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体验中“隐喻式学习”的解构与镜像隐喻 被引量:5
1
作者 陶侃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3期13-17,共5页
虚拟体验是数字时代一种全新、别致的体验,隐喻则是人们古往今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在虚拟体验中所接触、接受、加工大量的隐喻信息与符号,能促使人从获得隐喻到参与隐喻的演进,在无意识中进行着一种"隐喻式学习"。对... 虚拟体验是数字时代一种全新、别致的体验,隐喻则是人们古往今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在虚拟体验中所接触、接受、加工大量的隐喻信息与符号,能促使人从获得隐喻到参与隐喻的演进,在无意识中进行着一种"隐喻式学习"。对此机制、过程进行解构并从镜像隐喻的视角进行审视,对于当今网络学习无疑具有新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体验 隐喻 隐喻式学习 镜像神经元 镜像隐喻
下载PDF
镜子的隐喻——论“风月宝鉴”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归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8-61,共4页
《红楼梦》在成书过程中有一个书名叫《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全书的一个大隐喻,书中通过各种与镜子有关的情节巧妙地暗示出“盛衰荣辱”的大主题。
关键词 '风月宝鉴' 镜子 盛衰 隐喻 《红楼梦》
下载PDF
“镜”的性别空间:正视、反观与互见——《从保罗到佩德罗》中的镜像、自省与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凡柯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在哲学与文学的隐喻史中,“镜”始终都存有丰富的阐释空间。镜像的光学机制以及蕴含其中的循环批判,使其成为主体哲学话语中“反思”概念的重要隐喻来源。在女性文学中,镜像作为自省与模拟的隐喻,为女性主体的自我观照与自我确证以及蕴... 在哲学与文学的隐喻史中,“镜”始终都存有丰富的阐释空间。镜像的光学机制以及蕴含其中的循环批判,使其成为主体哲学话语中“反思”概念的重要隐喻来源。在女性文学中,镜像作为自省与模拟的隐喻,为女性主体的自我观照与自我确证以及蕴含其中的内在危机提供了丰富的诗学话语与审美空间。本文选取世纪转型时期德国女性艺术家与作家雷文特罗的书信体小说《从保罗到佩德罗》(1912)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文本内具体的镜像空间,以及作为另一种镜像隐喻的女性写作本身。一方面,文本内的镜像空间所揭示的主体自觉与反思活动洋溢着早期女性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反叛与颠覆,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社会层面的历史推进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文学场域中解构既有性别秩序的新女性形象;但另一方面,雷文特罗的写作本身也不免落入另一种“镜像模拟”的二元陷阱中,这对于如今的性别讨论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文特罗 镜像隐喻 主体反思 女性写作
原文传递
刘熙载与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从镜喻到日喻的两种转变切入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
刘熙载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方镜喻向日喻的转变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指向,这两种指向暗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并导致二人在文艺思想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特质。刘熙载以日喻代替镜喻,从审美意义上突显中国传统心静如明镜、至虚以达情景交... 刘熙载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方镜喻向日喻的转变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指向,这两种指向暗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并导致二人在文艺思想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特质。刘熙载以日喻代替镜喻,从审美意义上突显中国传统心静如明镜、至虚以达情景交融的审美思维特征;而柏拉图以洞喻为桥梁,沟通基于摹仿论的镜喻和基于理式论的日喻,从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突显西方究极理性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特征。但在刘熙载注重“心学”以及柏拉图引入洞喻侧重灵魂之观上,二人在心灵和艺术层面最终又存在某种惊人的相通一致性。二人文艺思想存在的优越性与缺陷性,或许可以通过将它们互补“拼接”,以呼应生命因审美和知识的完满,而拥有切实的生存论意义和存在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喻 日喻 刘熙载 柏拉图 心灵与艺术
下载PDF
