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试验小结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桂珍 刘智 张泰荣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2期45-45,共1页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南京市溧水县普遍发生,并日趋加重,发病后对产量影响很大。为寻找高效药剂,进行了50%氯溴异氰尿酸的防治试验,现小结如下。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氯溴异氰尿酸 防治试验 产量影响 高效药剂 溧水县 南京市 发病
下载PDF
豫西地区麦田野燕麦危害加重成因及防除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常伟良 蔡战伟 +1 位作者 张改平 聂义娜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33,共2页
野燕麦(Arena fatua L.)是豫西地区麦田中常发性杂草。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难度增加、中耕除草面积锐减和化学除草药剂不对路,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上升为麦田杂草群中的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不但... 野燕麦(Arena fatua L.)是豫西地区麦田中常发性杂草。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难度增加、中耕除草面积锐减和化学除草药剂不对路,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上升为麦田杂草群中的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不但强烈抑制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减产,而且种子混入麦粒,还降低了小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危害程度 野燕麦 防除对策 麦田 成因 化学除草药剂 种植面积
原文传递
泸州杂交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品种抗稻瘟性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东 谢戎 +4 位作者 李春 刘成元 李永洪 刘雪梅 周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2,共5页
对近年来泸州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及50个生产应用的杂交稻组合的抗病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泸州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以ZA及ZB群为主,从2004年起ZA群呈逐年上升趋势;ZA群的毒力频率高于ZB群;稻瘟病常发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比非常... 对近年来泸州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及50个生产应用的杂交稻组合的抗病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泸州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以ZA及ZB群为主,从2004年起ZA群呈逐年上升趋势;ZA群的毒力频率高于ZB群;稻瘟病常发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比非常发区更复杂,致病力更强;供试50个杂交稻中,有17个组合的抗病频率在50%以上,占34.0%,其中,抗病频率在70%以上的组合仅有4个;中、高抗颈瘟的组合19个,占38.0%,其中,高抗颈瘟的组合有川香8号、内香优1号、内香优3号、冈优94-14、Q优5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今后泸州稻瘟病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变化 抗病性 控制策略
下载PDF
1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卿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163-163,165,共2页
1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12.5%井冈.蜡芽菌水剂450 g/hm2在早稻纹枯病发病流行始盛期、破口前7 d进行2次喷施,具有较好的防效,病指防效为80.24%,同时对早稻稻瘟病及穗期病害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 12.5%井冈·蜡芽菌水剂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丹寨县龙泉镇稻瘟病防控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5
作者 熊文高 李军 《大科技》 2012年第8期280-281,共2页
稻瘟病的发生及流行是有一定因素的,作为基层农推站的工作人员,只有摸清稻瘟病在我镇的发生及流行规律,广泛培训,做到人人明白,户户动手,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治办法,稻瘟病在我镇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关键词 稻瘟病 技术 分析
下载PDF
福建早稻主栽品种(组合)抗瘟性鉴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家豪 张学博 +3 位作者 曾汉章 林时迟 张轼 鲁国东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对福建省 2 2个早稻主栽品种进行了 2 a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抗谱分析和对叶瘟和穗颈瘟的鉴定 .综合评定为抗病的品种有福优 77、南保早、闽岩糯和中抗组合汕优 82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18.18% ;中感以上品种18个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81.82 ... 对福建省 2 2个早稻主栽品种进行了 2 a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抗谱分析和对叶瘟和穗颈瘟的鉴定 .综合评定为抗病的品种有福优 77、南保早、闽岩糯和中抗组合汕优 82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18.18% ;中感以上品种18个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81.82 % ,其栽培面积占 1997年福建省早稻面积的 57.2 4 % ,为稻瘟病大流行提供了最主要的基本条件 .对影响病圃准确鉴定品种抗瘟性的气象和栽培因素作了分析 ,提出了福建省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抗病育种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稻瘟病 主栽品种 抗瘟性
下载PDF
抑制剂对不育系岗46及F_1种子萌发中淀粉酶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廖宇静 周清元 +5 位作者 张毅 沈福成 马志刚 张铜义 向立群 张晓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抑制剂A与B分别设4种浓度,对水稻进行了浸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抑制剂A能使种子萌动,但不能生长;抑制剂B能抑制种子完全不萌动。但一旦去抑制以后,则不能再抑制种子的生长。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测定酶活性表明,抑制剂... 抑制剂A与B分别设4种浓度,对水稻进行了浸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抑制剂A能使种子萌动,但不能生长;抑制剂B能抑制种子完全不萌动。但一旦去抑制以后,则不能再抑制种子的生长。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测定酶活性表明,抑制剂A的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相似,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比对照略低;抑制剂B的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种子淀粉酶活性10天中均处于极低水平。抑制剂A以抑制剂种子萌发中后续酶合成为主,从而抑制生长;抑制剂B以抑制种子内存酶激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水稻 淀粉酶 种子萌发 穗发芽 酶活性 岗46不育系
