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盐腌制对缙云梅干菜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美琪 周其德 +4 位作者 田赛莺 周曰飞 赵金兰 叶子弘 崔海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2-1571,共10页
为研究低盐回卤腌制工艺对梅干菜加工品质的影响,对不同梅干菜原材料进行2.5%低盐腌制回卤加工,比较分析梅干菜加工产品的腌制出菜率、含盐量、亚硝酸盐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点。结果表明,低盐回卤腌制加工明显降低了梅干菜的亚硝... 为研究低盐回卤腌制工艺对梅干菜加工品质的影响,对不同梅干菜原材料进行2.5%低盐腌制回卤加工,比较分析梅干菜加工产品的腌制出菜率、含盐量、亚硝酸盐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点。结果表明,低盐回卤腌制加工明显降低了梅干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甬雪3号的梅干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仅为1.89 mg·kg-1,高温加工后的制品中未检测到亚硝酸盐含量;氨基酸含量较高,总氨基酸含量为147.8~183.8 mg·kg-1,高于高盐腌制梅干菜的含量,其中鲜味氨基酸比例较高。腌制出菜率及田间性状分析发现,叶用芥菜分蘖能力及其茎叶比对梅干菜腌制产量具有明显影响,较高分蘖能力的高茎叶比芥菜品种有助于提高梅干菜腌制产量。此外,梅干菜品种会影响其加工产品可溶性糖、粗蛋白及粗纤维等含量。低盐回卤腌制加工工艺结合适当的叶用芥菜品种能够实现梅干菜的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本研究为梅干菜加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干菜 叶用芥菜 低盐腌制 品质 检测
下载PDF
原位骨瓣在经鼻内镜颅咽管瘤手术颅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跃飞 刘卫平 +3 位作者 高海锋 金涛 王传宝 高大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手术的不同颅底重建方法,探讨原位骨瓣颅底重建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行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手术的26例患者,均采用颅底原位... 目的通过比较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手术的不同颅底重建方法,探讨原位骨瓣颅底重建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行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手术的26例患者,均采用颅底原位骨瓣修补(完全骨性重建),设为试验组;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裁剪后的鼻中隔骨片或人工骨基质修补(部分骨性重建)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腰大池置管的比率、手术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试验组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对照组发生颅内感染2例,两组颅内感染发生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试验组(3.8%,1/26)与对照组(29.0%,9/31)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至下床活动的时间缩短[(7.5±1.1)d对比(12.1±2.4)d,P<0.001];试验组的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8.2±0.9)d对比(13.5±1.8)d,P<0.001]。所有病例随访3~32个月,未见迟发性脑脊液漏和脑组织疝出的发生。结论对于内镜扩大经鼻入路颅咽管瘤手术,采用人工生物膜、原位骨瓣以及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多层修补可有效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颅底原位骨瓣是一种有效的重建方式,其临床应用前景好,可尝试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扩大经鼻入路 颅底重建 原位骨瓣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金涛 周跃飞 +2 位作者 王晰 杨西爱 陈鹤鸣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3期52-57,67,共7页
背景垂体瘤卒中发病急、症状严重、病情进展快,其发病率为10%~15%,且近年呈升高趋势,但是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另外,头痛虽是垂体瘤的常见症状,但并非发生于所有患者,其分子机制也尚未明确。目... 背景垂体瘤卒中发病急、症状严重、病情进展快,其发病率为10%~15%,且近年呈升高趋势,但是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另外,头痛虽是垂体瘤的常见症状,但并非发生于所有患者,其分子机制也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垂体瘤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其中出现头痛67例,未出现头痛33例。根据垂体瘤卒中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发生垂体瘤卒中)和对照组(未发生垂体瘤卒中),各5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头痛、非头痛的垂体瘤患者VEGF、MMP-9、MMP-2的免疫反应评分(IRS)。