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
作者 张扬建 朱军涛 +1 位作者 沈若楠 王荔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3-564,共12页
全球草地占据30%左右的陆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化、碳氮及养分循环、保持水土、调节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就是放牧,不同的牲畜种类、放牧强度、年限、历史和制度等,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 全球草地占据30%左右的陆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化、碳氮及养分循环、保持水土、调节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就是放牧,不同的牲畜种类、放牧强度、年限、历史和制度等,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该文围绕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影响,1)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各个历史阶段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2)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放牧对草地影响研究的热点内容、重要区域和关键词等;3)阐明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生长、群落特征、碳氮及养分循环、生产力及土壤质量等的各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国内相关研究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4)基于上述分析,从草地放牧精准管理、经典假说验证、放牧和全球变化研究相结合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前沿方向和优先领域。该文在系统总结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与全球变化相结合,为我国的草地放牧生态学研究、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功能 碳循环 氮循环 全球变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荔 曾辉 +3 位作者 张扬建 赵广 陈宁 李军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06-3515,共10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泛第三极地区气候变化的启动区。青藏高原土壤碳作为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的估算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综述了近3...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泛第三极地区气候变化的启动区。青藏高原土壤碳作为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的估算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关于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研究,比较不同研究的土壤碳储量估算结果,以固有因子和变化因子两类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土壤碳储量时空分异规律。从估算模型和方法看,CENTURY和TEM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土壤碳储量的多种机理过程,结果可信度高于EVI、NDVI模型以及插值估算法。青藏高原草地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储量约10 Pg C(1 Pg=1015g)。高原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0~200 cm)约16.5 Pg C,土壤无机碳储量(0~100 cm)约14 Pg C。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沿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而关于变化因子对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的作用规律还没有一致的认识。此外,采样点选择、数据源选择、估算深度以及估算方法等影响了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估算结果的精确性。未来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研究应建立土壤碳储量估算标准来提高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增大采样区、采样量以及采样深度并保障采样周期的时间连贯性等,有效减少土壤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储量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估算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 NDVI、SPOT NDVI数据的GIMMS NDVI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艺旋 张扬建 +5 位作者 俎佳星 车彬 唐泽 丛楠 李军祥 陈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544,共9页
以MODIS NDVI和SPOT NDVI数据为基准对2000—2015年重叠时段的GIMMS NDVI数据进行评价.在全国尺度以及水田、旱地、林地、草地4种土地类型上对比分析3种数据的数值差异、动态一致性、变化趋势差异和两两间相关性.结果表明:GIMMS NDVI在... 以MODIS NDVI和SPOT NDVI数据为基准对2000—2015年重叠时段的GIMMS NDVI数据进行评价.在全国尺度以及水田、旱地、林地、草地4种土地类型上对比分析3种数据的数值差异、动态一致性、变化趋势差异和两两间相关性.结果表明:GIMMS NDVI在数值上整体高于MODIS NDVI和SPOT NDVI,3种数据在反映植被月动态方面能力相当;研究期内3种NDVI数据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均呈增加趋势,GIMMS的增加幅度最小,且在我国西北、东北、中南、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与另两套数据差异较大,表明在研究该区域时应对GIMMS NDVI数据的使用有所保留;各数据间两两相关性较强,在全国尺度上MODIS NDVI与SPOT NDVI的相关性更好,旱地GIMMS NDVI与MODIS NDVI的相关性更好,水田、林地、草地MODIS NDVI与SPOT NDVI的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MMS NDVI MODIS NDVI SPOT NDVI 空间分布 一致性 趋势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于贵瑞 张雷明 +1 位作者 张扬建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03-1918,共16页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发现和理解生态系统响应机制,认知和描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预测和预警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都依赖于大陆及全球尺度的分布式协同观测研究网络。本研究以服务大陆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支撑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围绕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科学问题,综合分析了现有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现状,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及其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发展"多要素-多界面-多介质-多过程-多尺度-多方法"的联网协同观测体系,构建"高新技术集成化-区域分布网络化-网络管理智能化-观测实验长期化-模型模拟多功能化-数据集成和资源共享远程化"的新一代大陆尺度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的设想,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研究网络的功能定位、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建设目标和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尺度陆地生态系统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资源环境效应 立体协同观测体系 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与GIS的青藏高原典型电网工程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业隆 周全 +3 位作者 江栗 张扬建 俎佳星 谭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96-3106,共11页
