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预缺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66
1
作者 郝玉曼 罗祖明 周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 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10 m in大脑中动脉缺血 ( MCAO)预处理 ( PC) ;10 min PC后 2 h MCAO( PC+MCAO)及假手术 ( SS)后 2 hMCAO( SS+MCAO) ,再灌注 2 2 h后处...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 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10 m in大脑中动脉缺血 ( MCAO)预处理 ( PC) ;10 min PC后 2 h MCAO( PC+MCAO)及假手术 ( SS)后 2 hMCAO( SS+MCAO) ,再灌注 2 2 h后处死 ,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变化。结果  PC+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 SS+MCAO组 ,PC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灶形成。结论  2次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能有效减轻 MCAO所致的神经损伤 ,操作简便 ,稳定性好 ,是一种研究局灶脑缺血耐受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预缺血 诱导 脑缺血耐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熊利泽 董海龙 +4 位作者 朱正华 候立朝 熊东方 路志红 陈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166-216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 .方法  2 1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n=7) :对照组 ,即常压空气组 ; HBO组 ,即单纯高压氧 (HBO)预处理组 (1 0 0 %O2 , 2 53 . 3 k Pa, 1 h· d- 1 , 5d) ; DMTU组 ,...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 .方法  2 1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n=7) :对照组 ,即常压空气组 ; HBO组 ,即单纯高压氧 (HBO)预处理组 (1 0 0 %O2 , 2 53 . 3 k Pa, 1 h· d- 1 , 5d) ; DMTU组 , HBO预处理条件同 HBO组 ,但于每次 HBO处理前 1 h予 50 0 mg· kg- 1 二甲基硫脲 (DMTU) iv.最后一次 HBO处理后 2 4h采用肾下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 (2 0 min) ,观察再灌注后 48h时的神经功能评分 ,及脊髓 (L5)病理学变化 .并同时测定后两组动物在 HBO预处理前 2 4h,每次 HBO处理后 1h,脊髓缺血前 1 0 min和再灌注 1 0 min时的血中丙二醛(MDA)水平 .结果 再灌注 48h时神经功能评分 HBO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 DMTU组 (P< 0 . 0 5) ;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和 DMTU组 (P<0 . 0 5) . MDA水平各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别 .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所诱导的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与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缺血耐受 高压氧预处理
下载PDF
Involvement of δ-and μ-opioid receptors in the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duced by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preconditioning in rats 被引量:21
3
作者 XIONG Li-ze YANG Jing WANG Qiang LU Zhi-h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9,共6页
Background Preconditioning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uld mimic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to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 ra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u(μ)-, d... Background Preconditioning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uld mimic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to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 ra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u(μ)-, delta(δ)- or kappa(κ)-opioid receptors are involved in the neuroprotecUon induced by repeated EA preconditioning. Methods The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naltrindole (NTI), nor-binaltorphimine (nor-BNI) or D-Phe-Cys-Tyr-D- Trp-Om-Thr-Pen-Thr-NH2 (CTOP), which is a highly selective δ-, κ- or μ-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respectively, before each EA preconditioning (30 minutes per day, 5 day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last EA treatment,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was induced for 120 minutes. The brain infarct volume was determined with 2,3,5-td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at 24 hours after MCAO a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rats which only received EA preconditioning.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met-enkephalin-like immunoreactivity in rat brain was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both EA preconditioning and control rats. Results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educed brain infarct volu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ats (P=-0.000). Administration of both NTI and CTOP attenuated the brain infarct volume reduction induced by EA preconditioning, presenting with larger infarct volume than that in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ats (P〈0.001). But nor-BNI administration did not block the infarct volume reduction induced by EA preconditioning, presenting with smaller infarct volu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ats (P=-0.000). The number of met-enkephalin-like immunoreactivity positive neurons in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ats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rats (P=-0.000). Conclusion Repeated EA preconditioning stimulates the release of enkephalins, which may bind 5- and p-opioid receptors to induce the tolerance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PRECONDITIONING ischemic tolerance opioid receptor ENKEPHALIN
原文传递
