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基建”:概念、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67
1
作者 刘艳红 黄雪涛 石博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回顾了历次中央和国家重要会议对“新基建”的表述,梳理了几种典型的有关中国“新基建”表述,主要有“七大领域说”“三个方面说”“新技术驱动说”“新要素说”;指出“新基建”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基建”包括5G网络、人工... 回顾了历次中央和国家重要会议对“新基建”的表述,梳理了几种典型的有关中国“新基建”表述,主要有“七大领域说”“三个方面说”“新技术驱动说”“新要素说”;指出“新基建”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基建”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充电桩这6个领域,广义的“新基建”范围除了狭义的“新基建”外,还包括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即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基于文献和新闻报道梳理,认为当前中国“新基建”(狭义口径)投资规模约为1万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预计未来5年内,“新基建”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尽管中国“新基建”规模巨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足、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投融资机制不畅和结构失衡等方面。未来应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监管政策,以此促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由支持特定企业发展向构建安全产业生态、丰富服务场景转型;财政政策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融资政策要注重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技术创新政策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监管政策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网络 工业互联网 数据中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驱动因素及路径依赖——基于对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调查 被引量:156
2
作者 张夏恒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82,共11页
数字技术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力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研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疫情后纾困与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数字技术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力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研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疫情后纾困与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问卷调研法,选取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际负责人,从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困难、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效用、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等11个问题入手,调查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及政策诉求等。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思维匮乏、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障碍较大等问题。基于企业发展阶段、所在地区、规模等不同维度对中小企业进行的分类统计表明,在经营中面临的困难、数字化转型效用、数字化转型现状、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及政策诉求等方面,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与总样本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及大幅降低成本是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但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为有效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立足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诉求,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政策扶持作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牢固的数字化转型基础;构建数字化平台与网络,打造跨产业、跨环节的数字化协同体系,打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 政策诉求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34
3
作者 宋德勇 李超 李项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164,共10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力,剖析并识别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整理了城市层面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力,剖析并识别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整理了城市层面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以此作为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指标,然后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最后将中国智慧城市试点视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2003—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以及技术领域异质性。结果表明:①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该结论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弱内生性样本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且这种激励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征。②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支撑效应、规模集聚效应和资金配置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量”和“质”的提升,但人力配置效应的作用渠道并未畅通。③智慧城市建设对替代能源生产类、交通类、能源节约类、废弃物管理类和行政监管与设计类的绿色技术创新“量”与“质”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并未显著促进农林类和核能类的绿色技术创新。据此认为:未来应牢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以智慧和绿色相结合的理念释放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红利;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抓手;统筹兼顾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多领域间协同互补的绿色创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量”与“质” 智慧城市
下载PDF
“新基建”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33
4
作者 郭朝先 王嘉琪 刘浩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3-21,共9页
社会、学界和政府部门对“新基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内核。“新基建”具有新技术、新高度、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新治理等“六新”特征,是“新基建”为中国经济“赋能”的条件。“新基建”... 社会、学界和政府部门对“新基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内核。“新基建”具有新技术、新高度、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新治理等“六新”特征,是“新基建”为中国经济“赋能”的条件。“新基建”具有3重属性,因而有3条途径可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1)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新基建”具有乘数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并且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更能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尤其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3)作为数字化平台,“新基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新生态,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服务。其中,第1条途径是短期效果,后面2条途径具有长期效果。为有效发挥“新基建”的赋能效应,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建”与“用”、政府与市场、创新与治理等四大关系,促进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 赋能 数字化平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90
5
作者 盛磊 杨白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需要为导向,以连接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支撑数据的感知、连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等各环节运行,并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软硬...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需要为导向,以连接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支撑数据的感知、连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等各环节运行,并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软硬兼备、协同融合等主要特征。下一步,可以将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为重点突破口,运用市场化、多样化创新金融工具,协同整合政府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资金和商业金融资金弥补投融资资金缺口。同时,要明确市场的主导和建设角色,强化政府引导职能,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活力,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模式 经济发展动力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马荣 郭立宏 李梦欣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65,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全新的转型方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的空间配置提供数据形式和智能形态的规范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型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可以充分规避规模不经济的严峻压力,缓解区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全新的转型方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的空间配置提供数据形式和智能形态的规范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型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可以充分规避规模不经济的严峻压力,缓解区位之间的独立性和错位性,以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分配、城市产业集聚的自增强式效果。本文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层次架构以及转型方向的双向互动视阈中,提出新时代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向信息网络模式构建、大数据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模式构建、5G产业模式构建转型,并认为高效推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转型需要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激发新型基建潜力与优势;加强协调与合作,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转型;优化制度供给,提高基建运营与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产业集聚 创新动能 智能化 信息化
