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楠 郭慧芝 +4 位作者 焦冉 张书环 刘志新 姚卫建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0-987,共8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细菌性疾病是草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文章对河南一草鱼养殖场2009年8月出现的暴发性细菌性传染病进行了研究。该渔场饲养的草鱼成鱼和鱼苗出现了体表溃烂、局部出血,肠系膜充血、出血,腹...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细菌性疾病是草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文章对河南一草鱼养殖场2009年8月出现的暴发性细菌性传染病进行了研究。该渔场饲养的草鱼成鱼和鱼苗出现了体表溃烂、局部出血,肠系膜充血、出血,腹腔积水等症状,并大量死亡。从濒死草鱼的内脏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其中,从患病鱼苗体内分离到霍乱弧菌;从成鱼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黄杆菌。回归试验证明3株细菌均能使草鱼致死,其中霍乱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是0.15×104 cfu/g和0.96×103 cfu/g。从草鱼中分离到致病性霍乱弧菌是首次报道。药敏试验表明,在所试的17种抗生素中,霍乱弧菌仅对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链霉素、奥复星、庆大霉素等5种抗生素敏感;嗜水气单胞菌仅对菌必治、奥复星、庆大霉素等3种抗生素敏感;而柱状黄杆菌则对其中的氨苄青霉素、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霍乱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 柱状黄杆菌 半数致死量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霍乱弧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世英 洪帮兴 +4 位作者 司徒潮满 钟跃星 田华伟 黄慈林 张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5-346,共2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vibrio cholerae with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evaluate its superiority.Methods A diagnostic kit(FQ-PCR)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sequence of NhaA ge...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vibrio cholerae with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evaluate its superiority.Methods A diagnostic kit(FQ-PCR)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sequence of NhaA gene in vibrio cholerae.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ality in detecting of vibrio cholerae in infectious water,sea food and winter-endurance specimen and clinical samples were compared with FQ-PCR kit.Results In the detection of clinical samples,FQ-PCR and regular detection ways have the same sensitivity and speciality.While in the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water,sea food and winter-endurance specimen,FQ-PCR has superiority to regular ways.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FQ-PCR method eliminates PCR cross-contamination which cause false positive,and real-time detection ensure accurate quantity.So FQ-PCR can be used to the detection of vibrio cholerae in clinical and sanitary labor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光度测定法 应用
下载PDF
一起由非产毒霍乱弧菌引发腹泻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31
3
作者 严寒秋 李伟 +13 位作者 吴疆 刘广文 黄芳 崔志刚 刘园 张京云 贾蕾 刘桂荣 黎新宇 卢桂兰 彭晓旻 王晓梅 贺雄 阚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在人群中引起霍乱暴发一般为产毒霍乱弧菌所致;但2004年暴发了一起由O1群非产毒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试验证实该疫情与一个送餐公司有关。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产毒株
原文传递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细胞形态研究——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细胞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怀恕 黄备 +2 位作者 祁自忠 王祥红 纪伟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现它们的细胞壁都是完整的,即不是细菌-L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培养状态 细胞形态 L-型 芽孢
下载PDF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表型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26
5
作者 邴旭文 阎斌伦 +2 位作者 张晓君 秦蕾 毕可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2-698,共7页
