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65
1
作者 邓尚 李慧莉 +2 位作者 张仲培 吴鲜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888,共11页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托普39断裂体系与顺北1、顺北5断裂带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构造演化方面存在根本差异。NNE向托普39断裂带早期在共轭走滑状态下左行活动,晚期受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的控制,反转为右行走滑,而同体系中的NNW向次级断裂晚期几乎未活动。顺北5断裂(NNW-NS向)带先于NE向顺北1断裂形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托普39断裂带主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且叠接拉分段是更有利的富集部位。此外,基于对顺北1断裂带上多口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表明,油气在相对活动强的雁列正断层所对应的下伏走滑平移段和叠接拉分段富集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雁列正断层 断裂活动 油气富集 走滑断裂带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规律及预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继标 张仲培 +1 位作者 汪必峰 邓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5-963,1055,共10页
走滑断裂活动过程中派生发育的裂缝作为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作用机理及规模尚不明确,为探索走滑断控裂缝体系发育的规模,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及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定量评价。在对顺南地区构造... 走滑断裂活动过程中派生发育的裂缝作为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作用机理及规模尚不明确,为探索走滑断控裂缝体系发育的规模,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及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定量评价。在对顺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与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走滑断控裂缝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其主控因素,并通过构建地质模型,开展基于有限元法的走滑断裂派生局部应力场及变形过程模拟,以应力-应变为纽带探讨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及范围,进一步预测了顺南三维区的裂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顺南地区主要发育受主干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裂缝走向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以高角度-近垂直缝为主,裂缝发育与断裂分段性及岩性关系密切;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范围为断裂带核部宽度的1.25~6.5倍,且断裂拉分段裂缝发育强度与范围均明显大于平移段;沿岩性界面,走滑断裂控制裂缝发育范围明显变大;岩石能干性越高,更易于产生裂缝,派生裂缝发育范围更大;顺南三维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裂缝整体沿北东向断裂展布,鹰山组较一间房组裂缝发育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数值模拟 预测 裂缝 走滑断裂 奥陶系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凹陷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仲培 张宇 +5 位作者 张明利 陆红梅 张荣强 陈元壮 王瀚洲 李朋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9-56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近年在中央坳陷边缘斜坡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盆地中部凹陷区针对该领域的钻探仅2口井获低产而多口井目的层未见油气显示,因此亟需深化该地区的油气成藏认识,明确其主控因素。通过对中... 准噶尔盆地近年在中央坳陷边缘斜坡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盆地中部凹陷区针对该领域的钻探仅2口井获低产而多口井目的层未见油气显示,因此亟需深化该地区的油气成藏认识,明确其主控因素。通过对中部凹陷区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已钻井成藏分析,明确凹陷区失利井未获油气发现的直接原因为局部“通源断裂”不发育和储层物性差。基于此,建立了凹陷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藏“通源断裂”、“优质砂体”二元控藏的下生上储成藏模式。根据“通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明确地层超覆背景下的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低位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岩性油气藏是下步风险勘探的首选领域,有利区面积约3 600 km^(2);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层系内的非常规油气和源外多层系常规油气综合勘探是未来主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源断裂 成藏主控因素 二叠系 三叠系 中部凹陷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段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仲培 徐勤琪 +5 位作者 刘士林 周雨双 邱华标 陆红梅 王瀚洲 齐育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系,特别是走滑断裂的展布和活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结果表明,巴麦地区在古隆起迁移演化和大型逆冲断裂带活动的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起变形调节作用的北东向展布的高角度小断距走滑断层,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变形构造体系。该区发育两类走滑断层,一类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的寒武系盐上滑脱断褶带同时或后期叠加发育,走向与逆冲断裂带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和田古隆起边界和内部;另一类发育于大型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挤压缩短区,与近东西向逆冲断裂带呈大角度相交,主要分布于和田古隆起和巴楚断隆内。