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脉学说与扁鹊脉法的血缘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龙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7-523,共7页
完整的经脉学说由循行、病候、诊法、治则、治疗五部分构成,其核心为经脉病候。基于多重证据证明:经脉病候"是动"病以及渗透于病候之中或附于之下的"脉死候"皆出于扁鹊色脉诊;对于脉候,汉以前曾出现过种种不同的、... 完整的经脉学说由循行、病候、诊法、治则、治疗五部分构成,其核心为经脉病候。基于多重证据证明:经脉病候"是动"病以及渗透于病候之中或附于之下的"脉死候"皆出于扁鹊色脉诊;对于脉候,汉以前曾出现过种种不同的、基于四时阴阳学说的解释,扁鹊脉法"标本诊法"的诞生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的诞生——用脉的联系直接解释脉候;又伴随着扁鹊医学血脉理论的新发展,经脉学说也发生了革命——其理论范式从"树型"变为"环型"。换言之,扁鹊医学不仅孕育了经脉学说,而且决定了她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学说 经脉病候 脉候 标本诊法 扁鹊脉法 扁鹊医学
原文传递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证脉象特征及应用举隅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晓 吕玉婷 +1 位作者 滕晶 齐向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14-4516,共3页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具有通阳散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大气的作用,原文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心肺同居胸中,本方经过加减用于治疗心肺疾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疗效肯定。文章以&qu...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具有通阳散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大气的作用,原文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心肺同居胸中,本方经过加减用于治疗心肺疾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疗效肯定。文章以"系统辨证脉学"为工具,以脉象要素为契入点,来举证本汤证的脉象系统和脉象要素组成,分析本汤证的个性特点和临床特点,并临证举隅,明确本汤证临床应用的脉象指征,使"阳微阴弦"以脉象要素的形式"心中易了,指下明晰";扩大本汤证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脉象要素 脉象系统 系统辨证脉学
原文传递
《伤寒论》生附子应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康素刚 侯佑柱 +2 位作者 马凯 钟燕春 柯向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72-2574,共3页
研究《伤寒论》生附子应用条文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探析其用量、方剂、脉证规律。《伤寒论》涉及应用生附子条文共20条,方剂8首。张仲景应用生附子用量谨慎,配伍严谨,脉为阴脉,证为阴证,阳虚阴盛为其应用的主要病机。... 研究《伤寒论》生附子应用条文和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探析其用量、方剂、脉证规律。《伤寒论》涉及应用生附子条文共20条,方剂8首。张仲景应用生附子用量谨慎,配伍严谨,脉为阴脉,证为阴证,阳虚阴盛为其应用的主要病机。生附子主要应用于太阳病误治后真阳不足证,少阴病、厥阴病阳虚阴寒内盛证,厥阴病真阳欲脱证或阴阳格拒证,霍乱病阴阳两伤上竭下脱证。探析《伤寒论》生附子应用特点、规律,对研究张仲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有重要意义,对中医治疗急危重症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子 伤寒论 辨证论治 脉证
原文传递
《素圃医案》之特色浅探 被引量:6
4
作者 段雷 黄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4-5,8,共3页
《素圃医案》系清康熙年间江浙名医郑重光(号素圃)晚年的医案集,《素圃医案》4卷计收184案。素圃为火神派前期的扶阳名家,医案具有鲜明的火神派风格。笔者对《素圃医案》这本旷世奇书作了逐方逐药研究,现在此从"重视阳气"、&q... 《素圃医案》系清康熙年间江浙名医郑重光(号素圃)晚年的医案集,《素圃医案》4卷计收184案。素圃为火神派前期的扶阳名家,医案具有鲜明的火神派风格。笔者对《素圃医案》这本旷世奇书作了逐方逐药研究,现在此从"重视阳气"、"敢用姜附,喜用人参,重用茯苓"、"治病宗经,喜好经方"、"诊断独重脉诊"、"善用合方和药物组成"、"博采后世名方成方"等几个方面将其特色浅探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圃医案 特色 探讨 姜附 脉证
下载PDF
木防己汤析疑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亚南 许二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1-982,1029,共3页
《金匮要略》中木防己汤的基本脉证、主治证机及方药配伍等存在诸多争议。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相关文献,认为其条文中所论的病位“膈间”位于三焦膈膜之间,涉及的脏腑有心、肺、胃;“面色黧黑”是水饮之色并不是瘀血所致;而“... 《金匮要略》中木防己汤的基本脉证、主治证机及方药配伍等存在诸多争议。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相关文献,认为其条文中所论的病位“膈间”位于三焦膈膜之间,涉及的脏腑有心、肺、胃;“面色黧黑”是水饮之色并不是瘀血所致;而“虚者”“实者”当指脉象的虚实。本方的主治证机为饮停津伤、虚热内扰证,治以通阳散饮、清热利水,方中所用大量石膏是取其性味辛寒,以散饮清热,木防己汤对于临床中虚实寒热错杂的水饮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防己汤 《金匮要略》 支饮 脉证 配伍
下载PDF
《伤寒论》白虎汤脉证质疑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召 陈群群 +1 位作者 崔俊英 王付 《河南中医》 2007年第7期6-7,共2页