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患者VEGF、MMP-9、MMP-2的IRS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分析VEGF、MMP-9、MMP-2的IRS对垂体瘤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VEGF、MMP-9、MMP-2的IRS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垂体瘤卒中患者VEGF的IRS与MMP-9、MMP-2的IRS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33、0.319,P值均<0.05),MMP-9的IRS与MMP-2的IRS呈正相关(rs=0.47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GF、MMP-9、MMP-2的IRS预测垂体瘤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95%CI(0.754,0.924)〕、0.954〔95%CI(0.914,0.993)〕、0.918〔95%CI(0.862,0.973)〕。MMP-9的IRS预测垂体瘤卒中的AUC大于VEGF的IRS(Z=2.672,P=0.008)。头痛的垂体瘤患者VEGF、MMP-9的IRS均高于非头痛的垂体瘤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垂体瘤头痛患者VEGF的IRS与MMP-9、MMP-2的IRS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28、0.393,P值均<0.05),MMP-9的IRS与MMP-2的IRS呈正相关(rs=0.603,P<0.05)。结论VEGF与MMP-9、MMP-2可能协同参与了垂体瘤卒中的发生过程,抗VEGF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垂体瘤卒中 头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矿集区铜官山矿田胶状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7
4
作者 徐亮 谢巧勤 +3 位作者 周跃飞 陈平 孙少华 陈天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21-3733,共13页
铜官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五大矿田之一,矿田内顺层产出的层状硫化物矿体是铜金矿床的主矿体,矿体内含有较多的胶状黄铁矿,其成因的争议制约了对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的解析。本文主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纳米矿物学手段,并结合光... 铜官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五大矿田之一,矿田内顺层产出的层状硫化物矿体是铜金矿床的主矿体,矿体内含有较多的胶状黄铁矿,其成因的争议制约了对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的解析。本文主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纳米矿物学手段,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XRD)、微区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对矿田内铜官山矿床及天马山矿床内层状硫化物矿体中胶状黄铁矿矿石的矿物组成、微形貌、微结构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胶状黄铁矿矿石多呈胶状、鲕状结构,具有同心环状构造,同心环被赤铁矿、菱铁矿与黄铜矿脉穿切。同心环主要由白铁矿+有机质与胶状黄铁矿交替组成。胶状黄铁矿的黄铁矿颗粒粒径从纳米至亚微米均有分布,以自形-半自形立方体为主,少数呈他形,脉体边部胶状黄铁矿颗粒较大,自形程度较高,重结晶显著。矿石中含有少量白云石、伊利石微晶体,与胶状黄铁矿紧密共存,显示典型沉积特征。共存石英磨圆度较高,存在次生加大现象,表面存在胶状黄铁矿印模,显示为碎屑成因。这些综合信息表明胶状黄铁矿非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石炭系地层同沉积成岩成因,并可能有微生物作用参与。高孔隙率、高化学活性及较高有机质含量的胶状黄铁矿可能为燕山期岩浆热液演化的含铜成矿流体提供了沉淀剂,对矿田内铜金硫化物矿体的层控性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官山矿田 胶状黄铁矿 层状矿体 纳米矿物学 有机质
下载PDF
甘肃临泽正北山凹凸棒石黏土矿物学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帆 谢巧勤 +4 位作者 徐亮 王家宇 周跃飞 陈天虎 徐晓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7-605,共19页
甘肃省临泽县凹凸棒石黏土矿储量丰富,是重要的天然纳米矿物资源。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等纳米矿物学的研究手段,对甘肃省临泽县正北山矿区凹凸棒石黏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特征进行了... 甘肃省临泽县凹凸棒石黏土矿储量丰富,是重要的天然纳米矿物资源。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等纳米矿物学的研究手段,对甘肃省临泽县正北山矿区凹凸棒石黏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矿层的矿物成分相似,主要有石英、长石、白云石、方解石、石盐、石膏以及黏土矿物,其中黏土矿物以凹凸棒石和伊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以及伊蒙混层矿物。各矿层矿物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碎屑矿物石英含量介于12.35%~64.34%之间,凹凸棒石含量为10.31%~37.93%。根据主要矿物组合及含量将矿石划分为5种类型:凹凸棒石黏土、伊利石型凹凸棒石黏土、碳酸盐型凹凸棒石黏土、富石膏型凹凸棒石黏土以及石膏矿石。SEM和TEM观察发现矿层中普遍存在的凹凸棒石具有长、短纤维两种形态以及由其组成的束状和席状结构,且矿石中发育大量凹凸棒石覆盖或包裹的菱面体白云石和片状伊蒙矿物颗粒边缘外延生长的凹凸棒石微结构,表明凹凸棒石具水溶液沉淀以及前驱体转化等多种形成机制。本研究对甘肃省临泽县地区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泽 凹凸棒石黏土 矿物组成 矿石类型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早期成岩条件下有孔虫壳体矿物稳定性:模拟实验的启示
