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萧友梅音乐思想与创作教育实践的跨世纪回望 被引量:8
1
作者 居其宏 《音乐探索》 CSSCI 2012年第1期7-21,共15页
在萧友梅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音乐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诘问始终萦绕在音乐家的心头,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成为诸多战略命题的核心。萧友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深厚学养和开放性国际视野,自觉承担起思考现实、研究对策... 在萧友梅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音乐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诘问始终萦绕在音乐家的心头,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成为诸多战略命题的核心。萧友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深厚学养和开放性国际视野,自觉承担起思考现实、研究对策和谋划未来的历史使命,为后世音乐家的继续前行开辟了道路。将萧友梅称之为"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确属实至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新音乐 音乐思想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析阿多诺的艺术哲学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地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在西方学术界,阿多诺的艺术哲学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他在继承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艺术与社会相一致的主张,努力探索和彰显艺术的社会功能,并以此为20世纪新艺术现象,尤其是无调性音乐作辩护,从而开创了艺术哲学的一个新维度。但是... 在西方学术界,阿多诺的艺术哲学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他在继承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艺术与社会相一致的主张,努力探索和彰显艺术的社会功能,并以此为20世纪新艺术现象,尤其是无调性音乐作辩护,从而开创了艺术哲学的一个新维度。但是,艺术不等于社会,试图用新艺术来拯救社会只是阿多诺的幻想。尽管阿多诺把假象当作希望,但是他不断追求、积极探索的勇气和精神仍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艺术哲学 新音乐 社会批判
原文传递
时空里的创造 流变中的传承——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界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永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共4页
中国传统音乐是祖先留下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蕴涵着民族的传统。时空里的创造,流变中的传承,诠释了"传统音乐"的内在表现力及外部推动力;创作时间的先后,是界定"传统音乐"和"新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祖先留下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蕴涵着民族的传统。时空里的创造,流变中的传承,诠释了"传统音乐"的内在表现力及外部推动力;创作时间的先后,是界定"传统音乐"和"新音乐"的唯一正确标准。"本民族固有方法"、"本民族固有形式"、"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不仅有悖于音乐艺术生成、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否定了"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时空性"(过去)、所展现的时代风貌(现在)和所焕发的永恒魅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内涵 界定 时空观 变异性 新音乐
下载PDF
萧友梅“国乐”思想剖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兴梧 《音乐探索》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在当代中国音乐界,"国乐"是一个似清似浊的概念,它抑或被视为中国民族器乐,抑或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那么萧友梅又是如何定义"国乐"的?其所定义的意义与目的何在?其"国乐"思想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有何联系... 在当代中国音乐界,"国乐"是一个似清似浊的概念,它抑或被视为中国民族器乐,抑或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那么萧友梅又是如何定义"国乐"的?其所定义的意义与目的何在?其"国乐"思想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有何联系?本文旨在这些问题上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国乐 旧乐 新音乐 中国音乐文化传统 以西为师
下载PDF
阿多诺对斯特拉文斯基的三个批判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德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音乐观念为契机,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三个方面:“伪装”的现代音乐、反主体性以及基于本体时间基础的音乐作曲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出发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指出... 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音乐观念为契机,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三个方面:“伪装”的现代音乐、反主体性以及基于本体时间基础的音乐作曲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出发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指出阿多诺音乐哲学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现代音乐 音乐素材 主体 星丛
下载PDF
略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立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0-122,共3页
以分析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为基点,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融合,声乐将成为乐音表现的主要方式三个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
关键词 现代音乐 新音乐 传统 民族 声乐
下载PDF
鸟瞰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建树与局限 被引量:5
7
作者 明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36,共13页
本文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发展历史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关键词 中国 新音乐 历史 建树 局限 世纪交响 作曲家
下载PDF
从《蜀道难》看郭文景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情结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郭文景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不仅是其个人艺术魅力的体现,也是巴蜀地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的再现。他在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巧妙地将现代作曲技法和四川传统音乐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诠释了深刻的民族情感。在根... 郭文景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不仅是其个人艺术魅力的体现,也是巴蜀地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的再现。他在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巧妙地将现代作曲技法和四川传统音乐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诠释了深刻的民族情感。在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同名诗谱写而成的合唱交响曲《蜀道难》中,郭文景运用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表现民族文化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 西方现代作曲技法 新音乐
