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4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史料所见之清末日籍台民问题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小冲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5-70,共6页
日籍台民问题是日本占领台湾之后闽台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根据《马关条约》第五条的规定,台湾居民在两年内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此后仍住在台湾者,得视为日本臣民。日籍台民即是被编入日本籍而来到福建等地游历、经商的... 日籍台民问题是日本占领台湾之后闽台关系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根据《马关条约》第五条的规定,台湾居民在两年内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此后仍住在台湾者,得视为日本臣民。日籍台民即是被编入日本籍而来到福建等地游历、经商的台湾本岛人。关于日籍台民问题,海外学者依据日本方面的资料做过详尽的探讨,但对中国有关史料的发掘,则迄今尚属空白。笔者最近找到一批清末日籍台民问题的珍贵档案史料,现将它整理出来,供海内外学者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人 福建 档案史料 日本国 台湾总督府 领事馆 清末 清政府 闽台关系 洋务
下载PDF
郭嵩焘评议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海林 宋淑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郭嵩焘生平与时俱进的思想历程予以实事求是的历史定位,应作如是观:他既是经世派的后劲,又是洋务派的智者,更是维新派的先驱,堪称晚清史上对内谋改革、对外求开放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 郭嵩焘 经世 洋务 维新
下载PDF
清流、洋务“各有门面”?——以李鸿章与张之洞早期交往为线索 被引量:6
3
作者 戴海斌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8,221,共19页
光绪初年以张之洞、张佩纶为代表的"清流"人物,皆以"知洋务"自许,较诸实际从事洋务事业的李鸿章,其视野非局限于因应现实需要的一舰一炮,主张"用人""经武"并重,规划更加宏阔。究其知识来源,则... 光绪初年以张之洞、张佩纶为代表的"清流"人物,皆以"知洋务"自许,较诸实际从事洋务事业的李鸿章,其视野非局限于因应现实需要的一舰一炮,主张"用人""经武"并重,规划更加宏阔。究其知识来源,则又不出书生闻见。他们对待被外界奉为"清流领袖"的李鸿藻,多有"假借"和"挟持"之意,两者关系近于"交而非党";与李鸿章反而多有互动,并非如晚清世论"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那般疆界分明。李鸿章笼络"清流"的用心,张佩纶而外,在张之洞身上体现得最为深刻。不过,"清流"与"洋务"固有观念交集,然终究"各有门面",尤其对和战问题存在根本分歧,最终清流亦以战而败亡。李鸿章与张之洞的这一段早期交往,也是二人在庚子年(1900)以"书生习气"与"中堂习气"互驳公案的前史,本文的回溯工作旨在反思有关"洋务""清流"的既有认知,为理解这一公案厘清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流 洋务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佩纶
原文传递
胡雪岩左宗棠关系考——以癸未金融风潮为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尹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2,共8页
胡雪岩一生政治上的荣誉得益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但左宗棠不是胡雪岩政治上的靠山。左胡交谊的聚焦点是洋务、西征、慈善,这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左宗棠和胡雪岩纯私人的交往很少,左宗棠屡次保举胡雪岩... 胡雪岩一生政治上的荣誉得益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但左宗棠不是胡雪岩政治上的靠山。左胡交谊的聚焦点是洋务、西征、慈善,这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左宗棠和胡雪岩纯私人的交往很少,左宗棠屡次保举胡雪岩,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因为在兴办洋务事业、西征筹款采办军火、慈善救济等方面得到过胡雪岩大力协助。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胡雪岩与左宗棠之间不存在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没有权钱交易的清白的政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雪岩 左宗棠 癸未金融风潮 洋务 慈善救济 政商关系
原文传递
文明的求索:晚清民国思想史中的现代化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力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8,156,共17页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在文明冲突中通过文化传播而采纳融合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在文明冲突中通过文化传播而采纳融合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实践和思想探索。“洋务”、“富强”、“维新”、“新民”、“革命”、“文明”、“新文化”、“西化”和“现代化”这些新观念的递嬗,呈现了晚清民国思想史上早期中国现代化理论形态的曲折演进。从晚清“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到20世纪30年代思想界对“文明”与“文化”、“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分辨,表征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理论形态的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文明 思想史 洋务 西方化
