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山麦冬中无机元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霞 赵桦 闫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4-80,共7页
采用浓HNO_3-H_2O_-2混合酸体系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不同地区山麦冬块根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山麦冬块根中所含12种元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4~0.9999,... 采用浓HNO_3-H_2O_-2混合酸体系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不同地区山麦冬块根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山麦冬块根中所含12种元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4~0.9999,RSD为1.15%~4.47%,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507~0.5040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5.16%~104.54%。所测山麦冬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有5种常量元素K、Ca、P、Na、Mg,7种微量元素Fe、Al、Zn、Mn、Sr、Cu、Ba。微量元素Ni、V、Co、Li及重金属元素Pb、Cd、Cr、Hg未检测出。山麦冬植物块根中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积累规律与山麦冬药材中的情况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山麦冬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麦冬 无机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下载PDF
不同压力支持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华嗣 谷玉雷 +2 位作者 赵华延 王华启 张国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60-386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压力支持水平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1例ARF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低压力支持组(27例)及高...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压力支持水平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1例ARF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低压力支持组(27例)及高压力支持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高压力支持组接受高压力支持水平NIPPV,低压力支持组接受低压力支持水平NIPPV。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和pH值差异;比较3组患者的致死率、气管插管率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高压力支持组HR、RR和PaCO2均低于对照组及低压力支持组,PaO2和pH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支持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支持组治疗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66.7%)和低压力支持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力支持水平NIPPV在ARF急诊治疗中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高压力支持
下载PDF
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屹钦 常华 +3 位作者 严玉霖 吴杰 邓紫燕 王世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86-88,共3页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细菌病,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给家畜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兽医公共卫生方面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之一。据此,笔者等对布氏杆菌从流行情况调查、病原学特性、致病因子的最新研究、检测技术进展及治疗防制等方...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细菌病,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给家畜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兽医公共卫生方面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之一。据此,笔者等对布氏杆菌从流行情况调查、病原学特性、致病因子的最新研究、检测技术进展及治疗防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为防制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致病因子 检测技术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蜜楝果实中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英丽 赵桦 +2 位作者 王霞 闫蕊 李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蜜楝果实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吴茱萸生物总碱提取得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设计蜜楝生物碱超声提取的实验模型,对影响蜜楝果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超声功率、提取温度... 利用响应面法对蜜楝果实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吴茱萸生物总碱提取得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设计蜜楝生物碱超声提取的实验模型,对影响蜜楝果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蜜楝果实中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50℃、液料比40︰1(mL﹕g)、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蜜楝生物碱的提取得率为12.76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方法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为蜜楝果实中生物碱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楝 吴茱萸碱 吴莱萸次碱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腹膜纤维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华 高延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腹膜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1)·d^(-1)腹腔注射;模型组每天给予0.1%葡萄糖氯己定1.0 ml·100 g^(-1)·d^(...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腹膜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1)·d^(-1)腹腔注射;模型组每天给予0.1%葡萄糖氯己定1.0 ml·100 g^(-1)·d^(-1)腹腔注射;褪黑素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天给予褪黑素5.0mg·kg^(-1)·d^(-1)溶于0.5 ml 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以上操作均持续14 d。14 d后分别测量3组大鼠的腹膜超滤量,之后处死大鼠并留取大鼠腹膜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腹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腹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腹膜组织p-Smad2/3及Smad7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膜超滤量减少,腹膜厚度显著增加,且伴有间皮细胞排列紊乱、间皮下胶原纤维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等腹膜纤维化表现,且对TGF-β1及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大鼠腹膜超滤量改善,腹膜纤维化表现减轻,腹膜组织变薄,对TGF-β1及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褪黑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腹膜纤维化进展,其抑制作用通过下调TGF-β/Smad通路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纤维化 褪黑素 TGF-Β/SMAD