腺苷A1受体参与单次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急性缺血耐受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强 刘艳红 +3 位作者 熊利泽 杨静 雷毅 陈绍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腺苷 A1受体是否参与单次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急性缺血耐受。方法 :4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 (2 80~ 32 0 g)随机分为对照组 (C)、8环戊基 1,3二丙基黄嘌呤 (DPCPX)缺血组 (DI)、电针组(EA)、二甲基亚砜 (DMSO)电针组 (DME)和 DPC... 目的 :探讨腺苷 A1受体是否参与单次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急性缺血耐受。方法 :4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 (2 80~ 32 0 g)随机分为对照组 (C)、8环戊基 1,3二丙基黄嘌呤 (DPCPX)缺血组 (DI)、电针组(EA)、二甲基亚砜 (DMSO)电针组 (DME)和 DPCPX 电针组 (DPE) 5组 (n=8) :C组给予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前 3h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 1%的戊巴比妥钠 4 0 mg/ kg和生理盐水 1ml/ kg,DI组给予 1%戊巴比妥钠 4 0 m g/ kg和质量分数为 0 .1%的 DPCPX1m g/ kg;EA组、DME组和 DPE组分别于电针刺激百会穴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ml/ kg、DMSO 1m l/ kg和 0 .1%的 DPCPX 1mg/ kg,3组均在腹腔注射 1%戊巴比妥钠 4 0 mg/ kg麻醉下电针刺激百会穴 30 min后 2 h给予局灶性脑缺血。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 (12 0 m in)模型 ,观察再灌注后 2 4 h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取大脑行 2 ,3,5氯化三苯四唑 (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结果 :术后动物均存活。EA组和 DME组再灌注 2 4 h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和 P<0 .0 5 ) ,脑梗死容积也都明显小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而 DI组和 DPE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容积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次电针刺激百会穴诱导大脑急性缺血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1受体 电针 预处理 脑急性缺血 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耐受
下载PDF
三七三醇皂苷增进大鼠脑缺血耐受的作用及对GFAP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俊英 刘小利 罗祖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三醇皂苷(PTS)对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二次线栓法制备SD大鼠缺血耐受模型,并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组、预缺血组(IP+MCAO)... 目的观察三七三醇皂苷(PTS)对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二次线栓法制备SD大鼠缺血耐受模型,并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组、预缺血组(IP+MCAO)和PTS组(IP+PTS+MCAO),分别给予10min的假手术、预缺血或预缺血加PTS,3d后使MCAO2h,再灌注22h后处死,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病理形态学变化及GFAP和bFGF的表达。结果PTS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梗死体积缩小和病理形态学改变均较预缺血组更为明显,GFAP、bFGF表达均高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三七三醇皂苷(PTS)具有增强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并上调GFAP、bF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三醇皂苷 缺血耐受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TIA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民 王大力 +1 位作者 赵晓晶 陈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分为TIA组和无TIA组,分别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梗死部位几方面同无TIA组比较,采用ADL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分为TIA组和无TIA组,分别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梗死部位几方面同无TIA组比较,采用AD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Ⅰ级预后预先有TIA的占72%,无TIA的占63%,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X^2=3.31,P>0.05)。但脑梗死前有TIA且持续时间在5~20min、发作次数2~3次,与脑梗死间隔不超过1周者,其Ⅰ级预后较多,同无TI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TIA有可能对人脑产生缺血耐受作用。TIA的神经保护性与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与脑梗死间隔时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耐受 脑梗死 预后
原文传递
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涛 朱路文 唐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电针预处理具有诱导脑缺血耐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涉及多水平、多通路、多靶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电针预处理在技术参数、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电针预处理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护策略应用于临床... 电针预处理具有诱导脑缺血耐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涉及多水平、多通路、多靶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电针预处理在技术参数、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电针预处理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护策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脑缺血耐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丁苯酞增强脑缺血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舒勤奋 刘小利 +3 位作者 姜寿峰 吴炯 金煜 倪娇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丁苯酞干预治疗后地变化。方法:利用二次线栓法建立局灶性SD大鼠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1)MCAO组:假手术+缺血组(SS+MCAO);(2)I...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丁苯酞干预治疗后地变化。方法:利用二次线栓法建立局灶性SD大鼠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1)MCAO组:假手术+缺血组(SS+MCAO);(2)IP组:预缺血+缺血组(IP+MCAO);(3)给药组:预缺血+丁苯酞+缺血(IP+NBP+MCAO)。运用对SD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GFAP、bFGF的表达变化。结果:(1)IP组和给药组脑梗死体积较MCAO组减少,且给药组在3组中减少最为明显,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AO组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IP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轻于MCAO组;给药组损伤较前2组均减轻。(2)3组GFAP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给药组两者表达相对明显,且伴有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GFAP阳性细胞数其IOD值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bFGF分布及数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给药组表达最明显,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提供脑保护,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启动内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FGF表达,而加强了对再次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丁苯酞能够增强这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耐受 缺血预处理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脑中动脉阻塞 丁苯酞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NF-κB表达及其靶基因TNFα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郝玉曼 罗祖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 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核因子 -κB(NF-κB)及其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 RNA表达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二者在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 3 d的假手术 ,其余两组分别在 2 h大... 目的 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核因子 -κB(NF-κB)及其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 RNA表达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二者在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 3 d的假手术 ,其余两组分别在 2 h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及 2 2 h再灌注前 3 d给予 10 min的缺血预处理 (PC)或假手术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多聚酶联反应 (RT-PCR)技术比较各组 NF-κB及 TNFα的表达。结果 预缺血组NF-κB的表达和 TNFα的 m RNA转录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 (P<0 .0 1)。结论  10 m in MCAO预处理可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和 TNFα的基因转录 ,NF-κB活化减少以及由此所致的 TNFα表达下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发生耐受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预处理 大鼠 NF-ΚB 表达 靶基因TNFα MRNA转录