下载PDF
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怀荣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汇,开创出歌诗艺术发展的新局面,不仅使歌诗艺术的创作与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也构成了唐代歌诗发展兴盛的一个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北周 隋代 歌诗艺术 胡乐 新声 歌舞百戏 歌诗创作 歌诗消费
下载PDF
“新音乐”表演观念与实践解析
10
作者 范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I0004,共9页
近代中国“新音乐”表演观念和实践并非单纯的艺术观念,从“新音乐”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来看,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认知的纯粹艺术范畴,而是与当时社会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现状(美育)、社会风尚习俗等密... 近代中国“新音乐”表演观念和实践并非单纯的艺术观念,从“新音乐”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来看,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认知的纯粹艺术范畴,而是与当时社会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现状(美育)、社会风尚习俗等密切相关的整体性社会范畴。本文提出“新音乐”三大表演观念:即“新音乐”作为参与当时社会文化变革的表演观念,“新音乐”作为推动社会现实主义的表演观念,“新音乐”作为探索艺术音乐的审美表演观念。三大观念共同构筑起近代中国“新音乐”整体的表演观念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音乐表演观念 社会文化变革 集体本质 个体本质
下载PDF
高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春晓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7-108,共2页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56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音乐财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民族音乐受到了来自港台及西方等国家流行音乐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高校...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56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音乐财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民族音乐受到了来自港台及西方等国家流行音乐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课应该顺应时代,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做一定的调整,尤其应加强本地民间音乐的讲授及新音乐的介绍,让中国民族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音乐 本土音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中国“新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12
作者 成泽卿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21,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音乐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音乐”初步成型。“新音乐”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与冲突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人音乐实践的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音乐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音乐”初步成型。“新音乐”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与冲突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人音乐实践的结果。研究20世纪前期各阶段中国音乐人对“新音乐”的实践,有助于厘清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明确各阶段音乐教育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教育思想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作为音乐评论家的阿多诺新音乐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征 王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0,共5页
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美学和音乐学家、作曲家阿多诺,一生著述丰富,尤其在音乐评论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在音乐评论方面,他以多方面与多角度对新音乐的观察已然为学界所认同,但其音乐评论所沿用的实践模式,及其新音... 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美学和音乐学家、作曲家阿多诺,一生著述丰富,尤其在音乐评论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在音乐评论方面,他以多方面与多角度对新音乐的观察已然为学界所认同,但其音乐评论所沿用的实践模式,及其新音乐哲学与实践的分析确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T.W.Adorno 1903-1969) 音乐批评 音乐学研究 新音乐
下载PDF
欧洲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兼论20世纪管弦乐创作历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靖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0,共8页
欧洲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始于几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这种影响是由欧洲来华的天主教和基督传教士、神父通过传教活动引起的。早期局限于崇拜仪式,而音乐则通过宗教仪式为中国教友所熟悉。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旧式学堂被新式学... 欧洲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始于几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这种影响是由欧洲来华的天主教和基督传教士、神父通过传教活动引起的。早期局限于崇拜仪式,而音乐则通过宗教仪式为中国教友所熟悉。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旧式学堂被新式学校所取代,1905年科举考试终止,音乐课首次被编排到学校课程的体系之中。随之涌现出了新式作曲技法的学堂乐歌,这些乐歌在儿童和学生之间流行开来。这就是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即"欧化的中国音乐",编曲或作曲者多为学校音乐教师。这种新型欧化了的中国音乐简称为"新音乐"。此术语类似1919年"五四运动"中出现的"新文学"的概念。根据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和军事的发展来看,中国新音乐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学堂乐歌时期、"五四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建国初期的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年以后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新音乐"发展。二十世纪,欧洲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作品的作者、作品所运用的音乐语言以及对音乐的思维和美的品味。然而,中国的欧洲音乐爱好者对这三点表现的虽然相当强烈,同时也颇为肤浅。这种影响是强烈的,因为中国有太多的音乐爱好者崇拜欧洲音乐;这种表现是肤浅的,是因为中国作曲家的作品缺乏扎扎实实的内容——哲学的、人文的。上面便是这篇文章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欧化的中国音乐 新音乐 人文音乐 专业作曲家 音乐语言 音乐思维 审美 管弦乐思维
