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半干旱区深旋松耕作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绪成 马一凡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方彦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93-3301,共9页
探明深旋松耕作技术(VRT)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阶段性耗水、个体和群体生长状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可为寻求抗旱增产、资源高效利用的耕作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6和2017年设置旋耕15 cm... 探明深旋松耕作技术(VRT)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阶段性耗水、个体和群体生长状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可为寻求抗旱增产、资源高效利用的耕作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6和2017年设置旋耕15 cm (TT)、深松40cm (DLT)、深旋松耕40 cm (VRT) 3种耕作方式,测定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量和产量等指标,计算阶段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商品率、商品产量、纯收益和新增收益等指标,探究深旋松耕作对马铃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T和DLT相比,VRT能显著促进马铃薯在盛花期和块茎膨大期的耗水,2016和2017年分别较DLT、TT增加了46.7、35.7和27.2、47.3 mm.由于VRT促进马铃薯耗水,叶片SPAD值、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提高,证明它能促进马铃薯个体和群体发育.基于较高的个体和群体生长量,VRT的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提高,分别在2016和2017年较DLT和TT增加了156.8%、47.8%和24.8%、41.0%,WUE相应地提高了92.3%、19.2%和18.9%、26.6%.深旋松耕作使马铃薯商品薯产量显著增加,纯收益和新增纯收益显著提高,在2016和2017年分别达到12631.9、11019.1和29498.3、18245.5元·hm-2.深旋松耕作促进马铃薯花期和块茎膨大期耗水,使马铃薯叶片SPAD值、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导致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升高,并提高了商品薯产量和纯收益,是适宜于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的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深旋松耕 马铃薯 阶段耗水 产量 经济收益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11 位作者 梁德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郭惠智 杨志东 唐永超 袁凯 罗培杰 周腾鹏 马延怀 温广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74-3579,共6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40、80、120mg/kg)淫羊藿苷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摘除卵巢,3个月后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40、80、120mg/kg)淫羊藿苷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摘除卵巢,3个月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随后每日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淫羊藿苷治疗12周。末次给药后测量血清中骨转化指标,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并对股骨进行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Notch1、OPG、RANK和RANKL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的骨小梁排列紧密,骨密度显著回升,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与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钙素、雌二醇和骨形成蛋白-2含量明显提升(P<0.01)。另外,淫羊藿苷具有提高Notch1和OPG,抑制RANK和RANKL表达的作用。结论: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调节Notch1信号通路和OPG/RANK/RANKL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淫羊藿苷 补肾法 Notch1 OPG/RANK/RANKL系统
原文传递
立式深旋松耕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绪成 马一凡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方彦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165,共10页
合理耕作可增强土壤水分供给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进而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生产力,将是进一步挖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潜力的有效途径。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7年设置定位试验,在全膜覆盖垄作模式下设计立式深... 合理耕作可增强土壤水分供给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进而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生产力,将是进一步挖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潜力的有效途径。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7年设置定位试验,在全膜覆盖垄作模式下设计立式深旋松耕40cm(VRT)、深松耕40cm(DLT)和传统旋耕15cm(TT)3个处理,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以及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系数、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等,计算土壤有效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研究立式深旋松耕对土壤物理性状、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VRT显著降低了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较DLT和TT分别下降了10.8%~25.3%和11.2%~24.8%;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2.3%~23.7%和29.7%~46.6%,饱和含水量和土壤毛管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6.1%~54.4%和38.8%~82.9%,萎蔫贮水量下降了11.0%~49.0%。与TT相比,DLT降低了2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萎蔫贮水量,显著提高了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基于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特性的优化,VRT在0~40cm土层的有效贮水量显著高于DLT和TT,分别增加了34.3%~136.9%和44.6%~75.2%,DLT较TT在20~40cm土层也有显著增加。较高的土壤有效贮水量促进马铃薯生长,并显著提高块茎产量,VRT分别较DLT和TT增产24.8%~156.8%和47.8%~41.0%,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18.9%~92.3%和19.2%~26.6%,干旱年份(2016)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正常降水年份(2017)。因此,立式深旋松耕显著优化了土壤的水分特性,提高了土壤有效水含量,促进马铃薯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和WUE,这一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是适合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抗旱增产、水分高效的耕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深旋松耕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有效贮水量 马铃薯 块茎产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下载PD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Plants on Mn Mine Tailings 被引量:27
