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宪政转型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 被引量:21
1
作者 包万超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5-827,共23页
当宪政作为“世界图像”呈现的时刻,中国是一位缺席者。在通往彼岸的路途中,我们沦落为迟到的异乡人。对于宪政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宪法成为真正的法律和司法审查成为宪法的看护者——的相互辉映,照亮了后来者初... 当宪政作为“世界图像”呈现的时刻,中国是一位缺席者。在通往彼岸的路途中,我们沦落为迟到的异乡人。对于宪政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宪法成为真正的法律和司法审查成为宪法的看护者——的相互辉映,照亮了后来者初看起来近乎迷茫的宪政转型之路。但是,这种逻辑并非总是在普世的客观意义上被理解,地方性经验可能构成了一种合理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审查制度 宪政转型 中国 “世界图像” 异乡人 决定性 地方性 宪法
原文传递
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14
2
作者 贺晓星 仲鑫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赛珍珠一直是一个异乡人。正是这一身份特点,决定了她在讲中国人、中国故事 时的写作风格。她的聚焦表面、具体细腻、冗长反复的写作,并不是出于对大多数不了解中国 的西方读者的考虑。面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也在这样主体性地讲着自... 赛珍珠一直是一个异乡人。正是这一身份特点,决定了她在讲中国人、中国故事 时的写作风格。她的聚焦表面、具体细腻、冗长反复的写作,并不是出于对大多数不了解中国 的西方读者的考虑。面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也在这样主体性地讲着自己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乡人 生活史 写作风格
原文传递
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和平 王婷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文学文本拓宽了交际学的研究视野。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再现了美国主流文化和华人文化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从交际学的视角剖析该小说中母女两代人的"异乡人"身份和边缘地位。并指出"异乡人"和"... 文学文本拓宽了交际学的研究视野。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再现了美国主流文化和华人文化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从交际学的视角剖析该小说中母女两代人的"异乡人"身份和边缘地位。并指出"异乡人"和"边缘人"的自我重塑必须通过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其实质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学 《喜福会》 异乡人 “边缘人” 义化融合
下载PDF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海平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8,共10页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该问题除了指向"我们"世界的"伦理内核"外,还指向"我们"世界的"我"之道德自立的"道德内核"。"伦理"一词的古希腊语义及拉丁译读表...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该问题除了指向"我们"世界的"伦理内核"外,还指向"我们"世界的"我"之道德自立的"道德内核"。"伦理"一词的古希腊语义及拉丁译读表明,伦理与人之居息的"本土本乡"及其共同生活紧密相关,道德更多地关涉"异乡人"的视阈。何谓道德的问题涉及伦理与道德相互化约的两个视角。"本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伦理统一道德的路线。"异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道德化约伦理的路线。然而,"何谓道德"之问在"异乡人"的视角上凸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了区分伦理与道德对道德哲学的重要性。在文明史上,道德之问以两种方式敞开"异乡人"的视角并使伦理不再是一种直接的经验性习俗:其一,与灵魂放逐的"神话"有关;其二,与宗教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有关。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由此分为"传统"与"现代性"两种类型,它们涉及道德范畴的问题层次和语境分殊。透过"异乡人"的目光,一种思想的警醒和心灵的自由导向如下设"问":在道德问题的时空坐标中,到底什么紧要?对于"我们"的世界遭遇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而言,两大难题的应对最为紧要:一是道德自由问题;二是伦理认同问题。两者的解释循环将使道德之"问"引领人们走向更为健全的道德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异乡人 乡人
原文传递
课程研究的生活史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贺晓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3-88,共6页
英国学者古德森的课程社会学研究在西方独树一帜 ,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研究特色——课程研究中对生活史视角的强调——作了介绍和分析。本文认为 ,课程研究的生活史视角从本质上讲具有历史性、主体性、断片性三个区别于其他视... 英国学者古德森的课程社会学研究在西方独树一帜 ,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研究特色——课程研究中对生活史视角的强调——作了介绍和分析。本文认为 ,课程研究的生活史视角从本质上讲具有历史性、主体性、断片性三个区别于其他视角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生活史 异乡人 时间坐标 历史性 主体性 断片性 古德森 托马斯
下载PDF
