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志威 张代君 高成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TURP的老年男性患者120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其中60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TURP的老年男性患者120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其中60例采用全身麻醉(全麻组)、60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结果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24、72h及术后1周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的MMSE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24、72 h及术后1周的画钟试验(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的CDT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72 h及术后1周的血清S-100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72 h的血清S-100β较本组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72 h及术后1周的血清Aβ1-4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72 h的血清Aβ1-42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28.33%(17/60)与全麻组35%(2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URP患者术后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可能与血清S-100β升高、Aβ1-42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方法/副作用 麻醉 硬膜外/方法/副作用 认知 障碍/病因学 S100蛋白质类/代谢 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
原文传递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破坏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卓航 李是卓 +5 位作者 韩恩林 张代军 刘刚 田国峰 包建文 武德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1-2109,共9页
以高强高模聚酰亚胺(PI)纤维为增强体,以航空级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技术制备了PI/EP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力学性能和破坏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高模PI纤维与EP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PI/EP... 以高强高模聚酰亚胺(PI)纤维为增强体,以航空级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技术制备了PI/EP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力学性能和破坏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高模PI纤维与EP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PI/EP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为65.2MPa,面内剪切强度为68.6MPa;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能充分发挥PI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PI/EP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达1 835MPa,弯曲强度为834MPa;PI/EP复合材料纵向拉伸破坏模式为散丝爆炸破坏,同时由于高强高模PI纤维还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较高的断裂伸长率,PI/EP复合材料从受力到失效断裂的时间较长;PI/EP复合材料纵向压缩破坏模式为45°折曲带破坏。高强高模PI/EP复合材料为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选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 聚酰亚胺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破坏形貌
原文传递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元松 杨永洁 +3 位作者 张代军 王晶 严瑛 刘成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创新与实践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重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构建“亲身体验、研读经典、名师指导、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反思强化”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 目的创新与实践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重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构建“亲身体验、研读经典、名师指导、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反思强化”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等,创新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并进行了4年的教学实践。结果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创新与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学习临床实践能力的意识,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与医患沟通能力。结论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创新与实践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临床工作能力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下载PDF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短舱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冰洁 张代军 +2 位作者 张英杰 王维 姚佳楠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7期86-91,共6页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高韧性、高耐温性、良好的抗疲劳和耐腐蚀性,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大型民航飞机、直升机、发动机等航空领域均取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航空发动机不断追求更高推重比,对新材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高韧性、高耐温性、良好的抗疲劳和耐腐蚀性,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大型民航飞机、直升机、发动机等航空领域均取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航空发动机不断追求更高推重比,对新材料的需求更为迫切,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制造航空发动机短舱结构的理想材料。