下载PDF
郑观应与他的家族 被引量:1
6
作者 易惠莉 《岭南文史》 2002年第3期68-74,共7页
郑观应的著作中,除关于那一时代中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关于他的家庭、家族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作为儿子、兄长、丈夫和父亲的家族关系、家庭关系的私生活中的郑观应。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我... 郑观应的著作中,除关于那一时代中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关于他的家庭、家族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作为儿子、兄长、丈夫和父亲的家族关系、家庭关系的私生活中的郑观应。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历史研究中已有的成功的买办商人、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者、创办者和近代著名的改良思想家的郑观应的形象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以下一些问题:如郑观应未成长为近代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观应 历史研究 买办 私生活 洋务 家族 近代 意义 文化 资料
原文传递
从洋务到时务:晚清的变局与情势
7
作者 王先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9,M0004,共18页
洋务为近代中国大变局的特定产物,“海禁未开,无所谓洋务”。葛士浚所辑《皇朝经世文续编》于“六政之外,别立洋务一类”,举凡朝廷六政之外的所有事项均在其中,包纳了外事与“自强新政”,如机器制造、铁路、工矿、银行、邮政、商务乃至... 洋务为近代中国大变局的特定产物,“海禁未开,无所谓洋务”。葛士浚所辑《皇朝经世文续编》于“六政之外,别立洋务一类”,举凡朝廷六政之外的所有事项均在其中,包纳了外事与“自强新政”,如机器制造、铁路、工矿、银行、邮政、商务乃至人才培养等诸多实政。但1902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诸多实政出现脱洋务而入时务的变动。“经世文编”系列体现的这一变化,实际呈现的是晚清“化西为中”的制度性变迁。晚清大变局的形成及其运行趋向,早就蕴积在社会情势的演进之中;而社会情势与洋务内容的蜕变互为表征,也如影相随地构成晚清大变局历史的丰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洋务 时务
原文传递
取士与取官:以筹办洋务时期同文馆学生奖励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5,共4页
科举取士为清代士子入仕正途,筹办洋务时期,近代学堂开始兴起,科举取士逐渐为学堂取士所取代。近代学堂取士仿中国传统学校例而加以变通,具有取士与取官混而为一的特点。筹办洋务时期新式学堂初创时取士章程规定与实际运作的探索,影响... 科举取士为清代士子入仕正途,筹办洋务时期,近代学堂开始兴起,科举取士逐渐为学堂取士所取代。近代学堂取士仿中国传统学校例而加以变通,具有取士与取官混而为一的特点。筹办洋务时期新式学堂初创时取士章程规定与实际运作的探索,影响了随后新式学堂的发展乃至新政时期学堂奖励规制的最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 同文馆 取士 取官
下载PDF
清末新政的思想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勇勤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 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 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 顿中法、采用西法三个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 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 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 顿中法、采用西法三个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想成分。立宪要求以一 种新面孔充实进新政思想,并显示出其具备了起到中坚作用的实际价值,从而将新政思想升 华到它所能达到的时代最高点。清末新政思想吸纳自强思潮、洋务思潮、戊戌思潮、立宪思 潮中的合理成分,它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快步向近代化方向前进,引发了政治也必 须近代化这一社会变迁的关键性活动。由于新政思想的最高点是保留“满人”皇帝前提下的 君主立宪,所以当辛亥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时,新政运动再怎么搞也挽救不了清政府垮台的厄 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思想 江楚会奏三折 戊戌思潮 立宪思潮 清朝末年 思想基础 教育 法律 自强思潮 洋务 思潮
下载PDF
