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分析测试与最佳工作频段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继平 梁伟锋 +4 位作者 彭铭 张高敏 潘涛 张侯 李小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5G,UWB,ZigBee,WiFi6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及车辆定位、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智能化建设。然而受电气防爆的限制,煤矿井下无线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制约着矿井无线传输距离,增加了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 5G,UWB,ZigBee,WiFi6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及车辆定位、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智能化建设。然而受电气防爆的限制,煤矿井下无线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制约着矿井无线传输距离,增加了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不便于系统使用和维护。在无线发射功率受电气防爆限制的条件下,选择传输衰减较小的无线工作频段,可有效提高无线传输距离,减小基站用量和系统成本。为满足矿井无线传输工作频段选择与优化的需求,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的辅助运输大巷和综采工作面分别进行了700 MHz~6 GHz频段的无线传输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井无线传输优选频段:(1)辅助运输大巷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910 MHz。(2)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1710 MHz。(3)辅助运输大巷无线传输衰减比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衰减小,且随着频率增大,辅助运输大巷与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衰减的差值变小。(4)矿井无线传输的最佳工作频段为700~171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矿井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衰减 无线频段 5G WiFi6 UWB
下载PDF
电镀Zn-Ni-P合金及其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军松 刘定富 +2 位作者 苏琪 张厚 吕小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Hull槽实验对乙酸盐体系电镀Zn-Ni合金工艺进行了优化,再向优化后的镀液添加Na_2H_2PO_2,制备出Zn-Ni-P合金。对不同P含量的Zn-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并表征其微观形貌和镀层组成。结果表明,乙酸盐电镀Zn-Ni-P合金的最佳... 通过Hull槽实验对乙酸盐体系电镀Zn-Ni合金工艺进行了优化,再向优化后的镀液添加Na_2H_2PO_2,制备出Zn-Ni-P合金。对不同P含量的Zn-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并表征其微观形貌和镀层组成。结果表明,乙酸盐电镀Zn-Ni-P合金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ZnCl_2100 g/L,NiCl_2?6H_2O 120 g/L,CH_3COONH_480 g/L,CH_3COONa 40 g/L,KCl 200 g/L,Na_2H_2PO_215 g/L,SDS 0.06 g/L,pH为4,电流密度为1.5 A/dm^2,温度为40℃。该工艺下制备的镀层结晶细致,P含量约为12.5%,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P合金 耐蚀性 Tafel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在天线及微波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厚 尹卫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
随着电磁波传播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频率选择表面(FSS)凭借其独特的空间滤波特性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FSS已经在电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首先阐述了FSS的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FSS在天线及微波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FSS... 随着电磁波传播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频率选择表面(FSS)凭借其独特的空间滤波特性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FSS已经在电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首先阐述了FSS的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FSS在天线及微波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FS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天线 微波技术
下载PDF
辅助络合剂对无氰电镀Cu-Zn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方舒 何欢 +2 位作者 叶涛 张厚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本文以沉积电流密度、电流效率、光泽度以及镀层表面形貌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六种辅助络合剂对酒石酸钾钠体系电镀Cu-Zn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络合剂均可扩展沉积电流密度上、下限,其中草酸钾和乳酸对酒石酸钾钠体系电镀Cu-Zn合金... 本文以沉积电流密度、电流效率、光泽度以及镀层表面形貌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六种辅助络合剂对酒石酸钾钠体系电镀Cu-Zn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络合剂均可扩展沉积电流密度上、下限,其中草酸钾和乳酸对酒石酸钾钠体系电镀Cu-Zn合金的影响最为明显,前者明显改善电流效率及镀层光泽度,后者明显扩展沉积电流密度上、下限。二者浓度为30g/L时,均可获得整平性较好的Cu-Zn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钾钠 CU-ZN合金 辅助络合剂 草酸钾 乳酸
下载PDF
基于PCA和改进TOPSIS法的电厂混煤配比方案综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厚 刘长良 王梓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78,共6页
