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红梅 李睿颖 +7 位作者 高晶晶 朱平 路杨 高洪军 张贵龙 张秀芝 彭畅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7-1284,共8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微生物是形成土壤团聚体最活跃的生物因素。保护性耕作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微生物是形成土壤团聚体最活跃的生物因素。保护性耕作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有机碳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以及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保护性耕作增加了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重量直径(GMD)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提升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保护性耕作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内分布特征和活性高低存在差异;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真菌/细菌比值,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向以真菌为优势菌群的方向发展;土壤微生物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存在差异,微团聚体中有更高的土壤细菌和真菌含量。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适宜的轮耕制度、适量秸秆还田的可能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团聚体 分布特征 酶活性 微生物
下载PDF
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婷 孔云 +5 位作者 修伟明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王丽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9-1167,共9页
通过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华北潮土区土壤肥力和维持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在天津市宁... 通过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华北潮土区土壤肥力和维持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5个施肥处理大田试验,分别为单施化肥(T1,对照)、50%氮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T2)、常量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T3)、常量化肥与秸秆配施(T4)和常量化肥-生物有机肥与秸秆配施(T5),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和秸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并且配施处理会降低土壤的pH值,其中T5处理的土壤各养分含量最高。(2)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为:T5>T4>T2>T1>T3。其中,T4和T5处理的AWCD值高于对照。(3)T5处理的5种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值均最高,其Shannon指数(H′)显著高于T1和T3,而与T2和T4无显著差异,丰富度指数(S)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4)施肥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偏好,在6类碳源中糖类的相对利用率最高,占45.34%-47.74%,氨基酸类次之,占18.08%-22.48%,之后依次为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和酚酸类,分别占10.83%-17.21%、4.87%-14.35%、4.44%-6.29%和1.41%-3.79%。与对照相比,T5处理显著降低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的相对利用率。(5)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随施肥措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1种碳源中对PC1贡献较大的有9种,对PC2贡献较大的2种,其中糖类为主要影响碳源。T4和T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较相似,但与其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较大。综上所述,化肥-生物有机肥与秸秆三者配施可以改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生境,有利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 代谢特征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婷 孔云 +5 位作者 修伟明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王丽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29,236,共8页
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了单施化肥(A1)、单施生物有机肥(A2)、减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3)、常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4)、增量50%生物有机肥与... 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了单施化肥(A1)、单施生物有机肥(A2)、减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3)、常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4)、增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5)5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期共鉴定出6目、17科、26属土壤线虫,食细菌性线虫和植食性线虫在各处理中均为优势营养类群。不同处理的土壤线虫数量为A4>A5>A3>A2>A1,其中A4处理显著高于A1处理(P<0.05)。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中食细菌性线虫和捕食-杂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1.67%~7.00%和1.00%~18.67%,食真菌性线虫和植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2.33%~12.00%和0.34%~10.34%。从土壤线虫生态指数来看,优势度指数(λ)和富集指数(EI)不受施肥措施的影响。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可增加土壤线虫类群多样性,A5处理的线虫WI、MI、SI和J指数分别为2.85、2.18、60.83和1.05,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配施过程中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丰富土壤线虫食物网结构,提高土壤环境的稳定性和土壤健康程度。