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平茬沙柳固碳量及其与生长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军 张岑 +6 位作者 王树森 郭向东 康宏 梅二罕 迟悦春 温苏雅勒图 王国林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年第1期68-73,83,共7页
文章以库布齐沙漠人工沙柳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5a、10a、15a沙柳固碳量,固碳量与沙柳丛高、冠幅、基径、基部枝条粗度、基部分枝数、单枝最大分枝数、单枝最大枝芽数这7项生长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固碳量来看,平茬... 文章以库布齐沙漠人工沙柳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5a、10a、15a沙柳固碳量,固碳量与沙柳丛高、冠幅、基径、基部枝条粗度、基部分枝数、单枝最大分枝数、单枝最大枝芽数这7项生长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固碳量来看,平茬3次的15 a沙柳沙柳固碳量(9.45 kg·株^-1)>平茬2次的10 a沙柳沙柳固碳量(4.74 kg·株^-1)>平茬1次的5 a沙柳沙柳固碳量(1.79 kg·株^-1),三者差异显著(P<0.05)。②从沙柳不同生长因子与固碳量能力的墓函数分析来看,基部分枝数(用=0.6154)、枝条基部粗度(R^2=0.6032)、基径(R^2=0.6022)、冠幅(R^2=0.5648)、丛高(R^2=0.4693)与固碳量的关系较高。③不同立地条件下,丘间低地沙埋下沙柳固碳量及各生长因子的生长状况优于迎风坡风蚀和丘间低地未沙埋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固碳量 生长因子 平茬
下载PDF
滇中亚高山森林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乃木 王克勤 +2 位作者 宋娅丽 张雨鉴 杜云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4,共8页
[目的]了解磨盘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林分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的C、N、P化学计量比格局,探究物种与器官对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再分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滇中亚高山5... [目的]了解磨盘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林分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的C、N、P化学计量比格局,探究物种与器官对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再分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森林林下植被和凋落物样品,对其林下植被层各器官和凋落物层各组分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5种林分的林下植被层(灌木叶、茎和根,草本地上和地下部分)和凋落物层(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的C含量变幅分别为410.17~561.08、81.47~625.80 mg·g^-1,N含量分别为3.07~15.89、9.87~17.50 mg·g^-1,P含量分别为0.35~0.90、0.37~0.93 mg·g^-1。灌木层C、N、P含量除云南松林外均表现为叶>根>茎,草本层的C、P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N含量则相反;凋落物层N、P含量表现为完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C含量与之相反。[结论]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中5种林分林下植被层生长比较缓慢,受到N和P的同时限制;凋落物分解速率偏慢,养分循环能力较低。因此,在森林抚育措施中,可考虑适当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维持其长期稳定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比 器官 林下植被层 凋落物层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不同恢复模式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斌 张参参 +5 位作者 汪金松 李张敏 欧阳园丽 陈维 陈伏生 卜文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2,共11页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的针阔混交林、皆伐后自然恢复32年的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以下分别简称为杉木林、次生林、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树1 cm≤DBH<5 cm、小树5 cm≤DBH<10 cm和成年树DBH≥10 cm)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群落结构和功能群变化等,探究不同恢复模式下亚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恢复的特征变化。[结果]杉木林共有木本植物4983株,隶属于29科75种;次生林共有2879株,隶属于26科73种;原始林共有4770株,隶属于38科126种。原始林与杉木林幼树的胸高断面积为次生林的2倍;小树阶段3种林分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和杉木林成年树的胸高断面积分别为原始林的37%和70%。杉木林与次生林在种-面积、种-多度及种-物种等级上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幼树阶段,次生林物种数随着抽取个体数增加积累速度高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杉木林物种个数的积累速度要快于次生林。杉木林和次生林总体的物种丰富度比较接近,约为原始林的55%,但次生林幼树及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少于杉木林。总体上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各生长阶段并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在幼树、小树阶段的DBH和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的DBH则显著小于杉木林。次生林各生长阶段的先锋种重要值均为最大,杉木林成年树的耐荫种重要值最小。[结论]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物种个数都能朝着当地顶级群落演替。相对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人工恢复的杉木林在短期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人工恢复 自然恢复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新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晨光 《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7-70,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与林业经济的市场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对林业经济的营销能力、林业经济的管理和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在信息化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四大问...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与林业经济的市场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对林业经济的营销能力、林业经济的管理和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在信息化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四大问题:第一,林业经济信息化体系建设落后;二是对森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三是没有大力推进林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四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针对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提升策略 林业经济 问题与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