为了评估电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概念图的形式确定并表达了电网工程特定活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复杂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基于RS与GIS技术,构建并定量化了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方法对青藏高原典型电网工程开展应... 为了评估电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概念图的形式确定并表达了电网工程特定活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复杂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基于RS与GIS技术,构建并定量化了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方法对青藏高原典型电网工程开展应用.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总体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很高且集聚效应显著,重度和极度敏感区集中分布(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在研究区中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东南部的高山河谷地带.依据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分布状况形成的电网工程极度敏感标段,重度敏感标段,中度敏感标段和轻度敏感标段应利用不同自然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复杂自然条件下其他大型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电网工程 青藏高原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敏感性
下载PDF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近30年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丛楠 张扬建 朱军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北半球气候变暖导致植被春季物候开始日期显著提前,温度对春季物候的促进作用是一个过程事件而非瞬时事件,且存在空间差异。该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温度对植被物候的作用方式,并探讨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 北半球气候变暖导致植被春季物候开始日期显著提前,温度对春季物候的促进作用是一个过程事件而非瞬时事件,且存在空间差异。该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温度对植被物候的作用方式,并探讨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GIMMS3g卫星植被指数产品,采用5种方法提取1982–2009年植被春季物候,并结合格网气象数据计算植被春季物候的温度敏感性,着重分析自然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的主要制约因素,54%的像元显示温度最大效应发生在物候开始当月和之前一个月。温度主导的春季物候的像元中,91.3%的像元指示早春温度对物候开始的促进作用。植被春季物候的温度敏感性存在空间异质性,随着区域环境因素的不同,年际温度标准差、累积降水量和辐射对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都具有各自或协同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 植被春季物候 卫星遥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多尺度碳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底阳平 曾辉 +2 位作者 张扬建 陈宁 丛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9-1860,共12页
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CUE)是指机体用于生长的碳量占其吸收总碳量的比例,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分配模式的重要参数。对CUE的研究可利用多种方法从多尺度开展,然而CUE的高尺度敏感性导致不同方法之间的结果变异性较大,... 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CUE)是指机体用于生长的碳量占其吸收总碳量的比例,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分配模式的重要参数。对CUE的研究可利用多种方法从多尺度开展,然而CUE的高尺度敏感性导致不同方法之间的结果变异性较大,难以整合并且扩展外推,成为制约CUE研究方法及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CUE常见的测定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应用尺度差异分为样地尺度、生态系统尺度、景观和区域尺度以及大陆和全球尺度,概述各方法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随后,分尺度综述CUE的研究进展,发现CUE受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控制着CUE,CUE数值也随尺度和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建议今后对CUE的研究应该综合考量生物和环境等多要素交互影响效果,通过机理和技术研究提升数据测定的准确性,以及整合多尺度结果为模型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利用效率(CUE) 测定方法 多尺度 多源数据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模式下西藏农田土壤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猛 何永涛 +5 位作者 孙维 李少伟 钟志明 余成群 张扬建 张宪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8,共5页
依据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农田长期施肥试验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空白、羊粪、羊粪+化肥(羊+化)、化肥)8年后(2008~2015)对高原农田土壤质量部分指标(机械组成、土壤容重、有机质、p H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显示... 依据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农田长期施肥试验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空白、羊粪、羊粪+化肥(羊+化)、化肥)8年后(2008~2015)对高原农田土壤质量部分指标(机械组成、土壤容重、有机质、p H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施用化肥的样地相比,施加了有机肥的羊粪和羊+化样地的农田土壤质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变化:(1)增加了0~20 cm土层中的砂粒含量,降低了粉砂粒和粘粒含量;(2)0~10cm表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和10.0%;(3)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8%和65.6%,同时土壤的p H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4)显著增加了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在青稞的生长期以及收获后,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均表现为羊粪>羊粪+化肥>空白>化肥。因此表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高原农田的土壤质量,在西藏地区应加大畜禽粪便等的归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土壤质量 农田 西藏
