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彦昕 谢震宇 +1 位作者 孙乔 傅益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分析2006-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做好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 目的分析2006-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做好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起,发病1 923人,死亡48人,以一般事件为主,报告数以2008年、2013年较多,呈逐年递减趋势。前五年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后五年以环境因素事件居首。39.8%为传染病事件,高峰在4月与11-12月,其中以水痘最多占59.5%。31起发生在学校,占33.3%。环境因素事件致死34人,占总死亡人数70.8%。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乡镇、学校是高发地点。事件类别由传染病事件转为环境因素事件为主。环境因素事件是主要致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付振宇 孙利国 +3 位作者 马俊 张鸽 张杰 陈永昌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评价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94例斜仰卧位行P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结石残... 目的:评价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94例斜仰卧位行P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出血、感染情况。结果: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一期清除结石90例,二期清除结石4例;需输血患者5例,其中保守治疗无效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栓塞术止血1例;尿脓毒血症8例,经抗感染治愈;无败血症休克病例。随访2个月-2年,患者均健在,无结石复发需二次手术患者。结论:斜仰卧位PNL一期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可控,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斜仰卧位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振宇 孙立峰 +3 位作者 王吉 陈林俊 谢路炜 汤祎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52-2755,共4页
目的调查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临床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43例,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调查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临床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43例,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导致患者感染致病菌进行检测,同时,对非感染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TNF-α和IL-12p70)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64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64例,感染率为9.95%;logistic分析证实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是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4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81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6.66%、28.40%和4.94%;感染患者IL-8、IL-1β、IL-6、IL-10、TNF-α和IL-12p70等各项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应得到临床重视,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住院时间、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感染情况 病原菌分布 外周血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双乌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振宇 孙有树 +1 位作者 郝少君 张正臣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0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观察双乌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乌镇痛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双乌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乌镇痛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V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双乌镇痛胶囊 卡马西平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