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了吗? 被引量:44
1
作者 金陈飞 吴杨 +1 位作者 池仁勇 吴宝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产业体系与生产方式发生着转变,对劳动力市场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基于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的研究结论表明,...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产业体系与生产方式发生着转变,对劳动力市场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基于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可以提升1.4-1.7个百分点,且这一效果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抑制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强于非私营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积极影响最为突出。利用因果中介分析(CMA)模型的机制验证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以劳动增进效应为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我国在"人工智能革命"中的收入分配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 机器换人 倾向匹配得分 因果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效应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于喆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5,109,共4页
从影响的领域、受众和整体评估等3个角度,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总体而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线性的。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智力和实物资本提供者,潜在受损者将是从事中低技能工作的人群。对我国而言,短期... 从影响的领域、受众和整体评估等3个角度,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总体而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线性的。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智力和实物资本提供者,潜在受损者将是从事中低技能工作的人群。对我国而言,短期内,更多负面影响将来自于机器人对从事中低技能工作人群的冲击;长期看,当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应用扩散阶段,很有可能会引发链式反应并导致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复杂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换人 技术进步 就业影响
下载PDF
制造业“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北京市6家企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艳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在"人口红利"消失、招工难的背景下,"机器换人"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数量、就业结构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缺乏比较权威的实证研究。本文将视角聚焦在北京市制造业,研究发... 在"人口红利"消失、招工难的背景下,"机器换人"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数量、就业结构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缺乏比较权威的实证研究。本文将视角聚焦在北京市制造业,研究发现:当前"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总体就业冲击不大,但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推进将会增强"机器换人"的破坏效应;在此次"机器换人"行动中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白领人员也受到了冲击,一方面就业极化现象初现,另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性质及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等特征是决定劳动力被替代程度的重要微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制造业 劳动力就业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 被引量:28
4
作者 潘恩荣 阮凡 郭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99,158,共8页
本文力图在《资本论》视域中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问题,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从《资本论》"劳动能力"思想角度看,机器换人争论双方的矛盾根源是,在"人机对立&q... 本文力图在《资本论》视域中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问题,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从《资本论》"劳动能力"思想角度看,机器换人争论双方的矛盾根源是,在"人机对立"预设下,思考机器是否以及如何单向度地替换人的劳动能力。但是基于"人机互补"角度从"劳动时间"概念看,"机器换人"的实质是"以机器运行时间替换人类劳动时间"而非"以机器(生产力)替换人类本身的劳动能力"。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而言,除了要批判"机器替换人本身",更要考虑如何确保"人"在各种智力劳动时间之间平滑转换。这为重构"人类-人工智能机器"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 机器换人 人机对立 人机互补
下载PDF
“机器换人”与职业教育发展: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晓 徐珍珍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17,共5页
"机器换人"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背景下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趋势,本质上是技术和资本对于劳动力的取代。这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职业教育发展... "机器换人"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背景下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趋势,本质上是技术和资本对于劳动力的取代。这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功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双方的匹配性与耦合度,为进一步助推机器换人进程提供切实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职业教育 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中国实施“机器换人”战略促进产业转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昌华 《中国发展》 2015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背景下,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对中国主动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产业顺利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该文指出,应努力破除当前中国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背景下,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对中国主动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产业顺利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该文指出,应努力破除当前中国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府推动引导,创新应用推广方式来全面践行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转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产业转型 智能化装备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与中国制造业地区发展差距:后发优势还是先发优势? 被引量:8
7
作者 魏嘉辉 顾乃华 韦东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71,共13页
本文考察了"机器换人"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低技能劳动的替代关系,其应用对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一定的冲击,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化发展,因而对非技术... 本文考察了"机器换人"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低技能劳动的替代关系,其应用对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一定的冲击,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化发展,因而对非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后发优势;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与高技能劳动的互补关系,其应用巩固了先发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了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因而对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先发优势。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对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作用更多存在于华东和西北地区,而对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作用更多集中在华北、中南和西北地区;在机器人的作用下,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趋势主要由其行业自东向中、西部转移所致,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主要与其行业重心向东部地区收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后发优势 先发优势 机器换人 替代效应 互补效应