4
作者 LIU Yun-Guo zhang hui-zhi +2 位作者 ZENG Guang-Ming HUANG Bao-Rong LI Xi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1-136,共6页
The Xiangtan Manganese (Mn) Mine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has been mined since 1913 with mine tailings including excavated wastes, wastewater, and smelting waste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Mn mine ... The Xiangtan Manganese (Mn) Mine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has been mined since 1913 with mine tailings including excavated wastes, wastewater, and smelting waste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Mn mine tailing soils and eight plants on the Mn mine tailing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il Mn, Pb, and Cd and the metal-enrichment traits of these eight plants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Exceptional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hree metals were found in the soils, especially on the tailing dam. Each plant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ccumulated the three heavy metals, but no hyperaccumulator of these metals was found. Howev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oa pratensis Linn.,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Pteris vittata L.,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and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possessed specially good metal-enrichment and metal-tolerant traits. P. pratensis, G. affine, and P. vittata were Pb-tolerant plants; and C. canadensis, P. pratensis, and G. affine were Cd-tolerant plants. P. acinosa had a great tolerance to Mn. and it was a valuable plant for on-site phytoremediation.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was found to have high metal toler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 as a raw material for paper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soil remediation. G. affine and C. canadensis had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Mn and could be useful in phytoremediation. However, although P. pratensis was a good accumulator, it was not a suitable plant for soil remediation because its biomass was too li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metal-tolerant plant Mn mine tailings PHYTOREMEDIATION SOIL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慧杰 温晓红 +3 位作者 黄会芝 潘军平 沈佩婷 吴万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为BiPAP应用于早产儿轻度RDS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为BiPAP应用于早产儿轻度RDS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6例早产儿轻度RDS为观察对象,生后即予无创呼吸支持,随机分为BiPAP组(38例)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38例),比较两组无创模式治疗早产儿RDS的治疗效果及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1)与CPAP组比较,BiPAP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5.26%vs.26.32%,P<0.05),但平均无创通气时间、平均氧依赖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重复应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潮气肺功能参数中,与CPAP组比较,BiPAP组呼吸频率明显降低[(42.98±4.26)次/min vs.(46.13±4.58)次/min]、潮气量明显升高[(6.50±1.29)ml/kg vs.(5.55±1.03)ml/kg]、每分通气量明显增加[(0.50±0.66)L/(min·kg)vs.(0.45±0.47)L/(min·kg)](P<0.05),而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气峰流速及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PAP相比,BiPAP治疗早产儿轻度RDS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可提高肺的顺应性,改善患儿早期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家华 胡惠芝 +2 位作者 杨刚 杨俊锋 李浩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3期5-13,共9页
