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人情、人格与美学──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问引发的一番话
1
作者 江业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4-36,共3页
人性、人情、人格与美学──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问引发的一番话江业国最近,我带队到横县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一位语文教师问我:有的学生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总喜欢在宿舍里尖声怪叫,这从美学上说是不是属于丑。我说:当然。但这需... 人性、人情、人格与美学──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问引发的一番话江业国最近,我带队到横县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一位语文教师问我:有的学生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总喜欢在宿舍里尖声怪叫,这从美学上说是不是属于丑。我说:当然。但这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加以解释,不能简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师 审美教育 美学教学 人性 中学语文教学 自由自觉 青少年学生 人格美 人物形象 桑塔亚那
下载PDF
身体美学的哲学审视
2
作者 乔金果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7-30,57,共5页
在20世纪的身体理论研究浪潮中,美学家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身体美学"这一学科。美学和哲学共同的使命都是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身体美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正是与哲学诞生之初的品质相契合的,身... 在20世纪的身体理论研究浪潮中,美学家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身体美学"这一学科。美学和哲学共同的使命都是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身体美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正是与哲学诞生之初的品质相契合的,身体美学是以身体关怀为中心,身体美学的成立有利于哲学根本使命的完成,也给当前只注重理论思辨的哲学和美学界带来了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使命 美的生活 身体体验 身体美学
下载PDF
论阿伦特的“美感政治”
3
作者 夏开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8,共13页
阿伦特主张行动即自由,这是一种把新事物带到世界中的能力,它不受任何目的和规则的束缚。然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行动充满了危险。为了解决行动的这个困局,阿伦特强调,行动只有发生在公共领域中才有意义。公共领域作为一种显现空间... 阿伦特主张行动即自由,这是一种把新事物带到世界中的能力,它不受任何目的和规则的束缚。然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行动充满了危险。为了解决行动的这个困局,阿伦特强调,行动只有发生在公共领域中才有意义。公共领域作为一种显现空间既是美感的也是政治的,一方面它让政治行动得以展现,另一方面政治行动是在复数性的他人中进行的,在这里一种共通感开始发挥作用。在后期,阿伦特的“美感政治”则侧重于旁观者的判断,这种转向实际上是套用了康德的天才和品味的张力关系。就像天才的自由创造需要受到品味的约束一样,行动者的行动也需要在旁观者的判断那里获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特 美感政治 行动 判断 天才 品味
下载PDF
传统礼乐的美学重构: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
4
作者 易冬冬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79,128,共6页
现代人文学术对传统礼乐的重构,尤以美学最为突出。朱光潜认为礼和乐的精神能成为儒家思想学术的一以贯之的基础。传统礼乐在现代美学中的定位,是儒家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宗教-宇宙哲学的起点。宗白华认为,儒家礼法的根基,是人的... 现代人文学术对传统礼乐的重构,尤以美学最为突出。朱光潜认为礼和乐的精神能成为儒家思想学术的一以贯之的基础。传统礼乐在现代美学中的定位,是儒家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宗教-宇宙哲学的起点。宗白华认为,儒家礼法的根基,是人的真性情,即仁,即"音乐的精神"。礼和乐都是古代艺术教育和教化的方式,反映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而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并使之"端庄流丽"。礼乐艺术,是社会生活和天地精神的中介。朱、宗二人对礼乐的现代美学诠释,在路径上虽有差异,但表现出来的现代礼乐思想,却具有一致性,即礼乐,尤其是礼的"心"学化、乐感化,审美化。礼乐在传统视域中具有一体性,在现代美学观念中同样具有一体性。至此,传统礼乐在现代学科中获得清晰的定位。而他们对礼乐的美学重构,同样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礼乐思想变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礼乐 美学 现代重构 朱光潜 宗白华
原文传递
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章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现代性是包含张力的文化现象 ,从历史分期或精神实质来说 ,现代性可分为启蒙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 ,前者是对社会现代化的肯定和呼吁 ,后者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和反思。审美现代性对我们的美学文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启蒙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共鸣:一个更需重视的悲剧生成审美机制——从“中国无悲剧说”谈起 被引量:5
6
