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水剂对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杉杉 郭利杰 许文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382-386,共5页
本文针对萘系减水剂和BF高效减水剂这两类矿山常用减水剂,通过分析减水剂添加方式与种类对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减水剂在充填料浆流动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后掺法添加减水剂配得的料浆流动性相对较好,添加减水剂后的分... 本文针对萘系减水剂和BF高效减水剂这两类矿山常用减水剂,通过分析减水剂添加方式与种类对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减水剂在充填料浆流动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后掺法添加减水剂配得的料浆流动性相对较好,添加减水剂后的分级尾砂料浆流动性显著提高,相同条件下,料浆屈服应力与表观黏度均有所下降。相比于BF高效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对于某铜矿充填料浆的作用效果明显,更有利改善料浆的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 减水剂 屈服应力 表观黏度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翠红 薛姗姗 +4 位作者 于欢 赵建帅 彭正午 谭庆荣 王化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共7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脂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脂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CUS组)和rTMS治疗组(CUS+rTMS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7 d后,CUS组和CUS+rTMS组大鼠接受为期28 d的CUS造模。造模结束后,CUS+rTMS组大鼠接受rTMS干预7 d(5 Hz,1.26 Tesla),sham组和CUS组大鼠接受假rTMS干预7 d。干预结束24 h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随后处死动物,收取海马组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脂质变化,采用Lipid Search software version 4.1和SIMCA-P 14.1软件分析脂质相对含量。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1)3组大鼠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53~7.466,均P<0.05)。在旷场实验中,CUS组大鼠[(50.72±6.38)s,(11.41±1.55)%]在旷场中央区的探索时间和中央区运动距离百分比明显少于sham组[(86.06±7.31)s,(18.60±1.21)%]和CUS+rTMS组[(79.87±7.87)s,(16.74±1.27)%](均P<0.05);糖水偏好实验中,CUS组[(37.63±6.06)%]大鼠糖水摄取百分比明显少于sham组[(68.30±6.39)%]和CUS+rTMS组[(62.68±5.50)%](均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CUS组[(137.60±13.36)s]大鼠不动时间明显多于sham组[(80.57±10.36)s]和CUS+rTMS组[(86.14±11.49)s](均P<0.05)。(2)3组大鼠海马脂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6~15.440,均P<0.05)。与sham组[(20850.00±956.56)×10^7,(788.78±136.11)×10^7,(340.29±35.66)×10^7,(239.65±18.14)×10^7,(22.96±4.04)×10^7,(3.35±0.85)×10^7,(6.71±0.82)×10^7,(424.52±33.38)×10^7,(2.68±0.33)×10^7]相比,CUS组[(24133.33±1242.04)×10^7,(953.65±131.26)×10^7,(275.32±35.78)×10^7,(293.82±38.28)×10^7,(15.36±3.87)×10^7,(4.57±1.02)×10^7,(7.94±0.91)×10^7,(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组学 抑郁症 海马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大鼠
原文传递
引入新技术的翻转课堂在超声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姗姗 赵巧玲 +3 位作者 阮骊韬 台明辉 李宁 吴成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72-74,101,共4页
目的探讨引入新技术的翻转课堂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超声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46名规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教... 目的探讨引入新技术的翻转课堂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超声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46名规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超声新技术,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翻转课堂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理论考核、新技术掌握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诊断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员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新技术的翻转课堂应用于超声科规培教学中,提高了规培教学质量,是一种适宜超声科的高效的临床带教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翻转课堂 超声新技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症状分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蔡敏 孙思斯 +3 位作者 周翠红 薛姗姗 王化宁 谭庆荣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9-303,共5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学机制是PTSD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对深入理解PTSD、寻找客观的诊断标志物以及研发新型PTSD治疗药物十分重要。脑影像、光遗传及化学遗传学技术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展揭示了脑结构、脑功...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学机制是PTSD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对深入理解PTSD、寻找客观的诊断标志物以及研发新型PTSD治疗药物十分重要。脑影像、光遗传及化学遗传学技术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展揭示了脑结构、脑功能以及神经环路改变在PTS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PTSD临床表现复杂、症状组合不同,目前未有一致性结论。因此,本综述尝试根据PTSD诊断的症状分类,从临床影像与基础环路研究两个方面归纳、总结PTSD不同症状的神经环路异常机制,从而为阐明PTSD发病机制、寻找客观生物标志物、筛选全新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临床症状分类 神经环路
原文传递
超声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尚安 赵巧玲 +3 位作者 阮骊韬 魏炜 薛珊珊 张艳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2期136-139,共4页