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聚焦于“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站在智能时代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从教育新基建、智适应学习、教师专业化、产学研转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肯定了智能技术对于提升教育系统的有效性、公平性和成本效益... 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聚焦于“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站在智能时代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从教育新基建、智适应学习、教师专业化、产学研转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肯定了智能技术对于提升教育系统的有效性、公平性和成本效益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本届论坛的综述,指出智能技术是教育变革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智能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范式、新的环境和新的要素,顺应了新时期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符合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 教育技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施肥方式不当是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氮肥减量后移和有机肥替代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区玉米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肥料全部基施(CK)、减... 施肥方式不当是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氮肥减量后移和有机肥替代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区玉米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肥料全部基施(CK)、减氮15%且在抽雄期追施(RN)、30%的化肥以有机肥替代且在抽雄期追施(RNM),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耗水特性、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有显著调控作用,并与降雨年型密切相关。欠水年和平水年,RN花前耗水量较CK降低16.1%~18.8%,花后耗水量提高18.0%~22.2%;RNM花前、花后耗水量均与CK差异不显著。丰水年,RN和RNM花前耗水量分别较CK降低16.7%和6.3%,花后耗水量分别增加11.4%和29.7%。与CK相比,RN显著提高了追肥后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花后生物量增加15.6%~44.9%,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增加9.8%~17.0%,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6.3%~21.4%,肥料偏生产力(PEPT)、氮素偏生产力(PEPTN)、磷素偏生产力(PEPTP)和钾素偏生产力(PEPTK)均显著提高。综上,RN能显著提高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花后耗水量和SPAD值,增加花后生物量,优化穗部性状,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高效利用的有效肥料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氮肥减量后移 有机肥替代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中美竞争格局下的中韩、美韩关系走向与韩国的选择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慧智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27,共13页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美国优先"政策,固执坚持孤立主义理念,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不仅对盟友痛下狠手,而且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和"竞争对手",全方位扩大中美矛盾与摩擦,中美竞争格局凸显。中美...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美国优先"政策,固执坚持孤立主义理念,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不仅对盟友痛下狠手,而且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和"竞争对手",全方位扩大中美矛盾与摩擦,中美竞争格局凸显。中美是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最大的外部影响因素,对半岛发展方向与命运起到重要作用。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和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使韩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一方面,韩国难以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另一方面也难以放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不愿意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文在寅政府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其良好成果增强了韩国作为中等强国发挥其外交自主性与灵活性,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信心。在中美竞争格局下,韩国只有对东亚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对中美竞争结果做出合理预期,结合自身实力发展,才可能摆脱选择困境,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竞争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经济 外交决策 选择困境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pH on short-cut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被引量:16
9
作者 Wei Li hui-yan zhang +3 位作者 hui-zhi Sun Fei Zeng Yu-nan Gao Lei Zhu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accumulating sludge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tracellular polymers during the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process at ...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accumulating sludge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tracellular polymers during the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process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compared, the probable reasons for different performances of phosphorus removal were examined, and system operations in a typical cycl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 values in a range of 6.5-8.5. When the pH value was 8.0, the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rate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rat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were 20.95 mg/(g, h) and 23.29 mg/(g, h), respectively; the mass fraction of poly-13-hydroxybutyrate (PHB) increased to 62.87 mg/g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 mass fraction of polyphosphate was 92.67 mg/g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and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TP) was 1.47 mg/L.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the mass fraction of acetic acid and PHB also increased, and the absorption rate of acetic acid was equal to the disintegration rate of polyphosphate. When the pH value was above 8.0,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was achieved by chemical phosphor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PH Removal rate PHB