下载PDF
氮磷共限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吸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文宇 张扬建 +2 位作者 沈若楠 朱军涛 丛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面临外来资源输入的威胁,而外源资源输入如氮、磷、钾(N、P、K)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尚不明确。本研究在藏北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3年N、P、K元素交互的添加试验,测定群落盖度和...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面临外来资源输入的威胁,而外源资源输入如氮、磷、钾(N、P、K)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尚不明确。本研究在藏北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3年N、P、K元素交互的添加试验,测定群落盖度和生态系统碳交换等数据,旨在阐明资源添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季,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对照下NEE均值为-13.0μmol·m^(-2)·s^(-1)。单独添加N、P、K对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等碳通量组分均无显著影响;在NP、NPK组合添加下NEE显著增加了95.3%和63.9%,GEP显著增加了45.5%和33.0%,而ER没有显著改变。NP、NPK组合添加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群落盖度和影响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提高NEE和GEP,其中植物群落盖度分别提高了18.1%和21.4%。NP资源添加提高了高寒草甸生产力和自养呼吸,但同时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抑制异养呼吸,二者相互抵消,从而没有改变ER。对于养分匮乏的高寒草甸,单独添加N、P、K和NK、PK组合添加没有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而NP组合添加提高了NEE和GEP,表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吸收过程可能受到N、P等多种养分资源的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换 共限制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藏中联网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德峰 张扬建 +10 位作者 丛楠 殷国栋 王荔 张明勋 俎佳星 周全 陈宁 刘瑶杰 蓝健均 蔡绍荣 张戈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3-603,共11页
对电网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规避和降低工程对沿线区域生态破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体,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对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 对电网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规避和降低工程对沿线区域生态破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体,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对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电网工程标段影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极重要区面积为74843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8.47%,主要分布在藏东南的森林区,包括澜沧江沿线及其以东地区、雅鲁藏布江沿线及错那县、墨脱县南部。藏中联网工程东、西两端标段影响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影响区内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方法可为其他输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生态标准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 输电工程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基于无人机视频流的草原放牧家畜在线检测和体重估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东亮 廖小罕 +4 位作者 张扬建 丛楠 叶虎平 邵全琴 辛晓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99-4108,共10页
精确实时的家畜数据对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地面调查和基层上报方式获取,成本高、实时性差。本文在构建家畜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和体重估算模型基础上... 精确实时的家畜数据对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地面调查和基层上报方式获取,成本高、实时性差。本文在构建家畜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和体重估算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的家畜实时监控系统(http://218.202.104.82:5806/vid),利用无人机视频流,实现了家畜的在线识别、计数和体重估算。家畜识别模型训练使用了13803张无人机影像块和视频图像帧,牛的检出率为90.51%,错检率为11.64%,漏检率为9.49%,羊的检出率为91.47%,错检率为7.04%,漏检率为8.53%。体重估算模型构建采用了在青海和内蒙等地实测的头体长和牛体重数据,对牛和羊体重的估算精度分别为90.28%和90.00%。该系统将无人机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家畜监控领域,对禁牧、休牧等草原放牧家畜监管,以及帮助牧民远程监控家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实时视频流 深度学习 家畜识别 体重估算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那曲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物候对增温的异步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璟钰 张扬建 +10 位作者 郑周涛 赵广 赵然 朱艺旋 高洁 沈若楠 李文宇 郑家禾 张雨雪 朱军涛 孙建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海拔生态系统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仍然较少。该研究依托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设的梯度增温实验,分别于2015、2017、2018和2021年...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海拔生态系统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仍然较少。