下载PDF
“机器换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8
8
作者 虞学良 《特区经济》 2016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近年劳动力资本的持续上升使众多企业遇到招工瓶颈,难以顺利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机器换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文章通过阐述"机器换人&...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近年劳动力资本的持续上升使众多企业遇到招工瓶颈,难以顺利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机器换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文章通过阐述"机器换人"对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分析"机器换人"工程在浙江省传统制造业试点的应用现状,对其大范围推广进行前景展望,以期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制造业 纺织企业 产业转型
下载PDF
形式化方法B的证明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鹿蕾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用形式化方法开发软件是提高软件可靠性和开发效率并实现其自动化的关键。形式化方法B是借助于其辅助工具支持从规约到实现的全过程开发工作。本文介绍了B方法的分层开发与证明过程,针对构造AM以及对他进行精化和实现过程中的类型检查... 用形式化方法开发软件是提高软件可靠性和开发效率并实现其自动化的关键。形式化方法B是借助于其辅助工具支持从规约到实现的全过程开发工作。本文介绍了B方法的分层开发与证明过程,针对构造AM以及对他进行精化和实现过程中的类型检查、证明义务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通过具体应用说明了B方法的证明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方法 抽象机 广义代换 类型检查 证明义务
下载PDF
智能制造、劳动替代与无集体挤出——“机器换人”对工人就业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华 詹绍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85-94,共10页
中国沿海地区近年大力推进自动化机器的应用,在产生岗位替代效应的同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显著的失业问题?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田野调查表明,技术进步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岗位替代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者立即被抛... 中国沿海地区近年大力推进自动化机器的应用,在产生岗位替代效应的同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显著的失业问题?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田野调查表明,技术进步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岗位替代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者立即被抛向劳动力市场。在工人被岗位替代之后、在被抛向外部劳动力市场之前,事实上中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内部劳动力市场。正是这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缓冲效应,使得"机器换人"虽然产生了显著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并未产生显著的把劳动者挤出企业用工体系而抛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 岗位替代 内部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机器换人”背景及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旭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81-101,共21页
中国移动物联网技术发展较快,服务业工资和工作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大量工人从制造业流入服务业。为解决“用工荒”问题,制造业采取“机器换人”策略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本文从理论上建模,解释“机器换人”发生的背景及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 中国移动物联网技术发展较快,服务业工资和工作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大量工人从制造业流入服务业。为解决“用工荒”问题,制造业采取“机器换人”策略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本文从理论上建模,解释“机器换人”发生的背景及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在短期中,“机器换人”可以缓解“用工荒”局面,但长期中“机器换人”将替代大量劳动力工作岗位,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政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对企业“机器换人”采取补贴政策,然而这一补贴政策会产生什么效果?依然未知。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证明,在短期中,补贴政策可以加速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但是长期中受到消费者效应的抑制,智能化水平将达到平衡状态,并不会随着补贴的增加而提高。为了同时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目标,政府可以征税并投资于互补型人工智能,促进人与机器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补贴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机器换人”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冬梅 朱成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机器换人"既是企业本身的需求,又是立足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针对我国在推进"机器换人"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提出解困策略.通过政府补贴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共同解决基层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和人才... "机器换人"既是企业本身的需求,又是立足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针对我国在推进"机器换人"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提出解困策略.通过政府补贴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共同解决基层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和人才引进问题,从而使"机器换人"这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企业 就业问题 引“智”政策
下载PDF
基于“机器换人”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青 沈灿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随着制造业"人口红利"的消失,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文章就"机器换人"引发的企业技术改造问题,总结了在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制造业"人口红利"的消失,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文章就"机器换人"引发的企业技术改造问题,总结了在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内涵建设改革与创新的作法,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现代班组长型"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保障企业获得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现代班组长 职业资格证书 工作过程导向创新实践
下载PDF
催化余热锅炉智能水质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4
作者 李晨光 李希鑫 +1 位作者 杨淦 王晓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87,共7页
