水平、哮喘管理、哮喘发作的征兆和自我管理、疾病的认知程度。结果共纳入3 875例门诊哮喘患者。根据GINA定义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1 099/3 854);其中,曾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本次调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533/1 361),与2008年(控制率28.7%)比较,有较大程度提高。26.4%(1 017例/3 858例)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22.4%(864/3 858)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哮喘发作急诊就诊。在职工作人员中,18.4%(568/3 092)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哮喘发作误工;在校学生中,63.6%(63/99)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哮喘发作误学。结论目前我国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但部分城市的哮喘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哮喘控制不佳导致急诊就诊、住院和误工误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问卷调查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哮喘控制
原文传递
睡眠呼吸暂停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4
3
作者 Sleep Breathing Disorder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Branch,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4-897,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睡眠呼吸暂停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4至2006年全国20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2297例患者,男:女为1310:211,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 目的调查我国睡眠呼吸暂停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4至2006年全国20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2297例患者,男:女为1310:211,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问卷和规范的血压测量。应用 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X^2检验比较高血压患病率。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 组(213例)的高血压患病率(23.5%)明显低于 AHI≥5次/h 组(2084例)的高血压患病率(49.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6.2%(569/1012);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63.7%(450/706),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39.4%(627/1591)的患病率;AHI≥5次/h 组的高血压患病几率是 AHI<5次/h 组的3倍(OR=3.167,95%CI 为2.953~5.426,P<0.01);受试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随 AHI 增加而增加,自 AHI 16~20次/h 起患病率增高幅度明显加大,AHI 66~70次/h 以后呈下降趋势。经计算得出公式:高血压患病率=0.3199+0.0042×AHI;高血压患病的 OR 值=1.018+0.017×AHI,同时,受试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随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减低而明显增高,随嗜睡指数增高而明显增高。受试人群的 AHI 为独立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高血压家族史之外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睡眠呼吸暂停人群,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是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和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0
4
作者 张通 李丽林 +13 位作者 毕胜 梅元武 谢瑞满 罗祖明 王德生 王维治 王宁华 贾建平 谭兰 丁新生 崔丽英 王得新 胡学强 钮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948-1954,共7页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定。在全国共建立了 15个三级康复网 ,各三级康复网按照统一的入选标准筛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发病后 1周及 1、2、3、4、5、6个月末共进行 7次评价。结果 共有 10 78例患者入组 ,其中完成全部 7次评价者 90 2例 ,死亡19例 ,失访 15 7例。 90 2例中 ,康复组 4 39例 ,男性 2 6 6例 ,女性 173例 ;年龄 6 1岁± 11岁 ;脑梗死 2 78例 ;脑出血 16 1例。对照组 4 6 3例 ,男性 2 81例 ,女性 182例 ;年龄 6 0岁± 11岁 ;脑梗死 2 91例 ;脑出血172例。发病后第 2个月起 ,两组之间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6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基本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Barthel指数平均值接近 85分。对照组也有所恢复 ,但恢复的程度低于康复组。康复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三级康复治疗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7
5
作者 周建伟 胡玲香 +7 位作者 李宁 张凡 李春雨 赵菁菁 李季 胡运光 张颜 王成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3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建立多维评价... 目的: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3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建立多维评价指标,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组一般资料基线一致,组问可比;3组临床疗效,针推组痊愈显效率68.3%、总有效率88.3%,针刺组51.7%、75.0%,推拿组50.0%、76.7%,针推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的疗效,P<0.05;治疗后3组症状总积分均降低,均P<0.01,针推组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其余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变化无差异,P>0.05;3组治疗起效时间,针推组短于其余两组,P<0.05或P<0.01;未发现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针刺推拿综合疗法治疗CSA,疗效肯定,使用安全;针刺、推拿综合疗法治疗CSA较之单纯采用针刺或推拿疗法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灸疗法 按摩疗法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6