下载PDF
微藻CO_2同化过程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丽华 吴沿友 +3 位作者 谢腾祥 李海涛 张开艳 杭洪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研究微藻CO_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对研究微藻在碳效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获取微藻CO_2同化过程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的在体实验方法。文章以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野外红枫湖混合藻三种岩溶湖泊微藻为例... 研究微藻CO_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对研究微藻在碳效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获取微藻CO_2同化过程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的在体实验方法。文章以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野外红枫湖混合藻三种岩溶湖泊微藻为例,利用双向标记建立了能在体获得此分馏值的方法,并通过此分馏值定量了微藻的各种无机碳利用途径份额。获得各自CO_2同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值分别为15.3‰、14.8‰、21.7‰。三种藻分馏值差异主要与藻的种类及其细胞体积大小有关。利用此分馏值计算出衣藻、小球藻、混合藻自然培养下的碳酸氢根离子途径利用份额分别为100%、81.1%、97.8%,表明了生长在岩溶湖泊的微藻利用无机碳的途径主要为碳酸氢根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 无机碳利用 碳酸氢根离子
下载PDF
电网供电直流侧电压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书英 赵学花 +1 位作者 李燕 任巧莲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对电网供电直流侧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电压过高出现局部放电现象。进行电压控制时,应精确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调节电流使其过零对电压进行控制,但是传统方法将RMC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和电压源换流器相融合,组建精简矩阵变换... 对电网供电直流侧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电压过高出现局部放电现象。进行电压控制时,应精确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调节电流使其过零对电压进行控制,但是传统方法将RMC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和电压源换流器相融合,组建精简矩阵变换器进行电压进行控制,不能获取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无法调节电流过零对电压进行控制,降低了电压控制的精度。提出基于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电网供电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利用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基础上,融合空间矢量调制方法获得直流侧电压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小损耗,得到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PWM波输出电压,并将电源周期分为不同的区间,获取基波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将各PWM周期分成两段,并依据输出电压空间矢量,计算所需中间直流环节平均电压,依据较大的两个输入线电压合成所需的直流环节平均电压,根据三相输入电流过零完成对直流侧电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精确度较高,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直流侧电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交型矩阵 变换器 直流侧电压控制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耐药相关基因Pfcrt和Pfmdr1单倍型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超 魏庆宽 +10 位作者 李瑾 肖婷 尹昆 孔祥礼 王用斌 崔勇 孙慧 赵桂华 朱嵩 闫歌 黄炳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Pfcrt和Pfmdr1的单倍型,分析突变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序列设计套式PCR引物,对采自全省非洲务工返乡的输入性恶性疟感染者血样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基... 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Pfcrt和Pfmdr1的单倍型,分析突变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序列设计套式PCR引物,对采自全省非洲务工返乡的输入性恶性疟感染者血样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样本Pfcrt基因第72~76位点和Pfmdr1基因第86、1 042和1 246位点目的片段全部成功扩增和测序。Pfcrt基因中69.12%为野生单倍型CVMNK,30.88%为突变单倍型,突变型包括CVIET、CVIDT及混合型,其中CVIET数量最多。Pfmdr1基因中69.12%为野生单倍型NND,30.88%为突变单倍型,即YND及混合基因型。6个非洲输入来源国样本中,除几内亚Pfcrt基因全部为野生型外,其它国家Pfcrt和Pfmdr1基因均有突变型存在。5例样本Pfcrt和Pfmdr1基因共同表现为突变单倍型。结论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Pfcrt和Pfmdr1基因突变单倍型具有多样化特征。Pfcrt和Pfmdr1突变型比例均低于野生型,提示目前该省流行的输入性恶性疟未出现严重的氯喹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性病例 耐药性 Pfcrt基因 Pfmdr1基因 单倍型 突变型
下载PDF
汉江水源区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铜空间分布研究
9
作者 杨瑞 赵宾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铜元素是作物生长与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又属难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可导致环境污染,研究铜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对于汉江流域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网格法进行野外采样,在汉江中游余姐河小流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 铜元素是作物生长与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又属难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可导致环境污染,研究铜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对于汉江流域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网格法进行野外采样,在汉江中游余姐河小流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共计采样点205个,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验测定土壤0~60cm的铜元素含量。通过地统计学研究方法以及储量估算公式,对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土壤有效铜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铜含量呈现降低趋势,3个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20cm(H1)、20~40cm(H2)和40~60cm(H3)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分别为1.69、1.27和0.97mg/kg。2.土壤有效铜拟合最优模型在三个土层下均为高斯模型,且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铜空间分布呈现斑块分布格局。3.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单位面积土壤有效铜的含量表现为草地>梯田>农地>林地,分别为0.306g/m^2、0.295g/m^2、0.320g/m^2和0.328g/m^2,研究区0~60cm土壤有效铜储量为130.9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土壤铜 土地利用 高斯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