6
作者 阚立波 周跃飞 +4 位作者 李晓松 王家宇 徐亮 谢巧勤 陈天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41,共11页
为了模拟早期成岩条件下钙质壳有孔虫壳体中碳酸盐矿物的稳定性及分解转化,文章对浙江台州大港湾滩涂沉积物中的优美小九字虫(Nonionella decora,CF1)、奥茅卷转虫(Ammonia aomoriensis,CF2)和暖水卷转虫(Ammonia tepida,CF3)壳体在硫... 为了模拟早期成岩条件下钙质壳有孔虫壳体中碳酸盐矿物的稳定性及分解转化,文章对浙江台州大港湾滩涂沉积物中的优美小九字虫(Nonionella decora,CF1)、奥茅卷转虫(Ammonia aomoriensis,CF2)和暖水卷转虫(Ammonia tepida,CF3)壳体在硫离子、异化铁还原菌(dissimilatory iron-reducing bacterium,DIR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um,SRB)作用下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始S^(2-)≥64 mmol/L时,S^(2-)可以显著促进CF1和CF3壳体中方解石的溶解;对CF2,初始S^(2-)≥128 mmol/L时溶蚀现象明显;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壳体表面锯齿构造位置。DIRB对三种有孔虫壳体中的方解石均产生强烈溶解作用,SRB对方解石的溶解无明显促进作用。S^(2-)作用不改变方解石Raman光谱特征,DIRB和SRB作用导致其Raman光谱整体发生5~7 cm^(-1)的移动。S^(2-)、DIRB及SRB作用均可促进壳体内部矿物的溶解和Mg的均一化,DIRB和SRB的代谢产物同时可以促进壳体中次生富Mg碳酸盐矿物的生成。研究认为,早期成岩环境中的DIRB对有孔虫壳体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强于S^(2-)和SRB,但在长时间尺度上,SRB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壳体 早期成岩作用 方解石 分解
下载PDF
铜陵地区晚泥盆世五通组叶腊石的发现及其资源意义
7
作者 刘童 谢巧勤 +4 位作者 徐亮 王家宇 周跃飞 陈天虎 徐晓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叶山铁矿是铜陵新桥矿田一小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床。文章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手段,对叶山铁矿区内晚泥盆世五通组沉积岩进行系统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五通组碎屑岩中除了常见的碎屑矿物石英、... 叶山铁矿是铜陵新桥矿田一小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床。文章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手段,对叶山铁矿区内晚泥盆世五通组沉积岩进行系统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五通组碎屑岩中除了常见的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伊利石和高岭石,还含有大量叶腊石,伴生一定量赤铁矿和针铁矿。XRD定量显示叶腊石含量介于7.54%~70%,且沉积层中部为叶腊石富集层位,其含量皆高于50%。微结构观察发现叶腊石多呈自形—半自形的块状、板条状形态,多环绕石英颗粒生长,甚至有的颗粒已经完全由片状叶腊石组成,但是仍具有石英棱柱状形态的假象结构。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岩石样品SiO_(2)含量较高,介于44.47%~80.23%,Al_(2)O_(3)含量介于10.49%~28.75%。根据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铜陵叶山矿区五通组沉积岩已经具有叶腊石矿石品质,矿石类型属于硅铝质叶腊石,这种叶腊石矿石是陶瓷原料、耐火材料、无碱玻璃等重要原料。矿石微结构观察和矿区地质背景综合研究显示,五通组叶腊石可能为区域中生代岩浆热作用下高岭石和石英再活化产物。该研究成果为铜陵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具备类似地质条件、寻找非金属叶腊石粘土矿物资源提供基础矿物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地区 五通组 叶腊石矿石 成因类型 非金属资源
下载PDF
铜陵新桥层状菱铁矿成因的矿物学证据及成矿意义
8
作者 谢巧勤 胡雨 +5 位作者 王家宇 马子意 徐亮 周跃飞 陈天虎 徐晓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8-509,共12页
安徽铜陵新桥矿区二叠系栖霞组底部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之间产出层状、似层状菱铁矿矿层。开展菱铁矿矿层成因研究对于深入剖析区域层控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菱铁矿... 安徽铜陵新桥矿区二叠系栖霞组底部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之间产出层状、似层状菱铁矿矿层。开展菱铁矿矿层成因研究对于深入剖析区域层控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菱铁矿矿石进行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菱铁矿矿石主要由菱铁矿、石英、伊利石和有机质等组成,菱铁矿颗粒粒径较小,表面具有成岩自生的自形石英硬模的微结构,SEM原位微区成分分析显示菱铁矿中除了主量元素铁,还含有大量的锰、锌和钙。矿石中存在两种微结构和不同成因的石英:表面具菱铁矿硬模和次生加大结构的碎屑石英;具六方双锥、单锥以及生物成因球形的自生石英。菱铁矿矿石的组成和矿物表面微结构表明其为沉积成因,非岩浆热液起源。富有机质和亚铁的沉积菱铁矿层和沉积胶状黄铁矿层协同作用,可能是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状铜铁矿床层控性重要制约因素,以及可能作为燕山期中酸岩浆演化的氧化性含铜成矿流体卸载成矿的地球化学还原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桥矿床 菱铁矿层 成因矿物学 碎屑石英 层控机制