原文传递
“新基建”提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效率吗 被引量:57
7
作者 伍先福 钟鹏 黄骁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5-80,共16页
“新基建”理论上可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链优化、产业链重构、产业网络集聚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提升赋能。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并利用2003—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却发现:样本期间的“新基建”及其三个... “新基建”理论上可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链优化、产业链重构、产业网络集聚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提升赋能。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并利用2003—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却发现:样本期间的“新基建”及其三个组成类型(“信息基建“”融合基建“”创新基建”)均未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提升,说明“新基建”并不必然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在行业异质性上,“新基建”主要赋能新材料产业和生物产业技术效率提升,而对其他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地区异质性上,“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东部及东北地区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认为,“新基建”的产业升级效应难以在短期内充分发挥,应将其视为有效投资,带动消费需求升级,长期内则可成为“双循环”赋能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效率 赋能
原文传递
“新基建”与城市创新——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6
8
作者 谢文栋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34,共17页
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 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该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均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但该效应在东部城市更为明显;对经济较发达城市和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能显著提升一般城市和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投资集聚水平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三条途径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在提升示范城市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新基建”赋能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城市创新 “宽带中国”战略 投资集聚
原文传递
包容审慎监管:论新基建监管框架构建的过渡性和开放性 被引量:44
9
作者 胡仙芝 刘海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8,168,共14页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新业态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起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则是基础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新动力。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新基建发展,但与此同时,曾在平台经济等新样态遭遇的监管困惑再...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新业态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起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则是基础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新动力。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新基建发展,但与此同时,曾在平台经济等新样态遭遇的监管困惑再次复现,鼓励创新与化解风险相互调适,新基建监管必然呈现过渡性特征。从我国监管制度的演进规律看,针对不同对象监管方式不断变革,但监管主体的同一性、监管框架的延续性相对稳定。新基建监管也应秉持开放性态度,继承和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着力构建主体权责明确、对象识别精准、方法敏捷智能、效能评估高效的监管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监管 包容审慎
原文传递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及其耦合机制 被引量:38
10
作者 伍先福 黄骁 钟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9-1979,共11页
利用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基建"发展水平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新基建"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偏低,其中以"创新基建"发... 利用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基建"发展水平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新基建"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偏低,其中以"创新基建"发展水平最低;总体看,各省(市、区)的"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未达到良性耦合状态,且其失调风险趋于扩大;历年各省(市、区)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锁定效应,并在数量分布上呈耦合水平两头区域少而中间区域多的"橄榄"形结构,且多数区域的"新基建"领先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子系统来看,"信息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锁定效应最强,"融合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发展突破了"橄榄"形结构,"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相对最低,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强省的3类耦合协调发展均具辐射引领效应。实证检验发现,除自身因素驱动效应外,经济集聚、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等能不同程度促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 耦合协调度 耦合机制
下载PDF
新基建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挑战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36
11
作者 罗江华 王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5,共9页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教育领域新基建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进程中正遭遇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教育组织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停滞、区域间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等挑战。应当推行积极差异政策,强化政府在整体设计、重点投入领域和重点地区等方面的责任,全面理顺教育新基建部署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应当重点推行融合型基建部署,处理“新旧”基建、“硬软”基建的关系,夯实教育的数字基座;应当着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培育和传承教育组织的数字文化基因;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谨慎地防止新的数字鸿沟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教育系统 数字化战略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生态
下载PDF
新基建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海军 李晴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31,共6页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信息化与融合性为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数字经济时代基础性、长远...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信息化与融合性为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数字经济时代基础性、长远性与创造性任务,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充与延伸。加快新基建可以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制造业多方位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价值链相互贯通的链式发展,为更快恢复经济秩序、更好确保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建设 制造业转型升级
下载PDF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农业“新基建”的启示 被引量:31
13
作者 钱静斐 陈秧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74-180,共7页
