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电动汽车覆盖件整体一次成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银海 章跃洪 +1 位作者 胡新华 应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3,84,共3页
分析了冲压技术和吸塑技术的缺陷,介绍了滚塑成型的原理和优点。经过对滚塑工艺参数和滚塑过程的研究,利用四固定转臂滚塑设备,实现了微型电动汽车内、外覆盖件的整体一次成型。
关键词 滚塑 微型电动汽车 覆盖件 整体 一次成型
下载PDF
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超声—声发射技术
2
作者 胡绍海 袁振明 《无损探伤》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超声-声发射 无损检测 非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非金属材料检测中心的应用
3
作者 梅克力 杨学彬 《长安科技》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非金属材料微量金属杂质的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就非金属试样的测前处理和原子吸收光谱测试方法进行研讨。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非金属材料 检测
原文传递
非金属材料试验国内外水平综述
4
作者 张富源 欧阳喜莲 《宁夏科技情报》 1991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试验
下载PDF
应变疲劳对钢材延性断裂韧度J_(IC)的影响
5
作者 方陆鹏 孙建军 门长峰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应用应变疲劳能量损耗的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的J积分理论,初步探讨了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对延性断裂韧度JIC的影响。通过对20G钢和16Mn热轧钢板两种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前、后两种状态的延性断裂韧度JIC测试数据的比较,考察了这种影响的... 应用应变疲劳能量损耗的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的J积分理论,初步探讨了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对延性断裂韧度JIC的影响。通过对20G钢和16Mn热轧钢板两种钢材的应变循环加载前、后两种状态的延性断裂韧度JIC测试数据的比较,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存在。测试结果表明,±0.3%全应变控制的循环加载,经历500周次后可使两种钢材的JIC数值产生15%以上的改变量。对于20G钢,这种变化与Rice给出的循环加载变形功与J积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相对应;而对于16Mn钢则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疲劳 循环加载 延性断裂韧度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超声检测的研究与开发
6
作者 刘卫东 《无损探伤》 1997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阐述了开展非金属材料无损评价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开发、研究非金属材料超声检测的具体思路.可供有关研究对象参考。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混凝土 超声检测 复合材料 结构陶瓷
原文传递
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无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坤 邱祖民 +2 位作者 熊凌亨 王一斐 宁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1,73,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硅藻土为无机添加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无机高吸水树脂。分别对丙烯酸中和度、硅藻土质量、CMC质量、AMPS质量进行单因素实...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硅藻土为无机添加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无机高吸水树脂。分别对丙烯酸中和度、硅藻土质量、CMC质量、AMPS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树脂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率为1 695.1 g/g,吸生理盐水率为120.0 g/g,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树脂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可降解 耐盐 硅土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超声检测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卫东 张东芹 《无损检测》 1998年第8期225-225,238,共2页
阐述开展非金属材料无损评价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开发、研究非金属材料超声检测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无损平价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下载PDF
低温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微波还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宇文超 刘秉国 +2 位作者 张立波 郭胜惠 彭金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8,共8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低温一步氧化制备氧化石墨烯,经微波热还原得到低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讨论了低温氧化过程中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对氧化石墨烯层间距、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锰酸钾与天然鳞片石墨的质量比为1∶3,...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低温一步氧化制备氧化石墨烯,经微波热还原得到低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讨论了低温氧化过程中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对氧化石墨烯层间距、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锰酸钾与天然鳞片石墨的质量比为1∶3,氧化温度为0℃,氧化时间为48h的条件下,制备出碳氧原子比为1.98、高C—O结构、低缺陷结构( I D∶ I G=0.63)的氧化石墨烯,避免了Hummers制备过程中由于CO 2的形成导致六元环断裂以及碳原子的缺失而使得氧化石墨烯的缺陷增加;经微波热还原后,得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两点平均缺陷距离 L D=12nm,缺陷密度 n D=2.21×10 11 cm -2 , I D∶ I G仅为0.85(Γ G=32.1cm -1 ),制备出低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缺陷 低温 微波
下载PDF
测定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量的背面应变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查子初 张忠志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工程材料试验 疲劳裂纹 背面应变法
全文增补中
表面处理对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顾里之 《腐蚀与防护》 CAS 1989年第1期2-7,23,共7页