该研究依托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设的梯度增温实验,分别于2015、2017、2018和2021年对模拟增温下优势物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返青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等表征植物物候的指标进行了观测,以期揭示增温下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物候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高寒草甸中优势植物物候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高山嵩草返青、现蕾和开花物候期的推迟幅度与温度升高幅度呈正相关关系;钉柱委陵菜返青、现蕾和开花时间随着温度上升表现为先提前后推迟;这表明高寒草甸植物物候对增温产生异步响应。此外,长期增温下的藏北高寒草甸优势种的物候变化均显示出了延迟效应。结构方程归因分析发现,空气温度升高促使高山嵩草返青时间推迟;低水平增温可以促进钉柱委陵菜物候提前,而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其物候响应发生逆转,土壤水分在决定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幅度和方向上具有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藏北高寒草甸优势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暖的异步性特征,为预测未来高海拔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异步响应 梯度增温 植物物候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宁 张扬建 +6 位作者 朱军涛 李军祥 刘瑶杰 俎佳星 丛楠 黄珂 王荔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65,共16页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不断加剧,地上生物量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增加趋势,在重度退化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32.3%,其中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而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增加趋势;2)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模式相反,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均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3)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物种辛普森指数、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现非线性上升趋势。结构等式方程结果表明,土壤碳含量和体积含水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含量、体积含水量和砾石质量比对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土壤碳、氮含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地上生产力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指示草地的退化程度,建议今后研究应以可食性牧草和毒杂草等植物功能群的变化来衡量草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梯度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非线性响应
原文传递
不同幅度的实验增温对藏北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军涛 陈宁 +1 位作者 张扬建 刘瑶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1229,共11页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该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增温幅度实验,模拟未来2℃增温和4℃增温的情景,探究不同增温幅度...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该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增温幅度实验,模拟未来2℃增温和4℃增温的情景,探究不同增温幅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2015年生长季(6–9月),不增温和2℃增温处理下NEE小于0,总体表现为碳汇,而4℃增温处理下NEE大于0,总体表现为碳源;2)在生长季的6月、8月及整个生长季,与不增温相比,4℃增温处理显著提高了NEE,而2℃增温处理没有显著改变NEE;7月,2℃和4℃增温处理均显著提高了NEE;3)在半干旱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是决定NEE的关键因素,增温通过降低土壤水分而导致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下降。该研究可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高寒草甸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碳收支 藏北高原
原文传递
染色体多态性与男性生殖异常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章鸯 宫剑 +1 位作者 邢超 陈雪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5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研究染色体多态性与男性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 482例男性遗传咨询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结果在2 482例男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54例,占2.18%。根据... 目的研究染色体多态性与男性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2 482例男性遗传咨询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结果在2 482例男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54例,占2.18%。根据多态性变异分4种类型:1D/G组随体增加6例,占多态性的11.11%;2次缢痕增加(包括1、9、16号染色体)8例,占多态性的14.81%;3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9例,占多态性的16.67%;4Y染色体多态性31例,占多态性的57.41%。1 424例不育男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48例,占3.37%;在456例无精症男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8例,占1.62%;在1 526例男性少精弱精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32例,占2.10%。Y染色体多态性组男性DNA碎片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双链DNA率、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染色体多态性可以导致男性生殖异常,对有不育病史的男性应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和染色质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多态性 男性生殖异常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
原文传递
流体障碍物对爆震燃烧起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永佳 范玮 +3 位作者 李舒欣 张扬 何建男 张启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652,共7页
为研究流体障碍物对于缓燃火焰向爆震波转变特性的影响,用乙烯和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方形爆震管中进行了爆震燃烧实验。将带流体障碍物的爆震管与常规光滑爆震管起爆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首次提出了用热态流体障碍物加速... 为研究流体障碍物对于缓燃火焰向爆震波转变特性的影响,用乙烯和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方形爆震管中进行了爆震燃烧实验。将带流体障碍物的爆震管与常规光滑爆震管起爆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首次提出了用热态流体障碍物加速起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喷射孔径下,流体障碍物能够有效地加速爆震波的起始。对于6mm方形爆震管,通入1mm直径的冷态和热态流体障碍物均能够明显地加速起爆,分别使起爆距离缩短24%和15%;2mm热态流体障碍物没有明显的加速起爆作用,而2mm冷态流体障碍物甚至阻碍了火焰的传播。在相同的射流尺寸下,相比于传统的冷态流体障碍物,热态流体障碍物有更好的爆震加速起始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态流体障碍物 热态流体障碍物 起爆距离 喷射孔径