傅云龙其人及其著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群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5年第5期77-80,共4页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终究没被清政府重用在外交工作上,他的事迹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其人及其著述作一介绍,以方便更多的学者对他的研究,填补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云龙 傅云龙著述 游历图经 洋务
下载PDF
张之洞与德国人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维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5,共7页
"清流"时期的张之洞,由名士而跻清要;督抚时期的张之洞,由洋务而成名臣。名士必有异言异行,名臣必有异常政绩。所谓内外有别,张之洞对待国人的异言异行,不一定适用于外人;文化背景不同,外人对张之洞异言异行的反应,肯定也不... "清流"时期的张之洞,由名士而跻清要;督抚时期的张之洞,由洋务而成名臣。名士必有异言异行,名臣必有异常政绩。所谓内外有别,张之洞对待国人的异言异行,不一定适用于外人;文化背景不同,外人对张之洞异言异行的反应,肯定也不同于国人。无论如何,张之洞与德国人的交往史,既表现出他的为政手段,又显露出他的对外认识和洋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德国人 登龙门术 洋务
下载PDF
从“洋务”到“洋务派”——关于“洋务派”一词的形成问题
12
作者 叶宁 《求索》 CSSCI 2012年第7期92-94,共3页
我国大陆学界将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称为"洋务派",而台湾则没有洋务派的称呼。文章对"洋务派"一词在不同时期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系统阐明了"洋务"一词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解放区史学研究... 我国大陆学界将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称为"洋务派",而台湾则没有洋务派的称呼。文章对"洋务派"一词在不同时期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系统阐明了"洋务"一词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解放区史学研究中对于"洋务派"一词的使用情况,并认为"洋务派"一词的最终确立和普及则是在建国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 洋务 形成和使用
原文传递
小议清末幼童留美
13
作者 何巧瑜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十九世纪下半叶,地主阶级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虽然许多措施没能奏效,但选送幼童赴美留学之事影响深远,成为中国留学史上的创举。
关键词 幼童 留美 洋务 洋务 美国化
下载PDF
词与物:语词转换中的中国近代法制进程
14
作者 王平原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22,共7页
中华法系的瓦解与西方法制的引进也是一个自鸦片战争开始的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而清末变法是其一个高潮而不是其开端,从近代法制变革进程中出现的几组语词中即可证明:"夷""洋"之分乃意识形态之争,早期的"洋务&... 中华法系的瓦解与西方法制的引进也是一个自鸦片战争开始的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而清末变法是其一个高潮而不是其开端,从近代法制变革进程中出现的几组语词中即可证明:"夷""洋"之分乃意识形态之争,早期的"洋务"乃外交事务,洋务运动使"洋务"由外交变为内政;洋务运动的失败提出了全面变革问题,以"国务"代替"洋务"要求的是国家整个制度层面上的变革;中国古代的"民主"是"为民作主",维新派引介了"民主"政体,维新派的"民权""君权"二元体制是挽救皇权体制的最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务 洋务 洋务 民主 君权 维新派
下载PDF
“洋务”、“夷务”与“借法”辨析
15
作者 赵盛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9-42,共4页
"洋务"一词是从"夷务"演变而来的。"夷务"或"洋务"的含义本来是相同的,即指外国的侵略及由此引起的中外战争和交涉。"借法"则是洋务派倡导的自强、新政、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 "洋务"一词是从"夷务"演变而来的。"夷务"或"洋务"的含义本来是相同的,即指外国的侵略及由此引起的中外战争和交涉。"借法"则是洋务派倡导的自强、新政、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新式练兵、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机器生产,派遣留学生、兴办学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 夷务 借法 洋务运动
下载PDF
文廷式与徐建寅的交谊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东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以百余年前的文字碎片连缀起文廷式与徐建寅的交谊始末;分析两人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深切情谊对于各自的人生历程的深远影响;由此也可见晚清士林君子志趣之一斑。
关键词 文廷式 徐建寅 交谊 洋务 赠诗
下载PDF
论刘铭传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台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海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5-39,共5页