一、前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一般均需经过表面处理,才能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结力,达到增强的目的。表面处理往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偶联剂,目前偶联剂已达百余种之多,但流通于市场的仅50种左右。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纤维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用活性法对铝膜(材)表面着色的探讨
12
作者 章秀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8-130,共3页
介绍了在金相镜光涂料染色浴中加入适量的活性剂,对具有镜面的铝膜(材)表面进行染色的方法;并从实验中得出了所染颜色与时间,匀染剂量的关系曲线。
关键词 着色 真空镀铝 非金属材料 活性法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钒薄膜的制备
13
作者 许静 龙永福 +1 位作者 谢凯 毛仙鹤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8,共4页
以钒醇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对影响氧化钒溶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焙烧工艺条件对氧化钒薄膜价态的影响。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钒薄膜 溶胶-凝胶法 钒醇盐
下载PDF
植物长纤维的提取及其在可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
作者 黄静旭 李敏文 +1 位作者 李知函 黄海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35-3354,共20页
植物纤维具有绿色环保、轻质高强、吸声隔热和低碳足迹等优点,与聚合物制备成复合材料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和包装运输等领域。本文简述了植物长纤维的种类和提取方法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纤维取向分布、纤维表面改性... 植物纤维具有绿色环保、轻质高强、吸声隔热和低碳足迹等优点,与聚合物制备成复合材料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和包装运输等领域。本文简述了植物长纤维的种类和提取方法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纤维取向分布、纤维表面改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以及拉伸载荷下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概述了植物长纤维作为增强体时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对植物长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长纤维 提取 取向分布 可降解复合材料 应用
原文传递
非金属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15
作者 王培生 《重钢技术》 1997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介绍了用导电涂料代替真空镀膜作为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导电层,用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试验情况。
关键词 导电涂料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非金属材料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微结构的设计及其注射成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赖俊 翁灿 +1 位作者 王飞 杨冬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40,共7页
目的从超疏水表面的功能设计出发,主动设计三种深宽比的微结构阵列并洞察其在不同润湿接触状态下的疏水性能。方法首先,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三种深宽比微结构的系统自由能与其接触角、结构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探明自主设计微结... 目的从超疏水表面的功能设计出发,主动设计三种深宽比的微结构阵列并洞察其在不同润湿接触状态下的疏水性能。方法首先,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三种深宽比微结构的系统自由能与其接触角、结构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探明自主设计微结构表面的润湿性能。继而,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光刻、电铸和注射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三种深宽比微结构聚丙烯(PP)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最后,进一步测量与分析聚丙烯(PP)微结构表面的润湿性能。结果三种深宽比微结构表面的静态接触角测量值均大于150?,滚动角分别为12?、14?和15?,基本达到设计目标;同时,微结构表面的表观接触角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符合。表面的接触角滞后分别为15?、21?、22?,且接触角滞后随着深宽比的增加而变大,使液滴在PP表面的流动性也变差。结论在设计微结构超疏水表面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微结构的深宽比,以获取更好的超疏水特性。自主设计的微结构表面基本实现超疏水性,为高聚物超疏水表面的功能设计与高效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润湿性 微结构 聚丙烯 注射成型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激光散斑测定非金属结构材料拉伸模量
17
作者 吴善鹏 《西飞科技》 1989年第2期28-34,共7页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激光检验 拉伸
下载PDF
用于高低温落锤试验的单片机测控系统
18
作者 吴健华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1990年第6期33-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高低温落锤试验的单片机测控系统的电路原理及主程序框图,系统的抗干扰和提高可靠性的措施,结论是该系统达到了落锤冲击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落锤试验 微机测控系统 非金属材料
下载PDF
微波相干散射检测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在杞 《无损检测》 E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微波 相干 散射 检测 非金属材料
下载PDF
3D打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艺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龙昱 李岩 付昆昆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96-4212,共17页
3D打印可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杂结构的一体化成型,无需模具,可显著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时间和成本。本文综述了3D打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艺和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和力学性... 3D打印可实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杂结构的一体化成型,无需模具,可显著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时间和成本。本文综述了3D打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艺和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重点介绍了熔融沉积工艺成型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界面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