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纯系对田间稻瘟病菌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欣 陈平 +6 位作者 杨伟 徐返 王云月 李成云 郑凤萍 刘永胜 谢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0,共7页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作模式是水稻可持续生产模式之一。尽管梯田地理条件适合稻瘟病的发生,但地方品种‘月亮谷’在超百年的种植历史上未有稻瘟病大发生的记载,其原因值得探索。为了解‘月亮谷’不同抗性品系对环境中稻瘟病菌的选择作用...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作模式是水稻可持续生产模式之一。尽管梯田地理条件适合稻瘟病的发生,但地方品种‘月亮谷’在超百年的种植历史上未有稻瘟病大发生的记载,其原因值得探索。为了解‘月亮谷’不同抗性品系对环境中稻瘟病菌的选择作用,以‘月亮谷’单粒传纯系为材料,通过孢子捕捉法和常规病组织分离法采集稻瘟菌株,进行人工培养、表型观察,接种测定了这些稻瘟菌菌株对25个抗稻瘟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的致病型。结果表明,梯田环境空气中采集的稻瘟菌孢子菌落形态呈放射状,菌落疏松,生长在培养基浅表,产孢量总体差异不明显,黑色素颜色较浅;从水稻感病组织上分离到的稻瘟菌菌落呈地毯状,菌落紧密,匍匐在培养基表面,产孢量个体差异较大(P<0.05),黑色素颜色较深。测定的稻瘟菌菌株对25个近等基因系都有致病性,联合致病性在12.0%~56.0%之间。来自环境空气中的菌株的平均联合致病性(24.8%)低于分离自‘月亮谷’纯系的菌株(38.4%)。进一步分析显示,稻瘟菌株联合致病性与其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黑色素合成存在一定关联,颜色越深,致病性越强,来源于‘月亮谷’不同品系上的菌株致病性强于环境空气中的菌株。上述结果表明,元阳哈尼梯田环境中的稻瘟菌群体与‘月亮谷’纯系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群体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水稻地方品种 孢子捕捉 联合致病性 单基因鉴别品系
下载PDF
稻瘟菌Ⅰ型烯醇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会敏 姜民国 冯友军 《生物信息学》 2006年第2期57-61,共5页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一个新的Ⅰ型烯醇化酶全长cDNA,暂命为MgEno-1。MgEno-1全长1571核苷酸,其预测的ORF为1317核苷酸,共编码438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第53位,终止密码子TAA位于第1369位。序列分析表明该烯醇化酶与...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一个新的Ⅰ型烯醇化酶全长cDNA,暂命为MgEno-1。MgEno-1全长1571核苷酸,其预测的ORF为1317核苷酸,共编码438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第53位,终止密码子TAA位于第1369位。序列分析表明该烯醇化酶与丝状真菌中已报道的其它烯醇化酶高度同源,且长度一致,这暗示烯醇化酶基因进化上高度保守,甚至有可能像18SrRNA一样可作为进化尺度。这将是第一个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克隆 烯醇化酶 稻瘟菌
下载PDF
重庆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水英 韩海波 +3 位作者 孙现超 邸仕忠 熊艳 青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6-79,共4页
采用rep-PCR指纹技术,对73个重庆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扩增。结果表明,菌株间显示了DNA指纹的多态性,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出2~17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80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12个遗传谱系,其中谱系L7,L9,L1... 采用rep-PCR指纹技术,对73个重庆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扩增。结果表明,菌株间显示了DNA指纹的多态性,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出2~17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80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12个遗传谱系,其中谱系L7,L9,L12为优势谱系。重庆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菌株的遗传谱系与原寄主品种和地理分布之间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 rep—PCR
下载PDF
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时婷婷 王忠文 +3 位作者 蔡超 杨平 覃茜 张君成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3,21,共5页
对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制备技术进行了系列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利用振荡方法培养孢子,培养7 d后孢子数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移植时用处于幼始状态菌丝体比老化状态更容易获得高产孢量;初始移植的菌丝体数量越多及菌丝体碎化程度... 对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制备技术进行了系列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利用振荡方法培养孢子,培养7 d后孢子数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移植时用处于幼始状态菌丝体比老化状态更容易获得高产孢量;初始移植的菌丝体数量越多及菌丝体碎化程度高其产孢量越高;常规的继代培养操作可逐步导致菌株丧失产孢能力;黑光灯或日光灯光照不同处理和不同营养成分培养基诱导处理,不能使原来不产孢菌株产生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病菌 薄壁分生孢子 产孢量 制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