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峰会年”看澜湄地区制度竞合 被引量:8
1
作者 邓涵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157,160,共28页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日益复杂化.2018年作为“峰会年”,可以为评估该地区的制度竞合提供有效的视角.通过提出参与成员是否具有排他性、主导成员是否为同类型国家、议题领域是否重叠、合作内容是否涉及“高...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日益复杂化.2018年作为“峰会年”,可以为评估该地区的制度竞合提供有效的视角.通过提出参与成员是否具有排他性、主导成员是否为同类型国家、议题领域是否重叠、合作内容是否涉及“高级政治”、目标原则是否具有外向性这5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系统评估,并对中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四个关键国家的互动进行案例分析,文章发现,澜湄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被夸大了;澜湄合作与日本—湄公河合作互为主要的竞争对象,但前者是被动跟随而非主动挑起竞争;柬老越发展三角、柬老缅越合作与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也相互竞争,但后者正在取得优势;澜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湄公河委员会之间不会出现“制度达尔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地区 制度竞合 澜湄合作 “峰会年”
原文传递
“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合作需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思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0年第1期87-95,共9页
"澜湄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区域国家内部合作理念、层次、领域不断扩展深入。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家多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梳理"澜湄&qu... "澜湄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区域国家内部合作理念、层次、领域不断扩展深入。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家多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梳理"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现有科技基础,包括国内研发支出、每百万居民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科研机构与平台、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结合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创新能力等指标,研究分析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强弱程度;围绕"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方向,就区域国家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具体方向提出建议,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环境保护与新能源示范推广、技术转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最终,为后续构建完善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理论内容,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合作” 科技创新 发展现状 合作需求
下载PDF
湄公河多边合作机制下越南与韩国、印度的合作 被引量:1
3
作者 韦丽华 于臻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82-96,共15页
近年来,越南重视湄公河合作机制建设,以积极的外交姿态,在继续保持与美国、日本下湄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大与韩国、印度的下湄合作力度,成为韩湄合作、印湄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诸多湄公河合作机制中,越南与韩国、印度的下湄合作与其参与... 近年来,越南重视湄公河合作机制建设,以积极的外交姿态,在继续保持与美国、日本下湄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大与韩国、印度的下湄合作力度,成为韩湄合作、印湄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诸多湄公河合作机制中,越南与韩国、印度的下湄合作与其参与的其他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既是韩国新外交政策、印度东进政策的战略需要,也是越南自身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与域外国家关系的需要。韩湄、印湄合作的发展,为湄公河合作的国际关系增添了新因素,使区域合作与竞争形势复杂,对中国与湄公河流域5国正在开展的"澜湄合作"机制的推进,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韩国 印度 湄公河合作 澜湄合作
下载PDF
澜湄流域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4
作者 鲍立刚 《市场周刊》 2020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人力资本运作可以带来实体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区域实体经济合作深化会产生"外溢"效应。"澜湄合作机制下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多议题合作的制度框架,不仅能满足澜湄流域国家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还能稀释其... 人力资本运作可以带来实体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区域实体经济合作深化会产生"外溢"效应。"澜湄合作机制下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多议题合作的制度框架,不仅能满足澜湄流域国家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还能稀释其利益冲突,为调解冲突提供更多选项,并有人力资源这条深耕民心交流和厚植澜湄文化的纽带作为第二重保障。通过"三对"协同方式实践,可实现人力资源互联互通、澜湄国家民心相通和员工关系和谐沟通"三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澜湄合作 协同发展 实体经济 澜湄流域
下载PDF
发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世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举世瞩目。作为一个国际开发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流域区内各国的合作 ,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发掘这个区域的文化资源 ,寻找流域区内经济合作的文化底蕴 ,阐发其人文精神 ,既是次区域经济...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举世瞩目。作为一个国际开发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流域区内各国的合作 ,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发掘这个区域的文化资源 ,寻找流域区内经济合作的文化底蕴 ,阐发其人文精神 ,既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条件 ,也是开发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流域区内傣泰民族文化 ,理解其精神纽带作用和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 ,推进贝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加强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经济合作 文化资源 傣泰文化 贝叶文化
下载PDF
澜湄安全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樊守政 张哲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51,63,共9页
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运行十年来,实现了从"案件合作"到"建立机制"再至成立"澜湄执法中心"的重大升级转型。当前,随着流域风险点和动荡源增多,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 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运行十年来,实现了从"案件合作"到"建立机制"再至成立"澜湄执法中心"的重大升级转型。当前,随着流域风险点和动荡源增多,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中国作为主导国,有必要从积极发挥警务外交因素、助推"东盟模式"、拓展联巡内涵、建立信任格局、提升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晰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安全合作 澜湄执法中心 跨境犯罪 地区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