从江苏连云港某养殖场养殖死亡的泥鳅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等生物学性状... 从江苏连云港某养殖场养殖死亡的泥鳅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rR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比较了两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定能力;基于16SrRNA和gyrB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分离菌(LD081008B-1)所扩增的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霍乱弧菌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6bp(GenBank登录号:GQ205447),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7bp(GenBank登录号:GQ205452);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病原菌为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的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具有蛋白酶、卵磷脂酶、淀粉酶、明胶酶及DNA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除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杆菌肽耐药外,对其它48种药物敏感或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霍乱弧菌 生物学特性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下载PDF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霍乱弧菌的复苏 被引量:20
6
作者 许兵 徐怀恕 纪伟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将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EITor生物型)注入兔肠结扎段中,通过兔肠可以使休眠的霍乱弧菌复苏,恢复成为可培养状态.复苏的霍乱弧菌具有很强的毒力,使兔肠结扎段肿胀、积水、内壁紫红色并出现溃疡。结扎段积液中含有约1... 将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EITor生物型)注入兔肠结扎段中,通过兔肠可以使休眠的霍乱弧菌复苏,恢复成为可培养状态.复苏的霍乱弧菌具有很强的毒力,使兔肠结扎段肿胀、积水、内壁紫红色并出现溃疡。结扎段积液中含有约109cells/ml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培养状态 兔肠结扎
下载PDF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晓梅 王多春 +7 位作者 谭海玲 钟豪杰 陈经雕 李柏生 柯昌文 闫梅英 张静 阚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进行水体标本的检测评价。方法根据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O抗原编码基因rfb序列设计引物,利用SYBR Green染料,建立同时检测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的RT-PCR方法,对... 目的建立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进行水体标本的检测评价。方法根据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O抗原编码基因rfb序列设计引物,利用SYBR Green染料,建立同时检测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的RT-PCR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室内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评价。采集河口水标本增菌后进行RT-PCR检测,与分离培养方法比较评价实际应用价值。结果建立了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双重RT-PCR方法,根据扩增产物的溶解温度能有效区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两种目标片段的扩增;对其他10种弧菌染色体DNA没有扩增;RT-PCR检测524份河口水体标本的增菌液,与常规分离方法相比显示了明显的灵敏性,并且所有常规分离方法阳性标本其荧光PCR检测亦为阳性。结论以O1群和O139群rfb基因为目标检测片段建立的霍乱弧菌RT-PCR方法可用于环境水体样本中霍乱弧菌常规分离前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编码基因
原文传递
霍乱弧菌的致病性与流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洪敏 马文丽 郑文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流行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编码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并不是霍乱弧菌基因组自身的成分 ,而是CTXΦ噬菌体基因组的一部分 .CTXΦ能特异性地感染并整合至霍乱弧菌的基因组 ,成为CT... 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流行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编码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并不是霍乱弧菌基因组自身的成分 ,而是CTXΦ噬菌体基因组的一部分 .CTXΦ能特异性地感染并整合至霍乱弧菌的基因组 ,成为CTX原噬菌体 ;携带有CTX原噬菌体的霍乱弧菌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 ,也能向外界分泌CTXΦ噬菌体 .RS1基因元件与CTX基因元件在染色体位置上紧邻 ,它们在功能上也紧密相关 ,RS1元件能利用CTXΦ的基因形成一个丝状噬菌体RS1Φ ,并能向细胞外分泌 ,进行水平传播 ;VPI来源于VPIΦ ,VPIΦ能在霍乱弧菌的菌株之间传播 ;VPI是霍乱弧菌获得CTX基因元件的桥梁 .最近 ,又发现了两个与霍乱大流行相关的两个基因区域 ,VSP Ⅰ和VSP 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致病性 流行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霍乱弧菌的越冬方式—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怀恕 R.R.Colwell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77-83,共7页
霍乱弧菌是河口与海洋环境中自然微生物区系的成员。霍乱弧菌在诸如低温、低盐和低营养物浓度的不良环境条件下,可以变成非可培养状态。利用活菌直接镜检技术和免疫萤光抗体染色技术证明,霍乱弧菌是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实验还证明霍乱弧... 霍乱弧菌是河口与海洋环境中自然微生物区系的成员。霍乱弧菌在诸如低温、低盐和低营养物浓度的不良环境条件下,可以变成非可培养状态。利用活菌直接镜检技术和免疫萤光抗体染色技术证明,霍乱弧菌是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实验还证明霍乱弧菌的越冬是通过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越冬方式 非可培养状态
下载PDF
多重实时PCR检测产毒素性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蔚 潘劲草 +3 位作者 孟冬梅 于新芬 汪皓秋 郑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0-954,共5页