下载PDF
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稼书 张静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8,共11页
聂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艺术与音乐的发展及其走向政治化的历程十分重要。探讨聂耳关于艺术的角色及现实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重要性的见解,讨论他的音乐如何传达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革命精神,有助于理... 聂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艺术与音乐的发展及其走向政治化的历程十分重要。探讨聂耳关于艺术的角色及现实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重要性的见解,讨论他的音乐如何传达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革命精神,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现代性与革命的共生关系。聂耳将不同的艺术观念综合一体,在吸收西方音乐技巧和创造中国新型革命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对聂耳进行研究可以为30年代中国左翼知识社群的意义和影响予以重估,他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着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可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耳 新兴音乐 左翼文化运动
原文传递
学堂乐歌起因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洁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2 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是以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标志的 ;学堂乐歌在中国兴起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乐歌自身的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家主观努力的结果紧密相关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新音乐发展所经历的一种必然现象 ;探析... 2 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是以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标志的 ;学堂乐歌在中国兴起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乐歌自身的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家主观努力的结果紧密相关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新音乐发展所经历的一种必然现象 ;探析学堂乐歌兴起的原因能促进我国现行普通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堂乐歌 新音乐 音乐教育 中国 发展 起因
下载PDF
中国“新音乐”形成探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颖 王小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144,169,共7页
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期,以新型歌曲集和理论著作的形式存在。从中西音乐交流历程来看,“新音乐”经历了发轫期、转折期,于20世纪初正式确立。在这期间,中国“新音乐”歌曲作品由原来的依曲填词逐渐向中国化新型... 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期,以新型歌曲集和理论著作的形式存在。从中西音乐交流历程来看,“新音乐”经历了发轫期、转折期,于20世纪初正式确立。在这期间,中国“新音乐”歌曲作品由原来的依曲填词逐渐向中国化新型音乐迈进,“新音乐”理论体系也从最初的以介绍西洋乐理知识为主逐渐向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专业音乐理论体系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中西音乐交流 学堂乐歌
下载PDF
满怀赤诚执着追寻--陆华柏1949年后的艺术追寻与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卫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陆华柏先生命运多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位先驱。本文从陆华柏手稿、信件、思想汇报等第一手资料探寻他1949年后的心路历程,以陆华柏先生建国后的辉煌、蛰伏期的执着、晚年彷徨矛盾的心理,分段梳理了他1949年后的艺术人... 陆华柏先生命运多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位先驱。本文从陆华柏手稿、信件、思想汇报等第一手资料探寻他1949年后的心路历程,以陆华柏先生建国后的辉煌、蛰伏期的执着、晚年彷徨矛盾的心理,分段梳理了他1949年后的艺术人生追求,洞察陆华柏隐秘的内心世界,发现他既具有那一代知识份子心路旅程的共性特征,又具感人的个人情怀,为推进、丰富近现代音乐教育界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研究充实有价值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 新音乐
下载PDF
楚歌与《诗经》以后的先秦歌诗形式
19
作者 周苇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8-92,共5页
楚歌不都是以“兮”字为标志的屈骚式作品 ,结构短小、体近屈骚的作品也不为楚国独有。杂言歌诗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歌诗形式 ,句式长短错落 ,以“兮”字为主要标志的歌诗是杂言歌诗中的一类。春秋战国时期的杂言歌诗冲破了《诗经》以... 楚歌不都是以“兮”字为标志的屈骚式作品 ,结构短小、体近屈骚的作品也不为楚国独有。杂言歌诗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歌诗形式 ,句式长短错落 ,以“兮”字为主要标志的歌诗是杂言歌诗中的一类。春秋战国时期的杂言歌诗冲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形式 ,句式长短错落 ,自由活泼。至春秋中叶 ,西周雅乐已经是昨日黄花 ,代之而起的是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新声。燕赵之讴、郑卫之音、吴楚之风相对于西周“雅乐”而言都属于新声 ,句式长短错落、形式活泼自由的杂言歌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歌 歌诗 新声
下载PDF
关于“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阐释——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之四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松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症结。认为,二者失衡的症结在于"新音乐"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相左,与受众期待视野相左,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因素,如受众的"个人...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症结。认为,二者失衡的症结在于"新音乐"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相左,与受众期待视野相左,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因素,如受众的"个人差异"、群体接受对个体接受的影响。二者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新音乐"创作失去主客一体化的范式,只考虑创作者主体,而忽视听众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作品的被接受和被传播,也失去了二者之间的调节机制。其后果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链接断裂,阻碍了"新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创新效果 审美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