下载PDF
虎杖多糖乙醇分级纯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佳 李进霞 +3 位作者 张慧芝 徐鹏洋 陈忠琴 闫燕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及不同浓度乙醇(30%、50%、70%、90%)分级沉淀制得4组虎杖多糖(PCP-30、PCP-50、PCP-70、PCP-90),分别测定其得率、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比较其光谱学性质差异,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还原力实验...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及不同浓度乙醇(30%、50%、70%、90%)分级沉淀制得4组虎杖多糖(PCP-30、PCP-50、PCP-70、PCP-90),分别测定其得率、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比较其光谱学性质差异,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还原力实验考察其抗氧化性差异,并考察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组分间多糖得率及含量有较大差异,PCP-70总糖含量(557.03 mg/g)及糖醛酸含量(284.85 mg/g)最高,且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还原力实验中表现出最高的抗氧化性,4组虎杖多糖红外检测都具有多糖的典型基团,紫外图谱波形近似,相关性研究表明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与上述抗氧化模型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因此,70%乙醇更适宜沉淀制备虎杖多糖,且所得虎杖多糖抗氧化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多糖 乙醇分级沉淀 总糖含量 糖醛酸含量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多模态学习分析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家华 胡惠芝 黄昌勤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9期38-45,共8页
面对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传统学习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亟需创新体制、深化改革。多模态学习分析通过多维度全面采集和分析学习过程动态数据,使面向过程与真实学习情境的学习评价成为可能。文章首先基于当前学习评价... 面对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传统学习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亟需创新体制、深化改革。多模态学习分析通过多维度全面采集和分析学习过程动态数据,使面向过程与真实学习情境的学习评价成为可能。文章首先基于当前学习评价的难点问题分析,剖析了多模态学习分析应用于学习评价的价值内蕴。随后,文章提出四类多模态数据所映射的评价表征维度和内容,从确立目标、获取数据、建构模型、提供反馈四个方面构建并阐释了基于多模态学习分析的学习评价流程。最后,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多模态学习分析的学习评价应用建议,以期为面向过程的发展性学习评价改革赋能助力,并为高阶学习评价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数据 学习分析 学习评价 学习过程 数据表征
下载PDF
减氮追施和增密对全膜覆盖垄上微沟马铃薯水分利用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显枫 张绪成 +5 位作者 方彦杰 陈光荣 王红丽 侯慧芝 马一凡 赵记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4-776,共13页
优化垄沟配置方式、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西北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马铃薯,设置49,500株hm–2(低密度)和64,500株hm–2(高密度) 2个播种密度,传统施肥(PM)、减量追施(PMN)、... 优化垄沟配置方式、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西北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马铃薯,设置49,500株hm–2(低密度)和64,500株hm–2(高密度) 2个播种密度,传统施肥(PM)、减量追施(PMN)、有机肥替代(PMO) 3个施肥模式,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肥和密度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阶段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对土壤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花前耗水量、单株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和花后耗水量。在块茎膨大期,高密度处理的LAI较低密度增加了3.64%~15.01%;花后耗水量在2015—2016年较低密度增加了6.50%~48.52%。与PM处理相比, PMN和PMO均能提高花前土壤温度、现蕾期-块茎膨大期的马铃薯叶片SPAD值和LAI,其中LAI在花期增加了10.42%~44.26%。PMN和PMO降低了花前耗水量,增加花后耗水量和地上生物量,在块茎膨大期地上生物量较PM增加了6.95%~49.85%。PMN能提高低密度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2015—2017年产量较PM和PMO分别提高了9.96%~20.87%和13.64%~17.6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46%~20.81%和13.25%~45.24%。因此,增加密度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化肥减量追施或有机肥替代均可显著促进马铃薯花后耗水和提高LAI,使马铃薯块茎产量和WUE显著增加,是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增产增效的养分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追施 增密 全膜覆盖垄上微沟 马铃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加入CPTPP的政治经济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慧智 汪君瑶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9,127,共15页
受到新冠疫情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以中美为代表的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也日益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期在畅通国内循... 受到新冠疫情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以中美为代表的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也日益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期在畅通国内循环、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强化国内、国际市场的战略对接,深入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降低地缘政治经济风险、化解中美竞争压力,重塑经济全球化新格局,我国明确表示“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开始逐步推进。然而,中国在加入CPTPP前仍须解决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保障、跨境数据流通等在内的国内改革难题,还将面临以日本为首的CPTPP成员国的摇摆态度和美国霸权与同盟关系形成的外部阻力。