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线虫的繁殖,提高了线虫种类多样性,并通过增强线虫食物网的稳定性以降低其受干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化肥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 冬小麦田 华北潮土区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孔云 张婷 +5 位作者 李刚 杨殿林 赵建宁 张贵龙 王丽丽 修伟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211,共7页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潮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在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武清试验站开展,对对照(A0)、单施有机肥(A1)、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A2)、常规化肥配施有机肥(A3)、化肥增量50%配施有机肥(A4)、单施化肥(A5...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潮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在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武清试验站开展,对对照(A0)、单施有机肥(A1)、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A2)、常规化肥配施有机肥(A3)、化肥增量50%配施有机肥(A4)、单施化肥(A5)等6个长期定位试验地的土壤线虫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和生态结构。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共鉴定出18个线虫属,其中A0、A1、A2、A3、A4、A5分别有16,17,18,16,15,14个属;螺旋线虫属是华北潮土区玉米田主要线虫属;单施化肥(A5)降低了线虫种类、线虫总量及各营养类群数量,不利于食物网稳定;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A2~A4),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线虫总量、食细菌性线虫、食真菌性线虫数量呈下降趋势,植食性线虫、杂食-捕食性线虫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施用过量化肥对线虫种类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物种多样性下降,不利于线虫群落结构稳定。综合来看,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A2)在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同时可降低土壤环境干扰程度,稳定食物网,更有利于线虫群落稳定,而且也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国家控制化肥施用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土壤线虫 营养类群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华北小麦—玉米体系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婷 孔云 +5 位作者 李刚 杨殿林 赵建宁 张贵龙 王丽丽 修伟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为了解华北潮土区不同量秸秆长期还田对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武清农业生态试验站调查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不还田(对照,S0)、秸秆25%还田(S25)、秸秆50%还田(S50)、秸秆75%还田(S75)和秸秆100%还田(... 为了解华北潮土区不同量秸秆长期还田对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武清农业生态试验站调查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秸秆不还田(对照,S0)、秸秆25%还田(S25)、秸秆50%还田(S50)、秸秆75%还田(S75)和秸秆100%还田(S100)等处理定位试验的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群落变化.共鉴定出玉米田中小型土壤动物2 394个,隶属于7纲6目47科.等节跳科(Isotomidae)、棘跳科(Onychiuridae)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为18个,稀有类群27个,分别占采集总数的64.83%和5.97%.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动物类群,且类群数随还田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数量无显著性影响(P> 0.05).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0-10 cm土层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上述结果表明,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秸秆还田相关,秸秆连续还田对表层(0-10 cm)土壤动物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其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农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潮土麦田肥力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钊 张贵龙 +2 位作者 汤秋香 闫雪影 张艳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淮海潮土区麦田肥力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优化施肥措施、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和保障作物高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方法】基于天津潮土区连续12年的施肥处理定位试验,设置施肥处...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淮海潮土区麦田肥力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优化施肥措施、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和保障作物高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方法】基于天津潮土区连续12年的施肥处理定位试验,设置施肥处理为对照(CK,不施肥)、单施有机肥(M)、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MF_(1))、常量化肥配施有机肥(MF_(2))、单施化肥处理(F)。【结果】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麦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提升土壤肥力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M、MF_(1)、MF_(2)和F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幅分别为92%、48%、78%和20%。MF_(1)处理孕穗-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降低,促进氮素向籽粒的转移,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起到增产作用。MF_(1)、MF_(2)处理冬小麦产量分别达到6467和6345 kg/hm^(2),较F处理提高12%和9%。