目前,燃煤电厂逐渐以混煤掺烧替代了单一煤种燃烧,混煤配比方案的综合评价对燃料采购、管理等决策环节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和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的混煤配比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 目前,燃煤电厂逐渐以混煤掺烧替代了单一煤种燃烧,混煤配比方案的综合评价对燃料采购、管理等决策环节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和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的混煤配比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PCA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基于主成分贡献率确定权重,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复以及权重选取问题;同时在常规TOPSIS法的基础上引入绝对正、负理想解的概念,避免了常规TOPSIS法可能会出现的逆序现象。采用该评价方法对某燃煤电厂的6种混煤配比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和逆序检验。结果表明,选出的混煤方案在待选方案中相对较优,且评价方法具有抗逆序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煤方案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逆序 安全性 经济性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躯体化症状评分对首发心梗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郑梦奕 毛家亮 +3 位作者 邹治国 张瑞雷 张厚 李世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接受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305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相关事件分为MACEs组(n=203)与非MACEs组(n=102)。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I及SSS-CN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syntax评分(syntax score,SS),评价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的最佳cut-off值。结果·共有203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其中179例(88.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6例(7.9%)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4例(2.0%)患者发生休克,2例(1.0%)患者发生再发心肌梗死,2例(1.0%)患者死亡。与非MACE组相比,MACEs组SII及SSS-CN评分显著升高(1925.86 vs 934.23,38.57 vs 23.30;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者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SII≥952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64.0%,特异度达62.7%(AUC 0.675,95%CI 0.612~0.737);SSS-CN≥28.5分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80.7%,特异度达77.5%(AUC 0.840,95%CI 0.794~0.886);联合SS后,三者对MACE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AUC 0.898,95%CI 0.862~0.933)。结论·首发AMI患者的入院SII及SSS-CN分值为此类患者行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首发AMI患者PCI术后SII变化,或对有明显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SSS-CN评分能帮助识别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躯体化症状评分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基于多频无线电坑透技术的煤矿地质综合勘探研究
7
作者 丁序海 张侯 +1 位作者 陈录平 党国杰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提高煤矿安全开采的保障能力,研究基于多频无线电坑透技术的煤矿地质综合勘探方法。构建基于“一发双收”的多频无线电坑透方法,采用0.5 MHz与1.5 MHz两种频率,对焦煤公司下属矿井进行煤矿地质综合勘探。经勘探可知,该矿区1101工作面... 为提高煤矿安全开采的保障能力,研究基于多频无线电坑透技术的煤矿地质综合勘探方法。构建基于“一发双收”的多频无线电坑透方法,采用0.5 MHz与1.5 MHz两种频率,对焦煤公司下属矿井进行煤矿地质综合勘探。经勘探可知,该矿区1101工作面存在3个异常区域,YC1异常区存在煤层裂隙发育与破碎问题,YC2异常区存在旧采空区,YC3异常区存在以往巷采产生的旧采空区,该勘探结果较为精准,未出现遗漏现象;在勘探1131工作面时,发现存在5条地质异常冲刷带,且能有效分析每一冲刷带的严重程度与煤层冲刷情况。该方法可有效实现不同矿区工作面的综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无线电坑透技术 煤矿地质 综合勘探 裂隙发育 冲刷带
下载PDF
pH对化学复合镀镍–磷–聚四氟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富军 叶涛 +2 位作者 方舒 张厚 刘定富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8-211,共4页
考察了pH对45钢上化学复合镀Ni–P–聚四氟乙烯(PTFE)沉积速率和镀层孔隙率、磷含量、表面形貌、耐蚀性、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的影响。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25 g/L,NaH_2PO_2·H_2O 30 g/L,无水乙酸钠20 g/L,柠檬... 考察了pH对45钢上化学复合镀Ni–P–聚四氟乙烯(PTFE)沉积速率和镀层孔隙率、磷含量、表面形貌、耐蚀性、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的影响。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25 g/L,NaH_2PO_2·H_2O 30 g/L,无水乙酸钠20 g/L,柠檬酸20 g/L,硫脲2 mg/L,氟碳型表面活性剂18 mg/L,PTFE 1.0 g/L,温度85℃,时间1 h。pH为5.0时,沉积速率为15.93μm/h,所得为高磷(质量分数8.34%)复合镀层,其显微硬度为163.3 HV,摩擦因数0.25,能耐中性盐雾腐蚀24.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合金 聚四氟乙烯 化学复合镀 酸度 耐蚀性 显微硬度 摩擦因数
下载PDF
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厚 刘耀武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研究组接受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on评分、Geboes指数及病变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物质(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SS)与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结论: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膈下逐瘀汤 活动期 湿热型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一种基于CSRR结构的超宽带陷波天线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裔超 张厚 +2 位作者 闵学良 陈强 龙振国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0,共5页
设计了一款基于互补金属开口谐振环(CSRR)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所设计的天线采用渐变式馈线,实现了较宽的阻抗匹配,并且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2个圆形开口缝隙来实现双陷波特性。天线尺寸为35mm×30mm×1mm。利用电磁仿... 设计了一款基于互补金属开口谐振环(CSRR)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所设计的天线采用渐变式馈线,实现了较宽的阻抗匹配,并且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2个圆形开口缝隙来实现双陷波特性。天线尺寸为35mm×30mm×1mm。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 13.0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优化了设计;加工实物进行了测试,结果与仿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2.7~15.6GHz的频段内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2,在3.1~3.7 GHz、5.1~5.9 GHz具有陷波特性,分别有效抑制了WiMAX、WLAN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研究表明,该天线在除陷波频段外的其余超宽带工作频段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性和稳定的增益,且结构紧凑,易于共形,能较好地应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互补开口谐振环(CSRR) 超宽带(UWB) 陷波
