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一例 |
徐晓薇
陈步星
郭晓彬
|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
2016 |
3
|
|
2
|
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V1+V2]型の複合名詞の使用状況について |
金雪玫
|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
2018 |
0 |
|
3
|
“V1+V2”状中构式的转喻动因分析——基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 |
潘红彬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5 |
0 |
|
4
|
“V1-V2”的结构试析 |
王旭东
|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9 |
0 |
|
5
|
“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 |
李向农
张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6
|
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_1+V_2+O”向“V+C+O”演变再探讨 |
杨荣祥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7
|
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转喻解读 |
吴淑琼
|
《外文研究》
|
2014 |
15
|
|
8
|
试论“一X不Y”式成语 |
杨丽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9
|
急性Q波下壁心肌梗死V_(1)、V_(2)导联ST段变化冠脉造影与临床分析 |
赵进军
刘巍
甘润韬
李为民
|
《临床心电学杂志》
|
2003 |
7
|
|
10
|
“左V1右V2”格式初探 |
孟祥英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1
|
类固定短语“边V1边V2”的多角度考察 |
陈昌来
朱艳霞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9 |
4
|
|
12
|
论“V_1着V_2”结构的性质 |
袁梅
|
《唐都学刊》
|
2002 |
2
|
|
13
|
日语复合动词的使用解析与日语教学中复合动词的选择 |
于康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1 |
4
|
|
14
|
综合录井油气层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
吴先用
袁志华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5
|
现代汉语中“V_1着V_2”结构中V_1的考察与分析 |
许卫东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反复量构式“一V_1一V_2” |
郭琼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3
|
|
17
|
“V1一量V2一量”格式语义分析 |
潘诗琪
|
《现代语言学》
|
2023 |
0 |
|
18
|
“连V_1带V_2”格式的认知研究 |
李卫中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9
|
现代汉语中“V_1着V_2”结构的复杂化 |
许卫东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V1着V1着,V2P”的构式语块分析 |
曾炜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