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多重实时PCR条件,以同时检测霍乱弧菌霍乱毒素基因ctxA、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gyrB和耐热肠毒素基因tdh。该多重实时PCR方法检测产毒素性的O1群(3株)和O139群(44株)霍乱弧菌菌株、不产毒素的O1群(12株)和O139群(6... 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多重实时PCR条件,以同时检测霍乱弧菌霍乱毒素基因ctxA、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gyrB和耐热肠毒素基因tdh。该多重实时PCR方法检测产毒素性的O1群(3株)和O139群(44株)霍乱弧菌菌株、不产毒素的O1群(12株)和O139群(6株)及非O1非O139群(7株)霍乱弧菌菌株的ctxA,阳性和阴性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100%符合;检测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gyrB,116株副溶血弧菌均阳性,而9株其它细菌和72株霍乱弧菌均阴性;检测tdh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也与普通PCR结果完全一致。另外还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菌株trh1和trh2的单重实时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PCR 毒力基因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12个省市自治区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静 常昭瑞 +5 位作者 钟豪杰 王多春 徐进 阚飙 冉陆 王子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不同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中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7—9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不同种类水产品样本进行调查和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海、水产品样本12 104份,霍... 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不同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中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7—9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不同种类水产品样本进行调查和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海、水产品样本12 104份,霍乱弧菌总阳性检出率为0.52%。各类样本以甲鱼阳性率(1.72%)最高,其次为养殖水(1.14%)、蛙类(0.50%),贝类最低(0.08%)。检测61株霍乱弧菌菌株47.54%为产毒株,且79.31%分离自甲鱼和养殖水。甲鱼在多环节的阳性率均较高,以养殖环节阳性率最高(2.38%)。结论我国12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霍乱弧菌污染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甲鱼卫生管理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甲鱼 贝类 水产养殖
原文传递
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12
作者 蒋蔚 易力 +5 位作者 陈永军 何再平 白雪瑞 赵梦苏 刘景云 王权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是引起全球范围的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建立一种能准确鉴别这3种弧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groEL基因是包括弧菌属在内的多种细菌检测的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3种弧菌的groEL基因分别设计引物,经PCR扩...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是引起全球范围的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建立一种能准确鉴别这3种弧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groEL基因是包括弧菌属在内的多种细菌检测的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3种弧菌的groEL基因分别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这3种弧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应用多重PCR技术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能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418、644、192 bp的目的片段。检测其他非目标供试菌时,不出现任何扩增条带。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2、102、103CFU/m L。人工染菌水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目的细菌,而未染菌组均为阴性。本文通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实现了对这3种弧菌的同时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对水产品中这3种弧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创伤弧菌 groEL基因 多重PCR
下载PDF
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侯晓丽 曹清毅 +1 位作者 潘劲草 陈智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4-889,共6页
依据gyrB基因部分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分类和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并探讨其种系发生关系。扩增并测序13株霍乱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及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gyrB基因(编码DNA促旋酶B亚单位)序列,并采用距离法... 依据gyrB基因部分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分类和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并探讨其种系发生关系。扩增并测序13株霍乱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及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gyrB基因(编码DNA促旋酶B亚单位)序列,并采用距离法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两种方法所构建的树结构完全一致,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类志贺邻单胞菌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簇。其中,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阳性的霍乱弧菌(8株O139群与2株O1群ElTor型)聚类成一分枝;3株副溶血弧菌临床株(1株2002年流行株,2株2004年分离株)与1日本菌株及2001年1株自环境分离的毒力株聚类。系统发育分析靶分子gyrB基因可以良好区分上述4种常见病原菌。产毒O139群霍乱弧菌与产毒O1群ElTor型霍乱弧菌关系密切。副溶血弧菌环境毒力株与本地区临床主要流行株在系统发育关系上较为接近,可能是潜在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B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 类志贺邻单胞菌