刘铭传在抚台期间,大力发展文治教育,招抚高山族居民,兴建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番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建立起一整套具有台湾特色的教育系统。通过刘铭传的教育改革,台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近代化事业迅速发展,民族关系得到... 刘铭传在抚台期间,大力发展文治教育,招抚高山族居民,兴建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番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建立起一整套具有台湾特色的教育系统。通过刘铭传的教育改革,台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近代化事业迅速发展,民族关系得到缓和。刘铭传在台湾教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是卓著的,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整个教育思想发展史中也是有重要地位的,应该得到一个公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铭传 台湾 教育思想 洋务
下载PDF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纂辑补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海斌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第2期98-127,共30页
光绪十三年(1887),受命纂辑《皇朝经世文续编》的汪洵致函盛宣怀,提出“体例”“搜罗”二语,为统摄“续编”之辑的两大关键词,前者牵涉此编与前编、同时代著作的纠葛关系,尤其“洋务”位置的安排,后者则指向全编材料来源及具体搜集情形... 光绪十三年(1887),受命纂辑《皇朝经世文续编》的汪洵致函盛宣怀,提出“体例”“搜罗”二语,为统摄“续编”之辑的两大关键词,前者牵涉此编与前编、同时代著作的纠葛关系,尤其“洋务”位置的安排,后者则指向全编材料来源及具体搜集情形。据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图书馆等处所藏函札档案,可证“盛编”当事人对于“洋务”门类考虑确存若干“歧视之迹”,但同时也尝试通过变换目类、修改体例,以更符合时人价值观的“得体”方式向读者传递“洋务”观念。“盛编”的纂辑过程,除缪荃孙起了作用,盛宣怀本人居间指挥,直接提供“洋务钞稿”,汪洵、袁遂、汤纪尚、陈名珍等人也为“搜书”做出不同程度贡献。“盛编”纂辑前后,周边亦有多人致力于新学,从事类似工作,其著述性质大致不出以“采西学”为宗旨的西学资料“汇编”范围,甚而带有某种“西学百科全书”风味,除为趋新士人关心而外,又受到当时从事涉外事务的清朝官僚瞩目。此种以“洋务”/“西学”主题类书为纽带引发的朝野互动隐而不彰,实或代表了一种“时流”,值得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朝经世文续编》 洋务 盛宣怀 汪洵 缪荃孙 西学汇编资料
下载PDF
郭嵩焘的“洋务”见解
19
作者 周行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35,共4页
郭嵩焘曾入翰林 ,参加湘军 ,署理广东巡抚 ,充任兵部、礼部侍郎 ,且为清廷第一位放洋大臣 ,先后出使英、法 ,因而郭氏不仅曾办“洋务” ,亦且了解国际情形。一再败于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之后 ,清廷朝野上下 ,昧于形势而又有心雪耻 ,于是... 郭嵩焘曾入翰林 ,参加湘军 ,署理广东巡抚 ,充任兵部、礼部侍郎 ,且为清廷第一位放洋大臣 ,先后出使英、法 ,因而郭氏不仅曾办“洋务” ,亦且了解国际情形。一再败于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之后 ,清廷朝野上下 ,昧于形势而又有心雪耻 ,于是主战者形成一股强大势力。郭氏深知 ,洋人原以相互“通商”为目的 ,因遭清廷拒绝 ,加以官吏及民间之阻难 ,终至引起战争。因而郭氏力主一面图谋自强 ,一面以谈和为因应之方 ,在力不如人之时 ,惟有以“理”抗“力”。不幸其言未被清廷采纳 ,终有“甲午”及“八国联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洋务 湖湘文化
下载PDF
丁宝桢为藏事致沈桂芬函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泽霆(注释) 垂健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致沈经笙[1]中堂》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札[2],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农历七月七日。是当时的署四川总督丁宝桢[3],写给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沈桂芬有关洋务和藏务的信札。从这封信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之中,可以了解封建王朝与周边... 《致沈经笙[1]中堂》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札[2],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农历七月七日。是当时的署四川总督丁宝桢[3],写给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沈桂芬有关洋务和藏务的信札。从这封信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之中,可以了解封建王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史鉴今,或许能对我们今天的少数民族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宝祯 沈桂芬 洋务 藏务 民族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