从《伤寒论》原文来看,阳明证,脉浮滑或滑,用白虎汤;脉洪大,用白虎加人参汤。从历代文献之脉洪大的意义以及仲景用药来看,脉洪大应为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脉,而非白虎汤证的主脉。
关键词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脉洪大 脉证 病机
下载PDF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胜 齐荣福 毛照海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从古代医家对附子的概述、附子应用的特点剖析、附子应用临床范围论述、典型医案4方面入手对附子的药性、功效进行论述,并对《伤寒杂病论》附子条文进行分析,提出了附子临床应用的新方法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附子 脉证 少阴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张仲景“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姚鑫 黄作阵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
本文对张仲景“可”与“不可”篇5个古传本的章节命名进行文献研究,探究其命名变化的形式、原因及诸版本之间的关系。章节命名大致经历了从“病某某证”到“辨某某病形证治”再到“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3个主要阶段。从“病某某”到“... 本文对张仲景“可”与“不可”篇5个古传本的章节命名进行文献研究,探究其命名变化的形式、原因及诸版本之间的关系。章节命名大致经历了从“病某某证”到“辨某某病形证治”再到“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3个主要阶段。从“病某某”到“辨某某”的转变,可能受到南北朝时期《伤寒杂病论》离析出《辨伤寒》的影响。“形证”属同义复用词语,与“证”意义相同,并进一步发展为“脉证”。孙思邈将唐本《伤寒论》章节命名调整为“忌宜”的形式。《金匮玉函经》的章节命名与淳化本《伤寒论》为同一系统,宋本《伤寒论》由此继承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辨伤寒》 《金匮玉函经》 《脉经》 “可” “不可” “证” “形证” “脉证” “忌宜”
下载PDF
黄宫绣《脉理求真》精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炎 张大伟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545-2548,共4页
《脉理求真》为清代黄宫绣所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脉法心要组成,主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象及脉证关系等内容;第二部分由四言脉要增删组成;第三部分由经脉歌诀组成,简便易知,供人习诵。《脉理求真》学术思想精要可概括为:... 《脉理求真》为清代黄宫绣所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脉法心要组成,主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象及脉证关系等内容;第二部分由四言脉要增删组成;第三部分由经脉歌诀组成,简便易知,供人习诵。《脉理求真》学术思想精要可概括为:气本一贯、不拘部位,即医者持脉,不应局限于某部,不可呆用俗传脉法而不知变化,应三部九候综合判断;胃气为本、重视中州,即胃气为诊脉之要,诊察胃脉有必要观察病家饮食;脉类阴阳、纲目比类,即用"对待""比类""纲目"三法门将脉学分类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理求真》 “气本一贯、不拘部位” 脉法 诊脉部位 脉象 脉证 黄宫绣
下载PDF
五苓散证的脉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友堂 付青青 《河南中医》 2012年第9期1105-1106,共2页
通过对168例五苓散验案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五苓散证的参考指征为:①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渴欲饮水或不欲饮水),腹胀满;②兼症(或然症):浮肿,汗出,短气,尿频,倦怠乏力,呕恶,眩晕;③舌脉:舌淡苔白腻、白滑或薄白,或... 通过对168例五苓散验案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五苓散证的参考指征为:①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渴欲饮水或不欲饮水),腹胀满;②兼症(或然症):浮肿,汗出,短气,尿频,倦怠乏力,呕恶,眩晕;③舌脉:舌淡苔白腻、白滑或薄白,或可见舌胖大;脉沉细或沉滑。在临床应用中有三项主症加上舌脉征象,或两项主症,两项兼症,加上舌脉征象即可初步诊断为五苓散证,选用五苓散进行加减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脉证 蓄水证 水湿内停 痰饮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内科杂病737例发病病因、特点、规律与13种脉证诊断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毅远 朱志军 +1 位作者 殷鹏辉 孟林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科杂病发病病因、特点、规律与脉证诊断的关系。方法:从普通人群中选出内科杂病患者737例,按13种脉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737例中以心气阳虚、脉气虚、上气不足脉证为多,在各年龄阶段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大多分布在36-65岁年... 目的:探讨内科杂病发病病因、特点、规律与脉证诊断的关系。方法:从普通人群中选出内科杂病患者737例,按13种脉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737例中以心气阳虚、脉气虚、上气不足脉证为多,在各年龄阶段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大多分布在36-65岁年龄段。结论:从脉证对内科杂病的病因之特点、规律进行分析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病因 特点 规律 脉证
下载PDF
