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对EBV转化的B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和军 张家永 +2 位作者 李频 郑祥雄 周小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人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对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在细胞生长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膜表面异位表达CD40L;应用本研究所构建的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CHO稳定表达株的培养上清与EBV转... 目的探讨人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对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在细胞生长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膜表面异位表达CD40L;应用本研究所构建的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CHO稳定表达株的培养上清与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共孵育,通过MTT法检测B细胞的生长变化,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双染色法和DNA ladder法检测融合蛋白对B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EBV转化的B细胞膜表面异位表达CD40L;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可有效抑制EB病毒转化的B细胞生长,抑制程度与蛋白浓度呈正相关;AO与EB双染色法及DNA ladder法均检测到B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共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结论CD40-CD40L的相互作用是EBV转化的B细胞异常激活的重要机制,人CD40-IgG1Fc段融合蛋白能阻断CD40-CD40L的相互作用,抑制EB病毒转化的B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为下一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IgGlFc段 融合蛋白 B淋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淫羊藿次苷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坚 张新民 +3 位作者 陈伟华 应健 蔡外娇 刘闰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与刀豆素A(Concanavalin A,ConA)体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观察淫羊藿次苷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确定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与刀豆素A(Concanavalin A,ConA)体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观察淫羊藿次苷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确定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然后以最佳浓度淫羊藿次苷Ⅱ在不同时间点与ConA协同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增殖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用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淫羊藿次苷Ⅱ在10-12~10-9mol/L的浓度范围作用48小时,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10-7~10-4mol/L范围出现抑制作用。以10-9mol/L的淫羊藿次苷Ⅱ处理细胞,发现其与ConA在不同时间点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显著优于ConA单独应用;并且促进细胞由G0/G1期进入S与G2/M期,并以第24小时效果更明显;促进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效果以第12小时最明显。结论: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有浓度、时间依赖性,这种促增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Ca2+浓度,进而加快细胞由G0/G1期进入S与G2/M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脾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内CA2+
下载PDF
两类记忆性T细胞的表型、迁移途径及功能的关系
3
作者 王兴兵 祖东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1年第5期272-275,共4页
幼稚T细胞由胸腺迁出后 ,进入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 ,一旦接触抗原后即可发生增殖反应。其中一部分T细胞分化成记忆性T细胞 ,它针对已接触过的抗原 ,为机体提供快速而强烈的免疫反应。目前认为记忆性T细胞包括CCR7- 记忆性T细胞 (TEM,... 幼稚T细胞由胸腺迁出后 ,进入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 ,一旦接触抗原后即可发生增殖反应。其中一部分T细胞分化成记忆性T细胞 ,它针对已接触过的抗原 ,为机体提供快速而强烈的免疫反应。目前认为记忆性T细胞包括CCR7- 记忆性T细胞 (TEM,效应性T细胞 )和CCR7+记忆性T细胞 (TCM,中央型T细胞 )。CCR7+记忆性T细胞表面受体有助于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并能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而CCR7+记忆性T细胞表达淋巴结归巢受体 ,并缺乏迅速产生免疫效应的功能 ,但它能有效地刺激树突状细胞 ,辅助B细胞 ,并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分化成CCR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性T细胞 CCR7 迁移途径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艳双 杨丽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3期245-249,共5页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存的空间,是由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微小环境,包括多种细胞及其分泌的各类因子。这些细胞和因子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使肿瘤微环境向着有利于肿瘤生长的趋势发展[1],其中淋巴细胞即参与了这种趋势的形成[2]。...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存的空间,是由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微小环境,包括多种细胞及其分泌的各类因子。这些细胞和因子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使肿瘤微环境向着有利于肿瘤生长的趋势发展[1],其中淋巴细胞即参与了这种趋势的形成[2]。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并没有发挥其相应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微环境 肿瘤
下载PDF
