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钟涨宝 陶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84,共9页
本研究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社会距离量表,以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问卷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双向度测量二者的社会距离加以比较,并研究社会地位、交往网络对两个群体之间社会距离的影响。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本地学生 社会距离 社会地位 交往网络
下载PDF
“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基于辽宁省三个县区“特岗计划”实施情况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文娜 李潮海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2,共6页
“特岗计划”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十几年来,“特岗计划”为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缓解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超编县区无法及时补充教师、... “特岗计划”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十几年来,“特岗计划”为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缓解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超编县区无法及时补充教师、特岗教师没有延伸到村小和教学点、服务期满后流失率比较高、转岗和跨学科教学与课时量过大并存、特岗教师面临交通食宿诸多生活难题并承受婚恋与家庭等巨大压力等问题。“特岗计划”的未来发展,既需要优化整合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教师退出和补充以及全科教师培养使用等政策,又需要在扩大政策受益面、落实差别化补助政策、构建梯度化评价方式和晋升制度、扩大本土生源比例等运行机制方面对“特岗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计划” 特岗教师 “有编不补” 村小和教学点 流失率 差别化补助 本土生源
下载PDF
深圳与北京中学生价值观特点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史清敏 余继爱 +1 位作者 罗威林 金盛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中国人价值取向问卷对 5 0 7名深圳和北京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深圳归侨生与非归侨生在“法律规范取向”上差异显著。深圳男女中学生在“金钱权力取向”、“爱情取向”和“家庭取向”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在“正义公理取向... 采用中国人价值取向问卷对 5 0 7名深圳和北京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深圳归侨生与非归侨生在“法律规范取向”上差异显著。深圳男女中学生在“金钱权力取向”、“爱情取向”和“家庭取向”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在“正义公理取向”维度上 ,深圳中学生和北京中学生差异显著 ,在“从众取向”、“家庭取向”和“公共利益取向”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人生价值观 深圳市 北京 道德素质
下载PDF
流动儿童会影响城市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吗?——基于同伴效应的考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武玮 祁翔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6,共10页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基线数据,本文从同伴效应视角考察了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通过探索随机分班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发现:第一,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数学成...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基线数据,本文从同伴效应视角考察了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通过探索随机分班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发现:第一,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则并不明显。第二,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形成的同伴效应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第三,同伴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可以通过改变本地儿童父母的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城市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同时,流动儿童还可以通过增加班级中不同儿童间共同学习行为的几率影响城市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本文的发现为流入地政府制定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合政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本地儿童 同伴效应 学业表现 随机分班
下载PDF
异地中考政策、教育扩展与本地学生的教育获得 被引量:2
5
作者 蔚金霞 高文书 《教育经济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25-43,共19页
基于异地中考政策的出台,本文研究了扩展随迁子女异地教育资源对本地学生教育获得的影响。利用CLD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异地中考政策实施后,本地学生的普通高中教育获得受到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就读于非重点学校的... 基于异地中考政策的出台,本文研究了扩展随迁子女异地教育资源对本地学生教育获得的影响。利用CLD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异地中考政策实施后,本地学生的普通高中教育获得受到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就读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和允许异地考生报考普通高中的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政策出台后,随迁子女数量增加,迁移学生更多地选择继续在本地就读普通高中,但迁入地未及时增加足够的总体招生名额所引起的招生资源紧张是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而流动儿童的到来给本地儿童带来的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机制。在推进异地升学时,及时扩展总体的招生资源,是避免本地学生教育获得下降、教育差距扩大等不利后果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破除随迁子女就地就学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中考 教育扩展 本地学生 教育获得
原文传递
新加坡高校支持本土学生境外交流资助体系:内容、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琳 李慧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9年第2期86-92,共7页
以加强国际理解的诉求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新加坡高校实施了支持本土学生境外交流的资助体系,并呈现出资助方式全面,"奖、助、贷"合理设置;资助主体多元,"政、社、校"均力合作;资助对象明确,"优生... 以加强国际理解的诉求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新加坡高校实施了支持本土学生境外交流的资助体系,并呈现出资助方式全面,"奖、助、贷"合理设置;资助主体多元,"政、社、校"均力合作;资助对象明确,"优生、困生"均有侧重;资助成效明显,"参与度、满意度"较高等特征。新加坡高校支持本土学生境外交流资助体系为培养本国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加国际交流经验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并助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本土学生 境外交流 资助体系
下载PDF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7
作者 何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4-55,共2页
在一次由我们学院举办的"东莞市行业协会与东莞高校深度校企合作座谈会"上,一些企业老总提出,他们在招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时,不怕他们的专业和技能不强,就怕他们的道德品行不好,很多90年后大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很担忧,这... 在一次由我们学院举办的"东莞市行业协会与东莞高校深度校企合作座谈会"上,一些企业老总提出,他们在招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时,不怕他们的专业和技能不强,就怕他们的道德品行不好,很多90年后大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很担忧,这就给我们高校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学生为本 本地学生 教育管理
下载PDF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陶红梅 许燕 +2 位作者 张小方 顾莉莉 洪金侠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7-92,共6页
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 4 15名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和 2 30名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1)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 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北京 4 15名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和 2 30名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1)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 ;2 )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 ,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 ,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状况 打工子弟学校 公立学校 初中生
原文传递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仇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欢迎,但这项惠民政策远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效果,需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约束惩罚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源地助学贷款 风险分担 激励保障机制 诚信教育
下载PDF
关于海南省县域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毓祁 《海南金融》 2007年第9期35-39,共5页
本文深刻阐述了海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五大优势及特点,深入调查研究了当前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全面探讨了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 本文深刻阐述了海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五大优势及特点,深入调查研究了当前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全面探讨了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思路,并对进一步有效增强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生源地助学贷款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海南省助学贷款业务进展缓慢原因分析与反思
