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散文学的时代表征及其世界意义——以非洲英语文学为例 被引量:76
1
作者 朱振武 袁俊卿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158,207,共25页
通常意义上的流散文学,指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但在这种异邦流散之外,还存在本土流散、殖民流散两大重要流散文学谱系。有些作家尽管未曾实现地域流散或徙移,却长期生活在异邦文化的浸淫中,其创作同样... 通常意义上的流散文学,指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但在这种异邦流散之外,还存在本土流散、殖民流散两大重要流散文学谱系。有些作家尽管未曾实现地域流散或徙移,却长期生活在异邦文化的浸淫中,其创作同样具有身份焦虑、种族歧视、家园找寻、文化混杂和边缘化体验等各种流散表征。作为“非主流”英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英语文学普遍具备上述三大流散表征。这种流散症候是非洲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冲突与融合后的产物,是经过殖民、反殖民和民族解放运动冲刷与洗礼的结果。认识和把握非洲英语文学的流散表征,并据此对流散文学基本概念进行重新阐释,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各地的文学现象、创作发生和文化成因,揭橥其复杂的源流嬗变和深层的世界文学文化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文学 非洲英语文学 异邦流散 本土流散 殖民流散
原文传递
汉学家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研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振武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7,共7页
目前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几乎都由汉学家译介,也基本都是通过海外出版机构策划发行。对其译介行为展开系统、深入和持续的研究在认识“译出”规律、构建翻译史研究、推动翻译文学进入译入语国别文学体系的进程中意... 目前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几乎都由汉学家译介,也基本都是通过海外出版机构策划发行。对其译介行为展开系统、深入和持续的研究在认识“译出”规律、构建翻译史研究、推动翻译文学进入译入语国别文学体系的进程中意义重大。本文从人物和作品两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中的汉学家译者研究作一梳理考察,通过对现象的深度调查分析,指出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失衡、维度不足、审美缺席、重“译”轻“介”等问题。呼吁学界积极拓展研究对象,挖掘译者多重身份,彰显自身文学特质,推进译作影响研究,以助力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中国当代文学英译 文学“走出去”
原文传递
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振武 李丹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184,208,共23页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一度被视作蛮荒之地,非洲文学也成了难以被人看见的“山中之花”而倍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但非洲文学于2021年实现爆发,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其去殖民性、流...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一度被视作蛮荒之地,非洲文学也成了难以被人看见的“山中之花”而倍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但非洲文学于2021年实现爆发,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其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文化表征使然,是其百余年来跨域融通、踔厉奋发和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使然,也是其秉持自我、消弭隔阂、牢记历史但又眼望前方的“非洲性”的独特魅力使然。非洲文学虽然脱胎于西方对非洲的殖民历史和欺凌压迫,但在殖民、反殖民和去殖民书写中衍生出多种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美学表达、思想观念和历史形态,并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呈现出全方位的流散特质。这种关注、吸纳、正视异质文化张力的流散特质,使非洲文学的本土书写蕴含着鲜明的世界意识与和合理念,演化出具有当代非洲民族精神的多样性文明,从而使非洲文学有效参与到世界文学乃至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并在与西方文化的正和博弈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对世界文明的互鉴、融通、共生和共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性 去殖民性 流散性 混杂性 文明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中国学者文学英译的困顿与出路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振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9,255,256,共11页
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向外译介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崎岖道路上不断攀爬探索,虽挫败连连,但却越挫越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学者的文学英译有其自身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有着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和意... 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向外译介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崎岖道路上不断攀爬探索,虽挫败连连,但却越挫越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学者的文学英译有其自身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有着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和意义。与霍克斯的译本相比,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在英语世界遭受冷遇,并不是因为杨译本质量不佳,而是因为其采用的以忠实文本为圭臬的翻译策略在当时来说有些超前,而现在则已经具备了接受这样翻译的国际语境;老舍将其小说《离婚》的英译者伊文·金告上法庭,并收回版权自行翻译,只因其译者在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时失去了底线,歪曲了中国文学;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在英语世界的成功提醒中国的英语学者,重视和讲求文本迻译策略的同时,还要强调译本的宣传推介等市场营销工作。及时总结中国学者文学外译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并融入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者文学英译 困顿与出路 中国梦 市场因素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项目国企开发模式及风险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董霞威 马长啸 +6 位作者 黄海 朱振武 蔡恩雨 李学峰 郭正中 莫纶民 康宏 《分布式能源》 2021年第6期24-30,共7页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低碳清洁、因地制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应对气候变化、化石能源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推动能源革命,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对于促进我国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健康发...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低碳清洁、因地制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应对气候变化、化石能源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推动能源革命,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对于促进我国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不同分布式光伏项目客户类型的特点及其盈利模式,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国有企业参与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的优、劣势,研究成果可为国有企业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国有企业 开发模式 开发风险