国医大师何任学术思想浅析——基于不同主症的胰腺癌辨治经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光星 何若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19-1023,1029,共6页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以下简称何老)基于不同主症辨治胰腺癌的学术经验,为中医临床辨治疑难杂症提供一种新模式。[方法]整理跟随何老临诊的胰腺癌医案,熟读何老的相关论文、论著,结合笔者对中医经典及中医学术的思考,在确定...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以下简称何老)基于不同主症辨治胰腺癌的学术经验,为中医临床辨治疑难杂症提供一种新模式。[方法]整理跟随何老临诊的胰腺癌医案,熟读何老的相关论文、论著,结合笔者对中医经典及中医学术的思考,在确定胰腺癌的基本病机、基本治法、基本用方基础上,以胰腺癌不同主症的因机证治为线索,探究何老基于不同主症辨治胰腺癌的学术经验,并举一案例予以佐证。[结果]何老认为,胰腺癌的基本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阴两虚,气滞湿聚,痰凝血瘀,癌毒弥漫,最终形成肿块',其确定的胰腺癌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祛湿化痰,活血解毒,软坚散结',基本用方为自拟'三参二苓汤'。胰腺癌的主症,主要有脘腹疼痛或胀滞、黄疸、呕吐、腹泻、劳倦、臌胀等。不同主症,则有不同因机证治。至于发展至以臌胀为主症的阶段,则属病情危殆,几不可治。所举医案,患者因胰头癌伴胰管扩张、肝有可疑转移灶前来就诊,经四诊合参,确认其主症为脘腹疼痛,突出病机为气滞血瘀,故治法在益气阴、祛邪浊基础上强化活血止痛之法。痛止后辨证属胰腺癌基本病机范畴,故治疗亦以基本用方加减,药治稳好。[结论]何老创立的在基本病机、基本用方基础上以主症为纲、以因机证治为目的胰腺癌脉证并治新体例,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主症 何任 国医大师 辨证论治新体例 医案 脉证并治 学术经验
下载PDF
现代“辨证论治”与张仲景“辨病脉证并治”的思辨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闪增郁 陈燕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32-534,共3页
本文论述了"辨病脉证并治"是仲景对疾病"逐级分类"的治病模式;指出"病"的等级高于"证","辨病脉证并治"的高明之处在于重视疾病分类中的等级概念,是仲景智慧的体现;论述了"辨证... 本文论述了"辨病脉证并治"是仲景对疾病"逐级分类"的治病模式;指出"病"的等级高于"证","辨病脉证并治"的高明之处在于重视疾病分类中的等级概念,是仲景智慧的体现;论述了"辨证施治""辨证论治"提法的由来和本意;强调现代的"辨证论治"已远离仲景"辨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模式;分析了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过度强调"辨证论治"有关,并介绍了作者在脉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最后论述重提"辨病脉证并治"是中医学健康发展的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病脉证并治 辨证论治 思辨模式 脉学
下载PDF
《脉经》之阴阳脉法浅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闵 孙冰 +2 位作者 殷晓轩 郑灿磊 张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80-2982,共3页
《脉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脉分阴阳"的方法,以"阴阳"为纲,贯穿脉理、辨证及治疗的始终。文章剖析《脉经》部分条文,得出:《脉经》"寸口脉法"的确立为"脉分阴阳"奠定了基础;其脉、证相应,应用... 《脉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脉分阴阳"的方法,以"阴阳"为纲,贯穿脉理、辨证及治疗的始终。文章剖析《脉经》部分条文,得出:《脉经》"寸口脉法"的确立为"脉分阴阳"奠定了基础;其脉、证相应,应用脉象分阴阳,为证候、病机属性诊断提供了简便的鉴别方法,并与治法及方药选择相对应,弘扬了仲景"平脉辨证"。"寸口脉法""脉分阴阳""平脉辨证"三者丝丝相扣,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阴阳脉法"脉学体系。而"脉分阴阳"是贯穿整个脉学体系的灵魂及主线,为后世学习脉法提供了方法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经 阴阳脉法 平脉辨证
原文传递
瓜蒌夏苓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患者心脏重构及MMP-9、miR-15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渊博 郭欣 任耀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讨瓜蒌夏苓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患者,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 目的 探讨瓜蒌夏苓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患者,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夏苓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肽素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栓素B_(2)(TXB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瓜蒌夏苓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心脏重构、心功能,下调MMP-9、miR-155、GMP-140、NF-κB、TXB_(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夏苓汤 美托洛尔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阻心脉证 心脏重构
下载PDF