11
作者 李毓祁 冯玉花 《琼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探讨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货币信贷政策 生源地助学贷款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地方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能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俊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6期932-935,共4页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男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t=2.02,P<0.05)、求助(...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男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t=2.02,P<0.05)、求助(t=-2.41,P<0.05)和幻想(t=-4.17,P<0.01)因子上差异显著;专科生和本科生在解决问题(t=2.41,P<0.05)、自责(t=-2.60,P<0.05)、求助(t=4.21,P<0.01)、退避(t=-2.34,P<0.05)、合理化(t=-2.58,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退避(t=2.10,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在退避(t=2.21,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F(4,723)=31.99,P<0.01]、求助[F(4,723)=20.43,P<0.01]、自责[F(4,723)=25.79,P<0.01]、幻想[F(4,723)=19.09,P<0.01]、退避[F(4,723)=16.78,P<0.01]、合理化[F(4,723)=5.85,P<0.01]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应对方式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能够预测心理适应能力。结论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大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适应能力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地方高校研究生“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鲜成 尹碧波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强化激励、改善条件的“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取得较好...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强化激励、改善条件的“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研究生 四维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原因分析与提升路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濠鋆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34-235,共2页
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与学校条件不理想或者专业情况不理想、家庭因素、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的薄弱等密切相关,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育,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与学校条件不理想或者专业情况不理想、家庭因素、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的薄弱等密切相关,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育,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校、专业、家庭条件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调整自身期望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获得幸福感的条件;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大学生获得幸福感,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大学生 幸福感 缺失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军队和地方医学生库伯经验学习风格类型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鲁娟 刘斌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3期242-244,共3页
为了解不同群体医学生的经验学习风格特点、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应用库伯经验学习风格量表,对上海市某军队和地方医科院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军队院校医学生还是地方院校医学生,库伯经验学习风格类型都是以发散型为主(均>... 为了解不同群体医学生的经验学习风格特点、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应用库伯经验学习风格量表,对上海市某军队和地方医科院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军队院校医学生还是地方院校医学生,库伯经验学习风格类型都是以发散型为主(均>70%)。军队院校医学生整体和地方医学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5.814,P=0.001)。区分不同性别、年级分别进行比较,可见军队和医学院校男生、一年级、二年级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7.439,3.077,5.454,P=0.059,0.380,0.141)。但女生之间、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365,10.723,10.427,P=0.025,0.013,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学习风格 库伯 军队医学生 地方医学生
下载PDF
论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卿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渐渐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新媒体既为培育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遇,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因此,要探索在新媒...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渐渐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新媒体既为培育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遇,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因此,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地方高校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下载PDF
地方高师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莹 彭志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表 ( SCL— 90 ) ,对 B高师学院 10 3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 ,了解了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全国常模作了比较研究 ,认为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
关键词 高师学院 心理状况 SCL-90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认知 心理生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大学生希望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信中贵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特征,研制地方院校大学生希望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访谈和实际调查,构建量表的维度并研制量表,用所编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量表包含17个条目,涵盖着"积极的行为举动""对现实和... 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特征,研制地方院校大学生希望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访谈和实际调查,构建量表的维度并研制量表,用所编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量表包含17个条目,涵盖着"积极的行为举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和"对未来具有积极良好的信念"4个维度,量表总分的α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43和0.693,4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39~0.843之间、重测信度在0.607~0.701之间;量表的结构效度系数较好,能够说明量表各因素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区分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大学生 希望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健康教育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继红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4-137,共4页
地方高校一般是指校址不在省会城市和其他中心城市,而位于中小城市的一般本科院校.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考上大学的矛盾心理、环境和学习适应的焦虑、来自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以及客观条件和管理模式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等各个方面... 地方高校一般是指校址不在省会城市和其他中心城市,而位于中小城市的一般本科院校.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考上大学的矛盾心理、环境和学习适应的焦虑、来自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以及客观条件和管理模式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有注重自我教育、减轻经济和生活压力、克服客观因素等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专业化综合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于“学训赛创”模式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志煌 林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期122-123,共2页
探索和研究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实现"学训赛创"模式的联动,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体系,搭建开放式、多途径的实践平台,使专业与创业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思... 探索和研究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实现"学训赛创"模式的联动,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体系,搭建开放式、多途径的实践平台,使专业与创业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学训赛创”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