下载PDF
低硫精矿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妹 邹雪华 +5 位作者 李雅倩 陈伟哲 周跃飞 刘海波 谢巧勤 陈天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8-317,共10页
氮和磷过度排放会破坏水生态环境,为此开发高效、廉价的废水脱氮除磷材料,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天然磁黄铁矿、黄铁矿和低硫精矿(Low sulfur concentrate简称LSC)构建铁硫矿物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体系,考察了不同铁硫矿... 氮和磷过度排放会破坏水生态环境,为此开发高效、廉价的废水脱氮除磷材料,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天然磁黄铁矿、黄铁矿和低硫精矿(Low sulfur concentrate简称LSC)构建铁硫矿物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体系,考察了不同铁硫矿物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探究了黄铁矿、磁黄铁矿相互作用机理和反应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黄铁矿、磁黄铁矿,LSC具有更高的平均脱氮速率(0.30mg·L^(-1)·h^(-1))和磷去除率(89.8%),表明LSC具有优异的脱氮除磷性能;此外,在相同反应条件下,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混合体系脱氮性能高于单一矿物,显示黄铁矿、磁黄铁矿在自养反硝化过程存在协同作用;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硫自养反硝化典型菌属为Thiobacillus和Sulfurimonas,在LSC体系中Sulfurimonas(硫磺菌属)丰度显著增加,推测LSC在长期存放过程中氧化生成单质硫可提高自养反硝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精矿 自养反硝化 协同作用 脱氮除磷 微生物群落分析
原文传递
硫酸盐还原菌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钱江 吴文涛 +2 位作者 周跃飞 岳正波 王策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通过气体扩散法模拟碳酸钙结晶过程,以硫酸盐还原菌为海洋微生物代表,考察了微生物溶解性有机物、死细胞和胞外聚合物等不同生物组分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Fourier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同步热... 通过气体扩散法模拟碳酸钙结晶过程,以硫酸盐还原菌为海洋微生物代表,考察了微生物溶解性有机物、死细胞和胞外聚合物等不同生物组分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Fourier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同步热分析仪对获取的结晶产物进行表征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组分促进了碳酸钙由无定形晶相向方解石的转化,而且不同微生物成分对方解石的形貌产生不同影响;微生物成分与钙离子能够发生有效的吸附或螯合作用,使微生物成分附近出现局部过饱和现象,而母液中Ca2+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了单晶方解石的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微生物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机制,为减少海洋设备表面结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溶解性产物 方解石
原文传递
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Ⅲ)的机制
11
作者 赵涵玥 周跃飞 +2 位作者 李晓松 谢巧勤 陈天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5-712,共8页
该研究通过批次和动态实验,考查含锰褐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对Ce(Ⅲ)的氧化和固定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的机制及地质意义。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含锰褐铁矿对Ce的氧化和固定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始Ce浓度为6000μg... 该研究通过批次和动态实验,考查含锰褐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对Ce(Ⅲ)的氧化和固定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的机制及地质意义。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含锰褐铁矿对Ce的氧化和固定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始Ce浓度为6000μg/L,含锰褐铁矿添加量为1 g/L时,可在48 h实现对Ce的完全固定;初始Ce(Ⅲ)浓度在300~4500μg/L时,含锰褐铁矿对Ce(Ⅲ)氧化和沉淀的促进作用与Mn含量正相关,而合成针铁矿相对于无矿体系体现出抑制效应。动态实验结果显示,对高锰褐铁矿固定的Ce,其分布不受锰氧化物的制约,与铁氧化物的分布一致。对结果的分析表明Ce氧化和沉淀的过程为:吸附—氧化—CeO_(2)沉淀生成—CeO_(2)自催化氧化Ce(Ⅲ);锰和铁氧化物共存时,对Ce氧化和固定的贡献分别是:前者促进Ce氧化,后者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促进CeO_(2)的固定。研究对于解释“锰氧化物氧化Ce(Ⅲ)的能力强于铁氧化物,但二者共存时铁氧化物更易于固定Ce”这一地质现象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锰氧化物 针铁矿 Ce(Ⅲ) CeO_(2) 自催化氧化