前者主要形成于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晚期局部弱活动,后者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走滑断层叠加上经历过加里东中晚期和海西早期岩溶改造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裂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它们贯通膏盐层上、下地层,活动期与盐下深层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一致,更有利于输导烃源向上运移到奥陶系聚集成藏。位于源上且与两类高角度走滑断裂连通的规模储集体是奥陶系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控油气藏 巴楚隆起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多期构造应力控制走滑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5
作者 张继标 邓尚 +5 位作者 韩俊 李映涛 刘大卫 邱华标 张仲培 刘雨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控制的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综合应用野外、岩心、测录井、地震及钻井动态等资料,开展不同走滑断裂、同一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部位、垂向不同层系断控储层发育特征表征,并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多期构造应力恢复,预测断控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差异显著,其中拉分段内部以张应力为主,主要派生张性裂缝;压隆段内部以挤压应力为主,派生裂缝类型多样。顺北地区勘探目的层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断控裂缝主要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海西中—晚期及之后裂缝基本不发育,且滑移距大的顺北18号断裂带较顺北1号断裂带派生裂缝开度、密度更高。走滑断控储层具有“簇状”结构特征,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控制储层结构差异,拉分段“空腔”多,以“双簇”结构为主,核带规模大,压隆段核带结构多,以“多簇”结构为主,分割性强;走滑断裂活动期应力强度控制储集空间类型与规模,小型断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大型断裂带发育核带结构,断控储层规模与断裂活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断控裂缝发育主要受断裂早期活动控制,晚期由于地层埋深增大,岩石不易破裂,新派生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状态 多期构造应力 分段性 断控缝洞型储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用铁矾渣吸附去除废水中Mo(Ⅵ)试验研究
6
作者 曾军 王夏 +5 位作者 李昕 张忠培 吴艳喆 彭慧 谢雪珍 叶有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研究了以锌浸出液沉铁后的铁矾渣为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Mo(Ⅵ),考察了模拟废水初始pH和Mo(Ⅵ)初始质量浓度、铁矾渣用量、吸附时间对铁矾渣吸附Mo(Ⅵ)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中Mo(Ⅵ)初始质量浓度40 mg/L、pH=3.0、... 研究了以锌浸出液沉铁后的铁矾渣为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Mo(Ⅵ),考察了模拟废水初始pH和Mo(Ⅵ)初始质量浓度、铁矾渣用量、吸附时间对铁矾渣吸附Mo(Ⅵ)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中Mo(Ⅵ)初始质量浓度40 mg/L、pH=3.0、吸附剂用量1.0 g/L、吸附时间240 min条件下,铁矾渣对Mo(Ⅵ)的吸附量可达13.21 mg/g;铁矾渣对废水中Mo(Ⅵ)的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属于化学吸附;铁矾渣吸附钼过程更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吸附过程属于单层分子吸附。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望实现废渣高值化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吸附 去除 废水 动力学 机制
下载PDF
锌浸出液水热法制备纳米ZnO
7
作者 曾军 陆可 +5 位作者 冷新村 张忠培 李昕 吴艳喆 叶有明 谢雪珍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纳米ZnO是一种新型的高功能精细纳米材料,用途广泛,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纳米ZnO颗粒纯度高、晶形好且操作简便;含锌二次资源的锌浸出液中杂质元素较多,对后期产品纯素的影响较大,其中除铜、镉较为关键。本文以含锌二次资源的锌浸出液为原料... 纳米ZnO是一种新型的高功能精细纳米材料,用途广泛,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纳米ZnO颗粒纯度高、晶形好且操作简便;含锌二次资源的锌浸出液中杂质元素较多,对后期产品纯素的影响较大,其中除铜、镉较为关键。本文以含锌二次资源的锌浸出液为原料,采用锌粉置换除铜、镉,然后以净化后的硫酸锌溶液为锌源,分别采用氨水、碳酸钠、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ZnO,并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纳米ZnO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锌粉置换后浸出液中铜、镉离子浓度分别为0.039 9 mg·L^(-1)、6.416 2 mg·L^(-1),可用于制备纳米ZnO;采用氨水和碳酸钠作为沉淀剂制得的产物均为ZnO和其他晶体的混合物,属于非纯相的不规则晶体;采用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可制得纯相纳米ZnO,最佳制备条件为锌碱摩尔比1∶2、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120℃,制得的纳米ZnO呈现棱柱结构,粒径在50~100 nm之间,颗粒尺寸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液 除铜、镉 纳米ZNO 水热法 沉淀剂 氢氧化钠 晶相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叶城地区新元古代冰期事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王鹏 李慧莉 +6 位作者 王毅 刘少峰 张仲培 杨伟利 蔡习尧 钱涛 李晓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80,共25页