介绍了国外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研发、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航空发动机短舱结构上的应用情况。同时,对比了国内热塑性树脂性能、预浸料制备工艺以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TPCs) 聚醚醚酮(PEEK) 航空发动机 短舱 预浸料制备 复合材料成型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及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倪洪江 邢宇 +3 位作者 戴霄翔 李军 张代军 陈祥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09,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开展聚酰亚胺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固化工艺与热稳定性评价研究。建立EC-380A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模拟树脂固化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进一步结合树脂流变特性,制定并验证EC-380A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工艺,制备发动机...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开展聚酰亚胺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固化工艺与热稳定性评价研究。建立EC-380A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模拟树脂固化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进一步结合树脂流变特性,制定并验证EC-380A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工艺,制备发动机大尺寸复合材料典型件。通过热老化失重、预置缺陷层合板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评价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采用330-380℃多温度分级固化的方法,复合材料可整体铺贴无缺陷热压成型。复合材料热稳定性优异,具备370-400℃耐温能力,370℃和285℃累计热老化1000 h,复合材料失重在1.3%左右;400℃热老化后,复合材料无新增缺陷、预置缺陷无扩展,表现出高温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 固化工艺 热稳定性 预置缺陷
下载PDF
原位聚合碳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复合材料损伤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龚明 张代军 +3 位作者 张嘉阳 付善龙 李军 陈祥宝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40-1750,共11页
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易修复的特性,开展了碳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研究。研究了工艺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00℃、0.75 MPa压力下保持10 min可以获得优化的复合材料力... 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易修复的特性,开展了碳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研究。研究了工艺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00℃、0.75 MPa压力下保持10 min可以获得优化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引入低速冲击损伤,使用热压修复工艺修复碳纤维增强PMMA基复合材料的损伤。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测试、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和断面摄像方法评估了此复合材料的损伤行为和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低速冲击对碳纤维增强PMMA基复合材料的损伤分为低变形量区域的纵向开裂与分层和高变形量区域的纤维断裂与基体失效的混合模式。碳纤维增强PMMA基复合材料损伤试样经过热压修复后,损伤外形恢复良好,损伤区域大小显著减少,内部的开裂和分层等损伤恢复良好,复合材料压缩强度从140 MPa恢复至263 MPa,达到未损伤复合材料压缩性能(307 MPa)的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 修复 损伤分析 热塑性基体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龚明 张代军 +3 位作者 刘燕峰 张嘉阳 李军 陈祥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180-21187,共8页
近20年来,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韧性、可修复和可回收性,引起了工业界广泛的研究。目前工业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大多为热熔法,包括树脂膜法、树脂粉末法、混纤法、预浸料与半预浸料法。这一类成型方法主要... 近20年来,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韧性、可修复和可回收性,引起了工业界广泛的研究。目前工业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大多为热熔法,包括树脂膜法、树脂粉末法、混纤法、预浸料与半预浸料法。这一类成型方法主要关注树脂高聚物的热成型性能,辅以高温高压成型复合材料。由于树脂是大分子长链,本身流动困难,浸渍纤维困难,从源头决定了复合材料性能不高。于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成型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性能等特点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对树脂聚合过程的研究,包括树脂聚合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树脂聚合的影响等,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成型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使用合适的树脂与引发体系,在纤维周围原位聚合高聚物,从而制备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对PA6(Polyamide-6)树脂的阴离子聚合研究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这一体系对于反应条件参数的控制与反应洁净度要求非常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催生了最早的密封混料设备,进一步发展出结构反应注射SRIM(Structural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与真空注射VI(Vacuum infusion)成型技术。这些技术保证了反应环境的清洁度,对于温度压力的控制非常精细,能够满足这一高性能材料的成型要求。同时将成型周期缩短至数分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对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树脂原位聚合制备大型结构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热量传导方面,制备厚制件与大尺寸制件过程中传质传热问题非常突出。研究者设计了种类繁多的引发体系,关注了其诱导时间、凝胶时间点等反应动力学过程。同时,一部分研究者关注了热量传导的模拟,预测了制备复合材料的最大厚度。这些研究共同推动了PMMA树脂原位聚合成型技术的发展,使用这一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型整体船身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成型技术 热塑性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