孕早期干预CD80/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周跃华 朱晓勇 +4 位作者 李大金 朱影 王明雁 袁敏敏 孟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7-539,543,共4页
目的 :探讨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免疫活性细胞MHC Ⅱ类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组CBA×DBA 2和协同刺激信号干预组CBA×DBA 2 (CBA小鼠在孕 4天腹腔注射CD80及CD86mAb各 0 1... 目的 :探讨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免疫活性细胞MHC Ⅱ类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组CBA×DBA 2和协同刺激信号干预组CBA×DBA 2 (CBA小鼠在孕 4天腹腔注射CD80及CD86mAb各 0 1mg)。分别于孕第 14天计数两组的胚胎吸收率 ,于孕第 9天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孕鼠脾细胞MHC Ⅱ类抗原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 (B7 1)、CD86 (B7 2 )、CD2 8和CD15 2 (CTLA 4 )的表达。结果 :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后 ,孕第 14天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孕第 9天免疫活性细胞CD80、CD86和CD2 8的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1) ;CTLA 4的表达则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MHC Ⅱ类抗原的表达无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孕早期体内干预协同刺激信号使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2 8表达下调和CTLA 4表达上调 ,及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偏离 ,从而诱导系统性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自然流产模型 胚胎吸收率
下载PDF
终末糖基化产物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宏 侯凡凡 梁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4-1937,共4页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人脐静 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人血清白蛋白(HSA)与HU VECs在体外共同培养,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人脐静 脉内皮细胞(HUVECs),将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人血清白蛋白(HSA)与HU VECs在体外共同培养,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 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人HUVEC表达ICAM-1和VCAM-1。AGE-HSA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 方式上调ICAM-1、VCAM-1的表达(P<0.05),而HSA对HUVECs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无影响。结论:AGE能上 调HUVECs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促进AS时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动脉硬化 内皮细胞 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下调HLA-I类分子的表达
7
作者 黄官友 黄秀艳 +3 位作者 曾耀英 吴晓萍 何贤辉 唐先高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对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法将含IDO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IDO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IDOGFP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 目的:探讨人类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对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法将含IDO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IDO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IDOGFP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证实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表达IDO。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与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HLA-A,B,C-PE染色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99.46±62.65及42.51±8.1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未加色氨酸组与色氨酸组HLA-A,B,C-PE染色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09.17±34.89及692.12±33.42,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DO下调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的表达,色氨酸能够逆转IDO所致的HLA-I类分子的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HLA-I类分子 转染 色氨酸
下载PDF
小鼠IL-1β在H22细胞的表达及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伟玲 梁淑娟 +2 位作者 牟东珍 王雪净 吴慧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0-1132,1135,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小鼠IL-1β全长基因,转染H22肝癌细胞,分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IL-1β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mIL-1β,利用jetPEI转染H22肝癌细胞,RT-PCR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IL-1β重组载体的表达,MTT方法分... 目的:重组表达小鼠IL-1β全长基因,转染H22肝癌细胞,分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IL-1β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mIL-1β,利用jetPEI转染H22肝癌细胞,RT-PCR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IL-1β重组载体的表达,MTT方法分析转染前后,野生型小鼠脾脏NK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RT-PCR扩增出小鼠IL-1β,长度约843bp。纯化的PCR产物与pIRES2-EG-FP同时经XhoI和EcoRI双酶切,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经PCR、限制性酶谱分析(XhoI+EcoRI)和DNA序列测定后,确认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mIL-1β。将该质粒转染至H22小鼠肝癌细胞中,RT-PCR和荧光观察证实,H22细胞能表达高水平IL-1β重组表达载体,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细胞相比,IL-1β转基因后H22细胞对NK92细胞杀伤抵抗性明显增强,同时野生型小鼠脾脏NK细胞对pIRES2-EGFP-mIL-1β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下降,效靶比40:1时下降了约10%。结论:IL-1β能够明显增强H22肝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抵抗性,可能是肝癌细胞借以逃逸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NK细胞 天然免疫 肝癌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5 cDNA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高效稳定表达