本文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临床带教,不断完善临床培训方案,提高了超声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对开展超声规范化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超声医生 规范化培训 规培方案 教学方法
下载PDF
PLR联合VTI评估急性循环衰竭容量反应性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春 薛姗姗 +5 位作者 林婷 张靖篧 邸莹 刘司南 王铮 刘昌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LR)联合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评估外科ICU中急性循环衰竭(ACF)早期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先后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试验前后采用经胸超声心...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LR)联合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评估外科ICU中急性循环衰竭(ACF)早期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先后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试验前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每搏量(SV),做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定义试验前后SV增加(ΔSV)≥15%为有容量反应性,根据有无容量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两组PLR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VT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研究共计纳入60例患者,其中有容量反应35例,无容量反应性25例;有容量反应性组PLR前后平均动脉压MAP(67±19 vs 73±13 mm Hg,P=0.02)、每搏量SV(48±11 vs 56±10 ml,P=0.03)、VTI(14±4 vs 18±5 cm,P=0.04)的变化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LR前后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ΔSV呈显著正相关性(r=0.8846,P<0.0001);PLR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 IVC)、ΔVTI与ΔSV呈显著正相关性(r=0.8034,P<0.001;r=9212,P<0.001),而CVP与ΔSV无显著相关性(r=-0.1121,P=3947);PLR后ΔVTI预测容量反应性AUC(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6±0.04(P<0.001),其中ΔVTI>8.75%预测容量反应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3%和85.00%,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0.67%和84.00%。结论 PLR联合VTI可以准确预测外科ICU中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容量反应性,可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抬腿试验 容量反应性 急性循环衰竭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薛姗姗 李宁 +1 位作者 盛薇 赵巧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6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纳入36例且均有完整的超声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叶状肿瘤中良...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纳入36例且均有完整的超声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叶状肿瘤中良性19例,交界性11例,恶性6例。超声图像特征:多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钙化少见,血流较丰富,其中良性组边界清晰更为常见(χ~2=6.597,P=0.037);恶性组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高回声分隔及囊性无回声区(χ~2=6.840、7.049,P=0.033、0.029)。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和肿块内部是否存在高回声分隔及小囊性无回声区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叶状肿瘤 超声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辛夷散加减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陆荣锦 薛珊珊 +2 位作者 邱歆莹 王卓 吴拥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93-3996,共4页
目的:观察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肺虚感寒型AR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予辛夷散加减治... 目的:观察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肺虚感寒型AR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予辛夷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疗程均为14d。采用鼻炎症状(TN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从多个维度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4天TN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RQL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除鼻塞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愈显率67.21%(41/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4%(24/61)(P<0.01)。结论:辛夷散加减治疗肺虚感寒型AR,可显著改善鼻部症状及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散 过敏性鼻炎 临床疗效 多维度评价 肺虚感寒型
原文传递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霞 马欣旭 +4 位作者 王艺霖 薛姗姗 周翠红 彭正午 蔡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现有的单胺类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此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起效速度慢、部分患者缺乏疗效。线粒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多功能细胞器,在能量产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发...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现有的单胺类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此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起效速度慢、部分患者缺乏疗效。