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唐代科举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
1
作者
崔岩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唐代士人参加科举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其参政议政资格一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便自动获得。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官方对于时政问题...
唐代士人参加科举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其参政议政资格一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便自动获得。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官方对于时政问题从来不规定标准答案,任随考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这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征集、接受意见的诚恳态度,是唐代统治阶级自强、自信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才能发挥出来。然而由统治阶级自行举办的策试,尽管可以揭示某些表层化的社会现象,却无力解决社会的顽症。更兼政治派别斗争,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自然受到制约,并不能挽救唐王朝覆灭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与社会
科举与政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教育家胡瑗的务实革新思想述评
2
作者
刁维国
刁益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7期30-33,共4页
北宋教育家胡瑗主张教育社会功能论,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论,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胡瑗的实科实学思想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古代...
北宋教育家胡瑗主张教育社会功能论,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论,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胡瑗的实科实学思想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实科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胡瑗
教育思想
务实
革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教育改革家范仲淹的治学兴学思想
被引量:
2
3
作者
刁维国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治学
兴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顾乃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极具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思想
成人教育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的实态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永刚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7-19,37,共4页
天启五年(1625),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涉其名目者,以东林为中心,兼及首善、关中、江右、徽州等书院。主持者均入东林党籍,学术旨向皆问道东林,力主正学。密切的盟员关系,开放的学术交流,在生存抑或毁灭的党争大背景下,一...
天启五年(1625),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涉其名目者,以东林为中心,兼及首善、关中、江右、徽州等书院。主持者均入东林党籍,学术旨向皆问道东林,力主正学。密切的盟员关系,开放的学术交流,在生存抑或毁灭的党争大背景下,一扫王学之流弊,复揭程朱之中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
东林书院
首善书院
关中书院
江右书院
徽州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阳明教育思想与思想启蒙
6
作者
杨帆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和学术必然,主要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方面构成。"心即理"是哲学基础,逻辑地过渡到"知行合一",经由"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和学术必然,主要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方面构成。"心即理"是哲学基础,逻辑地过渡到"知行合一",经由"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的最终归宿。"致良知"之教针对程朱理学主流思想,具有思想启蒙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思想启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石贤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79-281,共3页
韩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学为道”,并提出“上教、中导、下制”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提出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进而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生观念;在教学与治学思想方面...
韩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学为道”,并提出“上教、中导、下制”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提出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进而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生观念;在教学与治学思想方面,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与“思”,应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思想
教学
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
被引量:
4
8
作者
秦小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2-158,共7页
在封建社会儒学是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明王朝在鹤庆、剑川、北胜等地设置学宫、书院、社学等;至清代,儒学向丽江、中甸、维西等民族地区拓展。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各民族...
在封建社会儒学是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明王朝在鹤庆、剑川、北胜等地设置学宫、书院、社学等;至清代,儒学向丽江、中甸、维西等民族地区拓展。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各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民族融合,改变了滇西北民族的风俗习惯。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滇西北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儒学
滇西北
民族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不教书”:明清塾师之生存状态及其形象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宝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塾师是明清两代基层私立学校的教师,属于"无位无官"之人。塾师所负责的教育对象是学业未成的"蒙童",其任职的学校是"乡学"、"义学"一类的私学,而身份则是纯粹的职业教师。在明清两代,塾师收入...
塾师是明清两代基层私立学校的教师,属于"无位无官"之人。塾师所负责的教育对象是学业未成的"蒙童",其任职的学校是"乡学"、"义学"一类的私学,而身份则是纯粹的职业教师。在明清两代,塾师收入微薄,生计困窘,趋于相对贫困化。随之而来者,则是塾师形象在民间一落千丈,科举制下师生关系开始转向,及师道尊严的沦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塾师
生存状态
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唐代文士隐读修业的私学模式
被引量:
1
10
作者
童岳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以儒经及诗文典籍为主,有...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以儒经及诗文典籍为主,有时在寺院中尚有题诗之举。另外,文人隐读修业会形成一定聚众教学模式,对宋代书院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隐读
科举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立时期肯尼亚政府的教育观
被引量:
2
11
作者
蓝建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0,共3页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全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都从事农牧业的农业国.从15世纪肯尼亚又受到英、德等国的瓜分,后成为美国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12月,肯尼亚才获得独立.由于遭受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独立之前,肯尼亚的教育不仅带有很深...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全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都从事农牧业的农业国.从15世纪肯尼亚又受到英、德等国的瓜分,后成为美国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12月,肯尼亚才获得独立.由于遭受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独立之前,肯尼亚的教育不仅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性质,而且发展极其落后.直到50年代末,议会在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仍然是:维护欧洲人的标准,提高亚洲人的标准,建立非洲人的标准.深刻反映了教育中的种族不平等.殖民主义者在肯尼亚办了几个世纪的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传统文化
经济发展
殖民主义
人的标准
普及初等教育
民族意识
政府
教育发展目标
斯瓦希利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齐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1期60-64,共5页
传教士对传统教育的审视,使人们加深了对封建教育弊端认识;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实践,进而凸显了传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传教士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介绍,为传统教育改革作好理论准备。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传教士
近代中国
教育改革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代科举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
1
作者
崔岩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文摘