下载PDF
蛋白激酶B(Akt)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美江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47,F003,共3页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ra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ra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ra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ra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t表达,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结果:A、C两组表达的Akt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D组无明显Akt表达;B组锥体细胞凋亡较A、C两组显著,D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Akt可能通过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参与介导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缺血耐受 凋亡 沙土鼠
下载PDF
脑缺血预处理及HSP70表达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建华 王岚 +1 位作者 陈小武 孙圣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讨蛋白合成在脑缺血预处理(PC)诱导脑缺血耐受(IT)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建立局灶脑缺血(MCAO)模型,短暂性脑缺血20min作为PC,PC 后24h给予永久性MCAO(PMCAO),并与未进行PC者...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讨蛋白合成在脑缺血预处理(PC)诱导脑缺血耐受(IT)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建立局灶脑缺血(MCAO)模型,短暂性脑缺血20min作为PC,PC 后24h给予永久性MCAO(PMCAO),并与未进行PC者比较。免疫印记法测量PC后24h及给予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后HSP70的变化,PMCAO24h后观察脑梗死的大小,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观察在PC前或PC后PMCAO 前给予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PC后24h行PMCAO,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 神经功能评分减低(P<0.05);PC前给予放线菌酮消除了以上影响,但在PC后较长时间而在PMCAO之前给予则没有以上影响;HSP70在PC后24h明显表达,而在PC前30min给予防线菌酮抑制了HSP70的表达。结论 PC能够通过减少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对之后发生的脑缺血产生脑保护作用。PC诱导脑缺血耐受有赖于新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耐受 HSP70 脑梗死 放线菌酮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大鼠脑缺血耐受作用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祖明 郝玉曼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 (OS)对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及核因子 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预处理 +OS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 ,每组 15只 ,分别在 2h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d给予 10min的缺血预处...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 (OS)对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及核因子 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预处理 +OS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 ,每组 15只 ,分别在 2h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d给予 10min的缺血预处理、缺血预处理 +OS或假手术 ,MCAO后 2 2h处死 ,比较各组间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核因子 κB的表达。 结果 与预处理组相比 ,预处理 +OS组梗死体积缩小更为明显 [(93 75± 13 4 0 )mm3 与 (130 92± 14 5 9)mm3 ,P <0 0 5 ) ];脑水肿缺血侧进一步减轻 [(79 4 3± 0 79) %与 (81 6 6± 0 99) % ],非缺血侧为 (75 76± 0 91) %与(76 95± 0 78) % ,两组比较 ,均为P <0 0 5 ;核因子 κB表达亦进一步降低 (6 9 2 0± 5 6 3与 81 16±7 33,P <0 0 5 )。 结论 OS可增强缺血预处理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 ,抑制核因子 κB的激活 ,二者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脑缺血耐受 缺血预处理 表达 奥扎格雷钠 大鼠 MCAO 结论 目的 OS
原文传递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7
13
作者 Xiao-meng Ma Mei Liu +3 位作者 Ying-ying Liu Li-li Ma Ying Jiang Xiao-hong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65-770,共6页
In this study, we hypothesized that an increase in integrin αβand its co-activa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lay important neuroprotective roles in ischemic injury. We performe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wi... In this study, we hypothesized that an increase in integrin αβand its co-activa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lay important neuroprotective roles in ischemic injury. We performe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with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for 5 minutes in C57BL/6J mice. This was followed by ischemic injury with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for 30 minute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lethal ischemia was 48 hours.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substantially diminished damage to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7 days after ischemia. Evans Blue dye assay showed that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educed damage to the blood-brain barrier 24 hours after ischemia. This demonstrates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Western blot assay reveal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rotein levels of integrin αβ,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in mice give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ompared with mice not give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24 hours after ischemi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tegrin αβ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the brain following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integrin αvβ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fetal liver kinase 1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schemic tolerance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cerebral ischemia cerebral infarction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Isoflurane preconditioning induces ischemic tolerance in MCAO rats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振华 熊利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异氟醚 预处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缺血耐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晓东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41-44,共4页