下载PDF
西人英译中国典籍的价值取向与中国形象的异域变迁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振武 袁俊卿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4,190,共11页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逐渐形成的区分“优劣”的固化观念,“文明等级论”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以及各学科的发展渗透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背景下,早期的传教士和后来的几代汉学家所做的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在对中国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逐渐形成的区分“优劣”的固化观念,“文明等级论”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以及各学科的发展渗透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背景下,早期的传教士和后来的几代汉学家所做的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在对中国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又有着怎样有别于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其译介行为对西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造成了哪些影响,都需要仔细甄别与辨析。在新时期语境下,深度探究处在集体无意识之中的西人英译,考察其英译中国文化典籍的目的动机、文本选择、翻译策略、文化误读及其背后的心理流变等问题,考察其问题的成因以及这些问题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文明等级论” 中国文化英译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身份认同与共同体意识——最新诺奖作家古尔纳《最后的礼物》的创作旨归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振武 游铭悦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82,共13页
流散于世界各地的非洲边缘人民生活日益成为人文学者及作家关注的焦点。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的多部小说均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对非洲流散者的生存境遇与出路问题给予了深... 流散于世界各地的非洲边缘人民生活日益成为人文学者及作家关注的焦点。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的多部小说均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对非洲流散者的生存境遇与出路问题给予了深切关注与思考。他的第八部小说《最后的礼物》更加关注流散家庭,着重复写流散者缺失身份认同的群体经验,探索不同时代人物身份认知的相互纠葛以及解决矛盾的心灵和解之路,彰显出作者对流散者未来的企盼和文化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身份认同 非洲流散 共同体意识 和解之路
下载PDF
殖民主义阴影下的难民命运——诺奖作家古尔纳《海边》的主题考论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振武 陈亚洁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7,共6页
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非洲作家古尔纳对殖民地人民的命运、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全方位渗透和影响以及难民在异国他乡的困境等问题给予特别关注,其第六部小说《海边》正是这样的代表作。殖民地人民深受殖... 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非洲作家古尔纳对殖民地人民的命运、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全方位渗透和影响以及难民在异国他乡的困境等问题给予特别关注,其第六部小说《海边》正是这样的代表作。殖民地人民深受殖民主义余毒的影响,在自己的国家难以生存下去,不得已以难民的身份去国离乡,前往曾经是殖民国的国家寻求庇护。作者精准地把握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毁灭性影响和逃离本国后的难民群体不得不面临的种种困境,对殖民问题及其后果有着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难民问题 《海边》 殖民主义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瘟疫书写的终极关怀——以南非英语小说《瘟疫之墙》为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振武 陈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瘟疫之墙》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作品从欧洲瘟疫书写传统中汲取灵感,批判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小说以瘟疫为寓言,通过探讨中世纪时期人类面对黑死病的种种行为,映照出当时南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 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瘟疫之墙》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作品从欧洲瘟疫书写传统中汲取灵感,批判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小说以瘟疫为寓言,通过探讨中世纪时期人类面对黑死病的种种行为,映照出当时南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借助人们面对"瘟疫"所产生的共同痛苦和创伤,在南非社会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以期对即将到来的民族和解有所裨益。白人作家力图通过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黑色书写"为受压迫的黑人群体发声,从而消弭长期以来的偏见和歧视,而这种对共同体的认同及守望相助的信任在全球大流行病肆虐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隔离 种族 爱情 责任
原文传递
《解放了的埃塞俄比亚》的文明互鉴与去中心化营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振武 薛丹岩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5期71-79,共9页