9
作者 薛莉 崔莲仙 +1 位作者 何维 巴德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 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5(IL15),为IL15 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利条件。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人IL15 编码区cDNA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再以脂质体法转染至CHO ... 目的 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5(IL15),为IL15 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利条件。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人IL15 编码区cDNA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再以脂质体法转染至CHO 细胞进行表达,鉴定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共获得8 株高效表达IL15 的阳性克隆,其平均活性为(31854±3272)U/(106 cells·d),稳定传代6 个月后仍保持其表达活性。结论 人IL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卵巢细胞 真核基因表达 CHO
下载PDF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0315不同形式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振宇 宋迎春 +3 位作者 吴晓霞 唐双阳 余敏君 胡四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2-1508,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和评价NMB0315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及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特异性体液/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及其免疫保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NMB0315疫苗有效的免疫方法和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 目的:初步探讨和评价NMB0315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及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特异性体液/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及其免疫保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NMB0315疫苗有效的免疫方法和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c DNA3.1(+)/NMB0315]和重组蛋白疫苗(p ET-30a/NMB0315),采用核酸初免-蛋白加强的方法联合免疫或分别免疫雌性BALB/c小鼠,测定特异性体液/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免疫血清体外杀菌效价,观察疫苗对感染B群脑膜炎球菌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NMB0315核酸疫苗组(p NMB0315-Cp G)、蛋白疫苗组(r NMB0315-FA)及联合免疫疫苗组(p NMB0315-Cp G+r NMB0315-FA)诱导的血清特异性Ig G、Ig G1、Ig G2a及生殖道灌洗液中特异性s Ig A水平在第八周达到峰值,A450值分别为(0.505±0.042、0.513±0.022、0.342±0.017、0.250±0.015)、(0.823±0.061、0.807±0.045、0.596±0.027、0.450±0.028)和(0.694±0.053、0.711±0.032、0.455±0.021、0.386±0.024),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1);其中,蛋白疫苗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联合免疫疫苗组和核酸疫苗组(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IFN-γ水平,联合免疫疫苗组明显高于蛋白疫苗组和核酸疫苗组(P<0.05);核酸疫苗组、蛋白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疫苗组免疫血清在补体介导下的体外杀菌抗体效价分别为1∶64、1∶128和1∶128,对实验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95%和80%。免疫2、4、6、8周时,核酸疫苗组、重组蛋白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疫苗组Ig G2a/Ig G1比值均小于1。结论:NMB0315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包括黏膜免疫)效果从高到低为:重组蛋白疫苗组、联合免疫疫苗组、核酸疫苗组;诱导细胞免疫的效果从高到低为:联合免疫疫苗组、核酸疫苗组、重组蛋白疫苗组;NMB0315疫苗对实验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从高到低为:重组蛋白疫苗组、联合免疫疫苗组、核酸疫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脑膜炎球菌 外膜蛋白0315 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土荆皮乙酸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佳易 刘春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土荆皮乙酸(PAB)对TGF-β1介导的人肺癌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AB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表达。West... 目的:探讨土荆皮乙酸(PAB)对TGF-β1介导的人肺癌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AB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相关标志物E-Cad、α-连环蛋白(α-CA)、间质相关标志物波形蛋白(Vim)、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上皮及间质蛋白标志物α-CA、Vim、α-SMA 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诱导组上皮标志蛋白E-Cad、α-CA表达下降,间质标志蛋白Vim、α-SMA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表达上调,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与诱导组相比,实验组与上述结果相反,且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RT-qPCR检测同样验证上述结果。结论:PAB可有效控制A549细胞EMT及迁移、侵袭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抗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土荆皮乙酸