【结论】施用化肥115 kg/hm^(2)、有机肥15000 kg/hm^(2)的配施模式能够较常规模式降低化肥投入15%,并保持冬小麦产量稳定,可作为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冬小麦农田的推荐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机无机肥配施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土壤养分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嘉俊 蔡恒森 +7 位作者 朱治翰 张桂龙 张艺凡 李榕 刘佳乐 谷晨阳 冯嘉 陈陆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6-832,共7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NSCs)主要通过旁分泌效应来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而不是单纯地替代神经细胞。外泌体是最重要的旁分泌效应介质,可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参与细胞的通讯而发挥功能效应。本文围绕NSCs来源外泌体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NSCs)主要通过旁分泌效应来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而不是单纯地替代神经细胞。外泌体是最重要的旁分泌效应介质,可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参与细胞的通讯而发挥功能效应。本文围绕NSCs来源外泌体对NSCs自身的调节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NSCs来源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外泌体 神经系统疾病 非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一种双金属基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成像性能
8
作者 曹书闻 肖建敏 +2 位作者 张桂龙 田梗 魏鹏飞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通过钒离子嵌入的策略制备一种新型钆钒基纳米颗粒(GdVN),探索其作为T1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投料比,优化GdVN纳米探针的造影性能,并进一步评估其生物安全性。方法首先,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动... 目的通过钒离子嵌入的策略制备一种新型钆钒基纳米颗粒(GdVN),探索其作为T1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投料比,优化GdVN纳米探针的造影性能,并进一步评估其生物安全性。方法首先,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动态光散射仪(DLS)分别测定GdVN纳米探针的形貌与粒径;随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明确GdVN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其次,利用0.5 T磁共振扫描仪测定纳米探针的T1弛豫率值,筛选出高弛豫率的GdVN。最后,通过MTT细胞实验评估纳米探针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结果成功制备出GdVN纳米探针,并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投料比,优化了其造影性能。结果显示,当乙酰丙酮钆与乙酰丙酮氧钒的投料比为1∶4时,所制备的GdVN-2展现出规则的梭形形貌与良好的分散性,粒径大约为90 nm。此外,GdVN-2展示出高T1弛豫率(r1=17.76 mM^(-1) s^(-1)),且细胞实验结果证明GdVN-2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有利于其作为T1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在体内的应用。结论本研究所研发的GdVN-2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展示出优异的T1磁共振造影性能和生物安全性,为实现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钒基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 生物安全性 精准诊断
下载PDF
有机肥减量配施外源碳基肥对设施菜地氨挥发及黄瓜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王肃 周其文 +6 位作者 吴林亿 胡如男 龚玲玄 谭炳昌 刘红梅 张贵龙 王丽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7-1686,共10页
针对我国农业源氨排放过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有机肥减量配施外源碳基肥(生物炭及腐植酸)对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及黄瓜产量的影响,并结合高通量qPCR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影响氨挥发的微生物学机制,明晰设施菜地有效的氨减排措施。以天津... 针对我国农业源氨排放过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有机肥减量配施外源碳基肥(生物炭及腐植酸)对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及黄瓜产量的影响,并结合高通量qPCR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影响氨挥发的微生物学机制,明晰设施菜地有效的氨减排措施。以天津市武清区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CK、推荐施肥量N1(37500 kg·hm^(-2)有机肥)、推荐施肥量配施腐植酸N1F(37500kg·hm^(-2)有机肥+2250kg·hm^(-2)腐植酸)、推荐施肥量配施生物炭N1B(37500kg·hm^(-2)有机肥+40t·hm^(-2)生物炭)、农民常规用量N_(2)(60000 kg·hm^(-2)有机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氨挥发动态基本一致,N_(2)处理氨挥发速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累积量逐渐增加,氨挥发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_(2)、N1、N1B、N1F、CK,N1F处理和N1B处理较N_(2)处理显著降低了24.5%和21.0%的氨挥发累积量(P<0.05)。N_(2)处理土壤在末果期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N1F、N1B处理在盛果期和末果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N_(2)处理。施肥以及配施生物炭和腐植酸均能显著增加AOA-amoA基因丰度,与CK相比,N1、N_(2)的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提高(P<0.05);与N_(2)、N1相比,N1F和N1B处理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提高(P<0.05)。推荐施肥量增加了土壤AOB-amoA的基因丰度,配施腐植酸和生物炭无显著影响。Mantel test+结果表明,NH4-N含量、AOA-amoA、AOB-amoA能够显著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减量施肥配施生物炭和腐植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施菜地土壤的氨挥发量,且腐植酸配施效果更好,并能够有效固持土壤的无机氮。N1、N1F、N1B各处理保证了作物产量并较N_(2)处理显著提高了氮素利用率。综合考虑农学和环境效益,有机肥减量配施腐植酸N1F为适宜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有机肥减量配施 氨挥发 土壤无机氮 生物炭 腐植酸 黄瓜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红梅 海香 +6 位作者 安克锐 张海芳 王慧 张艳军 王丽丽 张贵龙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5-722,共8页