禅宗“镜喻”的美学意蕴探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5-100,共6页
禅宗文化中的"镜喻"现象十分突出,其美学意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禅宗倡导主体拥有清净、空寂的审美心胸;其二是追寻超越有限而直达无限的审美境界;其三是颂扬圆融无碍的人格理想。这种圆融无碍的人格美体现在擅于突破... 禅宗文化中的"镜喻"现象十分突出,其美学意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禅宗倡导主体拥有清净、空寂的审美心胸;其二是追寻超越有限而直达无限的审美境界;其三是颂扬圆融无碍的人格理想。这种圆融无碍的人格美体现在擅于突破传统观念与日常逻辑的束缚,自觉遵循佛教"破执"的思想;把握"虚"与"实"的辩证关系;秉承"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明了事物回环往复的变化之理。禅宗喜欢以镜为喻,与镜子自身"清""净""空""明""圆"的特性有助于人们静观修持、回归自性、悟得佛理不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喻” 禅宗 审美
下载PDF
中国心灵哲学中的镜子比喻——兼与西方哲学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二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9-32,共4页
中国心灵哲学借用镜喻展示了丰富人学内涵,认为人是与天相通,具有情感、德性、理智诸多心灵层面的综合主体。借用镜喻,道家表述了以理化情的道理;佛教阐释了明心见性的真谛;早期儒家重视认知,借用镜喻说明格物致知的理论;宋代理学则探... 中国心灵哲学借用镜喻展示了丰富人学内涵,认为人是与天相通,具有情感、德性、理智诸多心灵层面的综合主体。借用镜喻,道家表述了以理化情的道理;佛教阐释了明心见性的真谛;早期儒家重视认知,借用镜喻说明格物致知的理论;宋代理学则探讨心灵三方面,走向了综合主体的建构。而西方传统心智哲学,借用镜喻通过主客二分的世界观将人定义为认知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喻 情感 德性 认知 主体建构
下载PDF
从“意”到“镜喻”——论阳明心学物与我的双向“应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易辰 《理论界》 2020年第8期36-42,共7页
在"格竹事件"中,阳明开始着手解决朱熹理论中物理和吾心判若两截的问题。阳明的"心与理一"是就先天的预设而言——良知本心作为道德本体,是与性、天同质同层的存在,与天地万物并无隔绝。因此,为学的目标在于把握此... 在"格竹事件"中,阳明开始着手解决朱熹理论中物理和吾心判若两截的问题。阳明的"心与理一"是就先天的预设而言——良知本心作为道德本体,是与性、天同质同层的存在,与天地万物并无隔绝。因此,为学的目标在于把握此心此理原本圆融为一的道理。阳明强调本心着力的根本点是道德知觉能力,也就是知善知恶的良知之"意"。意一经流露,便与宇宙万物有了莹彻洞然的"应感之动",万事万物之理才不会"隐而不显"。但阳明仍认为良知本心的实际操作需要"为学的纠偏",因此,以镜为喻,凸显出克念、立志和"诚自家之意"的头脑工夫及其与作为本体的良知本心之间的彼此呼应。这样一来,"浑然一体"的本心不仅是道德本体论的预设,同时也指向境界论,从而使得每个人皆有实现致良知工夫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应感 镜喻
原文传递
绘画的镜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从“镜子”意象看西方“再现”观念的变迁
8
作者 杨向荣 唐紫琪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在西方绘画史上,镜像最初以逼真摹仿为核心观念,这是对传统再现观念的确证。文艺复兴时期,镜像一方面在视觉相似的基础上再现摹仿对象;另一方面开始偏离现实。在现代艺术中,镜像偏离指涉性,完全颠覆和抛弃了再现。镜像从确证再现到偏离... 在西方绘画史上,镜像最初以逼真摹仿为核心观念,这是对传统再现观念的确证。文艺复兴时期,镜像一方面在视觉相似的基础上再现摹仿对象;另一方面开始偏离现实。在现代艺术中,镜像偏离指涉性,完全颠覆和抛弃了再现。镜像从确证再现到偏离再现,再到颠覆再现的艺术实践中,实际上是绘画在不断地重构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而以此回应图像再现内涵的观念变迁。在镜像对再现观念的挑战和冲击中,古典绘画的理论范式和诸多原则遭遇危机,同时也引发了艺术实践中再现观念的重构,为解读艺术与现实之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 再现 图像叙事 话语隐喻
下载PDF
复调叙事与镜像隐喻——《伊丽莎白的朋友》中的战争记忆书写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世华 柳田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6,共8页
村田喜代子的《伊丽莎白的朋友》刻画了以不同方式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三位罹患认知症的女性老人,她们在现实和幻想交错的混沌状态中度过生命最后一程。小说运用复调叙事的手法,呈现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天津租界、伪满洲和日本国内的历... 村田喜代子的《伊丽莎白的朋友》刻画了以不同方式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三位罹患认知症的女性老人,她们在现实和幻想交错的混沌状态中度过生命最后一程。小说运用复调叙事的手法,呈现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天津租界、伪满洲和日本国内的历史场景,构建出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空间。同时,小说还以实像与虚像的对立揭示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所鼓吹的“共荣”的虚幻性与欺骗性。作品暗示在日本右倾民族主义抬头的当下,对侵略历史教训进行反思和代际传递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田喜代子 《伊丽莎白的朋友》 认知症 复调叙事 镜像隐喻