下载PDF
关于2001年稻瘟病发生情况的调查
8
作者 张三元 赵国臣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1期7-7,共1页
一、基本病害情况今年发生稻瘟病的特点是:范围广、面积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从7月11日发现叶瘟到节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一直持续到8月30日;区域性病害重,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全省发病面积目前没有详细统计,但调查初步可确定... 一、基本病害情况今年发生稻瘟病的特点是:范围广、面积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从7月11日发现叶瘟到节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一直持续到8月30日;区域性病害重,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全省发病面积目前没有详细统计,但调查初步可确定全省有1000万亩左右的水田不同程度的发病,损失大约在25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水稻 稻瘟病 发生特点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流行因素浅析及防治策略初探
9
作者 彭洪江 唐地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通过病情观察,小区试验,并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影响纹枯病发生流行因素.在明确影响病害流行程度的可控主导因素基础上,提出合理密肥生态控制与拔节期按指标防治的压前控后防治策略.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流行 防治
下载PDF
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华池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田间早稻纹枯病进行施药防治试验,调查并比较了苯甲·嘧菌酯与另外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始病前喷施1次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 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田间早稻纹枯病进行施药防治试验,调查并比较了苯甲·嘧菌酯与另外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始病前喷施1次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m L/667m2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达92.74%,与在始病前及盛发期各用药1次处理的控制效果99.20%相接近,并极显著高于仅在盛发期用药1次的各个处理。由此得出在水稻纹枯病始发前后使用1次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m L/667m2,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在田间的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嘧菌酯 水稻纹枯病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3种作物纹枯病菌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名海 贺晓霞 +1 位作者 杨媚 周而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明确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之间的生化差异,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这3种作物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pp.)18个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种纹枯病菌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图谱间均存在显... 为明确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之间的生化差异,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这3种作物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pp.)18个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种纹枯病菌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图谱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可溶性蛋白图谱比酯酶同工酶图谱更具多样性.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可溶性蛋白谱带有14-19条,而小麦纹枯病菌可溶性蛋白谱带7-9条;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酯酶同工酶谱带有5-7条,而小麦纹枯病菌仅有3条,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NTSY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菌株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枯病菌 水稻 玉米 小麦 可溶性蛋白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静君 黄立胜 钟宝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54-154,156,共2页
为有效摸清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防治对策,2010—2014年广东省开展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流行规律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广东省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扩散为害提... 为有效摸清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防治对策,2010—2014年广东省开展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流行规律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广东省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扩散为害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发生情况 流行规律 水稻产量 广东省
下载PDF
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试验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柏超 《现代农业》 2019年第8期30-31,共2页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三减”工作顺利开展,筛选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业药剂是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验证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在该市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防治上的效果,特设计此试验。
关键词 戊唑·嘧菌酯 水稻纹枯病 稻瘟病 试验总结
下载PDF