加纳作家J.E.凯斯利·海福德的《解放了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英语小说的先锋之作,但这部作品对未来问题的预见和洞见及其对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海福德将非洲和黑人民族看作一个整体,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诠... 加纳作家J.E.凯斯利·海福德的《解放了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英语小说的先锋之作,但这部作品对未来问题的预见和洞见及其对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海福德将非洲和黑人民族看作一个整体,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诠释了非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之间的相通性与互补性,在去中心和反权威话语的建构中为黑人民族争取平等地位。作者精准捕捉到欧洲殖民者在宗教、政治和民族等问题上存在的种种矛盾悖论,揭示了其文明外衣下包藏的野心与罪恶,为重建黑人个性勾勒了理想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了的埃塞俄比亚》 文明互鉴 非洲个性
下载PDF
津巴布韦英语文学的新拓展与新范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振武 蓝云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7,共10页
津巴布韦的英语文学较少受到学界关注,但近30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迅猛发展和突出成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津巴布韦的黑人英语作家已经取代白人英语作家成为主要创作群体,以真正代言人的身份重塑着非洲形象;多种文学形式,尤其... 津巴布韦的英语文学较少受到学界关注,但近30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迅猛发展和突出成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津巴布韦的黑人英语作家已经取代白人英语作家成为主要创作群体,以真正代言人的身份重塑着非洲形象;多种文学形式,尤其是短篇小说的创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津巴布韦英语文坛繁荣兴盛的力证;这时期的作家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关怀国家未来,聚焦“津巴布韦危机”下的人生百态,特别凸显了普通大众在生存困境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坚韧意志,具有鲜明的审美属性和感人的道德力量,成为非洲英语文学的重要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巴布韦 非洲文学 非洲英语文学 创作范式 短篇小说 津巴布韦危机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唑吡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血药浓度及疗效影响
12
作者 庄建伟 朱振武 雷东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唑吡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万江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唑吡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万江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研究对象均予唑吡坦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验性用药,观察组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个体化用药。对比分析2组的血药浓度、疗效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结果:2组的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唑吡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个体化用药方面有着良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失眠症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唑吡坦 血药浓度 疗效 个性化用药
下载PDF
文本的改写与主体的重构——诺奖作家古尔纳小说《多蒂》创作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振武 苏文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2-63,158,共13页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多蒂》以出生在英国的黑人女孩多蒂为主人公,讲述其在伦敦艰难谋生、自强奋斗的立志故事,但文本的深处却是对殖民问题及其后果的深切关怀。小说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多蒂》以出生在英国的黑人女孩多蒂为主人公,讲述其在伦敦艰难谋生、自强奋斗的立志故事,但文本的深处却是对殖民问题及其后果的深切关怀。小说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继承并改写了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经典成长小说传统,同时又重构了以非洲人为主体的成长小说,进而完成了帝国叙事的后殖民逆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多蒂》 成长小说 改写与重构
下载PDF
高压开关柜应急处置装置故障辨识技术研究
14
作者 曹忺 朱振武 高浦润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故障识别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传感器辅助的高压开关柜应急处置装置故障自动辨识技术。利用双目视觉、红外及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开关柜的故障进行综合检测和辨...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故障识别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传感器辅助的高压开关柜应急处置装置故障自动辨识技术。利用双目视觉、红外及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开关柜的故障进行综合检测和辨识,结合数据融合算法和机器学习方法,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开关柜的多种故障类型,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应急处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多源传感器 故障辨识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振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9,165,共13页
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的策略与问题是近年我国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正确评判和阐释其译介的发生、迻译的策略、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当下至关重要。《全都为了凯瑟琳》是尼日利亚戏剧家费米·... 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的策略与问题是近年我国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正确评判和阐释其译介的发生、迻译的策略、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当下至关重要。《全都为了凯瑟琳》是尼日利亚戏剧家费米·奥索菲桑对曹禺剧本《雷雨》进行的迻译和改编,是中国文学走进非洲一次大胆的实验性尝试。译本整体上从目标读者出发,采用归化策略,将原著的中国时空和形象进行了非洲化改编,将角色的悲剧命运糅合到非洲现实矛盾之中,将中国隐喻进行了非洲化转换,表达了作者推动中非文学交流与对话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中非双方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较深,且长期处在西方话语的构建之中,文学交流易于陷入新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话语陷阱,形成辗转体认现象,使这样的过度归化和改编隐含着一定的误读和误导风险。因此,中非文学交流需要精熟源语和目标语文学、熟稔目标读者和文化市场、有文化担当和有责任心的译者,也需要提高选材的适当性、迻译的忠实性、策略的正确性、改编的适度性、调整的适宜性和目标的精准性,从而加强中非文学交流的有效性和长效性,以期更好地达到文明互鉴和文化多样性的交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米·奥索菲桑 《雷雨》 过度归化 辗转体认 中非文学交流 文明互鉴
下载PDF