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记录了“雪球地球”事件重要的地质信息。塔里木盆地周缘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露头发育,是研究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理想基地。由于发育多套新元古代火山岩,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时代已获得较多年代... 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记录了“雪球地球”事件重要的地质信息。塔里木盆地周缘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露头发育,是研究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理想基地。由于发育多套新元古代火山岩,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时代已获得较多年代学数据约束;但盆地周缘其他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公开报道年代学数据较少,不能准确限定其沉积时代,导致冰期事件对比存在争论。为此,本文选择塔里木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西南缘叶城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开展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明确其冰期沉积特征,约束其沉积时代,开展冰期事件对比,讨论古气候风化条件等。南华系波龙组和雨塘组冰碛岩地层具有较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分别代表新元古代2次寒冷的冰川气候记录。冰川沉积及其相邻层位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波龙冰期的起始年龄晚于(710±13) Ma,与全球Sturtian冰期对应;雨塘冰期的起始年龄不会早于(656±18) Ma,其结束年龄可被南华系顶界年龄635 Ma或上覆震旦系库尔卡克组碎屑锆石年龄(634±9) Ma限定,与全球Marinoan冰期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岩 同位素年代学 雪球地球 新元古代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山林 张仲培 +2 位作者 刘士林 杨鑫 张福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17-2029,共13页
本文对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桥古2井(QG2)基底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847±19Ma,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SiO_2=66.32%~76.39%,Na_2O+K_2O=7.13%~... 本文对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桥古2井(QG2)基底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847±19Ma,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SiO_2=66.32%~76.39%,Na_2O+K_2O=7.13%~8.93%,Al2O3=11.21%~13.46%,FeO^T/Mg O=12.1~19.2,TiO_2=0.29%~0.57%,A/CNK=0.89~0.99,为高硅、富碱、富铁、低钙镁、贫钛的准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REE=64.4×10^(-6)~212.7×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_N=10.2~13.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δEu值为0.67~1.03,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P、Ti、Ta、Nb等元素。锆石饱和温度介于856~959℃之间,Ga/Al比值高,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具有低Y、Yb、∑HREE、(La/Yb)N和Mg~#值及较高的Nb/Ta、Zr/Sm比值,推测岩浆源区为含有石榴石、斜长石、金红石、辉石等的麻粒岩相,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QG2井A型花岗岩可能代表了塔里木克拉通北部古元古代晚期(约1850Ma)造山期地壳增厚事件的结束,指示了区域构造环境从挤压体制开始转为造山后陆内伸展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 QG2井 古元古代晚期 A型花岗岩 造山后伸展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仲培 王璐瑶 +2 位作者 邓尚 魏华动 张继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1-89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析、运动学参数统计、活动期次厘定等手段,研究了塔...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析、运动学参数统计、活动期次厘定等手段,研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分段变形机制,并讨论了分段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以中古15井与中古21井位置为界,塔中Ⅰ号构造带构造样式、运动学特征主要呈三段的特点,西段主要活动机制是断裂短距离滑动逆冲和地层旋转变形,同一层位的落差/垂直断距(H/h)值最大;中段为断裂沿走向滑动,H/h值约为1;东段为断裂长距离滑动逆冲和强烈褶皱,H/h值介于二者之间。活动机制的差异导致各段构造样式分别为基底卷入逆冲断裂控制的断层传播褶皱、走滑断裂发育的断控坡折、逆冲断裂强烈活动控制的断块褶皱,且活动强度呈现东段最大、西段次之、中段较小的特点。两大造山带分期活动是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发育背景,基底结构与先存断裂是造成分段的主控因素,NE向走滑断裂调节塔中Ⅰ号构造带差异逆冲变形,并作为伴生断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Ⅰ号构造带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分段变形 断裂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年代与冰期事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王鹏 王毅 +7 位作者 李慧莉 张仲培 刘少峰 杨伟利 蔡习尧 聂海宽 钱涛 李晓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47,共21页