下载PDF
聚醚砜超细纤维无纺布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代军 包建文 +3 位作者 钟翔屿 王德辉 张天骄 陈祥宝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67-3775,共9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采用更适用于批量化制备的聚醚砜-尼龙6(PESPA6)共混纺丝溶解剥离法制备PES超细纤维无纺布,并将该无纺布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增韧前后的I型层间断... 为提高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采用更适用于批量化制备的聚醚砜-尼龙6(PESPA6)共混纺丝溶解剥离法制备PES超细纤维无纺布,并将该无纺布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增韧前后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II型层间断裂韧性(GIIC)和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并表征复合材料层间断裂微观形貌,研究该无纺布对复合材料层间韧性的影响与复合材料超细纤维无纺布层间增韧机制。结果表明,采用无纺布层间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后,其GIC性能由增韧前的289 J/m^(2)提升到增韧后的312 J/m^(2);GIIC性能由增韧前的1391 J/m^(2)提升到增韧后的3649 J/m^(2)。试样冲击后损伤面积由增韧前的1050 mm^(2)降低到增韧后的204 mm^(2),相应的冲击后压缩强度由增韧前的228 MPa提升到增韧后30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碳纤维 层间增韧 共混纺丝
原文传递
间歇供电的微生物电解池改善甲酸预处理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
9
作者 李欣彤 仲司佳 +3 位作者 张代钧 尹向阳 杜豪敏 江瑞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212,共12页
厌氧消化(AD)是一种有前景的剩余污泥(WAS)资源化的技术,但存在底物利用率低、甲烷产率低和反应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甲酸预处理技术促进WAS溶裂(FA-WAS),同时构建微生物电解池-厌氧消化(MEC-AD)体系,并引入间歇供电模式,旨在提高厌... 厌氧消化(AD)是一种有前景的剩余污泥(WAS)资源化的技术,但存在底物利用率低、甲烷产率低和反应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甲酸预处理技术促进WAS溶裂(FA-WAS),同时构建微生物电解池-厌氧消化(MEC-AD)体系,并引入间歇供电模式,旨在提高厌氧消化过程中底物甲烷产率和能量转换效率.与AD体系相比,MEC-AD体系的生物沼气中甲烷含量(67.8%)、累计甲烷产量(230.7 mL·g^(-1))和甲烷产率(19.5mL·g^(-1)·d-1)分别提高了19.2%、84.4%和59.8%,净能量转换效率达到41.7%.间歇供电(12 h-ON、12 h-OFF)模式下,该体系的生物沼气中甲烷含量(61.4%)、累计甲烷产量(157.2 mL·g^(-1))和甲烷产率(11.5 mL·g^(-1)·d^(-1))相较于AD体系分别提高6.2%、14.2%、13.9%,净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4.0%;同连续模式相比其电能消耗降低了63%,净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34.8%.MEC的引入使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菌属得到富集,间歇供电中,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较连续供电模式提高28.9%;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brevibacter均是典型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从而有利于甲烷的产生.MEC-AD体系提升了FA-WAS的厌氧产甲烷性能,间歇供电运行模式实现了低能耗下高甲烷产量,为WAS厌氧消化产甲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产甲烷 微生物电解池 间歇供电
原文传递
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工艺研究
10
作者 叶璐 张代军 +2 位作者 李军 栗付平 陈祥宝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本文研究了以不锈钢金属网为电阻加热元件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技术,考察了电阻焊接工艺参数如绝缘膜材质和规格、焊接功率、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等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揭示了各参数之间的多重关联制约关系。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焊接... 本文研究了以不锈钢金属网为电阻加热元件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技术,考察了电阻焊接工艺参数如绝缘膜材质和规格、焊接功率、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等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揭示了各参数之间的多重关联制约关系。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边缘效应和电流泄漏等问题,实现了180 mm长焊缝的高质量焊接。研究结果表明,当绝缘层为0.1 mm厚的PEI膜,焊接压力为2.0 MPa时,焊接试样的单搭接剪切强度达到40.5 MPa,高于材料本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电阻焊接 焊接工艺 单搭接剪切强度
下载PDF
碳纤维高温退浆处理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热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帅 付善龙 +3 位作者 邢宇 李军 张代军 陈祥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0,共9页
分别从复合材料热氧化失重、表面和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方面,对比研究了碳纤维退浆和未退浆两种状态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330℃下热老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退浆可以降低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 分别从复合材料热氧化失重、表面和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方面,对比研究了碳纤维退浆和未退浆两种状态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330℃下热老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退浆可以降低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氧化失重率。碳纤维未退浆的复合材料由于界面层含耐温性低的环氧上浆剂,在热老化过程中界面容易破坏,导致裂纹较多,边缘纤维较快发生脱离。未退浆的复合材料虽然在老化前具有较高的层间剪切强度,但在热老化前期降低较快,退浆的复合材料在200 h老化后层间剪切强度反而更高。两种复合材料老化前的弯曲强度基本相当,但未退浆的复合材料在老化前期弯曲强度下降较快;退浆对弯曲模量影响不大。退浆后的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15℃左右;经热老化后,未退浆的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提高,而退浆的复合材料基本不变。