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鼻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84
1
作者 徐文中 刘春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中IFN-γ、IL-4、IL-5浓度水平及血清中IgE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的患儿8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CD3^+、CD4^+、C...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中IFN-γ、IL-4、IL-5浓度水平及血清中IgE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的患儿8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CD3^+、CD4^+、CD8^+CD19^+、CD4^+CD25^+、CD16^+56^+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者血清中IFN-γ、IL-4、IL-5浓度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 E水平。结果:过敏性鼻炎患儿CD19^+、CD4^+/CD8^+、血清IL-4、IL-5和Ig 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25^+、CD16^+56^+、IFN-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过敏性鼻炎患儿CD19^+B淋巴细胞和血清Ig E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淋巴细胞的功能异常、Th1/Th2比例失衡可能与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有关,血清IgE、IFN-γ、IL-4和IL-5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il-4 il-5 干扰素-Γ IgE 过敏性鼻炎 流式细胞技术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左志通 陈宝华 +3 位作者 王旭 张彩娣 邹新中 史建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49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49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浆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 in-5)和IL-12水平;同时测定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结果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而IL-12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均P<0.05;治疗后两哮喘组IL-5、IL-1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L-5、IL-12亦均差异显著;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两组哮喘患者血浆IL-5与IL-12均呈明显的直线副相关。结论Th1/Th2的失衡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而治疗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TH1/TH2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IL-5和ECP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3
作者 邵莉 郭胤仕 +1 位作者 朱丽君 许以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IL-5和ECP水平的测定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它们在支气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和ELISA方法分别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CP和IL-10、IL-5水平...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IL-5和ECP水平的测定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它们在支气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和ELISA方法分别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CP和IL-10、IL-5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CP水平分别为(3.97±2.13)μg/L和(21.76±12.08)μg/L。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ECP升高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的血清IL-5水平分别为(10.90±4.41)pg/mL,(20.62±15.74)pg/mL和(9.24±7.16)pg/mL。正常对照组和支气管哮喘ECP升高组之间IL-5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之间IL-5水平无差异(P>0.05),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和ECP升高组之间IL-5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ECP与IL-5明显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465(P<0.01)。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ECP升高组和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38.28±15.17)pg/mL,(22.76±15.25)pg/mL和(42.32±14.61)pg/mL,支气管哮喘ECP正常组和ECP升高组之间IL-10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嗜酸粒细胞有密切的关系,ECP和IL-5可反映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嗜酸粒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易于释放蛋白颗粒;IL-5对嗜酸粒细胞有调控作用。支气管哮喘组的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提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L-10分泌减少,不能有效抑制炎症或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亦即不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或加重气道炎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il-5 il-10
下载PDF
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硫酸镁对小儿哮喘IL-2、IL-4、IL-5、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高志刚 袁永红 詹建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0-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硫酸镁对小儿哮喘IL-2、IL-4、IL-5、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为哮喘的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硫酸镁对小儿哮喘IL-2、IL-4、IL-5、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为哮喘的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硫酸镁治疗,疗程1周。观察2组患者IL-2、IL-4、IL-5、IFN-γ、T淋巴细胞亚群、血压、心率、呼吸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较高(P<0.05),IL-4、IL-5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血清CD8+较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硫酸镁能有效调节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气雾剂 硫酸镁 小儿哮喘 T淋巴细胞亚群 il-2 il-4 il-5 IFN-Γ
下载PDF
小鼠感染泡球蚴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0
5