下载PDF
2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操作拒动故障原因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吼 杨勇 +2 位作者 许琤 詹志雄 袁杰 《浙江电力》 2018年第2期48-52,共5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内重要的电气设备,直接关系到柔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根据±200 k V高压直流断路器在系统操作合闸过程中,出现的位置信号未及时返回控制系统,断路器后序无法进行分闸操作的故障现象,经... 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内重要的电气设备,直接关系到柔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根据±200 k V高压直流断路器在系统操作合闸过程中,出现的位置信号未及时返回控制系统,断路器后序无法进行分闸操作的故障现象,经报文分析判断和现场故障检测,得出故障原因是断路器开关内极柱分位传感器位置偏移,造成分位信号响应延迟、断路器拒动。最后通过将分位传感器调整至正常工作位置的方法解决了该问题,并提出了需要制定高压直流断路器检修规程及监控后台增加断路器操作次数统计功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高压直流断路器 拒动 分位传感器
下载PDF
柔直换流站穿墙套管绝缘击穿分析及材料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吼 韩幸军 +2 位作者 郭安琪 施佳昊 郑宏 《浙江电力》 2023年第5期113-119,共7页
环氧树脂浸渍绝缘纸作为柔直穿墙套管的主绝缘存在电场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某柔性直流换流站穿墙套管绝缘击穿事故的原因,并结合套管环氧树脂电芯体材料特性,采用添加纳米SiO_(2)(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来提高套管的电... 环氧树脂浸渍绝缘纸作为柔直穿墙套管的主绝缘存在电场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某柔性直流换流站穿墙套管绝缘击穿事故的原因,并结合套管环氧树脂电芯体材料特性,采用添加纳米SiO_(2)(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来提高套管的电气性能和热性能。实验表明,当纳米SiO_(2)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相对介电常数下降到4.23(50 Hz时),介质损耗因数为0.002(50 Hz时),击穿场强达到了31 kV/mm,体积电阻率为3.7×10^(13)Ω·m。同时归纳总结了纳米SiO_(2)对环氧树脂基本物理性质与主要电热性质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穿墙套管材料电气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穿墙套管 环氧树脂 纳米粒子
下载PDF
高频感应重熔对等离子喷涂Ni基涂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浩东 孟宏杰 +3 位作者 卢琦 张厚 董天顺 李国禄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9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等离子喷涂层的性能,通过等离子喷涂工艺在环形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基涂层,随后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对该涂层进行了重熔处理,研究了高频感应重熔工艺对等离子喷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熔参数是决定重... 为了进一步提升等离子喷涂层的性能,通过等离子喷涂工艺在环形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基涂层,随后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对该涂层进行了重熔处理,研究了高频感应重熔工艺对等离子喷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熔参数是决定重熔效果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的涂层进行重熔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并且重熔以后涂层的致密度和表面硬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高频感应重熔 微观形貌 硬度
下载PDF
采用乙酸卡比醇酯对ABS塑料溶胀后化学镀镍–磷合金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力匀 张厚 刘定富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先采用体积分数为0%~40%的乙酸卡比醇酯溶液对ABS塑料进行溶胀,再采用无铬KMnO_4-H_2SO_4-PO_4^(3-)体系进行微蚀,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配方和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28 g/L,NaH_2PO_2·H_2O 32 g/L,柠檬酸15 g/L,CH_3COONa... 先采用体积分数为0%~40%的乙酸卡比醇酯溶液对ABS塑料进行溶胀,再采用无铬KMnO_4-H_2SO_4-PO_4^(3-)体系进行微蚀,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配方和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28 g/L,NaH_2PO_2·H_2O 32 g/L,柠檬酸15 g/L,CH_3COONa·3H_2O 15 g/L,KIO_3 1 mg/L,pH 5.0±0.2,温度75℃,时间40~60 min)。研究了乙酸卡比醇酯体积分数、pH、温度及溶胀时间对ABS塑料微蚀效果的影响,得到溶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卡比醇酯体积分数30%,pH=4.0,温度35℃,时间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溶胀后,再在70℃下微蚀10 min,ABS的表面水接触角为29.36°,化学镀可得到平整光滑、黏合强度为1.02 kN/m的镍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塑料 化学镀镍 溶胀 微蚀 乙酸卡比醇酯 水接触角 黏合强度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厚 刘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23期23-24,共2页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会变慢,而是会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国家相关政策、市场和资金等影响,往往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风险对于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企业可以通过...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会变慢,而是会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国家相关政策、市场和资金等影响,往往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风险对于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企业可以通过风险管理、趋利避害,将风险降到最低。论文通过对模糊评价法的相关概念入手,结合我国大型建筑行业现行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风险类别,提出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改进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法 企业风险管理 应用
下载PDF
不同种类纳米粒子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富军 叶涛 +2 位作者 方舒 张厚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共4页