中国经典外译只能靠汉学家吗?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渊冲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3期5-9,共5页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9日“文化周刊”版发表了一篇《宇文所安:激活中国传统的“异乡人”》。文中说道,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美国汉学界的翘楚和公认的领军人物,主持编译的《诺顿中国文学作品选》(An Anthology of Chinese...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9日“文化周刊”版发表了一篇《宇文所安:激活中国传统的“异乡人”》。文中说道,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美国汉学界的翘楚和公认的领军人物,主持编译的《诺顿中国文学作品选》(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1997)更是美国很多大学中文系的教材”。他独自完成了杜甫诗全译。这样一位“公认的领军人物”是怎样激活中国传统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汉学家 外译 宇文所安 领军人物 中国文学 异乡人 汉学界
原文传递
城市“异乡人”的现代性认同与传统回归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妍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裔”作家是以“异乡人”姿态面对城市的,他们一度因认同启蒙现代性而挣扎进城,并渴望被城市现代性同化;但在逐渐感受现代性之后,又猛然惊醒于归属传统文化的自我身份正在丧失,寻求传统的归乡行为由此开始。
关键词 异乡人 现代性 认同 传统 回归
下载PDF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书信日记及诗歌中所体现的身份焦虑 被引量:5
8
作者 雷艳妮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7,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的部分书信、日记以及诗歌,认为她一直有着强烈的身份焦虑。这份焦虑导致了她时刻都感到自己是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异乡人。因此,她总是处在不断寻求精神家园的痛苦过程中。论文分三个部分来进行阐述:新西兰... 本文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的部分书信、日记以及诗歌,认为她一直有着强烈的身份焦虑。这份焦虑导致了她时刻都感到自己是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异乡人。因此,她总是处在不断寻求精神家园的痛苦过程中。论文分三个部分来进行阐述:新西兰和伦敦的异乡人,俄罗斯流亡知识分子团体中的异乡人,隐藏在诗行背后的异乡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异乡人 身份焦虑 流亡 格格不入
原文传递
异乡人
9
作者 周凯莉 《花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238,共10页
一.我和父亲是在21年前一个初秋的早晨抵达北京的,同行的还有和我同一年考上北京大学的老乡小塔。父亲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肩膀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旅行袋,汗水湿了他的蓝色衬衫。旅途很长,像是耗尽了半生的运气,我们在县城里的客运中... 一.我和父亲是在21年前一个初秋的早晨抵达北京的,同行的还有和我同一年考上北京大学的老乡小塔。父亲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肩膀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旅行袋,汗水湿了他的蓝色衬衫。旅途很长,像是耗尽了半生的运气,我们在县城里的客运中心乘坐汽车转道杭州站,还需要在特快火车上待整整一个晚上,才能从浙江东部的一个小县城,到达曾只存在于想象中的首都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乡人 行李箱 浙江东部 客运中心 北京大学 首都北京
原文传递
一碗拉面上的兰州
10
作者 李柏林 《中学生百科》 2024年第26期45-46,共2页
从河南到甘肃,一程风雨一程秋,远到我不知道跨过了多少山水,只知道从朝露出发,到日暮才抵达。虽然相隔甚远,但“兰州拉面”这个词却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如今,无论哪个城市,兰州拉面的招牌都随处可见,仿佛有一种“你不过去,它就过来”... 从河南到甘肃,一程风雨一程秋,远到我不知道跨过了多少山水,只知道从朝露出发,到日暮才抵达。虽然相隔甚远,但“兰州拉面”这个词却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如今,无论哪个城市,兰州拉面的招牌都随处可见,仿佛有一种“你不过去,它就过来”的执着。我在兰州有很多朋友,他们总是纠正我,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像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换了衣裳,而我这个异乡人却要奔赴他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拉面 异乡人 牛肉面 游子 衣裳
原文传递
异乡人、浪荡子与怀乡——论常玉的绘画美学
11
作者 汪臻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作为异乡人,各自带着不同的文化基因。常玉作为其中一员,以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独树一帜。本文从其异乡人的身份出发,结合画作,以浪荡子美学和怀乡情结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作为异乡人,各自带着不同的文化基因。常玉作为其中一员,以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独树一帜。本文从其异乡人的身份出发,结合画作,以浪荡子美学和怀乡情结视角,探究其独特绘画美学的成因,及其潇洒不羁的生活态度与低调含蓄的艺术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乡人 融合 孤独
原文传递
李娟,阿勒泰的异乡人
12
作者 王若 《各界》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带火了阿勒泰的暑假旅游,也让原著作者李娟更加广为人知。她于高中学,曾打过多份短工,以“原生态”的风格一头闯进文坛,靠着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逐渐闯出一片天地。她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带火了阿勒泰的暑假旅游,也让原著作者李娟更加广为人知。她于高中学,曾打过多份短工,以“原生态”的风格一头闯进文坛,靠着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逐渐闯出一片天地。她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非虚构长篇“羊道”三部曲等,获得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被誉为“阿勒泰的精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非虚构 异乡人 原著作者 李娟 阿勒泰 原生态 写作风格
原文传递
谢寿国散文诗
13