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等时性对比存在争议,获得可靠的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时代意义重大。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出露2套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明确其沉积物岩石组合特征... 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等时性对比存在争议,获得可靠的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时代意义重大。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出露2套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明确其沉积物岩石组合特征、限定其沉积时代、讨论其古气候风化条件等。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研究区的2套新元古代冰碛岩代表了2次寒冷的冰川气候记录,分别为巧恩布拉克冰期和尤尔美那克冰期,其中巧恩布拉克冰期中出现2次次级冰期旋回。冰川沉积及其相邻层位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塔里木地块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巧恩布拉克冰期的起始年龄晚于(719±10)Ma;尤尔美那克冰期的起始年龄不会早于(685±11)Ma,其结束年龄可由南华系顶界年龄635 Ma或上覆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内玄武岩层年龄(615±5)Ma限定。已有年代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证据表明:巧恩布拉克冰期(阿克苏地区)与阿勒通沟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江口冰期(华南地区)和Sturtian冰期(国际)相对应,尤尔美那克冰期(阿克苏地区)与特瑞爱肯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南沱冰期(华南地区)和Marinoan冰期(国际)相对应。冰期事件、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数据可为塔里木地块新元古界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地块 新元古代 冰碛岩 碎屑锆石 化学蚀变指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碎屑岩储层预测——以镇泾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红梅 张仲培 +3 位作者 王琳霖 卞昌蓉 孙宜朴 卢颖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3-451,共9页
岩石物理特征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非储层,黄土塬叠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预测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久攻不克的技术瓶颈,也成为制约该区勘探推进的原因之一。区带评价认为镇泾区块东北部是有利勘探区带,二叠系山西组二段、下石... 岩石物理特征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非储层,黄土塬叠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预测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久攻不克的技术瓶颈,也成为制约该区勘探推进的原因之一。区带评价认为镇泾区块东北部是有利勘探区带,二叠系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一段是主要勘探目的层。镇泾3D波形聚类地震相分析结果与镇泾地区物源、砂体展布特征一致,表明地震资料可以用来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结合沉积相展布特征的一系列地震正演模拟发现,山二段内与盒一段大套砂体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体能够形成可识别的地震反射,这种地层岩性纵向上的空间组合与区域叠加型及厚层单一型砂体沉积模式吻合,正是周边已发现气藏的典型储盖组合类型。根据正演模拟结果优选的波峰数地震属性储层预测证实,山二段叠加型砂体及厚层单一型砂体呈SW-NE向宽幅条带状展布,进而开展的地震剖面特征同相轴的拾取解释与构造成图,直接圈定了山二段叠加型与厚层单一型砂体岩性圈闭的分布范围与埋深,为该区勘探部署提供了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叠置方式 地震正演 地震相分析 薄层反射 储层预测 致密碎屑岩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载PDF
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王鹏 王毅 +8 位作者 李慧莉 杨伟利 张仲培 陈跃 王斌 刘少峰 顾浩 钱涛 李晓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8-960,共23页
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记录了“雪球地球”极端气候事件重要的地质信息。塔里木地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和西南缘叶城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露头发育,是研究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理想基地。文章基于塔里木地块周缘新元... 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记录了“雪球地球”极端气候事件重要的地质信息。塔里木地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和西南缘叶城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地层露头发育,是研究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理想基地。文章基于塔里木地块周缘新元古界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综合了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聚焦冰碛岩地层沉积时代这一核心问题,建立新元古代冰期格架。冰期事件对比显示,贝义西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相当于Kaigas冰期(国际),阿勒通沟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巧恩布拉克冰期(阿克苏地区)、波龙冰期(叶城地区)相当于Sturtian冰期(国际),特瑞爱肯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尤尔美那克冰期(阿克苏地区)、雨塘冰期(叶城地区)相当于Marinoan冰期(国际),汉格尔乔克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相当于Gaskiers冰期(国际)。同时基于冰期事件对比关系,建议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的最新划分方案将塔里木地块南华系底界调整为与全球性Sturtian冰期沉积底界相当的层位。通过探讨新元古代冰期事件与古老烃源岩发育的耦合关系,分析了新元古界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潜力,指出塔里木地块新元古界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研究,对推进该地块前寒武纪基础地质研究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是介入新元古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有效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地块 新元古代 冰碛岩 冰期事件 雪球地球
下载PDF
焉耆盆地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八道湾组圈闭发育模式及勘探潜力