古尔纳《绝妙的沉默》中叙述声音的三重建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振武 贡建初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5,共7页
国外学者对于诺贝尔奖作家古尔纳代表作《绝妙的沉默》的论断较为一致,大多认为异邦流散导致叙述者处于异质文化的冲突之中,保持沉默或模拟殖民话语发声则是其协调身份认同与适应移民社会的主要策略。然而这并非叙述者用沉默应对问题的... 国外学者对于诺贝尔奖作家古尔纳代表作《绝妙的沉默》的论断较为一致,大多认为异邦流散导致叙述者处于异质文化的冲突之中,保持沉默或模拟殖民话语发声则是其协调身份认同与适应移民社会的主要策略。然而这并非叙述者用沉默应对问题的唯一原因。作为走进文学作品深处的堂奥之一,听声探路以叙述声音的建构为线索解读小说。从对话中探究创伤记忆对叙述者沉默的影响,从人物内心的共鸣中分析主角对自我和解的期望,并还原其复原创伤的努力。抓住这一点,我们对古尔纳创作的叙事策略与沉默美学的理解就又上了一层,对非洲文学叙事策略和文本形态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叙述声音 异邦流散 创伤复原
原文传递
“非洲之心”的崛起——肯尼亚英语文学的斗争之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振武 陆纯艺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1,共6页
作为"非洲之心"的肯尼亚,其英语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界重视。实际上,肯尼亚英语文学根植于多样的本土部落文化,又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学经验,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形态。它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斗争之路,经历了萌芽期、... 作为"非洲之心"的肯尼亚,其英语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界重视。实际上,肯尼亚英语文学根植于多样的本土部落文化,又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学经验,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形态。它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斗争之路,经历了萌芽期、发酵期和繁荣期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部落文学中跳脱而出,在历史问题中不断求索,对现实矛盾高声批驳。独具美学魅力和斗争精神的肯尼亚英语文学有必要从源头上梳理其发展的脉络,对其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英语文学 部落文学 爱国主义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民族文学外译的可信度透视——以徐穆实《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振武 黄天白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7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民族文学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正是其译介出去的难点,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徐穆实的代表译作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额尔古纳河右岸》)为研究对象,从对民族特有词语的翻译、对话形式转换和语... 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民族文学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正是其译介出去的难点,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徐穆实的代表译作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额尔古纳河右岸》)为研究对象,从对民族特有词语的翻译、对话形式转换和语段添减等方面入手,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来探究徐穆实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思想。徐穆实充分尊重原文,尽可能保证对原文准确地翻译,同时他的翻译又有着独特的个人色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原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徐穆实通过两方面的兼顾与平衡,证明中国文学走出去并不是非要削足适履以迎合西方人的价值观,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和保留原作的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以尽可能保证作品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以独特而又可信的方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穆实 翻译策略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国文学走出去 可信度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外译的“文化寻根”与“审美迁徙”——杜博妮《棋王》译介策略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振武 郑成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13,共11页
在中国文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当下,译者的文化翻译观成为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文化观决定译作的价值取向,而翻译观则塑造译作的审美风格。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在翻译阿城的《棋王》一书时,不仅在文化站位上独树一帜,以中国文化为中心,... 在中国文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当下,译者的文化翻译观成为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文化观决定译作的价值取向,而翻译观则塑造译作的审美风格。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在翻译阿城的《棋王》一书时,不仅在文化站位上独树一帜,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文化翻译理念,而且十分注重原本和译本之间美学价值的高度契合。本文通过大量例证分析,探究了杜博妮如何以自身的文化翻译观为指针,圆满地完成了中国文学外译的“文化寻根”和“审美迁徙”之旅,以期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分析实例和学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博妮 阿城 棋王 文化寻根 审美迁徙
下载PDF
从单一走向多维的忠实理念——以葛浩文对萧红作品的改译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振武 朱砂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厘清葛浩文的翻译忠实观的内涵及其发展流变,选取葛浩文翻译的萧红两部小说《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前后两个译本做细致比对,以具体实例分析、阐释初译本和改译本,认为葛浩文的迻译理念是从起初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意义忠实,到后来... 为厘清葛浩文的翻译忠实观的内涵及其发展流变,选取葛浩文翻译的萧红两部小说《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前后两个译本做细致比对,以具体实例分析、阐释初译本和改译本,认为葛浩文的迻译理念是从起初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意义忠实,到后来的意义、语气、效果和审美等四个维度并重的多方位忠实。葛浩文的忠实观是动态渐进的,随着其对中国文学作品理解的加深和译量的增加,其忠实度在不断向纵深延展,表现出译者思想从西方本位观到文化交流观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迻译理念 萧红作品 改译 忠实观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