唐代士人参加科举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其参政议政资格一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便自动获得。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官方对于时政问题从来不规定标准答案,任随考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这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征集、接受意见的诚恳态度,是唐代统治阶级自强、自信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才能发挥出来。然而由统治阶级自行举办的策试,尽管可以揭示某些表层化的社会现象,却无力解决社会的顽症。更兼政治派别斗争,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自然受到制约,并不能挽救唐王朝覆灭的命运。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与社会
科举与政治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ociety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politics
分类号
G40-094.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K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教育家胡瑗的务实革新思想述评
2
作者
刁维国
刁益虎
机构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7期30-33,共4页
文摘
北宋教育家胡瑗主张教育社会功能论,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论,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胡瑗的实科实学思想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实科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先导作用。
关键词
北宋
胡瑗
教育思想
务实
革新
Keywords
Northem Song
Hu Yuan
thought of education
pragmatie
innovation
分类号
G40-094.44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教育改革家范仲淹的治学兴学思想
被引量:
2
3
作者
刁维国
机构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青海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文摘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
教育
治学
兴学
分类号
G40-094.44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顾乃武
机构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文摘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极具借鉴性。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思想
成人教育
启示
Keywords
Hanyu
education ideology
adult education
revelation
分类号
G40-094.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的实态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永刚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7-19,37,共4页
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人才引进项目(200701YJ14)
文摘
天启五年(1625),诏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涉其名目者,以东林为中心,兼及首善、关中、江右、徽州等书院。主持者均入东林党籍,学术旨向皆问道东林,力主正学。密切的盟员关系,开放的学术交流,在生存抑或毁灭的党争大背景下,一扫王学之流弊,复揭程朱之中天。
关键词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
东林书院
首善书院
关中书院
江右书院
徽州书院
Keywords
The Whole Tung - Lin academy
Tung - Lin
Shoushan
GuangZhong
JiangYou
HuiZhou
分类号
G40-094.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阳明教育思想与思想启蒙
6
作者
杨帆
机构
南通职业大学社科部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16世纪王阳明教育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编号D-b/2009/01/46)
文摘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和学术必然,主要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方面构成。"心即理"是哲学基础,逻辑地过渡到"知行合一",经由"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的最终归宿。"致良知"之教针对程朱理学主流思想,具有思想启蒙之能。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思想启蒙
分类号
G40-094.4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石贤
机构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79-281,共3页
文摘
韩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学为道”,并提出“上教、中导、下制”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提出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进而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生观念;在教学与治学思想方面,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与“思”,应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思想
教学
治学
Keywords
Han Yu
educational concept
teaching
managing
分类号
G40-094.42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
被引量:
4
8
作者
秦小健
机构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2-158,共7页
文摘
在封建社会儒学是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明王朝在鹤庆、剑川、北胜等地设置学宫、书院、社学等;至清代,儒学向丽江、中甸、维西等民族地区拓展。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各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民族融合,改变了滇西北民族的风俗习惯。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滇西北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儒学
滇西北
民族地区
Keyword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fucianism,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the ethnic areas
分类号
G40-094.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不教书”:明清塾师之生存状态及其形象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宝良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基金
西南大学2009年度发展基金项目“明代教育网络中的师生关系”(项目编号:SWU09138)之前期成果
文摘
塾师是明清两代基层私立学校的教师,属于"无位无官"之人。塾师所负责的教育对象是学业未成的"蒙童",其任职的学校是"乡学"、"义学"一类的私学,而身份则是纯粹的职业教师。在明清两代,塾师收入微薄,生计困窘,趋于相对贫困化。随之而来者,则是塾师形象在民间一落千丈,科举制下师生关系开始转向,及师道尊严的沦丧。
关键词
明清
塾师
生存状态
形象
分类号
G40-094.4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唐代文士隐读修业的私学模式
被引量:
1
10
作者
童岳敏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项目"唐代的私学与文学"(2008jpw084)
文摘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以儒经及诗文典籍为主,有时在寺院中尚有题诗之举。另外,文人隐读修业会形成一定聚众教学模式,对宋代书院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唐代
隐读
科举制度
Keywords
Tang Dynasty
hidden read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分类号
G40-094.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立时期肯尼亚政府的教育观
被引量:
2
11
作者
蓝建
机构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摘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全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都从事农牧业的农业国.从15世纪肯尼亚又受到英、德等国的瓜分,后成为美国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12月,肯尼亚才获得独立.由于遭受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独立之前,肯尼亚的教育不仅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性质,而且发展极其落后.直到50年代末,议会在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仍然是:维护欧洲人的标准,提高亚洲人的标准,建立非洲人的标准.深刻反映了教育中的种族不平等.殖民主义者在肯尼亚办了几个世纪的学校。
关键词
肯尼亚
传统文化
经济发展
殖民主义
人的标准
普及初等教育
民族意识
政府
教育发展目标
斯瓦希利语
分类号
G40-09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齐福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1期60-64,共5页
文摘
传教士对传统教育的审视,使人们加深了对封建教育弊端认识;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实践,进而凸显了传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传教士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介绍,为传统教育改革作好理论准备。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传教士
近代中国
教育改革
影响
分类号
G40-094.4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唐代科举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
崔岩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宋教育家胡瑗的务实革新思想述评
刁维国
刁益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宋教育改革家范仲淹的治学兴学思想
刁维国
《青海师专学报》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顾乃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的实态性分析
张永刚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王阳明教育思想与思想启蒙
杨帆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韩愈教育思想初探
李石贤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明清时期儒学在滇西北民族地区的传播
秦小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富不教书”:明清塾师之生存状态及其形象
陈宝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略论唐代文士隐读修业的私学模式
童岳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独立时期肯尼亚政府的教育观
蓝建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杨齐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