下载PDF
抗hCD17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生育 《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制备鼠抗人CD177(hCD177)单克隆抗体,对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过表达hCD177的HeLa细胞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使用PEG作为诱导剂使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脾细胞融合,采用细胞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阳... [目的]制备鼠抗人CD177(hCD177)单克隆抗体,对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过表达hCD177的HeLa细胞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使用PEG作为诱导剂使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脾细胞融合,采用细胞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阳性杂交瘤。通过腹水生产法,rProtein A柱亲和纯化hCD177单克隆抗体,细胞ELISA法对抗体的效价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定位对抗体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产生抗hCD17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抗体亚型为IgG,细胞ELISA表明抗体的效价达到2×10^(6);流式细胞术表明抗体与过表达hCD177的HeLa细胞、L929细胞有较高的结合率;细胞免疫荧光定位试验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CD177蛋白;在对临床样品检测中,抗体能有效识别中性粒细胞,检测灵敏度高于商业化抗体。[结论]成功制备了hCD177单克隆抗体,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CD177蛋白,可应用于细胞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77 单克隆抗体 中性粒细胞 活性
原文传递
重组跨膜型人CD55分子在小鼠NIH3 T3细胞上的表达及其补体溶破保护功能的研究
13
作者 姜曼 杜瑞琴 +1 位作者 黎万玲 白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20-823,共4页
目的 :在小鼠NIH3T3细胞转染表达人天然GPI锚固型CD5 5和重组跨膜型CD5 5 TM分子 ,观察比较它们对人补体溶破异源细胞的抑制功能。方法 :将带有CD5 5cDNA、CD5 5 TMcDNA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CD5 5 pLXSN、CD5 5TM pLXSN经脂质体法转... 目的 :在小鼠NIH3T3细胞转染表达人天然GPI锚固型CD5 5和重组跨膜型CD5 5 TM分子 ,观察比较它们对人补体溶破异源细胞的抑制功能。方法 :将带有CD5 5cDNA、CD5 5 TMcDNA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CD5 5 pLXSN、CD5 5TM pLXSN经脂质体法转染PA317细胞 ,用病毒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母细胞NIH3T3。经G418加压筛选 ,利用FACS检测获得表达CD5 5和CD5 5 TM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 ,通过MTT比色法比较两种分子对人血清补体溶破细胞的抑制功能有无差别。结果 :细胞转染筛选获得多个表达跨膜型人CD5 5分子的NIH3T3细胞克隆 ,补体杀伤试验证实其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的功能 ,且两种分子的补体抑制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天然CD5 5、跨膜型CD5 5分子的小鼠NIH3T3细胞 ,证实其表达的GPI型CD5 5分子和CD5 5TM分子均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细胞的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跨膜型的CD5 5分子对PNH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I锚型CD55 跨膜型CD55 基因转染 NIH3T3细胞 补体抑制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
14
作者 Rock CS 侯虹鲁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前,有关TNF制品的来源、TNF的作用部位和调节作用已阐明。而TNF的预防作用则成为继续研究的重点(如环氧化酶抑制剂或TNF抗体)。现已逐渐认识了TNF对正常功能的诸多有利作用。在创伤早期或感染初期,TNF可直接影响局部炎症反应和适当的... 目前,有关TNF制品的来源、TNF的作用部位和调节作用已阐明。而TNF的预防作用则成为继续研究的重点(如环氧化酶抑制剂或TNF抗体)。现已逐渐认识了TNF对正常功能的诸多有利作用。在创伤早期或感染初期,TNF可直接影响局部炎症反应和适当的血流。对TNF机理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其对细胞和器官亦有影响,从而为人们了解TNF的控制和增殖方式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7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娅 陈楠 +2 位作者 王伟铭 戴胜川 周同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骨成形蛋白 7(BMP 7)对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 2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应用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DNA电泳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改变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并观察凋亡特异性蛋白酶Ca... 研究不同浓度的骨成形蛋白 7(BMP 7)对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 2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应用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DNA电泳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生化改变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并观察凋亡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3活性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 ,HK 2细胞加入 1 0ng/mlTGF β处理 2 4h后 ,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胞核或核质内可见浓度致密的颗粒状荧光 ,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条带” ,而预先加入 5 0ng/ml、 1 0 0ng/mlBMP 7共处理 2 4h后 ,可减轻TGF β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凋亡细胞亦减少 ,Caspase 3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 ,细胞凋亡率下降。