下载PDF
护肝宁片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旸 张健 +1 位作者 辛永宁 宣世英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果。方法将NASH病人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护肝宁片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复方益肝灵片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果。方法将NASH病人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护肝宁片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复方益肝灵片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酶、血脂、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787~3.236,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2.663~3.161,P<0.05)。结论护肝宁片可有效治疗N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宁 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甘油三酯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1982-2018年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周涛 张扬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6-1496,共11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地表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开展青藏高原WUE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对指导植被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地表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开展青藏高原WUE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对指导植被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GLASS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对1982-2018年期间青藏高原WUE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温度、降水量、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CO_(2)浓度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植被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WUE总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多年平均值约为1.64 g C·kg^(-1)。WUE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明显,森林最高,高寒荒漠最低,高寒草甸高于高寒草原。(2)青藏高原WUE主要呈现增加趋势,除森林和栽培植被外,其他植被类型WUE均显著增加,总初级生产力主导了研究区77.84%面积的WUE变化。(3)叶面积指数和CO_(2)浓度主导了青藏高原WUE的变化,且均为正向效应。而饱和水汽压差的升高对高寒草原、高山植被、栽培植被以及高寒荒漠的WUE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青藏高原 影响因子 叶面积指数 CO_(2)浓度 植被类型
原文传递
劣味乳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防治杨树溃疡病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扬 叶建仁 吴小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为提高菌根真菌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外生菌根真菌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us)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发酵法,分析接种量、溶解氧及p H值等因子对其发酵培养的影响,并将发酵产物制成液体菌剂,采用灌根法对杨树溃疡病进行田间防治试... 为提高菌根真菌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外生菌根真菌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us)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发酵法,分析接种量、溶解氧及p H值等因子对其发酵培养的影响,并将发酵产物制成液体菌剂,采用灌根法对杨树溃疡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5%,发酵过程中p H保持5左右,发酵中后期保持溶氧浓度在28%~35%可有效提高劣味乳菇菌丝体生物量,缩短了发酵周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劣味乳菇对溃疡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可达41.1%。该研究可为该菌株作为生防菌株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味乳菇 发酵工艺 溃疡病 防效
下载PDF
全球变化联网控制实验的创新性设计: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水热要素联网控制实验为例
20
作者 朱军涛 牛犇 +6 位作者 宗宁 赵博 郑周涛 赵广 庾强 王常慧 张扬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8-654,共7页
全球变化已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明确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是实现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的前提。联网实验是理解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对全球变化要素响应和适应的重要手段。科学的... 全球变化已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明确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是实现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的前提。联网实验是理解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对全球变化要素响应和适应的重要手段。科学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实现联网数据间融合、比对以及分析,进而支撑普适性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本文从全球变化联网控制实验的研究进展、发展需求、创新性设计及研究展望等几方面,综合阐述未来全球变化联网控制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方法学原理以及全新的实验网络设计理念,并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为例,以空间基准点理念(水热均值点)为突破口,提出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联网实验创新设计技术体系,以期推动未来区域和全球尺度控制实验的联网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联网控制实验 空间基准点 自然环境梯度 草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