下载PDF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家云 龙铟 +3 位作者 苏明权 樊新 张建芳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同时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志贺菌606bp、沙门菌314bp和霍乱弧菌482bp的目的基因。结论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一步法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体系,可用于高危腹泻致病菌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福氏 沙门菌 鼠伤寒 弧菌 霍乱 多重PCR
下载PDF
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叶菊莲 程苏云 +4 位作者 陆群英 罗芸 吕华坤 孟真 姜理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14-216,269,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毒力特征,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05年7~9月采集浙江省温州、宁波、舟山的海、水产品及杭州某批发市场的甲鱼,...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毒力特征,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05年7~9月采集浙江省温州、宁波、舟山的海、水产品及杭州某批发市场的甲鱼,对检出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从采集的990份海、水产品标本中检出14株霍乱弧菌,其中分离自青蛙1株、甲鱼9株、贝类1株、甲壳类1株、鱼类1株、其它1株。经耐药性分析,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耐药率最高,达64.3%,其次为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率为35.7%。毒力基因检测表明,14株霍乱弧菌中3种毒力基因均阳性的有5株,占35.7%;携带Ctx的有7株,占50.0%;只携带Zot的有4株,占28.6%;另有3株毒力基因均阴性,占21.4%。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2株稻叶1f同源;2株小川1k同源;1株小川19k降解;9株0139群霍乱弧菌除1株死亡未作分析外,其余8株分为3个型。结论:此次海、水产品检测的霍乱弧菌血清型较多,但以0139群霍乱弧菌为主,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较多,这与浙江省近几年霍乱时有散发和多菌型并存的特点一致。耐药率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广东省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率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霍乱弧菌PCR快速检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刘延清 刘捷 祁国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76-379,共4页
霍乱弧菌快速、准确的检定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建立了ctxA-PCR快速检测鉴定方法,并用于新疆霍乱弧菌O139腹泻暴发的病人诊断和环境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价,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被扩... 霍乱弧菌快速、准确的检定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建立了ctxA-PCR快速检测鉴定方法,并用于新疆霍乱弧菌O139腹泻暴发的病人诊断和环境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价,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被扩增样品中含4个以上活菌细胞即可检出,为霍乱防治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39 霍乱毒素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O139群霍乱弧菌的核糖体基因分型及其与药物抗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劲草 叶榕 +9 位作者 王满琴 张文元 孟冬梅 濮小英 张蔚 汪皓秋 黄志成 施世锋 项海青 何浙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96-200,225,共6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及浙江省部分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特征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关系.方法对1994~2004年杭州市分离的105株及2000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分离的5株O139群菌株,PCR法检测ctxA和tcpA基因,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抗性... 目的了解杭州市及浙江省部分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特征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关系.方法对1994~2004年杭州市分离的105株及2000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分离的5株O139群菌株,PCR法检测ctxA和tcpA基因,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抗性,应用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与1997~2001年分离的20株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代表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杭州市105株O139群菌株中,95株ctxA阳性菌株分为8个型(Ⅰ、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型),其中Ⅱ型菌株为2000年后的优势克隆群(占73.7%,70/95),并于2004年引起一起较大规模的爆发;10株ctxA阴性菌株被分为3个型(α、β和γ型).2000年浙江绍兴市4株ctx4阳性O139群分离株属Ⅱ型,浙江湖州市1株ctxA阴性分离株属γ型.20株O1群流行代表菌株被分为5个型(A、B、C、D和E型),其中A型和B型分别与O139群中的Ⅵ型和Ⅶ型的带谱相同.ctxA阳性和ctxA阴性O139群菌株间的耐药谱显著不同.67株Ⅱ型O139群菌株中共有28种耐药谱,最少的仅对2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最多对¨种抗生素同时耐药;分别有对11种和10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在2002~2004年间成为优势菌(81.5%,22/27).结论1994~2004年间多种核糖体基因型O139群霍乱弧菌在杭州同时或替换流行,多重耐药的核糖体基因型Ⅱ型O139群菌株于2002~2004年间成了杭州优势流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核糖体基因分型 耐药性 O139群霍乱弧菌 药物抗性 相关性研究 1997~2001年 O1群霍乱弧菌 2004年 抗生素耐药