作者 寇鹏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中国无悲剧说"的根本症结是我们把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变成了"单轨制"。共鸣与超越是悲剧的两种审美机制,但实际上我们基本上只强调悲剧"崇高美"的超越性而看轻其情感的共鸣性。注重文学的... "中国无悲剧说"的根本症结是我们把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变成了"单轨制"。共鸣与超越是悲剧的两种审美机制,但实际上我们基本上只强调悲剧"崇高美"的超越性而看轻其情感的共鸣性。注重文学的超越性,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学界的基本立场。由于"革命文学"、"阶级论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一直强调"斗争反抗"的"高昂"格调,"十七年"时期文学更是成了政治的工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西方各种现代主义的热衷追捧,这些使得我们文学中共鸣式的情感叙事实际上至今仍然十分薄弱,在这种特殊语境中共鸣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共鸣式"悲剧,充分肯定悲剧在疏导人情、慰藉情感等方面的功用,将共鸣本身就作为悲剧真正的目的之一而不必一定要转化到"思想性"价值方面来,从而还原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共鸣 崇高 审美机制 重视
下载PDF
论艺术生产方式
7
作者 陈中文 《黑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0-42,共3页
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力由艺术手段、艺术对象和艺术家组成。艺术手段包括艺术工具等物质资料以及艺术语言、艺术技巧、艺术经验等。艺术对象就是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家将二者结合创作出艺术作品,... 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力由艺术手段、艺术对象和艺术家组成。艺术手段包括艺术工具等物质资料以及艺术语言、艺术技巧、艺术经验等。艺术对象就是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家将二者结合创作出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艺术生产关系决定于物质生产力,不同社会的艺术生产关系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方式 艺术生产力 艺术生产关系
下载PDF
美的“存在”之思——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例
8
作者 韩笑卓玛 代鑫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210-211,共2页
海德格尔对于艺术的思考是其存在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与《论真理的本质》中,从以"存在"为基础的存在主义美学出发,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将"艺术"与"真理"结合起来讨论,... 海德格尔对于艺术的思考是其存在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与《论真理的本质》中,从以"存在"为基础的存在主义美学出发,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将"艺术"与"真理"结合起来讨论,表现出独特的入思路径。其独特的入思路径,既对美学有巨大贡献,又有利于人们关照当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溧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美学上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他们把美学作为观念形态,放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加以考察,并且总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美属于人类观念形态,美的创造是人类的自由性劳动,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美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美学上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他们把美学作为观念形态,放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加以考察,并且总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美属于人类观念形态,美的创造是人类的自由性劳动,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美的创造是自由精神的生产活动,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基于上述思想,从人的自由性这一点出发,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美的创造的三个阶段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美学 美的创造 三个阶段
下载PDF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股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雅妮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以来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货币政策的转向,其目的在于防止经济的过快下滑。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盈利能力以及股票收益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收集了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7家全国性股...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以来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货币政策的转向,其目的在于防止经济的过快下滑。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盈利能力以及股票收益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收集了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7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宣布前后对商业银行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第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商业银行股价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他两次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 股票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下载PDF
