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林辉 李太原 +1 位作者 姚祺 代安邦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临床期别大肠癌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以及探讨微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视学原理测定大肠癌DukesA期20例、DukesB期20例、DukesC期20例、DukesD期20例,及正常大肠组织20例病理石... 目的测定不同临床期别大肠癌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以及探讨微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视学原理测定大肠癌DukesA期20例、DukesB期20例、DukesC期20例、DukesD期20例,及正常大肠组织20例病理石蜡块微淋巴管密度和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结果大肠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及平均周径分别为(20.92±8.06)个、(1476.74±557.94)μm2、(45.59±6.18)μm;正常大肠组织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及平均周径分别为(10.11±2.34)个、(715.90R±165.37)μm2、(35.66±5.48)μm;大肠癌与正常大肠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及平均周径经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A期与B期)微淋巴管密度值为(14.33±2.89)个,最多截面平均面积为(1015.09±141.63)μm2;有转移组(DukesC期与D期)微淋巴管密度值为(27.45±5.89)个,最多截面平均面积为(1938.38±416.37)μm2;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转移组平均周径为(45.45±6.01)μm、有转移组为(45.72±6.42)μm,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伴有微淋巴管新生,且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增多,肿瘤临床期别越晚其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逐渐增大,提示微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体视学 微淋巴管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4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边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0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结合,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具体分析。结果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诊断为子宫肌瘤的46例患者中,经过病理与手术证实,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结合,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具体分析。结果运用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诊断为子宫肌瘤的46例患者中,经过病理与手术证实,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为43例,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达到了93.47%。结论运用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肌瘤检查诊断,具有经济、方便、快速、无创伤、无痛苦的优势,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B超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关系初探
3
作者 邓燕艺 张华 +1 位作者 陈琼俊 卢桂森 《华夏医学》 2000年第4期442-443,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 PD)之关系。方法 :G6 PD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法。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恶性淋巴瘤 G6 PD活性显著增高 (P<0 .0 1) ,G6 PD缺乏率显著增高 (P<0 .0 5 ) ,儿童 G6 PD活性明显增...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 PD)之关系。方法 :G6 PD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法。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恶性淋巴瘤 G6 PD活性显著增高 (P<0 .0 1) ,G6 PD缺乏率显著增高 (P<0 .0 5 ) ,儿童 G6 PD活性明显增高 (P<0 .0 1) ,恶性淋巴瘤进展期 G6 PD活性增高 (P<0 .0 1)。结论 :恶性淋巴瘤 G6 PD活性增高 ,且与年龄、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
下载PDF
MGMT和HSP70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吉艳荣 薄爱华 +3 位作者 吉彦丽 张彦 牛书雷 冯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中MGMT与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MGMT与...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中MGMT与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MGMT与HSP70在大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82%和62.30%。其中,二者都与性别及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P>0.05);而与年龄和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P<0.05;r=0.32)。结论:MGMT与HSP70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对大肠癌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热休克蛋白70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