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被引量:30
1
作者 严耀中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10,共6页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 三教合一 佛教 道教 儒教 中国 传统文化 历史发展
下载PDF
“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心川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三教合一 佛教 周边国家 道教 儒释道 三教一致 三教关系 高句丽 儒学 宋明理学
原文传递
家庭教育:认识困境、使命担当与变革策略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黄家乐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其无论对于个人成长与完善还是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然管窥现实,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研究滞后、观念模糊的现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倾向严重,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能力,...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其无论对于个人成长与完善还是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然管窥现实,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研究滞后、观念模糊的现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倾向严重,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能力,以致于当前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新期待。因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朝着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和终身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提升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推进"三教合一"融合机制的形成以实现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大变革,并促进家庭教育的目标提升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三教合一 老龄社会 教育责任 终身教育
下载PDF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5,共8页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多元文化 和谐
下载PDF
三教融摄与宋代士人的处世心态及文学表现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玉璞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101,共16页
历史上,儒、佛、道三教的冲突始终不绝,而三教的融合也从未间断。到了宋代,形成了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三教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处世态度的相互融摄、补充,则可以满足现实生活的个体可能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需... 历史上,儒、佛、道三教的冲突始终不绝,而三教的融合也从未间断。到了宋代,形成了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三教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处世态度的相互融摄、补充,则可以满足现实生活的个体可能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或不同的个体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境遇中可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需求。宋代士人在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对三教中心义理(特别是其人生哲学)的兼摄、融通,使其处世心态有着不同于前代的表现: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使他们精神振奋,热情参与政治,而道家任自然、轻去就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能超然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儒、佛、道 三教合一 士人心态 文学表现
原文传递
心性论:三教合一的义理趋向──兼谈心性论与当代伦理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学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心性论:三教合一的义理趋向──兼谈心性论与当代伦理实践刘学智陕西师大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自汉魏以降,佛教传入,道教生长,中国文化出现儒、道、释三教(这里“儒”指儒学,不是指儒教)并存格局以后,三教之间即开始了相互作用、... 心性论:三教合一的义理趋向──兼谈心性论与当代伦理实践刘学智陕西师大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自汉魏以降,佛教传入,道教生长,中国文化出现儒、道、释三教(这里“儒”指儒学,不是指儒教)并存格局以后,三教之间即开始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复杂历程。至唐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三教合一 当代伦理 三教同源 心性之学 中国文化 全真教 “心” 佛教 道德形上学
下载PDF
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彭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71,共7页