自然审美一定晚于艺术审美吗——“自然美的发现”及其审美发生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学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自然美的发现"就是人类最初对自然美的欣赏,亦即人类自然审美活动的起源。自然审美并不晚于艺术审美,二者在史前时期大约是同时发生的。探究自然审美的发生不仅存在着美学界惯常运用的涉及独立山水等自然景物描绘的艺术文本... "自然美的发现"就是人类最初对自然美的欣赏,亦即人类自然审美活动的起源。自然审美并不晚于艺术审美,二者在史前时期大约是同时发生的。探究自然审美的发生不仅存在着美学界惯常运用的涉及独立山水等自然景物描绘的艺术文本证明法,而且存在着通常被忽略的涉及自然事物欣赏问题的文字材料观念证明法。自然审美同艺术审美一样可成为审美发生的一种证明,它也构成了审美起源理论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维度。自然审美起源之所以被漠视、误解,主要缘于现有审美起源研究的三个重大偏见:将审美发生学转换为艺术审美发生学甚至艺术发生学;即便是自然审美的历史发生也要借助艺术文本中对自然事物的独立描绘与专门欣赏来证明;以史前艺术文本为据、用物质实体证明法证明艺术审美发生,却以相对晚近的艺术文本中对自然美的独立描绘为据、用自然审美意识之出现即意识证明法来证明自然审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自然审美 审美发生学 审美起源 艺术起源
下载PDF
论洪毅然“功用”的美感思想
12
作者 孙殿玲 刘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0-93,共4页
在中国现当代美学中,洪毅然的美感思想独具特色,不仅强调美感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性,认识到美感的历史性存在,而且对美感和快感作了严格区分,承认"有用"和"好恶"等个人利害观念对美感形成的直接影响,并大力提倡审美... 在中国现当代美学中,洪毅然的美感思想独具特色,不仅强调美感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性,认识到美感的历史性存在,而且对美感和快感作了严格区分,承认"有用"和"好恶"等个人利害观念对美感形成的直接影响,并大力提倡审美实践活动,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情趣。特别是,洪毅然把实用艺术当作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完成美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功用"性作为贯穿他的美感思想的主线,这与他坚持审美和艺术服务功能的观念紧紧相联。他的美感思想,于理论于实践,于过去于未来,对审美实践与理论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毅然 美感 功用
下载PDF
从纯粹形而上的建构到对审美器物的重视——中国美学的突围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5-122,128,共8页
20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除了极少数的美学著作涉及中国的本土审美实践外,基本上是一种"理论美学研究",而且主要是在西方理论话语基础上的研究。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需要突围,需要创新。创新的要诀在于寻找独特的审美文化... 20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除了极少数的美学著作涉及中国的本土审美实践外,基本上是一种"理论美学研究",而且主要是在西方理论话语基础上的研究。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需要突围,需要创新。创新的要诀在于寻找独特的审美文化的自有密码,而不是刻舟求剑似地运用别人在自己经验之上提升的理论,特别是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理论来解释不同文明的审美实践。我们认为,"器物美学"的提出,可以促使目前中国美学研究重视人类审美活动史上极为丰富、极为特殊的中国式美学存在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困境 突围 器物美学 审美实践 文化密码
下载PDF
论南朝礼学对美学观念的建设
14
作者 袁济喜 程景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4,共11页
南朝礼学发达,礼学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与美学观念的更新、美学思想的发展相关。受玄学与佛学影响,南朝礼学将自然与名教相融合,以重建汉魏以来的礼乐文明体系,有着不同于传统礼学的特征。萧统、刘勰将礼学与日常生活、施政结合起来... 南朝礼学发达,礼学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与美学观念的更新、美学思想的发展相关。受玄学与佛学影响,南朝礼学将自然与名教相融合,以重建汉魏以来的礼乐文明体系,有着不同于传统礼学的特征。萧统、刘勰将礼学与日常生活、施政结合起来,并在他们的文学活动中自觉运用礼学来重构文学与美学理念,以纠正当时的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礼学 名教与自然 文学与美学 理论重构
下载PDF
苏轼古琴美学思想发微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筠筠 肖伊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0,共6页
士人之琴可谓中国琴文化主流,许多风流雅士在琴史上流传了众多美妙传说,同时也有许多文人学士以对琴道的高妙领悟、琴学的深入理解、琴德的身体力行、琴艺的精妙演绎,把中国琴文化引向至上的境界。苏轼是士人琴的代表,对琴学琴德有深刻... 士人之琴可谓中国琴文化主流,许多风流雅士在琴史上流传了众多美妙传说,同时也有许多文人学士以对琴道的高妙领悟、琴学的深入理解、琴德的身体力行、琴艺的精妙演绎,把中国琴文化引向至上的境界。苏轼是士人琴的代表,对琴学琴德有深刻的理解与弘扬,与德士也贴近。本文从知琴与惜琴、琴与人生境界、琴诗中的审美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苏轼琴学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琴文化 古琴美学
下载PDF
宗白华美学方法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硕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9-82,共4页