下载PDF
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巧勤 孙少华 +5 位作者 马子意 徐亮 王家宇 周跃飞 陈天虎 徐晓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1-1494,共14页
黄铁矿是安徽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主要硫化物,对热液成因的显晶质黄铁矿已有大量研究,而胶状黄铁矿研究较少且成因存在争议。本文以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RS)为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包村金(铜)矿... 黄铁矿是安徽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主要硫化物,对热液成因的显晶质黄铁矿已有大量研究,而胶状黄铁矿研究较少且成因存在争议。本文以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RS)为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矿物组成和微结构进行研究。包村胶状黄铁矿主要由黄铁矿组成,含有白铁矿、菱铁矿、石英、含铁白云石、高岭石和有机质。黄铁矿主要以纳米-亚微米粒径的自形、半自形的立方体为主,少量微米级他形颗粒,显著不同于胶体或非晶态的无定型黄铁矿。由黄铁矿、白铁矿和有机质组成的胶状结构中,白铁矿和有机质富集在暗色环带,黄铁矿相对富集在浅色环带,浅色和暗色交替变化主要由三者含量变化所致,与矿物粒径无关。结合铜陵地区胶状黄铁矿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铜-金-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相关研究文献中记载的胶状黄铁矿为铁硫化物、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石英和有机质组成的矿物集合体,是在陆源物质输入受限的半封闭海盆环境下经生物化学作用直接沉淀的纳米-亚微米黄铁矿为主的矿物集合体。虽然胶状黄铁矿经历沉积成岩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作用,但是沉积微结构、矿物成因信息仍然被有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村矿床 胶状黄铁矿 纳米矿物学 有机质 生物化学沉淀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的区域对比研究
13
作者 王家宇 徐亮 +5 位作者 谢巧勤 刘童 周跃飞 李振生 徐晓春 陈天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26,共13页
通过对安徽铜陵和巢湖上石炭统黄龙—船山组剖面碳酸盐岩矿物学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铜陵黄龙组底部为一套含草莓黄铁矿的白云岩,中、下部和船山组均是灰岩,矿物组合为:黄龙组底部的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石英(黄龙组底部)... 通过对安徽铜陵和巢湖上石炭统黄龙—船山组剖面碳酸盐岩矿物学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铜陵黄龙组底部为一套含草莓黄铁矿的白云岩,中、下部和船山组均是灰岩,矿物组合为:黄龙组底部的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石英(黄龙组底部)→方解石+高岭石+石英(黄龙组中下部)→方解石+伊利石+石英(黄龙组上部和船山组)。而巢湖黄龙—船山组碳酸盐岩为一套含高岭石、石英的灰岩,但从黄龙组底部至船山组顶部剖面中高岭石有增加趋势。微量元素显示,铜陵黄龙—船山组碳酸盐(特别是黄龙组底部白云岩)的V/Cr、Ni/Co、V/Sc比值显著高于巢湖,且Ce与Fe、Mn的无相关性,显著不同于巢湖碳酸盐的正相关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陵黄龙组底部碳酸盐沉积于偏还原的环境,黄龙组中上部和船山组碳酸盐沉积于相对贫氧的环境,而巢湖碳酸盐则形成于更加氧化的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早石炭世铜陵古岛的存在可能是导致铜陵沉积环境有别于巢湖的主要原因,该沉积环境为铜陵地区胶状黄铁矿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 微量元素 矿物学 沉积环境 安徽铜陵与巢湖
下载PDF
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伊西才 高大宽 +3 位作者 刘卫平 周跃飞 闫志强 高海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下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均行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病变完全切除45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40例(86.9%)... 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下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均行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病变完全切除45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40例(86.9%),无变化6例(13.1%)。病理结果:神经鞘瘤29例(63.0%),脊膜瘤12例(26.0%),蛛网膜囊肿2例(4.4%),肠源性囊肿2例(4.4%),瘢痕组织1例(2.2%)。皮下积液1例,经物理治疗1周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随访6~24个月,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未发现脊柱不稳定。