宋元时期,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理学家们尽管从佛教、道教中吸收了许多思想资料,但却大都对佛教、道教采取排斥态度。在他们的带动下,思想领域形成了一股排斥佛、道的潮流。与此同时,又存在与之相反的公开主张调和三教的思潮。... 宋元时期,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理学家们尽管从佛教、道教中吸收了许多思想资料,但却大都对佛教、道教采取排斥态度。在他们的带动下,思想领域形成了一股排斥佛、道的潮流。与此同时,又存在与之相反的公开主张调和三教的思潮。本文拟对宋元时期三教调和思想略作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调和 宋元时期 调和论 三教同源 佛教 同归于善 道教 三教合一 《中说》 宋孝宗
下载PDF
宋代“三教合一”思潮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凌慧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倡导“三教合一”是宋代思想界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宋代儒、释、道各家“三教合一”思想的考察,分析了每家的理论特色,指出:宋代的“三教合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唱,佛、道为伴唱而共谱的时代之曲。宋代“三教合一”思潮不仅完成... 倡导“三教合一”是宋代思想界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宋代儒、释、道各家“三教合一”思想的考察,分析了每家的理论特色,指出:宋代的“三教合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唱,佛、道为伴唱而共谱的时代之曲。宋代“三教合一”思潮不仅完成了三教之间的理论整合,推动了理学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以“和合”为特征的深层民族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理学 和合
下载PDF
宋代“三教合一”思潮述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玉璞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政治的、道德伦理的层面,强调三教在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功用是一致的;二是学术理论的层面,主要表现为儒、佛、道三教中心义理的相互融合、吸纳。佛、道二教的一些基本观... 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政治的、道德伦理的层面,强调三教在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功用是一致的;二是学术理论的层面,主要表现为儒、佛、道三教中心义理的相互融合、吸纳。佛、道二教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儒家所吸收,使儒学体系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并形成新形态的儒学——理学;道教也在该时期积极吸纳儒、佛思想义理,繁衍出众多教派,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佛教则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主动接近儒家,强调与儒、道的融合,宣扬三教一致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儒佛道 三教合一
原文传递
慧远与“莲社”传说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昌武 《五台山研究》 2000年第3期9-17,共9页
自中唐流传开来有关慧远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之事 ,考之史实 ,大半是虚构。其中 ,属于儒的六人 ,虽然确有其人 ,并和慧远有关系 ,但从现存资料看 ,并不一定都参加过结社立誓活动 ;属于僧的十二人中 ,佛陀跋陀罗和佛陀耶舍未参加兴... 自中唐流传开来有关慧远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之事 ,考之史实 ,大半是虚构。其中 ,属于儒的六人 ,虽然确有其人 ,并和慧远有关系 ,但从现存资料看 ,并不一定都参加过结社立誓活动 ;属于僧的十二人中 ,佛陀跋陀罗和佛陀耶舍未参加兴元元年(40 2 )的这次结社活动 ;慧持、道生虽与慧远有交往 ,但此时也未在庐山 ;其余七僧 ,有的与庐山有因缘 ,有的资料缺为。因此说 ,这十位僧人不过是后人撮合的“庐山诸道人”的缩影。总之 ,慧远等“十余贤”结社之事 ,不是史实而是传说 ,但传说也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往往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面和制造这些传说人的真实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十八贤 白莲社 传说 净土信仰 虎溪三笑 三教合一 居士佛教
全文增补中
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修平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三教合一 佛教 禅净双修 三教一致 儒佛道 智旭 具足戒 禅教并重 五台山 法语
下载PDF
北宋理学对传统经学承传贡献之我见——以周敦颐为例,兼谈《爱莲说》儒道意蕴 被引量:9
12
作者 龙井仁 蒋民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144,共3页
文章回顾了中国传统经学至北宋的发展简历,简要概括了周敦颐以儒为主,兼及佛道,三教合一,奠定北宋理学基础的治学经历及辉煌成果,析出了《爱莲说》的经学意蕴,肯定地认为周子的经学成果具有历史性的积极功用。
关键词 北宋理学 周敦颐 三教合一 以儒为主 《爱莲说》 启迪
下载PDF
从道教看三教伦理的互补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83-89,共7页
道、儒、释三教伦理观念的结构-功能互补性,乃是“三教合一”之最重要根源。三教在人生观、审美观、生命价值观、修身论、伦理理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互不可代的重要互补关系,这就是儒、释、道相黜相成而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柱的... 道、儒、释三教伦理观念的结构-功能互补性,乃是“三教合一”之最重要根源。三教在人生观、审美观、生命价值观、修身论、伦理理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互不可代的重要互补关系,这就是儒、释、道相黜相成而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柱的思想基础。只有从儒、道、释伦理的结构互补性,分析三教思想的各自结构,才能在三教关系研究中,得出合乎历史逻辑和思想本质的结论。尤其从道教伦理的历史变迁进程考察三教伦理的互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伦理 结构-功能互补 伦理冲突与融合 三教合一
下载PDF