宗白华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美学大师之一,他的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联系性和生命意识。在广泛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他可以做到西学中用,兼容并包,辩证地与中国传统美学实际有机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重视直觉体悟... 宗白华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美学大师之一,他的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联系性和生命意识。在广泛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他可以做到西学中用,兼容并包,辩证地与中国传统美学实际有机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重视直觉体悟,反对纯粹逻辑推理,将体验式考察与求实精神融为一体。他以强大的知识素养和开阔的视野,对中西美学进行多重维度的深入分析,形成了以时空观为轴,跨文化背景、跨学科形态和跨艺术门类相交叉的独特研究方法。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内涵,推动其现代化的转型,而且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美学 方法论
下载PDF
中国重内美的思想传统及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
17
作者 康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6,共5页
重视内美是中国美学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广泛渗透和表现在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生成、审美形态等各个方面。近代以来的一些艺术家和学者总结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思想,形成"重内美观",把重内美作为中国美学的特征,或做历时的... 重视内美是中国美学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广泛渗透和表现在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生成、审美形态等各个方面。近代以来的一些艺术家和学者总结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思想,形成"重内美观",把重内美作为中国美学的特征,或做历时的叙述,或尝试以"内美"为核心做共时的理论建构。近年来王建疆提出的内审美理论,将内审美作为一种初级审美形态纳入审美理论视域,使之成为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识别标志,从而使重视内美的传统思想走上了理论化、形态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重内美观 内审美
下载PDF
理论与历史的美学“变奏”——保罗·盖耶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8
作者 保罗·盖耶 韩筱蓁 杨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7,187,共11页
访谈中,盖耶教授主要针对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关系、现代美学的核心问题、观念论与康德美学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与其他的历史一样,美学史的书写总是一种选择。尽管理论和历史的意图或原则不同,但实践中,美学理论永远不能完全脱... 访谈中,盖耶教授主要针对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关系、现代美学的核心问题、观念论与康德美学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与其他的历史一样,美学史的书写总是一种选择。尽管理论和历史的意图或原则不同,但实践中,美学理论永远不能完全脱离美学的历史。如何找到一种能够综合真理、情感和想象的路径,构成了现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一个成功的美学理论应该能够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做出说明,将它们概念化或提供某种概念空间,并探讨它们如何能结合在一起。对于观念论与康德美学,盖耶教授认为,在今天过于强调鉴赏判断力的普遍有效性可能不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值得重视。美学和观念论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许对美学来说,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观念论”和“实在论”对立,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更多观念论色彩与更少观念论色彩之间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盖耶 美学理论 美学史 康德美学 分析美学
下载PDF
论《庄子》美学中“游”的内心现世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佳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哲学和美学并举是《庄子》的一大特征,其中"游"的审美理念更是《庄子》思想的终极阐述,是其审美的重中之重。精神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能合乎内心现世性。庄子通过对有限人生和人世的否定,通过对无限精神自由的追求... 哲学和美学并举是《庄子》的一大特征,其中"游"的审美理念更是《庄子》思想的终极阐述,是其审美的重中之重。精神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能合乎内心现世性。庄子通过对有限人生和人世的否定,通过对无限精神自由的追求,提出了"游"的内心现世性。"游"则是达到精神自由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美学 内心现世性
下载PDF
朱熹的审美体验论
20
作者 洪永稳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53-55,共3页
从审美体验论的角度分析了宋代美学家朱熹美学的体验论思想,认识到:他的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它既是中国先秦以来"道体论"美学的终结,也是宋代以后"体道论"美学的开始。通过对朱熹审美阅读理论的探索,论述... 从审美体验论的角度分析了宋代美学家朱熹美学的体验论思想,认识到:他的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它既是中国先秦以来"道体论"美学的终结,也是宋代以后"体道论"美学的开始。通过对朱熹审美阅读理论的探索,论述了朱熹主张审美体验论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在强度上要反复玩味、沉潜涵泳,在深度上得到"通身在水""透内皆湿"的程度,方可感知和体验美的存在。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审美体验 熟读涵泳 通身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