线粒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多功能细胞器,在能量产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发生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本文中,我们对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和炎症及神经发生之间的关联、线粒体靶向治疗抑郁症的潜能等,并总结了现有抗抑郁治疗与线粒体功能调控相关的进展,从而为深入理解抑郁症发病机制以及筛选靶向线粒体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抑郁症 功能障碍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认知功能及海马内源性大麻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欢 薛姗姗 +4 位作者 赵建帅 王莹 赵洁玉 谭庆荣 周翠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8期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R)、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AGLα)、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酶D(NAPE-PLD)、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肪酶(...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R)、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AGLα)、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酶D(NAPE-PLD)、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模型组(CPZ)、模型+rTMS治疗组(CPZ+rTMS),每组8只.CPZ+rTMS组和CPZ组小鼠饲喂含有0.2%CPZ的饲料6周后,分别接受7 d的rTMS(5 Hz,1.26 Tesla)或假刺激;sham组正常饲喂6周并接受7 d的rTMS假刺激.最后一次rTMS干预结束24 h后进行Y迷宫和三箱社交测试;随后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进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其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CPZ组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记忆损伤和社交缺陷,包括Y迷宫实际交替进臂百分比下降[sham组(62.69±7.92)%比CPZ组(43.78±14.30)%,P<0.01]和三箱社交实验中与2处陌生小鼠接触时间减少[sham组(233.41±3.84)比(157.02±63.62)s,P<0.05;CPZ组(164.30±79.16)比(249.28±58.31)s,P<0.05].与sham组小鼠相比,CPZ组小鼠海马的CB1R、DAGLα和NAPE-PLD蛋白表达下调[(1.14±0.09)比(0.77±0.13)、(0.76±0.12)比(0.38±0.10)、(0.81±0.12)比(0.36±0.11),P<0.05],而FAAH表达上调[(0.73±0.09)比(1.14±0.16),P<0.05].rTMS干预可以改善CPZ小鼠的空间记忆损伤和社交缺陷,CPZ+rTMS组小鼠在Y迷宫测试中的实际交替进臂百分比较CPZ组上调[CPZ组(43.78±14.30)%比CPZ+rTMS组(60.40±10.62)%,P<0.05)];三箱社交实验中,CPZ+rTMS组小鼠与2处陌生小鼠接触时间更长[(236.74±51.66)比(158.41±68.45)s,P<0.05].rTMS干预可以恢复CPZ小鼠海马的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CPZ+rTMS组小鼠海马的CB1R、DAGLα、FAAH和NAPE-PLD蛋白水平[(1.13±0.11)、(0.68±0.13)、(0.66±0.08)、(0.64±0.14)]与CPZ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以改善CPZ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认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海马 内源性大麻素
原文传递
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路探讨辛夷散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相关机制
11
作者 柏璐 薛珊珊 +3 位作者 孙炘宸 王卓 陆荣锦 吴拥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辛夷散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路治疗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夷散低、中、高剂量组,激动剂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清... 目的:探讨辛夷散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路治疗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夷散低、中、高剂量组,激动剂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相应药物治疗,且均OVA滴鼻维持致敏。治疗前后观察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ELISA检测鼻黏膜组织中TRPV1、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IgE、IL-4、IL-5、IL-13表达显著增多(P<0.01),鼻黏膜TRPV1、SP、CGRP、NGF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夷散各剂量组外周血IgE、IL-4、IL-5、IL-13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鼻黏膜TRPV1、SP、CGRP、NGF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阳性药组和激动剂组比较,辛夷散中剂量组外周血IgE、IL-4、IL-5、IL-13表达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TRPV1、SP、CGRP、NGF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辛夷散可能是通过调控TRPV1通路减少SP、CGRP、IL-4释放从而抑制Th2细胞过度活化,降低痒觉神经敏化,缓解鼻痒,从而治疗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辛夷散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路 TH2细胞 神经免疫 机制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E
原文传递
多台冷水机组系统运行测试及模拟优化分析
12
作者 薛闪闪 李德英 +1 位作者 刁治国 牛东泽 《区域供热》 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研究不同冷水机组搭配方式对制冷能效的影响,以某公共建筑制冷机房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利用TRNSYS搭建模型模拟不同冷水机组搭配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进行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时,相较于原... 为研究不同冷水机组搭配方式对制冷能效的影响,以某公共建筑制冷机房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利用TRNSYS搭建模型模拟不同冷水机组搭配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进行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时,相较于原有运行模式,3种冷水机组群控控制策略总能耗从大到小依次为:逐台启动控制、均分负载控制、COP优化分配控制。与逐台启动控制策略相比,采用均分负载控制策略的冷站系统能耗下降3.4%,冷水机组能耗下降约1.7%;采用COP优化分配控制策略,冷站系统能耗下降5.7%,冷水机组能耗下降2%。最后分析当采用COP优化分配控制策略时,冷机COP和系统EER分别为6.66和4.81,节能率为5.6%,相应的环境污染物减少了110.61 t,环境受益价值为26 062.1元。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时,建议采用基于机组高效运行区间的COP优化分配控制策略,节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冷水机组 优化策略 节能效益