结论应用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具有手术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病人康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椎管 病变 占位 髓外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垂体腺瘤手术中正常垂体边界的判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伊西才 孙刚锋 +6 位作者 高大宽 董秋峰 周跃飞 刘宇琪 闫志强 黑悦 刘卫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对正常垂体边界的判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5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影像和手术视频...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对正常垂体边界的判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50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影像和手术视频资料,总结确定垂体边界、垂体保护的方法。根据术前、术后的MRI影像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并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2例患者中,达到肿瘤全切除463例(92.2%)。通过术前影像和术中神经内镜直视或应用术中潜水技术观察,483例(96.2%)患者术中可辨认出正常垂体以及垂体与肿瘤组织的边界,垂体组织保留良好;19例(3.8%)患者无法辨认垂体组织,术中对可能的垂体边界组织进行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单纯垂体组织12例,被肿瘤侵袭的垂体组织3例,单纯肿瘤组织4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嗅觉丧失(1.6%,8/502)、尿崩症(1.4%,7/502)、电解质紊乱(1.0%,5/502)、脑脊液鼻漏(1.0%,5/502)、脑膜炎(0.4%,2/502)及垂体功能低下(0.4%,2/502),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通过术前影像结合术中神经内镜直视或术中潜水技术观察可辨认出垂体组织与肿瘤的边界,对于难以辨认垂体边界的患者,术中可通过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认。采用这一方法可提高对垂体组织的辨识率,有利于对垂体的保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垂体辨认和保护
原文传递
胶结壳有孔虫对长石的选择性利用
16
作者 李晓松 周跃飞 +4 位作者 赵涵玥 孙少华 徐亮 谢巧勤 陈天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文章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台州大港湾滨海沉积物中的胶结壳有孔虫亚洲波斯基砂虫(Polskiammina asiatica)和抱球砂抱球虫(Ammoglobigerina globigeriniformis)的壳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有孔... 文章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台州大港湾滨海沉积物中的胶结壳有孔虫亚洲波斯基砂虫(Polskiammina asiatica)和抱球砂抱球虫(Ammoglobigerina globigeriniformis)的壳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有孔虫壳壁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矿物颗粒、有机外膜、有机内壁衬层、覆盖矿物的有机膜和连接矿物的丝状有机质。构筑壳壁的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和高岭石,有机物主要为酸性糖蛋白和脂肪。两种有孔虫倾向于选取沉积物中粒径较小的矿物,矿物粒径分布范围较小。壳壁中长石集中分布于有孔虫中心和外壁,很少出现于房室之间的隔板中。分析认为,壳壁曲率和矿物成分制约了长石的特异性分布,而长石的特异性分布有利于提高壳壁稳定性和有孔虫对能量及营养元素的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壳有孔虫 壳壁 长石 选择性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铜陵叶山铁矿赤铁矿微尺度矿物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平 陈天虎 +4 位作者 徐亮 赵月领 周跃飞 徐晓春 谢巧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7-192,共16页
铜陵隆起区内广泛分布着铜-铁-金多金属矿床,也存在众多小型铁矿,其中叶山铁矿是典型代表之一。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黄龙组内,具有层控特征,铁矿化以镜铁矿/赤铁矿为主。为了深入探讨该铁矿的形成机制及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本文对该矿中不... 铜陵隆起区内广泛分布着铜-铁-金多金属矿床,也存在众多小型铁矿,其中叶山铁矿是典型代表之一。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黄龙组内,具有层控特征,铁矿化以镜铁矿/赤铁矿为主。为了深入探讨该铁矿的形成机制及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本文对该矿中不同产状的赤铁矿进行了详细野外地质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并将赤铁矿划分为3类(Hem 1、Hem 2、Hem 3)。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表明Hem 1具有高Si、Al、Ti的特征,微量元素V、Cr、Co、Ni、Cu、Zn、Sr、Ba、Sn、Pb含量相对较高,Co/Ni比值小于1。Hem 1酸不溶物的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石英粒径为2~600μm,表面有风成的断面、孔洞、长条状"V"型凹痕等微结构和形貌,同时粘附有纳米硅质小球,表明石英为潮间带环境下的碎屑。