通过选取农业信息化领先的美国、农业资源禀赋相似的日本,深入探究两国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阶段和模式选择,并对扶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剖析。借鉴美国规模化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和日本集约化智慧... 通过选取农业信息化领先的美国、农业资源禀赋相似的日本,深入探究两国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阶段和模式选择,并对扶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剖析。借鉴美国规模化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和日本集约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从技术集成、发展环境、参与主体、创新能力、人才支撑五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农业"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基建 数字农业 农业数字经济 国际经验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新兴产业发展:问题、趋势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畅 王蒲生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83,共7页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创新竞争力显著提升,空间布局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但在产业政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跨越创新"死亡之谷"能力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创新竞争力显著提升,空间布局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但在产业政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跨越创新"死亡之谷"能力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既是壮大新动能的战略重心,也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应合理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技术路线,构建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多元投融资支持体系,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新兴产业 创新 新型举国体制 新基建
原文传递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5
作者 孔芳霞 刘新智 +1 位作者 周韩梅 何强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2,共11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联系密切。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二者耦合机理基础上,采用熵权法、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5-2019年中国大陆280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联系密切。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二者耦合机理基础上,采用熵权法、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5-2019年中国大陆280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上升的时序变化,在空间格局上呈“南北低、西低东高”特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表现为“下降再上升”的时序变化趋势,并呈“东西南北高、中部塌陷"空间结构。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协调度不断攀升,由多极化转向单极化发展态势,并呈东北方向“陷落”的空间格局。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而随着时间推移,协调度局部集聚特征减弱,趋向均衡发展。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科学技术、对外开放度与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且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对外开放度 城镇化水平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改革面临的债务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20
16
作者 武彰纯 李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8,共12页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受制于规模庞大的债务和缺少持续偿还机制等因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始终居高不下。“十四五”期间,地方投融资平台进入转型改革关键阶段,如何缓解或...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受制于规模庞大的债务和缺少持续偿还机制等因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始终居高不下。“十四五”期间,地方投融资平台进入转型改革关键阶段,如何缓解或者规避“债务风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缘起出发,分析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究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存在的各种债务风险及背后成因,并从政府“输血”、平台“造血”、社会资本“活血”三方面提出具体防控路径,以期为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投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隐性债务 违约风险 风险管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出口的影响——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20
17
作者 周记顺 宋颜希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8,共14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攀升,对我国出口高质量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在出口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背景下,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攀升,对我国出口高质量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在出口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背景下,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出口规模,且主要通过信息成本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推动出口规模增长。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本地的贸易创造推动出口增长,而对周围城市的出口规模没有显著影响,即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辐射效应或虹吸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带动城市出口的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结论丰富了新型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打造出口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 双重差分 出口贸易 转型升级 双循环
原文传递
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差距与对策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朝先 刘艳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51,共9页
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也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新时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启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肇端,信息基础设施开始纳入各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也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新时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启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肇端,信息基础设施开始纳入各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中国也及时启动了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示范工程。本文阐述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位与性质,回顾总结了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的通信基础网络建设时期、21世纪头十年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以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分析了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与差距,主要是:中国宽带普及率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服务能力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竞争优势突出,但空间与海底设施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中国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但面临技术短板制约。最后,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社会资本参与力度、强化以“用”促“建”、提升信息网络治理水平等角度提出了高质量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基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6,共4页
近期,国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予以重点推进,这将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充电桩行业仍面临建设严重滞后、发展不均衡、利用率低下和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充... 近期,国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予以重点推进,这将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充电桩行业仍面临建设严重滞后、发展不均衡、利用率低下和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充电桩行业发展与布局的主要因素,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充电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异质性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梦涵 张卫国 兰秀娟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5,共17页
中国经济社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OLS回归、空间面板模型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 中国经济社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OLS回归、空间面板模型考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基建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融合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影响,其中融合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最大;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维度综合指数均存在正向显著影响;新基建对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影响;新基建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机制分析发现,新基建可以通过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等路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知识溢出 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