原文传递
对影成三人——舞台剧《李白归来》的镜像世界
10
作者 刘春 《演艺科技》 2019年第5期46-49,共4页
舞台剧《李白归来》以多重镜像手法,结合五个李白角色的设置,用镜像视觉语言建立与重构,解析视觉、文本、表演之间的相互碰撞与激发,折射出诗人李白如梦似幻的一生。
关键词 《李白归来》 镜像 视觉意向 塑造时空 隐喻 幻觉
下载PDF
《哈姆莱特》中的五种镜子之喻
11
作者 王雯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1,共10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镜子之喻,远远超出文艺摹仿论或反映论所能覆盖的寓意范围,往往用于表达某种抽象理念或理想,其要旨在于道德说教。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其剧作颇具代表性。在莎士比亚名剧《哈姆...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镜子之喻,远远超出文艺摹仿论或反映论所能覆盖的寓意范围,往往用于表达某种抽象理念或理想,其要旨在于道德说教。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其剧作颇具代表性。在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中,有五种截然不同的镜子之喻:"摹仿之镜""楷模之镜""自傲之镜""反省之镜"与"死亡之镜"。其中,后四种"镜子"在莎士比亚的其他戏剧与诗作中屡屡出现。文艺复兴时期镜子之喻的丰富内涵与道德使命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文艺复兴 镜子 比喻
原文传递
翻译·镜喻·折射——从镜喻的变迁看从再现论到文化建构论的翻译观转向
12
作者 张冬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F0003,共4页
论文首先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镜喻”这一传统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构成性隐喻,认为它是传统认识论哲学中隐蔽的镜子形象在翻译领域的映射,然后探讨了后现代语境下镜喻轰然倒塌,并被“折射”、“操纵”取而代之的命运,认为镜喻的变迁体... 论文首先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镜喻”这一传统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构成性隐喻,认为它是传统认识论哲学中隐蔽的镜子形象在翻译领域的映射,然后探讨了后现代语境下镜喻轰然倒塌,并被“折射”、“操纵”取而代之的命运,认为镜喻的变迁体现了从再现论到文化建构论的翻译观转向,最后指出:“折射”、“操纵”揭示了被镜喻说掩盖的翻译的不透明性,但人类内心深处对“真相”的渴望不能也不会因为翻译的不透明性这一事实而被浇灭,因为翻译的产生来自于人类对文化他者的关注。一旦放弃这一渴望,只满足于“折射”、“操纵”,翻译和翻译学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镜喻 折射 再现 文化建构
原文传递
论《淮南子》对老庄道家镜喻的承续与转化
13
作者 杨抒漫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3-49,共7页
《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承续表现为:以《俶真训》之“镜太清者”继承《老子》之“涤除玄鉴”,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道体在内心的呈现,此为反观自照之法;以《原道训》之“镜与形接”继承《庄子》之“用心若镜”,阐述主体以... 《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承续表现为:以《俶真训》之“镜太清者”继承《老子》之“涤除玄鉴”,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道体在内心的呈现,此为反观自照之法;以《原道训》之“镜与形接”继承《庄子》之“用心若镜”,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外物并对天下治理产生实际影响,此为外观照物之法。《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转化表现为:将黄老思想注入老庄道家的镜喻中,使“镜太清者”和“镜与形接”成为王者涵容天下之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吾人既应注意厘清《老子》《庄子》《淮南子》之镜喻间的差异,也应统观道家镜喻源流史,道家镜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老子》 《庄子》 镜喻
下载PDF
库萨的尼古拉哲学中的镜面隐喻
14
作者 彭蓓(译)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92-107,共16页