针对中国加入CPTPP这一长期目标,我国应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础,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劳工权益保障体系、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等方式为加入CPTPP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地缘政治 国际规则 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型开放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医学的特殊人群用药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构建及效果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露 张慧芝 +1 位作者 张颖 王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特殊人群用药数据规则库,实现特殊人群用药的精细化管理,降低特殊人群用药错误发生率,提高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借助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数据规则库,结合妊娠、儿童、老人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 目的通过构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特殊人群用药数据规则库,实现特殊人群用药的精细化管理,降低特殊人群用药错误发生率,提高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借助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数据规则库,结合妊娠、儿童、老人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相对应模块进行精细化设置,对用药规则、证据分级、处方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构建特殊人群用药规则10342条,证据分级多集中在B类、C类,与特殊人群用药数据规则库构建前比较,构建后特殊人群用药处方合格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药师干预成功率明显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特殊人群用药数据规则库,能有效保障特殊人群处方前置审核的准确性、有效性,从而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数据库规则 特殊人群 精细化管理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田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彦杰 张绪成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马一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0-1079,共10页
2015 2017 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和露地穴播(CK) 2 种种植方式,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荞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寻求半干旱区荞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结... 2015 2017 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和露地穴播(CK) 2 种种植方式,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荞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寻求半干旱区荞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FMS 较 CK 使荞麦苗期提前 2.0~2.7 d,分枝期提前 2~3 d,现蕾期提前 0~1.7 d,而灌浆期延长 4.7~7.0 d。全膜覆土穴播(FMS)提高平水年(2015)和欠水年(2016)荞麦农田的土壤贮水量,较 CK 增加 16.9mm 和 25.59 mm,提高 2.91%和 5.79%,差异显著(P<0.05),但丰水年(201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平水年和丰水年,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分别增加 2.27℃和 2.20℃,但是在高温干旱年, FMS 分枝期至灌浆期明显低于 CK,全生育期内 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降低。成熟期 FMS 干物质量较 CK 增加 13.46%~137.87%,叶面积指数增加 16.22%~52.55%,株高增加 12.78%~48.91%,单株粒重增加 33.39%~60.90%,籽粒饱满率提高 8.48%~9.14%。3 年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生育期 0~300 cm 土壤耗水量增加 3.89%,但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 7.26%~95.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7.59%~87.08%,差异显著(P<0.05),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增效愈加明显。全膜覆土穴播能够提高荞麦播前土壤贮水量,降低高温时段的土壤温度,延长灌浆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促进荞麦植株发育,使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荞麦 全膜覆土穴播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中韩建交30年:双边关系发展、挑战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慧智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27,共14页
中韩建交30年间,两国关系在经济合作、政治外交、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百年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及俄乌冲突推动并加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转变、中美竞争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均加快... 中韩建交30年间,两国关系在经济合作、政治外交、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百年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及俄乌冲突推动并加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转变、中美竞争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均加快了国家战略调整步伐,尤其是韩国新政府的外交安全政策出现较大变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中韩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中韩关系,两国有必要加强双边关系的顶层设计,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升级各领域的高级对话机制,恢复和加强相互理解和互信,加强地区事务的合作与沟通,有效改善民间负面情绪,夯实中韩战略合作实质内容,开启中韩关系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挑战 战略调整 中美竞争 前景展望
原文传递
山体隧道结构安全模糊可拓评估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悦 陈孝国 +2 位作者 刘纪峰 张会芝 黄鸿辉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5-163,共9页