因此,对碳纤维进行高温退浆处理有利于提高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环氧上浆剂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热老化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善群 张代军 +4 位作者 刘燕峰 邹齐 陈祥宝 李军 付善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并采用空气炮冲击实验研究聚酰亚胺纤维体积分数和环境温度对复合材料层板抗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面重下TC4钛合金相比,S35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更优... 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并采用空气炮冲击实验研究聚酰亚胺纤维体积分数和环境温度对复合材料层板抗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面重下TC4钛合金相比,S35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更优,且具有优异的高温抗高冲击性能。聚酰亚胺纤维体积分数越高,复合材料层板抗高冲击性能越高,其中,73%体积分数的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层板室温弹道吸能可达227.0J,比等面重下TC4钛合金高240%。冲击速率较低时,复合材料弹击面出现周围含纤维分层开裂的圆形凹坑,背弹面出现沿纤维方向的分层开裂;冲击速率较高时,复合材料层板弹击面出现周围含纤维分层开裂的圆形通孔,背弹面出现沿纤维方向大面积纤维分层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 TC4钛合金 风扇包容机匣 热压罐成型 抗高速冲击性能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测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福忠 李凯旋 +3 位作者 李烨楠 张代钧 卢培利 王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4-200,共7页
为了解决排污权交易基准价的制定这一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在对影响排污权价值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绩效3个影响因素的排污权价值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为了解决排污权交易基准价的制定这一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在对影响排污权价值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绩效3个影响因素的排污权价值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结合污染物削减成本构建了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测算模型.利用该套模型,建立了重庆市COD和氨氮排污权价值评价体系,计算得到重庆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污染物环境排放量、工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等影响因素对排污权价值的权重分别为0.540、0.163和0.297,COD和氨氮排污权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别为(0,0.715,0.285,0,0)和(0,0.865,0.135,0,0);根据重庆市废水COD和氨氮削减成本,测算了重庆市废水COD和氨氮的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格分别为5 900和16 000元/t,处于全国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确定的基准价的中上水平.该套模型将排污权基准价测算过程中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表达,使测算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并且具有实用价值,但在排污权价值影响因素的筛选及其量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基准价 模糊数学 定价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冲击损伤修复及性能
14
作者 顾洋洋 刘刚 +4 位作者 高洞庭 张代军 王成博 姚佳楠 杨曙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3-2343,共11页
针对国产T300级碳纤维增强高性能聚芳醚酮树脂预浸料(SCF35/PAEK-L)制备的热塑性复合材料,采用热压工艺修复不同冲击能量作用下产生的冲击损伤,以压缩强度评价复合材料冲击损伤修复的效果,并利用Micro-CT研究复合材料修复前、后的微观... 针对国产T300级碳纤维增强高性能聚芳醚酮树脂预浸料(SCF35/PAEK-L)制备的热塑性复合材料,采用热压工艺修复不同冲击能量作用下产生的冲击损伤,以压缩强度评价复合材料冲击损伤修复的效果,并利用Micro-CT研究复合材料修复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修复效果受到热压修复工艺的影响,随着修复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较低的修复温度及较高的修复压力与较高的修复温度及较低的修复压力能够得到相近的压缩强度;同时,复合材料的修复效果与冲击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随着冲击损伤程度的提高,复合材料修复后的压缩强度逐渐降低,标准能量冲击的复合材料修复后,其修复后压缩强度恢复到无损伤状态压缩强度的~70%,为~417MPa,复合材料出现穿透损伤后,其修复后压缩强度恢复到56%,为~33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热塑性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热压修复 压缩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碳纳米管膜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电加热除冰技术
15
作者 叶璐 张代军 +2 位作者 李军 栗付平 陈祥宝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共8页
本文开展了碳纳米管膜应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电热除冰技术的研究,采用一体化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考察了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和除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内部质量良好... 本文开展了碳纳米管膜应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电热除冰技术的研究,采用一体化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考察了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和除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内部质量良好,电加热性能优异,与金属电热元件相比,其除冰效率高,除冰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膜 树脂基复合材料 一体化成型 电加热除冰 除冰能耗
下载PDF
中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实践路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代军 杨欢 +1 位作者 朱晓红 王改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4期160-162,172,共4页
在“双减”政策与中学体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正呈现新的发展取向。作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教育服务项目,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正在朝着高质、高效、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本文在高师体育院校与中学协作育人的基础上... 在“双减”政策与中学体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正呈现新的发展取向。作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教育服务项目,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正在朝着高质、高效、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本文在高师体育院校与中学协作育人的基础上,对中学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探索中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中学体育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