镜面和镜面反照的隐喻在世界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比如在中国、印度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哲学,还有在中世纪以及新时代的欧洲,我们都能发现这个隐喻的使用。在西方哲学世界中,柏拉图是第一位将... 镜面和镜面反照的隐喻在世界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比如在中国、印度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哲学,还有在中世纪以及新时代的欧洲,我们都能发现这个隐喻的使用。在西方哲学世界中,柏拉图是第一位将哲思的行为比喻成擦拭镜面的哲学家。在他之后,伟大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普洛丁(Plotin)和普罗克洛(Proklus)都继续沿用了这个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隐喻 镜面
原文传递
纳博科夫的凹凸镜:《绝望》中的假分身
15
作者 吴采奕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26-143,共18页
本文梳理纳博科夫在《绝望》这本小说中使用的“凹凸镜”和“假分身”两个隐喻,以阐发他的“艺术即明目张胆地欺骗”此一美学。对纳博科夫而言,艺术既不比现实优越,也不独立于现实。反之,艺术只能是现实的拙劣摹本。而书中的角色虽然尝... 本文梳理纳博科夫在《绝望》这本小说中使用的“凹凸镜”和“假分身”两个隐喻,以阐发他的“艺术即明目张胆地欺骗”此一美学。对纳博科夫而言,艺术既不比现实优越,也不独立于现实。反之,艺术只能是现实的拙劣摹本。而书中的角色虽然尝试模仿造物主,也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纳博科夫的美学要求读者对艺术有一种不同的态度:我们既不该轻易地代入书中的角色,也不该盲目地赞扬艺术,而应该借由明辨原型和赝品的区别,以锻炼我们的思辨批判能力。对我们的后真相时代而言,纳博科夫的美学提供一个伦理范式,即真相虽然隐晦,但并未被毁灭。寻求真相更是我们的时代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绝望》 拟像 假分身 镜喻
下载PDF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经验的存在和价值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从他的话里可以揭示出三个问题:其一,历史经验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中得到任何教训;其二,即使有历史经验教训,人们也有拒绝的自由;其三,在古今变易中究竟有无相同或相通的经验教训。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黑氏所说乃是悖论(paradox)。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对于历史教训之取舍,人们有自己的选择自由,可是对这一自由的选择结果,就不再有选择的自由了。而且,选择的历史前提条件也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从拒绝接受历史教训而失败的例证,人们可以证明历史教训是存在而且起作用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而已。关于问题三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既然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它就必然离不开它所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就必然具有历史性。人类既然生存于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满足于具有历史性的历史经验教训。不过,历史的"变"之中也有其"常",历史流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常"在不同层次上并不相同,总之,只要在某个层次上有关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相应的经验教训就是有效的。关于第二方面。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以镜为鉴(就是镜),看到的是自己,而以史为鉴(镜),看到的却是它者,历史如何能够为镜?其二,"鉴"字源于"监"字,监的本义是人从器皿的静水中照见自己,而历史则是长江大河,江河流水如何可以为镜?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我们通过作为中介的镜子里所见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象,它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的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史为鉴 历史经验教训 黑格尔 《历史哲学》 反映/反思:中介 隐喻
下载PDF
探照生命存在的通道——论萧红小说的“镜窗”意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华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中的艺术结晶,窗与镜的边缘性与异质性,与萧红自觉退居边缘保持精神独立的价值取向内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存隐喻 文化内涵 经验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