三教通体:士大夫的宗教态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天纲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26,共19页
本文综合近代中外学者对于中国(民间)宗教的论述,在现代宗教学的理论框架下观察儒家对于儒、道、佛三教的信仰态度,揭示中国文化确实存在着"儒表佛里""儒表道里"的特征。考察宋明以降直到清代民国江南士大夫在乡镇... 本文综合近代中外学者对于中国(民间)宗教的论述,在现代宗教学的理论框架下观察儒家对于儒、道、佛三教的信仰态度,揭示中国文化确实存在着"儒表佛里""儒表道里"的特征。考察宋明以降直到清代民国江南士大夫在乡镇之间的信仰生活,不难看到儒家的宗教性。这种宗教性既反映在儒家的"经学"中间,更是根植于从古至今的民间信仰实践。明清时期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三教合一",还不足以说明儒家的宗教性,"三教通体"的说法,更能说明儒学与民众信仰生活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民间宗教 士大夫 经学 宗教性
原文传递
高句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成与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耿铁华 《古代文明》 2007年第4期62-74,共13页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三教合一 儒教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敦煌文献所见唐玄宗的宗教活动 被引量:6
16
作者 龙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25-34,共10页
儒释道三教合一,两晋时已见端倪。及至盛唐,渐成时尚,其关键人物,即是玄宗李隆基。他重道、尊儒、礼佛,亲自注释《道德经》、《孝经》、《金刚经》,删定《札记·月令》篇,于儒释道人物多所眷注,并直接参与宗教活动,利用宗... 儒释道三教合一,两晋时已见端倪。及至盛唐,渐成时尚,其关键人物,即是玄宗李隆基。他重道、尊儒、礼佛,亲自注释《道德经》、《孝经》、《金刚经》,删定《札记·月令》篇,于儒释道人物多所眷注,并直接参与宗教活动,利用宗教思想巩固其政治统治。本文博征书史,在敦煌文献中大量取证,全面阐述了唐玄宗的宗教思想、宗教政策和宗教活动,这对于了解和研究盛唐以来人们的心态以及文化发展的背景,无疑很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敦煌文献 唐玄宗 全唐文 《孝经》 《金刚经》 三教合一 开元二十三年 《通鉴》 道教
下载PDF
明代的宗教与三教合一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世陵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24-29,共6页
佛教、道教是中国宗教的主体,在明代均受到统治者的优待。佛道二教与儒家的三教合一不止是统治者的政策,也是思想界的现状。佛道为挽救自身的颓势而不得不向儒家思想靠拢,与儒学相附会、相调和。明代儒、释、道三教的调和与隋唐佛道... 佛教、道教是中国宗教的主体,在明代均受到统治者的优待。佛道二教与儒家的三教合一不止是统治者的政策,也是思想界的现状。佛道为挽救自身的颓势而不得不向儒家思想靠拢,与儒学相附会、相调和。明代儒、释、道三教的调和与隋唐佛道与传统儒学附会的情形不同,它的焦点集中在宋明理学的心性之学。受如此官方政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量以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民间宗教迅速兴起,“三一教”便是其典型表现。后者反映了中国民众从统合不分的态度看待三教关系的一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道教 儒学 三教合一
下载PDF
《闽都别记》中陈靖姑形象的俗文化意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式榕 《闽江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13,共6页
陈靖姑做为小说人物,在《闽都别记》中以三教合一、福建本土化、多功能、实用性女神为外化形象,在她由人而神的一生中,突显了儒家以求“善”为价值判断的内孕精神。这是下层民众俗文化意识的折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福建地... 陈靖姑做为小说人物,在《闽都别记》中以三教合一、福建本土化、多功能、实用性女神为外化形象,在她由人而神的一生中,突显了儒家以求“善”为价值判断的内孕精神。这是下层民众俗文化意识的折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福建地域面貌和民间信仰心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以来神魔小说对陈靖姑形象塑造的文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都别记》 陈靖姑 三教合一 俗文化 神魔小说
下载PDF
白族本主崇拜:儒释道融合的民间典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晓薇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长期以来稳固的民间信仰,白族先民博采中原文化之长,形成了以儒家文化承袭和转化为主,佛道共济,"三教共拜"为特征的本主信仰。基于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促使"三教合一"在白族地区呈现独有的样貌。...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长期以来稳固的民间信仰,白族先民博采中原文化之长,形成了以儒家文化承袭和转化为主,佛道共济,"三教共拜"为特征的本主信仰。基于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促使"三教合一"在白族地区呈现独有的样貌。具体表现在丰富的多神崇拜、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和形式多元的宗教活动中,可以说,白族汉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即是儒释道三家在大理合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本主崇拜 三教合一
原文传递
《西游记》“三教合一”思想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兰拉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7-31,共5页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生命、具有无穷法力 ,却非修炼的极境 ,仅仅是进一步修炼的入门和准备 ;成佛则是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 ,佛法无边并统摄一切诸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三教合一 道教 佛教 儒教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