下载PDF
2001至2005年广州地区霍乱弧菌主要致病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鸣 李孝权 +4 位作者 莫自耀 刘于飞 邓志爱 沈纪川 张欣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和测序研究近5年广州地区分离的霍乱弧菌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的变异情况。方法针对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和测序研究近5年广州地区分离的霍乱弧菌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的变异情况。方法针对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毒素共调菌毛亚单位A基因(tcpA)设计引物,将多重PCR方法应用于广州地区分离的276株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ctx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探讨ctxA扩增产物的同源性。结果近5年广州地区分离的276株霍乱弧菌中,人源株中93.9%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ctxA+tcpA+ace+zot+型)菌,其余6.1%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ctxA-tcpA-ace-zot-型)菌,临床分离的致病相关基因A型菌分离自轻、中、重型病例和带菌者,其中有68.5%分离自轻型病例,21.9%分离自带菌者,临床分离的致病相关基因C型菌中有63.6%分离自轻型病例,36.4%分离自带菌者,C型菌引起带菌者的比例高于A型菌;78株环境分离株中9.0%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菌,35.9%为致病相关基因B型(ctxA-tcpA- ace+zot+型)菌,55.1%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菌。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变异较小。结论多重PCR方法揭示了广州地区霍乱弧菌致病相关基因模式的多态性,为深入研究人源和环境来源霍乱菌株致病相关基因的演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并对本地区霍乱的预防、控制和预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霍乱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基因型 霍乱毒素
原文传递
霍乱弧菌溶原性噬菌体CTXΦ的氯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及诱导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广文 闫梅英 +3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高守一 阚飙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 对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CTXΦ进行遗传标记 ,以深入研究CTXΦ对霍乱弧菌的转染机制。方法 将CTXΦ基因组中ctxAB的上下游同源序列连接到cat基因的两侧 ,然后通过自杀质粒介导的DNA同源重组技术将霍乱菌株N16 96 1染色... 目的 对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CTXΦ进行遗传标记 ,以深入研究CTXΦ对霍乱弧菌的转染机制。方法 将CTXΦ基因组中ctxAB的上下游同源序列连接到cat基因的两侧 ,然后通过自杀质粒介导的DNA同源重组技术将霍乱菌株N16 96 1染色体上CTXΦ基因组中的ctxAB基因缺失掉 ,替换以氯霉素抗性基因 ,对CTXΦ基因组进行遗传标记 ,然后用丝裂霉素C诱导这种经抗性基因标记的噬菌体 ,再利用它对古典型霍乱弧菌的转染检测活性。结果 获得了ctxAB缺失、带有cat遗传标记的重组菌株N Φc;诱导出的CTXΦc噬菌体颗粒成功感染了霍乱菌株 1119。结论 N Φc中的CTXΦ带有了氯霉素抗性标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溶原性噬菌体 氯霉素抗性基因 CTXΦ基因 DNA同源重组技术
原文传递
海洋性弧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丁淑妍 侯丽艳 +6 位作者 于成勇 张剑 解洁 黄忠义 曲业敏 李文晓 王明义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7期984-989,共6页
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中。弧菌是引起人类和水生动物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伤口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体环境,会引起腹泻、伤口感染甚至败血症等疾病。随着我国海产品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中。弧菌是引起人类和水生动物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伤口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体环境,会引起腹泻、伤口感染甚至败血症等疾病。随着我国海产品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海洋性致病性弧菌感染所致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探索其致病机制刻不容缓。弧菌的致病力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溶血素、铁过载和内、外毒素等。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常见的海洋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探讨,分别从其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致病因子生物机制3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海洋性弧菌致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弧菌 致病机制 创伤弧菌 溶藻弧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