作者 魏晓丽 丁剑冰 +2 位作者 许晏 温浩 林仁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 (EM)昆明小鼠体内 6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研究泡球蚴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接种泡球蚴及生理盐水 ,持续观察 2 60d ,收集各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 目的 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 (EM)昆明小鼠体内 6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研究泡球蚴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接种泡球蚴及生理盐水 ,持续观察 2 60d ,收集各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γ干扰素 (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4、IL 5、IL 10水平。 结果 实验组 6种细胞因子水平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辅助性T细胞 1(Th1)类细胞因子IL 2水平在感染后 80d达到峰值 ,感染 14 0d后迅速降低 ;TNF α水平在感染后 40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感染 10 0d左右达到峰值 ,14 0d后迅速下降 ;IFN γ在感染 80d后达到峰值 ,14 0d后缓慢下降 ;而在 80d以前 ,辅助性T细胞 2 (Th2 )类细胞因子IL 4、IL 5、IL 10维持在较低水平 ;10 0d后 ,这 3类细胞因子明显上升 ,其中IL 4、IL 10水平在 10 0d达到峰值 ,IL 5水平在 14 0d达到峰值 ,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 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与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共同参与了宿主抗棘球蚴免疫。感染早期以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感染中晚期转化为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细胞因子水平 对照组 il-10 il-5 il-4 小鼠 人工接种 EM 果实
下载PDF
IL-4IL-5及IgE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曼芝 何庆南 +1 位作者 袁红霞 刘晓亮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与气道炎症相关的疾病,有研究表明IL-4,IL-5与IgE的产生有相关性,而且与哮喘的形成有关,因此推测IL-4,IL-5在CV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观察IL-4,IL-5及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与气道炎症相关的疾病,有研究表明IL-4,IL-5与IgE的产生有相关性,而且与哮喘的形成有关,因此推测IL-4,IL-5在CV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观察IL-4,IL-5及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正常同龄儿童各3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结果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作期PBMCIL-4为91.57±12.19ng/L、IL-5为13.28±0.31ng/mL,显著高于缓解期的74.68±11.54ng/L,6.53±0.28ng/mL及正常对照组70.32±18.16ng/L,5.29±0.36ng/mL,(均P<0.01),但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IgE水平为279.6±41.3KU/L,显著高于缓解期153.8±37.5KU/L,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0.6±44.8KU/L,(均P<0.01);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作期IL-4,IL-5及IgE水平与哮喘患儿发作期的92.21±3.12ng/L,15.11±1.37ng/mL,287.5±41.9KU/L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单个核细胞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IL-4,IL-5可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存在与哮喘相同的发病机制,是典型哮喘的前驱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il-4 il-5 IGE 小儿
下载PDF
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1 位作者 周兵 张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状态,以及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揭示二者的关系,探索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调节的机制。方法对30例鼻息肉组织,分别采用chromotrope2R法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 目的通过观察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状态,以及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揭示二者的关系,探索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调节的机制。方法对30例鼻息肉组织,分别采用chromotrope2R法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IL-5的表达水平,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hromotrope 2R染色可特异性地将嗜酸粒细胞的胞浆染成粉红色,活化嗜酸性粒细胞(EG2阳性细胞)和IL-5阳性细胞胞浆中可见棕褐色颗粒。30例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密度为50.7±16.1/0.25mm2,活化嗜酸性粒细胞的密度为20.7±14.3/0.25mm2,IL-5阳性细胞密度为15.9±5.7/0.25mm2,上述三项指标在变应性患者和非变应性患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②鼻息肉中IL-5阳性细胞密度与chromotrope2R阳性细胞密度密切相关(y=14.723+2.012x,r=0.642,P<0.01),与EG2阳性细胞密度也存在相关关系(y=11.817+1.092x,r=0.602,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是鼻息肉组织中IL-5的来源之一,IL-5的表达水平是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的调节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白细胞介素5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鼻息肉组织 il-5 细胞密度 活化状态 相关性分析 嗜酸粒细胞 显著性差异 细胞胞浆 阳性细胞 相关关系 调节因素 变应性 水平 粉红色 特异性 EG2 患者
下载PDF
T-B细胞协作研究的重大突破——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发现,一个新的CD4^+效应T细胞亚群 被引量:32
8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TFH il-21 ICOS CXCR5 BCL-6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Th1、Th2型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魏梅 宋煜勋 梁仁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以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和IL-5代表Th2型细胞因子,以地塞米松为对照,应用ELISA的方法,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和...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以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和IL-5代表Th2型细胞因子,以地塞米松为对照,应用ELISA的方法,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孵育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L-5浓度明显下降,IFN-γ浓度无明显变化,对IL-4的抑制程度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并可见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能主要是促进Th2细胞的凋亡,并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恢复Th1/Th2平衡来发挥抑制哮喘发病的作用的,与激素在临床治疗哮喘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支气管哮喘 TH1 TH2 il-4 il-5 IFN-γ细胞因子 凋亡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华 陈艳波 张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92-2395,共4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肺功能(FEV1)、气道反应性(PC20FEV1)和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及其程度,探讨IL-5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中的作用和...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肺功能(FEV1)、气道反应性(PC20FEV1)和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及其程度,探讨IL-5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20例口服孟鲁司特(顺尔宁)10mg,每晚1次;对照组23例吸入糖皮质激素(必可酮)500μg/d。