下载PDF
中医喉科吹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怡陈 薛珊珊 +1 位作者 刘赟 吴拥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吹药法是众多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多应用于耳鼻喉科的日常诊治中。喉科吹药则是将药粉吹布于咽喉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当前,抗生素广泛应用使中医喉科吹药法的使用大为减少,常用的也是一些成药,如西瓜霜等。由于抗生素的弊端日... 吹药法是众多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多应用于耳鼻喉科的日常诊治中。喉科吹药则是将药粉吹布于咽喉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当前,抗生素广泛应用使中医喉科吹药法的使用大为减少,常用的也是一些成药,如西瓜霜等。由于抗生素的弊端日益显现,吹喉法疗效凸显。吹药具有局部直接作用、便携、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优势,而当前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制作工艺、具体机制、药方发掘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喉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喉科 吹药 吹药法 外治法
下载PDF
电针干预对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凤蕾 薛姗姗 +2 位作者 彭正午 王化宁 周翠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大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AGLα)、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大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AGLα)、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模型组(CUS),模型+电针治疗组(CUS+EA),每组8只。CUS组以及EA+CUS组大鼠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处理(CUS)造模; EA+CUS组在造模第14 d开始给予电针干预,每天给予百会穴电针刺激30 min,电流1 m A,频率2/15 Hz疎密波,连续7 d; Sham组和CUS组给予假刺激;静养两周后,通过旷场,强迫游泳以及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real time RT-PCR检测海马CB1受体、DAGLα、FAAH及MAGL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 CUS处理可以导致大鼠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进入旷场中心区次数和时间减少(P <0. 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 <0. 01),糖水摄取量下降(P <0. 05)。CUS组大鼠海马的CB1、DAGLα的mRNA表达下调(P <0. 05),而FAAH和MAGL表达上调(P <0. 05)。(2)电针刺激可以缓解CU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CUS组与EA+CUS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3)电针刺激可以恢复CUS大鼠海马的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论:电针刺激可以缓解CU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调节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CB1受体和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酶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抑郁 内源性大麻素
下载PDF
风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探析
15
作者 陆荣锦 薛珊珊 +3 位作者 邱歆莹 王卓 孙炘宸 吴拥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2036-2039,共4页
本文基于对风邪及风药概念的认识,探讨风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医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古今文献的相关见解,结合喉源性咳嗽发病急骤、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风邪关系密切,而风药禀风之特性,药性轻灵,升散窜达... 本文基于对风邪及风药概念的认识,探讨风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医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古今文献的相关见解,结合喉源性咳嗽发病急骤、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风邪关系密切,而风药禀风之特性,药性轻灵,升散窜达,具有疏风利咽、升发清阳、行气化瘀、引经达所等作用,临证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一两味风药更有画龙点睛之妙。同时列举风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论证风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合理性,以期为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 风邪 风药 理论基础
下载PDF
三向应力下支护应力对圆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16
作者 郑建伟 管增伦 +7 位作者 鞠文君 张修峰 薛珊珊 王帅 李海涛 杨国强 李春元 王之禾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支护应力对圆形巷道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三向应力和支护应力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力学模型,推导了巷道围岩煤岩体应力分布的解析方程,借助COMSOL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通过赋值法讨论了13种应力边界(三向应力P_(x),P_... 为进一步探究支护应力对圆形巷道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三向应力和支护应力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力学模型,推导了巷道围岩煤岩体应力分布的解析方程,借助COMSOL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通过赋值法讨论了13种应力边界(三向应力P_(x),P_(y),P_(z))及4种支护应力(0.2,1,2,5 MPa)下巷道围岩煤岩体径向应力、切向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当水平应力(P_(x))大于垂直应力(P_(y))时,轴向应力随着深距(至巷道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当水平应力(P_(x))小于垂直应力(P_(y))时,轴向应力随着深距的增加而降低;(2)当水平应力(P_(x))等于垂直应力(P_(y))时,轴向应力值不变,径向应力随着深距的增加而增加,切向应力随着深距的增加而降低;(3)围岩上的切向应力随着支护应力的增加而降低,过高的支护应力将导致局部拉应力的出现;径向应力随着支护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一定程度的支护应力不仅可以使巷道表面围岩从两向应力状态恢复到三向应力状态,同时可以降低切向应力,增加径向应力,降低围岩上的剪应力,均化巷道围岩应力,从而维护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力学分析 三向应力 支护应力 主动支护 应力均化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虎霞 薛姗姗 +3 位作者 盛薇 赵静 韩丕华 杨晓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396-3400,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正常乳腺组织、23例不典...