研究不同种类纳米粒子TiO_2、SiO_2、聚四氟乙烯(PTFE)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镀层的影响,以硬度、孔隙率、沉积速率、磷含量以及耐蚀性为评价指标。利用HV-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量硬度,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形貌,化学方法(磷钼钒... 研究不同种类纳米粒子TiO_2、SiO_2、聚四氟乙烯(PTFE)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镀层的影响,以硬度、孔隙率、沉积速率、磷含量以及耐蚀性为评价指标。利用HV-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量硬度,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形貌,化学方法(磷钼钒黄分光光度法)测镀层磷含量等对镀层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纳米粒子对镀层性能以及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纳米粒子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不同,其中,TiO_2对镀层的硬度影响最大,最大值是383.2 HV;PTFE对镀层孔隙率影响最低,最低值为0.3个/cm^2;SiO_2对沉积速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低磷 化学复合镀 镍磷合金
下载PDF
无定形MoO_(x)/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析氢性能
17
作者 古思勇 张厚安 +1 位作者 麻季冬 秦明礼 《中国钼业》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钼基氧化物是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贵金属电解水析氢催化材料。本研究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技术,以四水钼酸铵为钼源,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无定形结构的MoO_(x)/C复合材料,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对产物... 钼基氧化物是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贵金属电解水析氢催化材料。本研究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技术,以四水钼酸铵为钼源,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无定形结构的MoO_(x)/C复合材料,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对产物相态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评价了MoO_(x)/C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表明,随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MoO_(x)的相态与形貌从粗大颗粒→细小颗粒和部分无定形态→完全无定形结构进行演变。当葡萄糖与钼源的摩尔比值为2.5时,可合成无定形结构的MoO_(x)/C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析氢催化剂,在0.5 mol/L H 2 SO 4条件下的起始电位为132 mV,过电位(η10)为212 mV,塔菲尔斜率为84.9 mV/dec,具有良好的析氢催化性能和优异的循环使用稳定性,这归因于无定形结构提供了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以及碳的引入提高了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析氢 溶液燃烧合成 无定形 电催化
下载PDF
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的处理
18
作者 张厚 刘定富 +3 位作者 杨春 周飞 孔令海 叶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1,共4页
利用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200 mL,30 mg/L)进行沉淀处理。研究了EDTC投加量、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7,EDT... 利用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200 mL,30 mg/L)进行沉淀处理。研究了EDTC投加量、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7,EDTC投加量为0.425 g/L,在室温下快速搅拌反应8 min后加0.4 g/L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10 min后加0.015 g/L助凝剂PAM慢速搅拌反应5 min,静置沉淀后过滤分析,镉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04%,残余镉离子的浓度为0.2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C 氨羧络合剂 电镀废水
下载PDF
多模式CT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1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多模式CT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病3天内及7天内分别行多模式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数据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多模式CT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病3天内及7天内分别行多模式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数据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评价一级侧支循环,多时相CTA评价二级侧支循环,CTP数据经软件后处理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相对达峰时间(rTTP)4个参数。以DSA检查为金标准,一级侧支循环分为变异组和完整组,二级侧支循环分为良好组(3,4级)、一般组(1,2级)和很差组(0级),采用Kappa检验、McNemar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价多模式CT对一级及二级侧支循环的诊断效能。结果: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中,高血压、糖尿病、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在良好侧支循环组与不良侧支循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高血压和责任血管重度狭窄与侧支循环形成有相关性。CTA对一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4%,准确度为97.6%;CTA对二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5.2%。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951,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DSA与多期CTA对二级侧支循环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817,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CTP的4个参数中rCBV、rMTT与二级侧支循环有相关性,其中rCBV的相关性最好(r=0.731,P<0.05)。结论:多模式CT能显示侧支循环的血管结构及灌注信息,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1,共4页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国内动力产业也面临着诸如企业利润大幅减少、核心技术缺失、产能过剩和回收利用困难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影响...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国内动力产业也面临着诸如企业利润大幅减少、核心技术缺失、产能过剩和回收利用困难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影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产能过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