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华北地区可持续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立的武清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6种不同施肥处理[... 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区玉米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华北地区可持续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立的武清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6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A0)、单施有机肥(A1)、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A2)、常量化肥配施有机肥(A3)、氮肥增量配施有机肥(A4)和单施化肥(A5)]对华北潮土区土壤固碳细菌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A0相比,A1和A3处理提高了Shannon多样性指数,A4和A5处降低了Shannon多样性指数。(2)群落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2.83%—4.98%)为优势菌门;与对照A0相比,A4和A5处理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A1、A2和A3无显著差异。在纲水平上,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53.75%—65.80%);与对照A0相比,A2、A3、A4和A5处理显著降低了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A1处理与对照A0无显著差异。(3)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施肥处理OTUs与对照处理差别显著,且A3、A4和A5处理与对照A0、A1和A2处于不同排序区。(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与土壤cbbL细菌群落结构变化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氮肥增量配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可能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同施肥措施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影响了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潮土 固碳细菌 cbbL基因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野艾蒿中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景宇 张贵龙 于志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88,共6页
为筛选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对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地上组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甲醇提取、液-液萃取、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这... 为筛选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对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地上组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甲醇提取、液-液萃取、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这6个化合物分别是epiashchantin (1)、ashantin (2)、sesartemin (3)、epimagnolin A (4)、epiyangambin (5)和diayangambin (6),均属于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3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4.3和11.0μg/mL;化合物3、5和6对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生长也表现出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7.4、42.6和54.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中南地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晓赟 牛巧龙 +3 位作者 李洁 张贵龙 赖欣 常泓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1期66-73,共8页
为探讨作物秸秆与化学氮肥配施对水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单施梯度量氮肥、秸秆还田与梯度量氮肥配施等处理,以不施加秸秆及氮肥处理为对照,采用PCR-DGGE克隆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在水稻各生育期内不同处理样品的细菌群... 为探讨作物秸秆与化学氮肥配施对水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单施梯度量氮肥、秸秆还田与梯度量氮肥配施等处理,以不施加秸秆及氮肥处理为对照,采用PCR-DGGE克隆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在水稻各生育期内不同处理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等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单施氮肥处理,而在水稻灌浆期和成熟期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低于单施氮肥处理;秸秆配施氮肥处理和单施氮肥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在水稻生育期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分别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对各时期土壤样品DGGE图谱进行分析,发现在水稻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各特异性条带主要属于变形菌门的假平胞菌属、放线菌门的链霉菌属、β-变形菌纲的丛毛单胞菌科、α-变形菌纲的鞘氨醇单胞菌科、酸杆菌门、甲基单胞菌科、ε-变形菌纲、硝化螺旋菌属、壁菌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PCR-DGGE 土壤细菌 细菌多样性 克隆测序
下载PDF
超小氧化钆点缀的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磁共振T_1造影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司元纯 张桂龙 +3 位作者 王丹 吴正岩 邹多宏 陈乔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4-690,共7页