提示BMP 7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具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成形蛋白-7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人白介素-4对牛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刚 傅志仁 +1 位作者 王梁华 焦炳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4(hIL-4)对经TNF-α活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4与BAEC共孵育2h后,再与4μg/L的TNF-α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BAEC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4(hIL-4)对经TNF-α活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4与BAEC共孵育2h后,再与4μg/L的TNF-α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BAEC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hIL-4对BAEC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内用hIL-4预处理BAEC后,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BAEC上的E选择素与ICAM-1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用MTT比色法测定BAEC活性的实验表明,各实验组BAEC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hIL-4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的BAEC表达E选择素与ICAM-1;hIL-4对BAEC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4 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E选择素 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晓芳 曾波航 +5 位作者 胡伟民 陈静琦 黄慧 孙建聪 彭燕 李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ylococoal enterotoxin A,SEA)对T淋巴细胞亚群Tc/Th细胞增殖的不同影响。方法:以SEA刺激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s),以3H-TdR掺入法及ELISA法检测Tc/Th细胞对SEA刺激的反应。结果:经SEA刺激后,...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ylococoal enterotoxin A,SEA)对T淋巴细胞亚群Tc/Th细胞增殖的不同影响。方法:以SEA刺激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s),以3H-TdR掺入法及ELISA法检测Tc/Th细胞对SEA刺激的反应。结果:经SEA刺激后,CBMCs中的Tc0/Th0增殖并向Ⅰ型或Ⅱ型分化。在较低浓度SEA刺激时,CBMCs分泌IL-10的比例高于γ-IFN;而经较高浓度SEA刺激后,CBMC分泌γ-IFN的比例高于IL-10。结论:SEA在较低浓度刺激时,诱导T淋巴细胞向Tc1/Th1的分化;而较高浓度时,在促进T细胞增殖的同时,可以诱导T细胞向Tc2/Th2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超抗原 T淋巴细胞 细胞分化 胎儿脐带血 体外实验
下载PDF
rIL-2激活的小鼠粘附性LAK细胞抗瘤活性和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晓莺 刘运义 +2 位作者 张卫苏 范佩芳 刘新垣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体外rIL-2培养下,可粘附到塑料板或玻璃瓶上,在除去非粘附性淋巴细胞后,粘附性LAK细胞(A-LAK)在rIL-2存在的条件下,4天内可迅速扩增36倍,与LAK细胞抗瘤活性相比,A-LAK细胞抗瘤...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体外rIL-2培养下,可粘附到塑料板或玻璃瓶上,在除去非粘附性淋巴细胞后,粘附性LAK细胞(A-LAK)在rIL-2存在的条件下,4天内可迅速扩增36倍,与LAK细胞抗瘤活性相比,A-LAK细胞抗瘤活性明显增强,培养20天后其抗瘤活性仍可达33%,从形态学分析,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粘附性 LAK细胞 肿瘤 免疫疗法
下载PDF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岑小波 王瑞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14-415,共2页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岑小波王瑞淑蜂花粉(beepolen)是蜜蜂采集回巢的花粉,含有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及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岑小波王瑞淑蜂花粉(beepolen)是蜜蜂采集回巢的花粉,含有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及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1]。本次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 NK细胞
下载PDF
TGF-β1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伟 胡可胜 孙续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研究TGF-β1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影响。方法:应用100万U/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7d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DC,加入终浓度20万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8h后获得成熟DC的体外... 目的:研究TGF-β1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影响。方法:应用100万U/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7d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DC,加入终浓度20万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8h后获得成熟DC的体外模型,将TGF-β1加入该模型中,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C分化,成熟阶段细胞表型的变化,应用ELISA检测DCIL-12的分泌水平,应用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TGF-β1对不成熟DC的特征性分子CD1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在诱导DC的成熟阶段,TGF-β1明显抑制CD40、CD86及CD83上调。此外,TGF-β1显著减少DCIL-12的分泌,显著抑制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DC是TGF-β1免疫抑制活性的靶细胞。TGF-β1不影响DC的分化,但抑制DC的成熟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DC刺激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DC IL-12 免疫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