石化催化余热锅炉多依赖人工分析化验提供水汽分析数据作为运行调整支撑,现已无法满足减排降耗对水汽过程监督的高质量要求。针对天津石化2#催化装置产汽单元点位多且相对分散的特点,结合水汽检测需求,按照“机器代人、一机多样、多点... 石化催化余热锅炉多依赖人工分析化验提供水汽分析数据作为运行调整支撑,现已无法满足减排降耗对水汽过程监督的高质量要求。针对天津石化2#催化装置产汽单元点位多且相对分散的特点,结合水汽检测需求,按照“机器代人、一机多样、多点多参数”的思路开发智能水质分析系统,采用实验室标准规范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在装置现场的自动取样和连续分析,提高了水质化验分析的频次和质量。智能水质分析系统可代替两名实验室人员,解决了分析人员不足与高质量运行对水质分析需求高的矛盾,每年节省100万元以上的水汽分析化验成本。通过同步进行信息化集成、软测量开发和智能化控制,锅炉排污率可从3%~5%降至1%,年减排效益在500万元以上。智能水质分析系统为催化装置实施余热锅炉减排增效、水汽精确调整提供了低成本的水质分析化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余热锅炉 智能水质分析 机器代人 减排降耗
下载PDF
机器换人能否加速制造业国产化替代进程
15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7,共15页
机器换人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需集中优质资源合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巩固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加速制造业国产化替代进程。基于2011—2019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并将产品质量升级纳入机器换人和制造业国产... 机器换人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需集中优质资源合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巩固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加速制造业国产化替代进程。基于2011—2019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并将产品质量升级纳入机器换人和制造业国产化替代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表明,机器换人有利于加速制造业国产化替代进程,效率提升型产品质量升级和技术优化型产品质量升级是其主要作用机制。并且,机器换人对制造业国产化替代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机器换人的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但不会受到行业研发人员密度异质性的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合理应对机器换人冲击是促进制造业国产化替代稳定向好的关键,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重点行业精准施策将带来更为有效的国产化替代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效率提升 技术优化 产品质量升级 国产化替代
原文传递
竞争与“机器换人”:恩格斯人机关系思想的当代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宗岭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恩格斯揭示出英国机械“机器换人”完成后的人机关系样态,认为无限的“人与人”竞争基础上的机器使用是人机关系陷于“机器为害于工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与文化双重进路中开展以暴力革命性“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 恩格斯揭示出英国机械“机器换人”完成后的人机关系样态,认为无限的“人与人”竞争基础上的机器使用是人机关系陷于“机器为害于工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与文化双重进路中开展以暴力革命性“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无限的“人与人”竞争是人机关系复归“机器造福于工人”的突围路径。针对国内学界关于机械“机器换人”认知传统,基于技术史视域发现机械“机器换人”与智能“机器换人”存在双重共性:“机器替代工人体力与智力”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后果,“机器类人功能的增强”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前提。立足于“社会-技术”集成的视角,中国智能“机器换人”进程中人机关系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不当的“人与人”竞争趋势下的智能机器使用,重要原因是机器智能增强背景下“人与机”竞争的不断凸显。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案控制“人与人”竞争,另一方面构建“人机互补”的智能“机器换人”设计伦理与使用伦理化解“人与机”竞争,人机关系风险可以实现有效与及时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机器换人 人机关系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原文传递
“机器换人”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档升级的问题和策略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阳 张力跃 《职教通讯》 2018年第1期56-60,共5页
农民工失业潮来袭,制造业"机器换人"蓄势待发。当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是国家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是职业院校应有之义的体现,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意愿。"机器换人"背景下,从政府、职... 农民工失业潮来袭,制造业"机器换人"蓄势待发。当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是国家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是职业院校应有之义的体现,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意愿。"机器换人"背景下,从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四个方面思考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规范职业教育立法,职业教育和劳动市场对接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技能;部分职业院校转轨培训学校,互联网+职业培训相结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技能;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技能培训,眼前利益向长远利益转变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个人树立终身技能学习理念,低级工人向高级技工发展升级新生代农民工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新生代农民工 技能提档升级 职业教育
下载PDF
机床上下料视觉作业引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子阳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彻底地改变了工厂的生产模式,一些复杂的操作可以被分解成简单的指令,由机器来重复完成。同时,视觉系统大大增强了机器人的工作能力,使机器人可以完成动态环境的中的复杂任务。本文从"机器换人&q...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彻底地改变了工厂的生产模式,一些复杂的操作可以被分解成简单的指令,由机器来重复完成。同时,视觉系统大大增强了机器人的工作能力,使机器人可以完成动态环境的中的复杂任务。本文从"机器换人"的思想角度出发,把视觉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相结合应用于机床的上料和下料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推动工业的自动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视觉系统 机器人 机器换人
下载PDF
“机器换人”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影 刘晓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第7期10-15,共6页
以"机器换人"为外显特征的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发了劳动力市场的新一轮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制造业领域重要劳动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在此次升级中首当其冲受到挑战。为更好地给新生代农民... 以"机器换人"为外显特征的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发了劳动力市场的新一轮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制造业领域重要劳动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在此次升级中首当其冲受到挑战。为更好地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理有效的职业培训,需要从自身培训意识、培训渠道、内容及接轨层面等多管齐下,以期解决自身职业与"机器换人"的新一轮矛盾,提高两者之间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培训 产业转型升级
下载PDF
机器人产业“聪敏机器”和“知识重构”双驱策略研究
20
作者 张保磊 赵世佳 +2 位作者 李炜 方毅芳 刘涛 《中国仪器仪表》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机器人产业近10年来的增长规模远低于预期,执行端障碍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扩展。灵活性不足使机器人在精细操作、产线调整,及日常运维中面临诸多困难。先进传感技术尤其是机器视觉,为机器人聪敏化提供了基础条件。机器人与人类的内在差异... 机器人产业近10年来的增长规模远低于预期,执行端障碍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扩展。灵活性不足使机器人在精细操作、产线调整,及日常运维中面临诸多困难。先进传感技术尤其是机器视觉,为机器人聪敏化提供了基础条件。机器人与人类的内在差异,需要人类知识迁移至机器人之前进行“知识重构”。“聪敏机器”和“知识重构”策略分别从机器人和人类两端驱动机器人应用灵活性提升,突破机器人应用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机器视觉 机器代人 SLA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