下载PDF
核壳粒子增韧改性液态成型双马树脂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齐 王乐天 +3 位作者 李军 张代军 陈祥宝 刘燕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0,共8页
传统的液态成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较低的韧性阻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通过在液态成型双马树脂网络中引入核壳粒子,利用核壳粒子具备独特的双层结构增韧改性双马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含量核壳粒子改性液态成... 传统的液态成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较低的韧性阻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通过在液态成型双马树脂网络中引入核壳粒子,利用核壳粒子具备独特的双层结构增韧改性双马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含量核壳粒子改性液态成型双马树脂体系断面形貌进行研究,SEM结果表明,改性的液态成型双马树脂固化物断裂表面的裂纹扩展明显受阻,显示韧性断裂形貌。研究了不同含量核壳粒子对液态成型双马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核壳粒子含量。研究表明,改性固化物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108.8 MPa,提高了13.1%;断裂伸长率3.12%,提高了16.8%;弯曲强度190 MPa,提高了12.4%;KIC达到2.83 MPa/m^(1/2),提高了20.9%;GIc达到1619 J/m^(2),提高了54.6%;并且保持改性前树脂热性能及热失重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92.3℃,5%热失重温度为4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 液态成型 核壳粒子 增韧
原文传递
两步法回收碳纤维增强高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善龙 张代军 雷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4-138,共5页
以碳纤维/高温环氧(CF/HTEP)预浸料为原料,采用两步高温热分解方法裂解回收碳纤维增强高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第一步将CF/HTEP预浸料样品在不同温度的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分解;第二步将第一步处理过的样品在600℃空气中热分解处... 以碳纤维/高温环氧(CF/HTEP)预浸料为原料,采用两步高温热分解方法裂解回收碳纤维增强高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第一步将CF/HTEP预浸料样品在不同温度的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分解;第二步将第一步处理过的样品在600℃空气中热分解处理。通过分析天平称量热分解前后样品的质量变化,计算基体树脂分解率;采用电镜观察不同样品的表面形貌;采用单丝拉伸性能测试回收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两步高温热处理方法能够使基体树脂完全分解,获得表面质量良好的回收碳纤维;在850℃氮气中热处理120min,再在600℃空气中处理20min获得的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保留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分解 两步法 回收碳纤维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是卓 卓航 +5 位作者 韩恩林 张代军 刘刚 田国峰 包建文 武德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4,5-环氧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TDE-85)、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壬基酚(NP)作为改性剂改性双酚A氰酸酯(BCE)得到改性氰酸酯树脂(TPNCE),通过湿法缠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S30M型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TPNCE(PI/... 以4,5-环氧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TDE-85)、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壬基酚(NP)作为改性剂改性双酚A氰酸酯(BCE)得到改性氰酸酯树脂(TPNCE),通过湿法缠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S30M型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TPNCE(PI/TPNCE)复合材料,对TPNCE树脂及PI/TPNCE复合材料的介电、力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NCE树脂冲击强度达到14.2kJ/m2,比BCE提高近一倍,固化温度下降了约43℃,与PI纤维界面结合较好,且保持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PI/TPNCE复合材料0°拉伸强度达到1 485MPa,弯曲强度达到758MPa,压缩强度达到322MPa,7~18GHz范围内介电常数保持在3.15左右,介电损耗因子在0.005~0.0075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7℃,密度为1.28g/cm3。本研究实现了高强高模PI纤维与氰酸酯树脂复合的重要突破,为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 氰酸酯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原文传递
表面改性自金属化技术制备表面导电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嘉阳 倪洪江 +3 位作者 龚明 李军 张代军 陈祥宝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47-3254,共8页
采用碱刻蚀/离子交换的方法对碳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自金属化,制备了表面覆银导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征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面酰亚胺五元环开环程度随碱液刻蚀条件的变化,研究了碱液刻蚀、酸洗、离子源和离... 采用碱刻蚀/离子交换的方法对碳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进行了表面自金属化,制备了表面覆银导电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征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面酰亚胺五元环开环程度随碱液刻蚀条件的变化,研究了碱液刻蚀、酸洗、离子源和离子交换时间对复合材料表面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碱液刻蚀5 h、离子交换9 h时,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表面方块电阻可达0.26Ω·sq^(-1),且基本力学性能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金属化 碱刻蚀 导电性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