为完善山体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提高运营期保障可靠度.首先在分析隧道结构固有属性和动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山体隧道结构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等级下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将区间模糊数与可拓理论相... 为完善山体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提高运营期保障可靠度.首先在分析隧道结构固有属性和动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山体隧道结构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等级下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将区间模糊数与可拓理论相结合提出山体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关联度由不确定型可拓初等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由区间模糊熵权法求解,并采用集结算子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霞浦洋坪隧道为例,按照模型步骤对其结构安全进行了系统评价,同时与其它已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山体隧道安全评价模型,也为交通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隧道 结构安全 可拓学 区间模糊数 熵权法
原文传递
旋耕深度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水分特性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绪成 马一凡 +5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方彦杰 张国平 雷康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深耕对打破犁底层、优化土壤水分特性有积极作用,但对旱作农田旋耕深度的土壤水分效应及其对马铃薯水分耗散过程和产量的影响缺乏研究分析。本研究设15(TT)、40(VRT)、60 cm(VRT6)3个旋耕深度,测定土壤容重和水分特性、马铃薯叶片SPAD... 深耕对打破犁底层、优化土壤水分特性有积极作用,但对旱作农田旋耕深度的土壤水分效应及其对马铃薯水分耗散过程和产量的影响缺乏研究分析。本研究设15(TT)、40(VRT)、60 cm(VRT6)3个旋耕深度,测定土壤容重和水分特性、马铃薯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等,研究旋耕深度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VRT和TT相比,VRT6分别在40~60 cm和0~60 cm土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VRT6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现蕾前的耗水量,导致盛花期的土壤贮水量在2016年较VRT和TT下降了22.3 mm、49.0 mm,2017年下降了43.9 mm、56.6 mm;VRT6显著提高2017年花后耗水,分别较VRT和TT增加了42.2 mm和38.3 mm。旺盛的花前耗水促进了地上部发育,VRT6的LAI在全生育期高于TT,在现蕾期至收获期高于VRT,并使SPAD值在2017年的块茎膨大期显著高于VRT和TT,呈现明显的地上部旺长特征。基于以上原因,VRT6的块茎产量虽然高于TT,但在2017年显著低于VRT,而且水分利用效率(WUE)较VRT和TT下降了61.2%~67.5%和41.0%~53.5%。因此,在半干旱旱作区马铃薯种植的立式深旋耕作的适宜深度是40 cm,可在优化土壤水分特性和耗水过程的基础上,有效抵御季节性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深度 土壤水分特性 阶段耗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马铃薯
下载PDF
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疗效和耐受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汪梦园 袁军 张慧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伏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组)和他氟前列素(他氟前列素组)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压、眼部检查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结果贝美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6.1±6.2)mmHg(1 kPa=7.5 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1±3.4)mmHg、(15.6±4.2)mmHg、(15.5±2.9)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08、13.016、12.352,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7±2.4)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3.0)mmHg、(17.0±3.8)mmHg、(17.4±2.6)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38、13.365、16.140,均为P<0.001)。曲伏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4±1.9)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2.0)mmHg、(17.4±1.3)mmHg、(14.9±1.1)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09、14.451、11.732,均为P<0.001)。他氟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5.2±2.3)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2±3.1)mmHg、(17.0±2.1)mmHg、(18.1±2.4)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40、16.129、14.006,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患者睫毛增长和虹膜变色的发生率最高,4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和角膜炎的发生率相似。用药6个月后患者的OSDI评分贝美前列素组(21.8±11.1)分、拉坦前列素组(32.1±24.1)分、曲伏前列素组(10.7±5.7)分、他氟前列素组(25.6±6.3)分,曲伏前列素组患者的OS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均能显著降低POAG患者眼压,曲伏前列素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眼表疾病指数评分
下载PDF
芹菜素γ-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进霞 王佳 +4 位作者 康明丽 杨靖辉 闫燕艳 张慧芝 谷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与γ-环糊精(γ-CD)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包合机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加热回流共沉淀法制备芹菜素γ-环糊精包合物,红外光谱法(IR)对形成的包合物进行表征,荧光光谱法测定包合物的包合常数(K)和包合比(n);荧光光谱... 目的研究芹菜素与γ-环糊精(γ-CD)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包合机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加热回流共沉淀法制备芹菜素γ-环糊精包合物,红外光谱法(IR)对形成的包合物进行表征,荧光光谱法测定包合物的包合常数(K)和包合比(n);荧光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NMR)研究芹菜素与γ-CD在溶液中形成的包合物;双倒数曲线法研究包合前后对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率。结果在不同的pH值溶液中,γ-CD对芹菜素具有不同的包合能力,γ-CD最适合在中性介质中与芹菜素形成包合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按1∶1形成包合物,包合比为1236,包合物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更强;NMR确定包合物的结构。结论在实验条件下,芹菜素分子从γ-CD大口端进入到空腔内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抗氧化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γ-环糊精包合物 芹菜素 Γ-环糊精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法 核磁共振 清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