作者 谢寿国 《当代教育》 202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岭南以南(组章)时光记时光终会给远行者塑像。只有时间,才会给世间安抚的丛林。秋天,落日潇潇中,一切都刻上时间的烙印,重量与厚度。出生地,精神家园的守望,物质心灵的回归。异乡人,哦,你的家在那里,乡愁就在那里。山岗上的炊烟,以燃烧... 岭南以南(组章)时光记时光终会给远行者塑像。只有时间,才会给世间安抚的丛林。秋天,落日潇潇中,一切都刻上时间的烙印,重量与厚度。出生地,精神家园的守望,物质心灵的回归。异乡人,哦,你的家在那里,乡愁就在那里。山岗上的炊烟,以燃烧的方式告慰远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 异乡人 精神家园 乡愁 守望 心灵的回归 行者 出生地
下载PDF
写尽故乡之异乡人的荒诞与悲痛——贺知章和他的《回乡偶书》
14
作者 周相录 李少慧 《文史知识》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原籍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的三十六岁的贺知章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天宝二载(743),贺知章已八十五岁高龄,上表请为道士,求还故乡,获唐玄宗恩准。次年正月,春寒料峭,贺知章踏上了归乡的路。
关键词 贺知章 浙江绍兴 《回乡偶书》 异乡人 三十六岁 浙江萧山 归乡 武则天
原文传递
范德霍夫的异乡人
15
作者 山眼 《芙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16,共23页
谁都没有想到,笼罩着范德霍夫镇十多年的秘密,被一个中国移民揭开了。甚至连他自己,在靠近那个秘密时,都毫无知觉。你相信,存在着两个世界吗?
关键词 异乡人 移民 秘密
原文传递
摇摆的旅程
16
作者 杨子硕 《大学生》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我和我的家乡一直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比如我不会讲家乡的方言,作为山西人却不爱吃面食,连对于家乡景点的游玩记忆也得追溯到3岁的时候。可能唯一的联系就只有爱喝醋这一点了。没有谁说当地居民一定比异乡人对于自己栖居的土地了... 我和我的家乡一直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比如我不会讲家乡的方言,作为山西人却不爱吃面食,连对于家乡景点的游玩记忆也得追溯到3岁的时候。可能唯一的联系就只有爱喝醋这一点了。没有谁说当地居民一定比异乡人对于自己栖居的土地了解更多,我就是那个知之甚少的土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人 异乡人 疏离感 当地居民 旅程
原文传递
点兵山南 湖光山色的召唤
17
《西藏人文地理》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拉萨以南,不丹以北,林芝以西,阿里以东,在隐秘的山南之境,库拉岗日圣洁而美丽,荒野的召唤再次响起岂有不听之理?这是山南,史称雅。它不同于日光城拉萨,那里朝圣的异乡人络绎不绝,人人晒着太阳喝甜茶;也不像阿里、林芝,或荒芜辽远,是“... 拉萨以南,不丹以北,林芝以西,阿里以东,在隐秘的山南之境,库拉岗日圣洁而美丽,荒野的召唤再次响起岂有不听之理?这是山南,史称雅。它不同于日光城拉萨,那里朝圣的异乡人络绎不绝,人人晒着太阳喝甜茶;也不像阿里、林芝,或荒芜辽远,是“生命禁区”,或春来桃花天天,如“藏地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禁区 异乡人 召唤 林芝 阿里 山南
原文传递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异乡人形象
18
作者 苗文才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异乡人形象进行了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异乡人形象为主题的作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异乡人形象进行了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异乡人形象是... 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异乡人形象进行了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异乡人形象为主题的作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异乡人形象进行了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异乡人形象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主题。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异乡人的理解和认识,也揭示了中国社会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所展现的态度和反应。异乡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主题,从历史变迁的过程来看,异乡人形象描述在本文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典文学发展时期,二是清末民初发展时期,三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也分为三个小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是改革开放至今。异乡人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研究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异乡人的存在和经历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相关作品诞生的同时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乡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句顶一万句》
下载PDF
京剧《四进士》中的“异乡人”与“好人” 论明清社会中“差序格局”的另一面 被引量:4
19
作者 凌鹏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86,共25页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京剧《四进士》剧本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发现“异乡人”和“好人”两个重要概念,通过探索其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来理解“差序格局”中“推”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亲属关系”与“异乡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关联,并重新理解“伦理精神”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四进士》 异乡人 好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