浅谈现代脉学的发展及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娜 滕晶 陈阳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现代脉学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手段,它将中医学和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突破了经典脉学侧重于用直观、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脉象,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脉学的发展。脉诊是中医精准定位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中医学... 现代脉学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手段,它将中医学和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突破了经典脉学侧重于用直观、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脉象,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脉学的发展。脉诊是中医精准定位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中医学今后发展中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主要从金氏脉学、许氏脉学、寿氏心理脉学、系统辨证脉学的主要脉学理论窥探现代脉学发展成果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脉学 发展特点 系统辨证脉学
下载PDF
《伤寒论》病机比较推测思辨理论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脉证征象进行比较推测,分析《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方式。[方法]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治疗之后药效反应、相似之中有不相似之症、应出现之脉症未出现和不应出现之脉症出现、大小便症状... [目的]通过对脉证征象进行比较推测,分析《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方式。[方法]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治疗之后药效反应、相似之中有不相似之症、应出现之脉症未出现和不应出现之脉症出现、大小便症状表现、小便利否、厥热的程度和时间,以及阴性脉证推测病机等,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原文中便有丰富的病机比较推测的语言文字描述。另外,张仲景认识病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其治疗之后的药效反应、脉症推理、二便合参、药物试探、厥热变化及阴性脉证等多方面比较推测病机的思辨理论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结论]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的推测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究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病机 推测 思辨 阴性脉证 药效反应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脉证辨证思维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丽慧 程传浩 +1 位作者 马龙 李宇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3,共2页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脉证 辨证思维
下载PDF
张西俭“脉诊优先、四诊合参”辨治小儿外感发热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丹平 刘计财 江晓霁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简介全国名中医张西俭主任医师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学术经验。包括对小儿平脉和小儿外感发热的脉象特点的认识。张西俭主任医师擅长以"脉诊优先、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病机要素主要包括数邪兼杂、内外合邪、虚实夹... 简介全国名中医张西俭主任医师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学术经验。包括对小儿平脉和小儿外感发热的脉象特点的认识。张西俭主任医师擅长以"脉诊优先、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病机要素主要包括数邪兼杂、内外合邪、虚实夹杂、传变迅速等方面;针对病机,用药强调相济相成、相反相成,治法采用寒温并用、清散同行、双解表里、攻补兼施。并介绍了服药调摄的相关经验,举典型病例以说明。张西俭主任医师临证辨治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甚佳,其经验值得总结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脉诊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脾胃论》辨治迟脉症探幽
20
作者 马英明 田静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9期34-38,共5页
文章首先从《黄帝内经》中总结寸口脉与脾胃的生理机制关系,进而从《脾胃论》中摘取相关内容,阐述李杲(号东坦)认为脾胃病是迟脉症病因的观念。脉象在临床上确立了脾胃不足型、心火亢盛型、肝木妄行型、肺金受邪型以及肾水反来侮土型等... 文章首先从《黄帝内经》中总结寸口脉与脾胃的生理机制关系,进而从《脾胃论》中摘取相关内容,阐述李杲(号东坦)认为脾胃病是迟脉症病因的观念。脉象在临床上确立了脾胃不足型、心火亢盛型、肝木妄行型、肺金受邪型以及肾水反来侮土型等五种类型,脉象分别为迟缓脉、兼洪大、兼弦、兼浮涩、兼沉细。文章着重体现其在证候归纳、病机分析、选方用药等方面的理论,介绍其纳入运气理论来总结脾胃病与其他四脏盛衰的规律,依据升降浮沉的机制进行分类选药的思想,形成从脾胃论治迟脉症的理论体系,并列表加以说明。通过列举一例肾水反侮证型迟脉症病例进行探讨,用干姜为君,白术、附子配合,从脾胃以壮中阳,上可温补心肺以增御外之力,下可坚肝肾以治寒湿痿厥,故新病久病俱适用,从实践阐述其理论精要,并在选方用药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相比较以说明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脉症 脾胃病 升降浮沉 脾病脉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