目的利用超小氧化钆(Gd_2O_3)改性介孔二氧化硅(SiO_2)开发出高性能的磁共振(MRI)纳米T_1造影剂,并验证其造影性能和细胞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探讨钆(Gd)的添加量,研究SiO_2/Gd_2O_3(氧化钆点缀的二氧化硅,记为SG)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变化... 目的利用超小氧化钆(Gd_2O_3)改性介孔二氧化硅(SiO_2)开发出高性能的磁共振(MRI)纳米T_1造影剂,并验证其造影性能和细胞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探讨钆(Gd)的添加量,研究SiO_2/Gd_2O_3(氧化钆点缀的二氧化硅,记为SG)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变化规律,获取最佳的Gd添加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3. 0 T磁共振成像仪等仪器,测量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磁共振性能、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结果当六水合氯化钆(GdCl_3·6H_2O)添加量为0. 1 g(记为SG0. 1)时,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661 cm^3/g)和孔隙率;此外TEM结果显示SG0. 1具有均一的尺寸,完整的球形,且直径约50 nm; EDS分析证实了纳米复合材料中Gd元素的存在,进一步说明Gd_2O_3被成功点缀进介孔SiO_2中;同时ICP-OES测得SG0. 1中Gd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 6%;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结果证明SG0. 1具有超高的纵向驰豫率(45. 1 mmol^(-1)·s^(-1)),预示其超高的T_1造影性能。在pH 4. 5以上,Gd离子释放率几乎可以忽略,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CCK-8实验结果表明,在SG0. 1培养牙髓干细胞(DPSCs) 24 h和48 h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预示该纳米造影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结论成功制备出基于Gd_2O_3改性介孔SiO_2的新型磁共振T_1纳米造影剂,为其预临床研究和商业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钆 介孔二氧化硅 磁共振成像 T1造影剂
下载PDF
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水体硝态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婷婷 李洁 +5 位作者 张贵龙 赖欣 陈义轩 王知文 方明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0-340,共11页
探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水体硝态氮(NO3--N)吸附量的影响及吸附机制,为生物炭的科学应用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以花生壳、玉米秸秆、杨木屑和竹屑4种不同物质为原料,在500℃无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通过吸附平衡试验,结合吸附前后的... 探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水体硝态氮(NO3--N)吸附量的影响及吸附机制,为生物炭的科学应用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以花生壳、玉米秸秆、杨木屑和竹屑4种不同物质为原料,在500℃无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通过吸附平衡试验,结合吸附前后的电镜扫描图(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图(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研究不同原料生物炭对NO3--N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吸附NO3--N受pH的影响,随着pH值增大,吸附量显著降低。在溶液pH=2.00条件下,随溶液NO3--N质量浓度的升高,4种生物炭对NO3--N的吸附量显著增加,且在初始质量浓度为800mg·L-1的体系中达到平衡,花生壳生物炭(PBC)的最大吸附量为30mg·g-1,玉米秸秆生物炭(MBC)为44mg·g-1,杨木屑生物炭(ABC)为18mg·g-1,竹屑生物炭(BBC)为22mg·g-1,吸附能力大小为MBC>PBC>BBC>ABC。PBC、MBC和BBC3种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ABC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均可在60min内达到平衡;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生物炭对NO3--N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对比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图谱发现,生物炭表面分布的-OH、-C=O、-C-O-、-O-等官能团参与了其对NO3--N的吸附,且与之相连的C原子结合能发生改变。4种生物炭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其吸附机制均与表面官能团和金属化合物的作用有关,尤其以含氧官能团作用吸附NO3--N,且吸附过程由快速反应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硝态氮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吸附 含氧官能团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贵龙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共68例,将其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试验组,各34例,前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共68例,将其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试验组,各34例,前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88%,高于对照组2.9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效果理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行星式永磁体磁流变传动装置的传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司念东 张贵龙 李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3,共4页
对行星式永磁体磁流变传动装置进行了传动特性分析。传动装置采用圆筒型工作结构且励磁源设置为永磁体内置式,装置内部设置有可以自由旋转的磁管套组结构,增大了装置的输出转矩能力且传动特性稳定可靠,建立模型分析MRTD装置的输出转矩... 对行星式永磁体磁流变传动装置进行了传动特性分析。传动装置采用圆筒型工作结构且励磁源设置为永磁体内置式,装置内部设置有可以自由旋转的磁管套组结构,增大了装置的输出转矩能力且传动特性稳定可靠,建立模型分析MRTD装置的输出转矩值的影响因素,研制了磁流变传动装置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调速特性和调矩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传递扭矩,能有效调节滑差转速,通过控制内部磁场强弱进而调节输出转速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体 磁流变传动装置 传动特性
下载PDF