两组患者均可根据需要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万托林),不再加用其它平喘药物,疗程4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5水平、FEV1、PC20FEV1,记录治疗前后万托林、必可酮吸入量(次数)和每周哮喘发作次数,同时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分,作出临床症状评价和疗效评价,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1)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P<0.05)。(2)两组治疗后FEV1和PC20FEV1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3)两组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万托林吸入次数、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4)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9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与FEV1、PC20FEV1之间,以及与哮喘发作次数和临床症状评分之间无相关性。(7)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抑制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减轻哮喘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哮喘症状以及减少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高反应性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血清白细胞介素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 il-5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蝉蜕对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及血清中IL-2、5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永梅 徐树楠 +2 位作者 侯仙明 王文智 张美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8-949,共2页
关键词 蝉蜕 支气管哮喘 il-2 il-5
下载PDF
IL-5、Eotaxin与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24
12
作者 江荣林 沈华浩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IL 5是由CD4 + T细胞TH2 亚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哮喘时明显增多 ,能促进骨髓池中的嗜酸粒细胞 (EOS)分化、成熟、增殖并进入血循环 ,通过上调sICAM 1而使EOS趋化、黏附、渗出到气道组织 ,为EOS浸润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是EOS趋化和募... IL 5是由CD4 + T细胞TH2 亚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哮喘时明显增多 ,能促进骨髓池中的嗜酸粒细胞 (EOS)分化、成熟、增殖并进入血循环 ,通过上调sICAM 1而使EOS趋化、黏附、渗出到气道组织 ,为EOS浸润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是EOS趋化和募集的必要因素 ,还可促使其活化释放各种毒性蛋白 ,参与过敏性哮喘过程并使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 ,还能抑制EOS的凋亡而延长其存活时间。Eotaxin是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 ,由结构性细胞和渗出性炎症细胞产生 ,通过其受体 (CCR 3)而选择性地诱导EOS在肺内黏附、募集和脱颗粒。在EOS趋化、募集于肺组织内的过程中 ,IL 5与Eotaxin起着协同的作用 ;在缺乏IL 5时 ,由于EOS供应来源不足 ,Eotaxin单独对EOS的促趋化作用明显减弱。而抗IL 5抗体能显著抑制气道Eos聚集 ,但对AHR的影响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其机理尚不明了。通过基因、蛋白合成酶、抗体及受体等环节抑制IL 5和Eotaxin的产生和作用可能是治疗哮喘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5 EOTAXIN 支气管哮喘 嗜酸粒细胞 气道高反应性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反应相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丹 李佳 吴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每组10只。用三因素法(母子分离+醋酸灌胃+束缚应激)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14 d。空白组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造模后每日进行抓取训练和鼠衣穿脱训练;足三里组造模后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组造模后电针内关穴。太冲组造模后电针太冲穴。电针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粪便含水率;记录30 min内各组大鼠结肠蠕动波个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10、5-HT、SIgA的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增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明显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显著减少,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紊乱,微绒毛断裂,排列不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三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均有所减少,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均有所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均有所减少,结肠超微结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三里组此改变最为显著,与内关组和太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与内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结肠超微结构上,电针干预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预处理IBS-D大鼠"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均可降低大鼠粪便含水量,减少肠道蠕动频率,减轻炎症,修复肠道超微结构,增强免疫力,其中足三里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足三里 内关 太冲 il-1β il-10 5-HT SIGA
下载PDF
温肾补阳法对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清Th_1/Th_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阮岩 杨占军 +2 位作者 陈蔚 李笋 封彦蕾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肾阳虚因素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以及温补肾阳法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调控作用,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腺嘌呤致肾阳虚病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对大鼠致敏,建立肾阳虚... 目的研究肾阳虚因素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以及温补肾阳法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调控作用,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腺嘌呤致肾阳虚病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对大鼠致敏,建立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以温补肾阳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灌胃,观察其行为学差异,进行鼻腔分泌物涂片及鼻腔黏膜组织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进行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行为学积分明显高于温补肾阳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补肾阳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变应性鼻炎组、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温补肾阳组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温补肾阳组IL-4、IL-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补阳法能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因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补阳法 金匮肾气丸 变应性鼻炎 肾阳虚 il-2 il-4 il-5 IFN-γ
下载PDF