作者 李华芳 顾牛范 +4 位作者 谢斌 李鸣 张磊 程毅 王美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CGI。安全性评价用TESS等。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 80 % ,利培酮组为 88% ,2组相比P >0 .0 5;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浓度为 399IU±s 4 50IU ,利培酮组为 1351IU± 76 3IU ,P <0 .0 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失眠 (9% )、ECG轻度异常 (8% )、兴奋或激越 (8% )等。喹硫平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10 % )。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但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催乳素 利培酮 IV期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6
7
作者 吴笃初 吕传真 +2 位作者 余慧贞 邵福沅 汪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吴笃初,吕传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余慧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邵福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吴笃初,吕传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余慧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邵福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汪昕(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脑梗塞 药物评价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78
8
作者 周锦春 郭敦明 +4 位作者 王青 陈哲峰 崔维顶 范卫民 刘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手术前时间间隔、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患肢不负重时间、内固定排列方式以及内固定是否取出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随访获得184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5±2.7)年。共有246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3%。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平均为伤后(17.0±4.6)个月(8-7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603例患者调查时髋关节Harrs评分平均为(93.8±8.9)分(78-100分)。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OR=2.078,3.42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町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LOGISTIC模型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胰腺炎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5
9
作者 王洛伟 李兆申 +1 位作者 李淑德 陈浮 《胰腺病学》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我国慢性胰腺炎(CP)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数据库,并研究我国CP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现状,指导我国CP诊治。方法 采用多中心联合调查方法,在全国设置22个研究中心,... 目的建立我国慢性胰腺炎(CP)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数据库,并研究我国CP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现状,指导我国CP诊治。方法 采用多中心联合调查方法,在全国设置22个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讨论通过并制定CP调查问卷,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根据问卷编制CP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软件,各中心负责将本中心调查的病例资料录入调查软件,调查时间为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结果 共收集CP1994例,我国CP发病人数从1995年的48例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346例,发病年龄在5~85岁之间,平均年龄(48.9±15.0)岁,高峰在6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6:1。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发病人数较多。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长期过量饮酒、胆道疾病、胰腺外伤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5.4%、33.9%和10.5%。CP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占76.8%。诊断方法以EUS和ERCP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治疗方法以药物和内镜治疗为主,分别占69.1%、16.8%。CP的预后以及CP同胰腺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结论 我国CP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经成为我国CP的主要致病因素;EUS和ERCP为诊断CP的主要方法;药物及内镜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双盲、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9
10
作者 顾牛范 李华芳 +5 位作者 舒良 张鸿燕 翁正 张心保 欧红霞 周自强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1,共6页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文拉法辛组 ) 6 4例 ,年龄为 4 1a±s 13a ,氟西汀组6 3例 ,年龄为 4 2a± 12a。按双盲双模拟法文拉法辛组用量 75m·d- 1,qd或氟西汀...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文拉法辛组 ) 6 4例 ,年龄为 4 1a±s 13a ,氟西汀组6 3例 ,年龄为 4 2a± 12a。按双盲双模拟法文拉法辛组用量 75m·d- 1,qd或氟西汀组用量 2 0mg·d- 1,qd。共 6wk。疗效评定采用HAMD ,HAMA及CGI。安全性评价应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 :经过 6wk治疗 ,文拉法辛组痊愈率 6 9% ,有效率为 83%。氟西汀组的痊愈率 5 9% ,有效率为 71% ,P >0 .0 5。另外 ,文拉法辛组的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 ,对伴随的焦虑症状也有较好疗效。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轻 ,安全性好 ;常见不良反应有 :恶心、呕吐、口干及出汗等。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抑郁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迟效制剂 氟西汀 抑郁症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治疗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白羽 张淑瑶 +4 位作者 任杰 杨勇敏 刘敏 买买素唐 阚美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病人 582例 ,随机分为 2组 ,三七总皂苷组 2 91例 (男性 199例 ,女性 92例 ,年龄 6 0a±s5a)。用三七总皂苷 4 0 0mg加入 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川芎嗪...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病人 582例 ,随机分为 2组 ,三七总皂苷组 2 91例 (男性 199例 ,女性 92例 ,年龄 6 0a±s5a)。用三七总皂苷 4 0 0mg加入 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川芎嗪组 2 91例(男性 198例 ,女性 93例 ,年龄 59a± 7a)。用川芎嗪注射液 16 0mg加入 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2组疗程均为 30d。结果 :三七总皂苷组总有效率 95 2 % ,不良反应少。川芎嗪组总有效率 82 1%。组间经Ridit分析 ,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三七总皂苷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筛查及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65
