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
林筱芳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5
|
|
2
|
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 |
赵晓岚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3
|
中和之美与大团圆 |
刘景亮
谭静波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4
|
再论中和之美 |
张国庆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6
|
|
5
|
礼乐教化与中和之美——中华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曾繁仁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6
|
开放的民族主义——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立场 |
胡亚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7
|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 |
矫克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8
|
中和之美模式辨析 |
张利群
黄小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9
|
|
9
|
态度改变理论和德育的审美选择 |
檀传宝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
1994 |
11
|
|
10
|
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 |
薛永武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1
|
中国古典舞与“中和之美” |
刘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2
|
中国音乐:中和之美与生生之美 |
曾繁仁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3
|
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理念研究 |
矫克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4
|
论苏童短篇小说的“中和之美” |
洪治纲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5
|
从中菜的命名看汉民族文化的中和之美 |
段益民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6
|
|
16
|
从《梅兰霓裳》谈梅派的“中和之美” |
梅葆玖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7
|
孔子文论思想主要内容论析 |
张卫霞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18
|
汉服基本元素的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
王晓梦
|
《现代装饰(理论)》
|
2014 |
6
|
|
19
|
两位文化巨人 两种文学传统──孔子与柏拉图的文艺观 |
何文祯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6
|
|
20
|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 |
张爱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