血清Ig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蔡军 罗显荣 +1 位作者 贾钦尧 程瑞蓉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54)及合并支气管哮喘组(n=36... 目的观察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54)及合并支气管哮喘组(n=36)。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Ig G、Ig M及Ig 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人白介素-5(IL-5)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测定维生素D水平。结果合并支气管哮喘组患者血清Ig G、Ig M及Ig E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IL-5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与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GG il-5 维生素D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IL-5、IL-15及IL-18的水平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颖慧 蒋捍东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IL-5、IL-15和IL-18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法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35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及35例正常健康查体者血清中IL-5、IL... 目的探讨IL-5、IL-15和IL-18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法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35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及35例正常健康查体者血清中IL-5、IL-15和IL-18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血清中IL-5、IL-15和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IL-5、IL-15,IL-18水平在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均高于鼻炎组与和哮喘组;鼻炎组IL-5水平高于哮喘组(P=0.003),哮喘组IL-18水平高于鼻炎组(P=0.001)。结论IL-5、IL-15和IL-18参与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过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炎症程度较高;哮喘和鼻炎因发病部位不同炎症反应也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哮喘 il-5 il-15 il-18
原文传递
IL-5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张波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23-226,共4页
鼻息肉是长期困扰鼻科学者的难治性疾病 ,其根本原因在于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不明。 IL - 5以其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多种生物学作用而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鼻息肉 发病机制 il-5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平哮合剂对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等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彤 《山西中医》 2001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 :评价中药平哮合剂抗哮喘的效应。方法 :通过对实验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白介素 - 2 R及白介素 - 5水平测定等探讨平哮合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结果 :平哮合剂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照中 ,明显优于造模组 (P<0 .0 1) ,且与... 目的 :评价中药平哮合剂抗哮喘的效应。方法 :通过对实验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白介素 - 2 R及白介素 - 5水平测定等探讨平哮合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结果 :平哮合剂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照中 ,明显优于造模组 (P<0 .0 1) ,且与定喘止咳片组取得了相当的疗效 (P>0 .0 5 ) ;而在细胞因子的测定中 ,平哮合剂同样降低了哮喘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炎性介质白介素 - 2 R(95 %可信区间为 44 .872~ 76 .30 7u/m l)及白介素 - 5 (95 %可信区间为 2 2 .773~ 2 8.2 70 pg/l)的水平。结论 :平哮合剂是一种有效的抗哮喘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哮合剂 气道高反应 祛风宣痹法 实验研究 白细胞介素2受体 白细胞介素5
下载PDF
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STAT1信号传导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瑛 熊彬 +3 位作者 王宋平 杨礼腾 李阳轲 孙兴旺 《西部医学》 2008年第5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信号转录因子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表达水平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麻黄煎剂组及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2只。用卵蛋白腹腔注... 目的探讨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信号转录因子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表达水平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麻黄煎剂组及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2只。用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给予麻黄水煎剂干预治疗。用ELISA法测定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用SABC免疫组化测定气道上皮细胞STAT1表达,同时观察BALF炎性细胞数及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麻黄煎剂组豚鼠肺内炎症改变明显减轻,其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IL-5浓度,明显低于哮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BALF中IL-5含量与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1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但麻黄煎剂组STAT1的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5的表达和炎性细胞聚积有关,但麻黄不能有效抑制STAT1的表达和信号传导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支气管哮喘 il-5 信号转录因子与转录活化因子1 气道炎症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脑肠肽5-HT和炎症因子IL-8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顾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61-263,269,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5-HT、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穴位敷贴,每3d贴1次,共贴10次,每次敷贴2~4h,同时针刺太冲、三阴交、天枢、上巨虚、中脘等穴,...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5-HT、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穴位敷贴,每3d贴1次,共贴10次,每次敷贴2~4h,同时针刺太冲、三阴交、天枢、上巨虚、中脘等穴,1次/d,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3次/d,50mg/次,进餐时用水吞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5-HT、IL-8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5-HT及IL-8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应5-HT、IL-8含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能够通过降低患者血清5-HT、IL-8水平,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减弱内脏高敏感性,调节脑肠轴的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联合针刺 肠易激综合征 5-HT il-8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