12
作者 朱丽 陈超 +3 位作者 石文静 王玉环 单海冬 赵培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 多中心调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建立ROP筛查制度。方法 建立由11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筛查协作网,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合作单位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 目的 多中心调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建立ROP筛查制度。方法 建立由11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筛查协作网,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合作单位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在完成随访的621例研究对象中73例发生ROP,发病率为11.8%;出生体重在1500-1999g者2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5.9%;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者4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23.6%;出生体重〈1000g者3例发生ROP,发生率为60.0%。发生1期ROP24例,2期ROP35例,3期及以上ROP14例;激光治疗16例,冷冻术8例,玻璃体切除术1例,无失明病例。结论 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ROP发生率为11.8%,筛查能使ROP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ROP的危害,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 发病率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65
13
作者 陈晋东 赵靖平 +8 位作者 李乐华 国效峰 吴仁容 翟金国 王传跃 谢世平 高成阁 丁瑛 陈远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神分裂症病人222例,其中阿立哌唑组111例与利司哌酮组111例.治疗结束时,2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ANSS总分减分率阿立哌唑组(65±s 28)%,利司哌酮组为(67±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为77.0%,利司哌酮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失眠、心动过速,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组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司哌酮相似,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为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阿立哌唑 利司哌酮
下载PDF
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和眼底病变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65
14
作者 周也群 陈超 +33 位作者 陈露 刘翠青 贾超 王俊平 杨杰 刘丹 郑惠莲 高喜容 王萍 曹蓓 严超英 颜夏琳 陈冬梅 冯冉冉 连朝晖 何玲 庄思齐 刘江勤 金顺祥 李杨芳 周向明 郑虔 刘光辉 康文清 刘大鹏 韦秋芬 吴高强 刘国华 胡勇 裘刚 朱艳萍 李明霞 德吉梅朵 扇敏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 目的通过多中心筛查反映中国大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ROP调查协作组在中国大陆7个行政区域首先邀请有能力行ROP筛查的医院,从新生儿生后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行初次眼底检查,使用统一型号的间接眼底镜和电子眼底镜,依据ROP分期决定随访方案,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培训、考核认证的ROP筛查医生,参照ROP国际分类法诊断和分期。结果中国7个行政区共22家医院6 091例出生体重〈2 000 g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或因重大疾病进行了氧疗(≥5 d)的新生儿中,ROP924例,发生率为15.2%。轻度ROP(1和2期)92.3%(853/924),重度ROP(3期及以上)7.7%(71/924),急进型ROP患儿7例。行激光或手术治疗69例,均为ROP 3期以上病例。924例ROP患儿胎龄28~36+5(30.2±2.2)周,出生体重624~3 400(1 364±344)g。呈现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ROP发生率逐渐增高趋势,出生体重越低和出生胎龄越小轻度ROP的发生率未见逐渐增高的趋势。ROP 4~5期仅出现在出生胎龄〈30周和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妇幼保健院较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儿科ROP发生率低,但重度ROP发生率高。结论中国大陆ROP发生率为15.2%,出生胎龄〈30周ROP发生率为46.9%,出生体重〈1 500 g ROP发生率为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生率 流行病学特征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姚光弼 王宝恩 +2 位作者 崔振宇 姚集鲁 曾民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_脱氧核糖核酸(HBV_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9例病人,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2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_脱氧核糖核酸(HBV_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9例病人,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2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对照组服用外形相同的安慰剂每日1片,共12wk。结果:治疗组累计92.2%病人血清HBV_DNA阴转(低于1.6ng/L),最终持续阴转率为78.5%。对照组HBV_DNA累计阴转率为14.1%,最终阴转率为11%。2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的病人,12wk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60.3%,对照组为27%,P<0.01。