14
作者 张仲培 齐育楷 +3 位作者 王瀚洲 金芸芸 黄帅博 常文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源岩层系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对构造背景和在大面积斜坡背景下的圈闭发育模式认识不清。通过恢复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八道湾组沉积前古地貌,利用井震结合建立了古地貌控制下... 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源岩层系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对构造背景和在大面积斜坡背景下的圈闭发育模式认识不清。通过恢复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八道湾组沉积前古地貌,利用井震结合建立了古地貌控制下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格架约束下开展了沉积体系展布和刻画,明确了圈闭发育模式及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八道湾组沉积前发育了多级构造坡折带,控制了八道湾组地层展布及沉积样式,坡折带之下发育低位体系域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发育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富泥沉积体系;古地貌坡折控制下八道湾组共发育2种类型的隐蔽圈闭,古隆起与湖平面耦合控制下,低位砂体配置上覆湖侵泥岩可形成地层-岩性圈闭。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浊积砂岩可形成透镜体圈闭,四十里城斜坡区发育厚层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坡折带控制的2类圈闭群具有源储紧邻、高效充注、保存条件优越的特征,是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研究成果为焉耆盆地及周边盆地八道湾组的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 八道湾组 沉积体系 坡折带 隐蔽圈闭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北东向断裂带特征、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士林 张仲培 +3 位作者 云金表 李慧莉 高山林 李建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4-975,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主要发育东南部基底卷入逆冲断裂和西北部盖层滑脱逆冲断裂两种类型的NE向断裂带,平面上组成巨型的向NW凸出的弧形断裂系。NE向断层多数为逆冲性质,少数兼有走滑性质。多数断裂带沿走向具有构造样式的分段特征,... 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主要发育东南部基底卷入逆冲断裂和西北部盖层滑脱逆冲断裂两种类型的NE向断裂带,平面上组成巨型的向NW凸出的弧形断裂系。NE向断层多数为逆冲性质,少数兼有走滑性质。多数断裂带沿走向具有构造样式的分段特征,主要表现在主断层逆冲方向及其控制的褶皱形态方面,主要分布在弧形构造的尾端。在垂向上具有多套构造变形的分层叠加特征,主变形层集中在上寒武统-奥陶系,并且西北缘的断层多在中寒武统膏盐岩层内发生滑脱,其他层系变形微弱。NE向断裂体系的主要形成时期是晚奥陶世晚期—志留纪初期,是对加里东中期塔里木地块与北昆仑-阿尔金地块碰撞的响应,是盆地东南缘阿尔金-车尔臣早古生代前陆褶皱冲断体系的组成部分。NE向断裂体系的形成受阿尔金-车尔臣边界大断裂走滑-逆冲应力场、寒武系膏盐岩软弱层分布、基底起伏及边界断裂走向4个因素控制。NE向断裂带局部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缝洞型储层和台缘礁滩型储层的发育。在烃源落实的条件下,可选择性探索断裂带翼部等有利圈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向断裂 构造样式 成因机制 石油地质 断裂带 塘古巴斯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浅变质泥页岩的基本特征及环境分析--以阿尔金红柳沟Ⅰ号剖面新元古界冰沟南组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一雄 储呈林 +8 位作者 李曰俊 王毅 张仲培 杨鑫 李王鹏 马红强 陈跃 邵志兵 庄新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207,共15页
阿尔金西北缘红柳沟Ⅰ号剖面的新元古界冰沟南组泥页岩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套与硅质岩互层、浅变质、厚近60 m、曾具有生烃能力的陆棚沉积。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构造属性、物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 阿尔金西北缘红柳沟Ⅰ号剖面的新元古界冰沟南组泥页岩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套与硅质岩互层、浅变质、厚近60 m、曾具有生烃能力的陆棚沉积。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构造属性、物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该泥页岩主要属于富硅黏土岩、富泥硅质页岩,次为泥—硅混合页岩;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相比,其Si、Mg、K、P、Sc、Y、Hf、Th、Sc等含量相似,Ti、Mn、Fe、Ta、δEu n、δCe n和ΣREE等值相对较高,Al、Ca、Na,Nb和Zr等值较低。冰沟南组泥页岩由再循环沉积碎屑、中基性及中酸性侵入岩作为第一沉积物的来源,与大陆上地壳硅铝质和一般页岩组成接近;物源区为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化学风化条件;自下而上可划分出3个厌氧—缺氧为主、偶夹有氧化的沉积旋回;下部叠加了热流体改造。统计表明,40%左右黏土含量的泥页岩段富集主要微量元素(稀土)及有机质,是陆棚中的贫氧—缺氧、生产力较高、生烃潜力最好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矿物岩石 地球化学 冰沟南组 新元古界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剑 王毅 +5 位作者 李慧莉 高山林 张仲培 岳勇 闫全人 江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1145,共15页