华北不同利用强度潮土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胜君 盛美君 +5 位作者 李刚 杨昕玥 王蕊 李洁 张贵龙 修伟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33-2741,共9页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水平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设置1个高强度(小麦-玉米轮作,MW)、2个中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玉米-临时草地,MG)和1个低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6 a后采样解析土壤酶活性及酶生态化学...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水平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设置1个高强度(小麦-玉米轮作,MW)、2个中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玉米-临时草地,MG)和1个低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6 a后采样解析土壤酶活性及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土地利用强度降低而下降(仅PG达到显著),PG和GW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含量;PG还增加了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与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C∶P和N∶P的比值。与MW和MG相比,PG和GW提高了β-1,4-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土壤酶碳磷比(C/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C∶P)和土壤酶氮磷比(N/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N∶P),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P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和P关键代谢酶活性均与OC、TN、C∶P和N∶P显著正相关,而与NH_(4)^(+)-N显著负相关;EEAC∶P和EEAN∶P均与OC、C∶P和N∶P显著正相关,但仅EEAN∶P与NH_(4)^(+)-N显著负相关。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pH是土壤微生物C限制的主要解释因子,而C∶P、N∶P和NH_(4)^(+)-N对土壤微生物P限制的解释度最高。研究表明,将临时草地模式引入农田能够增强土壤固碳和供氮能力,提高土壤酶活性并降低土壤微生物P限制,可为集约化农业管理下提升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微生物养分限制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临时草地
下载PDF
基于多预测模型与非线性组合的神经网络风速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家君 曹薇 +3 位作者 张贵龙 张淮智 凌子兴 赵小强 《物联网学报》 2021年第4期81-89,共9页
针对复杂山地风速在时空特性上存在强随机性的问题,为了提高风速数据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预测模型与非线性组合的神经网络风速预测算法。在算法第一层,利用灰狼优化器(GWO)并引入动态收敛因子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将改进后的... 针对复杂山地风速在时空特性上存在强随机性的问题,为了提高风速数据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预测模型与非线性组合的神经网络风速预测算法。在算法第一层,利用灰狼优化器(GWO)并引入动态收敛因子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将改进后的WOA应用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权值及偏置项的更新过程。同时,基于改进后的鲸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IWOABP)、极限学习机(ELM)和长短期记忆(LSTM)3种优势互补的方法构建组合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算法第二层的ELM混合机制,以非线性方式学习第一层与最终结果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BPNN、小波神经网络(WNN)及灰狼优化器导向的BPNN(GWOBP),预测误差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 风速预测 鲸鱼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铁锰镁离子改性生物炭对溶液硝态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智燕彩 赖欣 +4 位作者 谭炳昌 王先芳 王知文 李洁 张贵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88-1597,共10页
为突破生物炭对硝态氮吸附的局限性,以花生壳为原料,在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BC),分别用FeCl3、MnCl2、MgCl2对其进行金属负载改性(BC-Fe、BC-Mn和BC-Mg),设计批量吸附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 为突破生物炭对硝态氮吸附的局限性,以花生壳为原料,在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BC),分别用FeCl3、MnCl2、MgCl2对其进行金属负载改性(BC-Fe、BC-Mn和BC-Mg),设计批量吸附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铁、锰、镁离子改性使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增大6.67~12.16倍,孔容增加3.30~6.00倍,并显著增强了对硝态氮(NO-3-N)的吸附性能(P<0.05),吸附量较BC增加11.5%~17.1%,BC-Fe、BC-Mn和BC-Mg对NO-3-N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58、39.04、39.58 mg·g-1,铁、锰、镁离子与炭的最佳质量比分别为0.80、0.20、0.20,铁离子改性效果最好;酸性条件有利于改性生物炭对NO-3-N的吸附,吸附动态符合Langmuir方程(R2=0.935~0.961),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71~0.980)。综上,通过金属离子改性,增大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优化了表面结构。此外,改性生物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金属离子能通过形成氢键或静电作用吸附NO-3-N,进而增强对NO-3-N的吸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生物炭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金属改性 硝态氮 吸附
下载PDF
农业生物多样性对农作物害虫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闫雪影 王慧 +3 位作者 张艳军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0-717,共8页
当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背景下,使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害虫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 当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背景下,使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害虫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现状,归纳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害虫生态调控科学原理或学说,从非农生境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其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农田内、农田边界以及农田景观格局三个层次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方法及具体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知识原理和方法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非农生境 植物多样性 生态控害 害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