以上结果表明该区黄龙组地层存在沉积赤铁矿型铁质建造,发生重结晶作用。Hem 2和Hem 3在主量元素上以低Ti含量,Si、Al、Mn含量变化大为特征;化学组成及元素相关性图解表明Hem 2、Hem 3并非单一成因,可分为两类:高W,低Mn、Si、Co/Ni比值(<1. 5)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Hem 2_(SH)、Hem 3_(SH));低W,高Mn、Si、Co/Ni比值(> 1. 5)为热液成因(Hem 2_H、Hem 3_H)。因此,微量元素含量上,Hem 2_(SH)与其共生磁铁矿差异大,Hem 2_H与其共生磁铁矿差异小; Hem 2_(SH)/(Hem 3_(SH))相对Hem 2_H/(Hem 3_H)显示亏损(W元素除外); Hem 2_(SH)、Hem 3_(SH)、Hem 2_H和Hem 3_H各自之间的波动变化,反映了热液改造过程元素的继承性和热液组分演化过程及其对前驱体的叠加影响,但元素相关性图解排除了Hem 1作为Hem 2_(SH)、Hem 3_(SH)前驱体的可能。综上分析结果表明:叶山铁矿可能属于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黄龙组地层存在以菱铁矿为主的沉积铁建造并提供了该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受到燕山期岩浆活动驱动的热液流体叠加改造。赤铁矿的多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 叶山 赤铁矿 LA-ICP-MS 菱铁矿 叠加改造
下载PDF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奕豪 周跃飞 +2 位作者 杨双武 贾鹏飞 高大宽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在治疗脑脊液鼻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西京医院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68例,术前使用CT、MRI、脑池核素显像和强T2扫描等多模态影像技术相结合明确漏口位置。...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在治疗脑脊液鼻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西京医院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68例,术前使用CT、MRI、脑池核素显像和强T2扫描等多模态影像技术相结合明确漏口位置。高流量脑脊液鼻漏患者选用多层修补的方法,低流量脑脊液鼻漏患者单纯采取黏膜瓣修补。术后卧床1周,根据情况采取降颅压等治疗。结果66例患者一次性修补成功,治愈率为97.1%,2例患者二次修补后治愈,随访未见脑脊液漏复发。结论选择适当的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内镜下修补是一种治疗脑脊液鼻漏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颅底外科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莲 周跃飞 +2 位作者 雷娟 张红英 冯晓荣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应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19例,应用介入栓塞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应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19例,应用介入栓塞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载瘤动脉狭窄 栓塞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磷灰石对湖泊沉积物中水铁矿稳定性的制约 被引量:1
20
作者 骆少勇 周跃飞 刘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8-226,共9页
通过在滇池开展原位实验,研究探讨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灰石制约水铁矿分解和转化的机制,以及二者共存时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将水铁矿放置到沉积物中1个月,矿物保持稳定;放置时间达到3个月时,添加磷灰石实验中水铁矿发生了显著物相转变。... 通过在滇池开展原位实验,研究探讨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灰石制约水铁矿分解和转化的机制,以及二者共存时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将水铁矿放置到沉积物中1个月,矿物保持稳定;放置时间达到3个月时,添加磷灰石实验中水铁矿发生了显著物相转变。冬天(12—2月)实验中,转化产物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为针铁矿+磁(赤)铁矿→针铁矿+纤铁矿→针铁矿;夏天(6—9月)实验中,转化产物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为针铁矿+纤铁矿+磁(赤)铁矿→针铁矿+纤铁矿→未转化。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冬天实验中生成的磁性铁氧化物为纳米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夏天实验中产生的则主要为纳米磁铁矿。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冬天表层实验样品具有较高P含量。分析表明的湖泊沉积物中磷灰石促进水铁矿转化的过程为:(1)微生物促进磷灰石溶解;(2)磷灰石溶解释放的P促进铁还原菌生长;(3)铁还原菌促进水铁矿还原;(4)水铁矿还原产生的溶解态Fe^2+催化水铁矿向针铁矿、纤铁矿和磁铁矿转化。冬天及沉积氧化-还原界面最适宜磷灰石分解菌和铁还原菌生长,水铁矿的转化和P释放能力也更强,相应地内源磷释放的风险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矿 磷灰石 湖泊沉积物 氧化-还原界面 稳定性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