脑缺血耐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使缺血性卒中危险增加,但同时可诱导神经细胞对再次缺血产生耐受。耐受的机制涉及血管因素、腺苷、兴奋性氨基酸、热休克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KATP通道等。临床... 脑缺血耐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使缺血性卒中危险增加,但同时可诱导神经细胞对再次缺血产生耐受。耐受的机制涉及血管因素、腺苷、兴奋性氨基酸、热休克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KATP通道等。临床观察显示,TIA的持续时间、发作频度、脑梗死间隔时间以及脑梗死体积等均与耐受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缺血耐受性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在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代实 王光海 郭国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7,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方法 建立大鼠 4血管闭塞的全脑缺血耐受模型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 (sham) ,缺血再灌注组 (I/R) ,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再灌注组 (IP +I/R) ,DTTC(N...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方法 建立大鼠 4血管闭塞的全脑缺血耐受模型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 (sham) ,缺血再灌注组 (I/R) ,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再灌注组 (IP +I/R) ,DTTC(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 )加缺血预处理组加缺血再灌注组 (IPDTTC+I/R)。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κB的活性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和Bcl 2的表达。结果 I/R中NFκB被激活 ,IP可抑制其激活 ,DTTC可逆转IP对I/R中NFκB的抑制效应 ;IP +I/R组与I/R组相比 ,神经元计数明显增高 ,ICAM 1的表达降低 ,Bcl 2的表达增加 ;给予DTTC处理后 ,IP的神经保护作用明显减弱 ,IPDTTC+I/R组与I/R组ICAM 1和Bcl 2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P的神经保护效应依赖于NFκB的激活 ,可能部分通过上调Bcl 2的表达 ,同时抑制I/R中NFκB的活性而减少ICAM 1的产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大鼠 脑缺血耐受 细胞间黏附分子-1 Bcl-2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尉娜 王建平 +1 位作者 申小龙 谭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的病理结构、脑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的病理结构、脑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5只大鼠)。通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1)TTC染色正常脑组织呈鲜红色,梗死区脑组织呈苍白色,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见梗死区扩大,腺苷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组。(2)F组可见少量VEGF阳性表达,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多,24 h达到高峰,72 h下降,AP组在6 h、24 h VEGF阳性表达比IR组增强(P均<0.05),在72 h时AP组VEGF阳性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VEG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耐受
下载PDF
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玉曼 罗祖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两次相前3天的假手术,其余两组分别在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及22小时再灌... 目的:通过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两次相前3天的假手术,其余两组分别在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及22小时再灌注前3天给予10分钟的预缺血或假手术,比较各组梗死体积、组织病理变化及NF—κB的表达。结果:预缺血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小53.15%(p〈0.01),神经元损伤、坏死轻于后者,NF—κB表达低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10分钟大脑中动脉预缺血可有效诱导缺血耐受,减小梗死体积,减轻缺血性神经损伤,抑制NF—κB表达。NF—κB表达下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分子机制 缺血性神经损伤
下载PDF
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顺昌 王国峰 +1 位作者 赵玉芳 赵仁亮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6期594-600,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缺血预处理(NIP)组和缺血预处理(IP)组,NI...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缺血预处理(NIP)组和缺血预处理(IP)组,NIP和IP组再根据不同时间窗随机分成5个亚组。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和21 d进行再次缺血2 h再灌注22 h,然后取脑检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计数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VEG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 mRNA表达。结果:①组间比较:IP 1、3和7 d亚组脑梗死体积较NIP组明显减小(P<0.01),其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IP 3和7 d亚组脑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5);IP 1、3和7 d亚组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1)。②组内比较:IP 7 d亚组微血管在缺血灶周边区分布最为密集,脑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同组内其他亚组(P<0.05);IP 3和7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VEGF mRNA表达在IP 1 d即开始升高,高峰出现在IP 3 d,持续至7 d。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缺血预处理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以及血管形成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 缺血耐受 缺血预处理
原文传递
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间、次数等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常四鹏 牛敬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30-31,共2页
目的:探究预先短暂性缺血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发作间隔对后继脑梗死患者神经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0‐02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存在预先T IA患者131例(61.50%)为脑梗... 目的:探究预先短暂性缺血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发作间隔对后继脑梗死患者神经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0‐02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存在预先T IA患者131例(61.50%)为脑梗死A组,预先发生T IA患者82例(38.50%)为脑梗死B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标准,从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发作时间间隔三个方面分析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脑梗死A组Ⅰ级预后79例(60.31%),脑梗死B组Ⅰ级预后56例(68.2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脑梗死B组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在2~3次、发作时间<10 min与脑梗死间隔≤1周时与脑梗死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前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会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其神经保护作用与短暂性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与脑梗死时间间隔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缺血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