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正常乳腺组织、23例不典型增生、34例原位癌、8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中HIF-1α的表达,分析其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用CD34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分析HIF-1α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HIF-1α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在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原位癌组织、浸润性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2/23)、47.1%(16/34)及73.8%(59/80),表达率依次增高,乳腺原位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之间、乳腺浸润癌组织与原位癌组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HIF-1α的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分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浸润性导管癌HIF-1α阳性组MVD值(11.74±4.398)明显高于HIF-1α表达阴性组(9.093±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性(r=0.633,P<0.05)。结论:HIF-1α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上调与乳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CD34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环境因子调控气孔发育的分子机制
18
作者 薛姗姗 郑林 +3 位作者 李璧滢 高宏波 刘小敏 王宏芝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5-1389,共15页
植物保卫细胞是一类特化的具有运动能力的表皮细胞,成对出现,两个细胞之间的空隙即为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控制水分蒸腾和CO_(2)的吸入,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植物的气孔密... 植物保卫细胞是一类特化的具有运动能力的表皮细胞,成对出现,两个细胞之间的空隙即为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控制水分蒸腾和CO_(2)的吸入,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植物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分布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植物生长和生存之间的最佳平衡。气孔发育受植物内部和外部环境信号协同调控。近年来,环境因子参与气孔谱系细胞命运决定和气孔发育调控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论文综述了光、CO_(2)、水分、温度和相对空气湿度(RH)等环境因子对气孔发育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深入解析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调控机制,为培育水资源高效利用型植物提供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 气孔发育 环境因子 气孔谱系
原文传递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安徽泾县查济古村落雨洪管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泉 薛珊珊 邹成东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古村落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为指导的雨洪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古村落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以安徽省泾县查济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和SCS-CN降雨-径流模型联合...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古村落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为指导的雨洪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古村落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以安徽省泾县查济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和SCS-CN降雨-径流模型联合模拟不同重现期极端日降雨量下的潜在淹没范围和地表径流特征,分析查济村雨洪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构造河道上游湿地、生态种植坑、渗透性排水系统、生态过滤农田等具体LID策略,并通过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雨洪管理网络对查济村的洪水及水质问题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总量,削减径流污染物含量,改善古村落生态环境,相关经验可为其他古村落雨洪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雨洪管理 SCS-CN降雨-径流模型 安徽省泾县查济村
下载PDF
基于韧性理念的合肥国际湿地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泉 薛珊珊 邹成东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2期48-51,60,共5页
在灾害常态化的背景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所要面临的生态风险将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韧性理念逐渐被引入城市生态安全领域。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对提升城市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合肥市... 在灾害常态化的背景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所要面临的生态风险将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韧性理念逐渐被引入城市生态安全领域。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对提升城市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合肥市湿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其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韧性理念的指导下,从政府管理、规划引领、生态修复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提出合肥国际湿地城市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合肥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提供助力,进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理念 建设路径 国际湿地城市 合肥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