2组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血清HBV_DNA水平,促使ALT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 治疗 药理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凌锋 焦力群 代表国家"十五"医学攻关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对1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84例为CEA组;82例为CAS组。初级终点设定为术后30 d内发... 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对1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84例为CEA组;82例为CAS组。初级终点设定为术后30 d内发生卒中、死亡或心血管意外,或随访6个月内的同侧卒中或死亡;次级终点为与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6个月内的重度再狭窄。结果CAS组有8例达到初级终点,累积发生率为9.8%;18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22.0%。CEA组有10例达到初级终点,发生率为11.9%;16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19.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CEA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电针支沟穴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张智龙 吉学群 +5 位作者 赵淑华 李澎 张文柱 于颂华 王春梅 刘占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评价电针支沟穴治疗便秘之气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支沟穴方法,对照组则电针相近位置的非穴点,以患者的临床症... 目的:评价电针支沟穴治疗便秘之气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支沟穴方法,对照组则电针相近位置的非穴点,以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及各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定,观察治疗4周,治疗结束1个月、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电针支沟穴能明显改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肠传输时间,降低开塞露和泻剂的使用率,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61.3%,两组相比,P<0.0001。结论:支沟穴具有良好的调气通腑作用,电针支沟穴是治疗便秘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便秘/针灸疗法 支沟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赵喜新 路玫 +12 位作者 朱霞 高萍 李艳丽 王雪梅 马东阳 郭现辉 童伯瑛 杨晓丽 杜炜炜 周世繁 刘怀民 冉鹏飞 吕晓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5-720,共6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隔姜灸组用隔姜灸,穴取大椎、膈俞、脾俞等;中药组口服参花片、强力升白片。观察...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隔姜灸组用隔姜灸,穴取大椎、膈俞、脾俞等;中药组口服参花片、强力升白片。观察2组病人白细胞减少情况、消化道反应情况以及化疗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隔姜灸组113例,中药组108例。10天后疗效:隔姜灸组治愈率为84·1%,有效率为66·4%;中药组分别为35·2%、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15天随访2组均能维持疗效。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隔姜灸组优于中药组。安全性指标检验表明,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反而对化疗所致的心、肺、肾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结论: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并优于口服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化疗反应/针灸疗法 白细胞减少/针灸疗法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7
19
作者 周其全 杨生岳 +9 位作者 袁振才 王引虎 张雪峰 高炜 石自福 杨有利 邬云红 范勇 王关嵩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人群 低海拔 高原脱适应症 诊断标准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张瑾 汪照炎 +6 位作者 杨琼 杨海弟 赵宇 虞幼军 陈阳 王巍 张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8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中心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523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6例,女267例;年龄18~68岁。术中常规取耳屏软骨-软...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8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中心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523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6例,女267例;年龄18~68岁。术中常规取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鼓膜。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复查,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分别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下鼓膜穿孔愈合率,术前与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3例患者术后3个月,鼓膜紧张部穿孔前下、下方、后方、近全穿孔的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2.4%(109/118)、94.9%(93/98)、95.6%(129/135)、89.0%(153/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79,P=0.123)。鼓膜小、中、大穿孔的穿孔愈合率分别为100.0%(82/82)、93.7%(178/190)、89.2%(22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7,P=0.004)。干耳、湿耳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93.1%(392/421)、90.2%(92/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915)。术前与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听阈分别为(38.4±5.3)dBHL、(25.1±5.7)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79,P<0.001);术前与术后3个月平均气骨导差分别为(22.4±4.3)dB、(9.1±3.8)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04,P<0.001)。523例患者术后并发中耳感染14例(2.7%),鼓膜位置异常8例(1.5%),味觉异常12例(2.3%),耳鸣35例(6.7%),听力下降28例(5.4%),眩晕26例(5.0%),再穿孔33例(6.3%),继发胆脂瘤2例(0.4%),无面神经麻痹并发症发生。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外科 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多中心研究 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