福建省稻瘟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5 位作者 田佩玉 杜宜新 陈文乐 陈巧红 陈凤平 陈福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从福建将乐、沙县、宁化、建阳、南靖、上杭6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16株稻瘟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从福建将乐、沙县、宁化、建阳、南靖、上杭6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16株稻瘟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析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性,建立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确定其敏感基线。【结果】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EC_(50)分别为0.0012~0.0128,0.2098~0.6323,0.1968~2.2730和0.2176~0.6161μg/mL,EC_(50)平均值分别为0.0047,0.3619,0.8124和0.4279μg/mL,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最敏感,其次为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不同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分别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EC_(50)平均值(0.0047,0.3619,0.8124和0.4279μg/mL)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田间菌株的抗药性监测。供试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杀菌剂对福建稻瘟病菌的敏感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菌灵>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并与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轮换或混合使用,避免或延缓稻瘟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敏感基线
下载PDF
稻瘟菌诱导的广谱抗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静华 周惠萍 +3 位作者 王洪珍 陈建斌 陈海如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以稻瘟弱致病菌对关东51、爱知旭、新2号作诱导接种,又用稻瘟强致病菌、稻胡麻叶斑菌、稻白叶枯病菌进行挑战接种,水稻均获得对这3种病害的诱导抗性。又以稻胡麻叶斑菌为诱导因子,也同样使水稻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抗瘟性。
关键词 稻瘟菌 诱导抗病性 诱导接种 挑战接种 水稻 稻瘟强致病菌 稻胡麻叶斑菌 稻白叶枯病菌
下载PDF
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致病蛋白Mg-p1与水稻互作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相关酶活研究
16
作者 周晓罡 姚春馨 +3 位作者 丁玉梅 陶南 孙茂林 张绍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分离纯化获得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分泌产生的致病蛋白Mg-p1,大小约为58 KD。该蛋白接种感病品种蒙古稻,接种处叶片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电镜检测接种该蛋白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与对照相比致病蛋白处理后细胞壁加厚,形成空... 分离纯化获得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分泌产生的致病蛋白Mg-p1,大小约为58 KD。该蛋白接种感病品种蒙古稻,接种处叶片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电镜检测接种该蛋白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与对照相比致病蛋白处理后细胞壁加厚,形成空腔,叶绿体膜消失,淀粉粒数量减少,叶绿体发生崩解。构建抗、感水稻品种C101A51和蒙古稻的悬浮细胞系,对致病蛋白Mg-p1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g-p1接种蒙古稻后PAL酶活增加强于完全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分泌蛋白,而接种抗病品种C101A51后PAL活性变化不明显。在检测POD活性变化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感病或抗病品种,其互作过程中POD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在水稻受到外源物侵染后,其POD活性均会发生变化,无明显专一性,PAL则针对感病品种具有稻瘟病菌致病特异性,而抗病品种也无明显专一性。通过上述研究对深入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之间的相互识别,信号传导和应答过程,阐明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机制、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胁迫 稻瘟病菌 致病性分泌蛋白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启洲 《植物医生》 2001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恶苗病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小麦颖枯病发生趋势分析与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杰 王开运 +2 位作者 王伟青 姜兴印 仪美芹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年第9期23-24,共2页
摘要小麦颖枯病在全国冬、春麦区均有发生,若遇上湿润年份很可能大流行。在农业防治基础上,狠抓种子处理和小麦分蘖前期或挑旗期喷药防治,可较好控制其为害。
关键词 小麦 颖枯病 发生特点 发生趋势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烨 赵兴红 +2 位作者 韩雨桐 张琳淋 张俊华 《吉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75-78,84,共5页
对分离自黑龙江省16个市县的369个水稻立枯病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它们分别属于3个属9个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性相对较强,立枯丝核菌(Rhiz... 对分离自黑龙江省16个市县的369个水稻立枯病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它们分别属于3个属9个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性相对较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次;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腐霉菌(Pythium spp.)的致病性相对较弱;Fusarium commune不具致病性,说明其只是一种腐生菌,不引起水稻的立枯病。结合分离出现频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定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为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的优势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病原菌 鉴定 致病性
原文传递
水稻叶瘟防治技术
20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6年第8期21-21,共1页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二、播种前种子处理 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周,每亩秧田施用尿素3—5千克,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结合防治叶稻瘟以及防螟虫、飞虱的送嫁药一起施...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二、播种前种子处理 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周,每亩秧田施用尿素3—5千克,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结合防治叶稻瘟以及防螟虫、飞虱的送嫁药一起施用。也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液浸秧5分钟,捞出堆捂30分钟再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稻叶瘟 20%三环唑 可湿性粉剂 品种选择 抗病品种 品种搭配 种子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