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新近有同1井、夏河1井和巴探5井在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钻遇碎屑沉积岩。在对碎屑岩进行详细岩相学观测、碎屑组分统计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碎屑岩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与泥岩... 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新近有同1井、夏河1井和巴探5井在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钻遇碎屑沉积岩。在对碎屑岩进行详细岩相学观测、碎屑组分统计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碎屑岩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与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这3口井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的碎屑岩物源区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以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为主。砾石及砂岩中碎屑颗粒棱角状-次圆状的外貌、砾石中易磨蚀风化组分(碳酸盐岩和片岩)的存在以及泥岩较低的Th/U比值都反映这些碎屑岩为成熟度较低的近源堆积物。通过碎屑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构对比,确定这些碎屑岩的碎屑组分主要源自其下伏基底。砾岩和砂岩碎屑模式、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碎屑源区(即下伏基底)在新元古代(峰期约790~730 Ma)处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本文新获取的碎屑记录证据与前人对同1井底安山岩、英安岩及卡塔克隆起上塔参1井底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表明横亘塔里木盆地中部的中央隆起带是一条新元古代大陆边缘弧,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新元古代造山作用形成的拼合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组分 地球化学 物源区 拼合基底 中央隆起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塘北断裂带分段变形及其活动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一欣 张立伟 +4 位作者 朱秀香 罗吉 刘士林 张仲培 金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3-1109,共7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塘古孜巴斯坳陷北部的塘北断裂带具有多期构造叠加改造的变形特点,表明出明显的分段特征,并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主要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并结合钻井资料,通过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分析了塘北断裂带的分段变... 位于塔里木盆地塘古孜巴斯坳陷北部的塘北断裂带具有多期构造叠加改造的变形特点,表明出明显的分段特征,并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主要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并结合钻井资料,通过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分析了塘北断裂带的分段变形及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塘北断裂带主要发育滑脱逆冲断层和基底卷入逆断层,在断层上盘形成断层传播褶皱。依据断裂带的发育样式及其变形强度,沿断裂带走向可将其划分为西、中、东三段,变形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弱,逆冲角度逐渐变缓。塘北断裂带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Ⅲ幕以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等4期构造活动。在加里东早期和加里东中期Ⅰ幕,塘北断裂带中段活动较强,向两侧减弱,之后断裂带的活动中心向西侧发生迁移。塘北断裂带的多期活动对圈闭形成、储层物性和油气运移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北断裂带 断层相关褶皱 分段性 生长指数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大鼠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念湘 牛俊豪 +1 位作者 张中沛 曲青山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DS)对大鼠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SDS组、SDS联合佛波酯(PMA)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Model组、SDS组、SDS联合PMA组...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DS)对大鼠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SDS组、SDS联合佛波酯(PMA)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Model组、SDS组、SDS联合PMA组行左肾移植术及右肾切除术,Sham组行右肾切除术。SDS组、SDS联合PMA组术前3 d分别腹腔注射5 mL SDS(含SDS 400 mg/kg)、5 mL SDS(含SDS 400 mg/kg)+PMA(含PMA 5 mg/kg),Sham组、Model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持续3 d。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SDS组Th17/Treg值(0.55±0.06 vs.1.27±0.14)、p-NF-κB p65/NF-κB p65(0.36±0.05 vs.0.95±0.11)降低(P<0.05);与SDS组比较,SDS联合PMA组Th17/Treg值(0.84±0.09 vs.0.55±0.06)、p-NF-κB p65/NF-κB p65(0.80±0.09 vs.0.36±0.05)升高(P<0.05)。结论SDS预处理可保护肾移植后IRI大鼠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白介素-6
下载PDF
臭氧前置氧化NO_x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哲愚 董美蓉 +2 位作者 张忠培 李晓静 陆继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6,82,共7页
臭氧前置氧化工艺是多种污染物系统脱除技术的关键环节。为考察影响前置氧化工艺的因素及其机理,以某臭氧投加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计算域,根据反应机理和气体流动过程建立物理与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臭氧前置氧化过程进行优化研... 臭氧前置氧化工艺是多种污染物系统脱除技术的关键环节。为考察影响前置氧化工艺的因素及其机理,以某臭氧投加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计算域,根据反应机理和气体流动过程建立物理与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臭氧前置氧化过程进行优化研究,并考察臭氧投加角度、O3/NO摩尔比、负荷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减小臭氧投加角度,合理增大O3/NO摩尔比和负荷时可强化其氧化反应,研究所得结论对实际臭氧投加设备的设计与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前置氧化 NO_x 臭氧投加设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