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缆及隧道在线监测与移动巡检协同策略探讨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伟强 魏云冰 路光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1-125,共5页
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和移动巡检设备对于电缆本体及通道环境状态感知具有互补性、交叉性和相关性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与移动巡检系统相互协同的电力电缆及隧道状态感知方法,通过两者之间的双向协同策略,使其能够在宿主设备故... 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和移动巡检设备对于电缆本体及通道环境状态感知具有互补性、交叉性和相关性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在线监测系统与移动巡检系统相互协同的电力电缆及隧道状态感知方法,通过两者之间的双向协同策略,使其能够在宿主设备故障确认、融合分析和检测系统自检方面相互配合,有效提升电力电缆及隧道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及隧道 在线监测 移动巡检 双向协同 运行维护
下载PDF
川西地区超深井钻井完井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涛 苏强 +2 位作者 杨哲 徐卫强 胡锡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5,共9页
川西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质条件复杂,钻井过程中面临纵向上压力系统多、井漏频发、井壁失稳垮塌、部分地层可钻性差、钻井风险高及钻井周期长等技术难点。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川西地区的超深井... 川西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质条件复杂,钻井过程中面临纵向上压力系统多、井漏频发、井壁失稳垮塌、部分地层可钻性差、钻井风险高及钻井周期长等技术难点。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川西地区的超深井钻井完井技术,主要包括超深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钻井提速关键技术、防漏堵漏技术、高压低渗气层控压钻井技术、抗高温强封堵油基钻井液技术、超深高钢级套管开窗技术、控压平衡法固井技术和超深短尾管固井技术等,创造了多项钻井工程纪录,支撑了川西地区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目前仍然面临风险区域地质认识不足,恶性井漏治理难度大、部分难钻地层提速不理想和漏垮同存地层安全钻井配套技术不完善等技术难点,因此,提出下一步需在井身结构对策研究、钻井提速新技术新工艺试验、高效堵漏技术研究和地质工程一体化等方向进行技术攻关,以推动川西地区超深井钻井完井技术快速发展,实现川西地区深层油气资源的经济有效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井身结构 钻井提速 井漏 井眼垮塌 溢漏同存 技术现状 川西地区
下载PDF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涛 杨哲 +2 位作者 徐卫强 阳强 杨兆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页岩埋藏深、温度高,钻井过程中面临井漏频发、难钻地层机械钻速低、旋转导向仪器高温下的故障率高和钻井周期长等技术难点。为此,在分析钻遇地层特征和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页岩埋藏深、温度高,钻井过程中面临井漏频发、难钻地层机械钻速低、旋转导向仪器高温下的故障率高和钻井周期长等技术难点。为此,在分析钻遇地层特征和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优化、高效钻头优选、堵漏技术措施优化、油基钻井液地面降温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形成了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泸州区块34口页岩气水平井进行了应用,应用井平均完钻井深5760 m,平均水平段长1890 m,平均机械钻速由5.61 m/h提高至7.03 m/h,创造了造斜段+水平段一趟钻完钻、单趟钻进尺2330 m等纪录。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支撑了该区块深层页岩气安全钻井和钻井提速提效,对其他地区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钻井提速 井漏 钻头优选 钻井液降温 欠平衡钻井 泸州区块
下载PDF
锥形PDC齿破碎砾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卫强 史怀忠 +4 位作者 曹权 史杏杏 胡锡辉 熊超 陈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PDC钻头的破岩效率和钻遇硬地层及复杂地层的适应性,研发了PDC单齿破岩综合试验装置。采用该试验装置对锥形PDC齿破碎砾岩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常规PDC齿破碎砾岩、锥形PDC齿破碎花岗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PDC钻头的破岩效率和钻遇硬地层及复杂地层的适应性,研发了PDC单齿破岩综合试验装置。采用该试验装置对锥形PDC齿破碎砾岩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常规PDC齿破碎砾岩、锥形PDC齿破碎花岗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锥形PDC齿以20°前倾角破碎砾岩时,切削力差异系数明显小于前倾角为10°和30°,切削齿受力较稳定,有利于减轻钻头振动,延长钻头寿命;锥形PDC齿所受切削力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切削深度从1 mm增加至3 mm,切削力差异系数显著增大,切削力波动剧烈;锥形PDC齿破碎单位体积砾岩的能耗远小于常规PDC齿,破碎能耗降低约25%;破碎砾岩所需的切削力比破碎花岗岩所需的切削力小,破碎砾岩地层效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锥形PDC齿破碎砾岩层及软硬交错等非均质地层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PDC齿 砾岩 前倾角 切削力 差异系数 切削深度
下载PDF
耐热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徐伟强 蒋年新 +3 位作者 周正发 徐卫兵 马海红 任凤梅 《弹性体》 CAS 2019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提高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的耐热性,以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与苯硼酸(PBA)为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合成耐热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对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DC与PBA物质的量比为10∶1.... 为提高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的耐热性,以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与苯硼酸(PBA)为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合成耐热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对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DC与PBA物质的量比为10∶1.1、反应温度为120℃时,所得产物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_5)为451.2℃、最大分解速率时温度(T_(max))为589.0℃、折射率为1.405 1、相对分子质量为11 920、羟基质量分数为0.260%。利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对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合成了目标产物。四甲氧基硅烷固化的羟基聚苯硼硅氧烷的耐热性提高,T_5为4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聚苯硼硅氧烷 苯硼酸 热稳定性 固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温高压含硫气井五级分支井钻完井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涛 徐卫强 +2 位作者 苏强 曾知昊 杨兆亮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5,共7页
MX023-H1井是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气藏的一口五级分支井,目的是为验证分支井技术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的适应性。该井作为国内第一口高温高压含硫五级分支气井,分支井眼钻完井作业面临完井级别高、作业程序多、井身质量要求严格、复... MX023-H1井是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气藏的一口五级分支井,目的是为验证分支井技术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的适应性。该井作为国内第一口高温高压含硫五级分支气井,分支井眼钻完井作业面临完井级别高、作业程序多、井身质量要求严格、复杂套管串下入难度大、固井水泥环防气窜性能要求高等技术难题。为此,通过增加窗口强度、选择稳定地层开窗等手段以确保后期开采期间分支井眼与主井眼连接处的稳定性;设计平滑的井眼轨道和提高钻井液防塌性能可保证井径规则,降低了下套管难度;采用新设计的φ177.8 mm弯套管,完成了近5 000 m井深φ215.9 mm分支井眼通井作业,满足了分支井眼重入和通井要求,为分支井眼套管顺利下入创造了良好的井眼条件;壁挂式悬挂器壁钩前端开口槽间隙由21.66 mm增至25.66 mm,提高了壁挂成功率;三凝水泥浆体系配合控压平衡法固井技术,保障了分支井眼溢漏同存条件下的固井质量,一界面合格率97.6%、二界面合格率100%。现场应用表明,配套技术能够满足深层高温高压含硫五级分支井钻完井作业要求,该分支井钻完井作业的成功实施可为后续五级分支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分支井 高温高压 含硫气井 五级完井 壁挂式悬挂器 弯套管 控压固井
下载PDF
基于串行总线同步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兰五胜 徐伟强 +3 位作者 毛丽娜 雍明超 曾国辉 和红伟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在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受工频高压和恶劣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阻性电流是衡量MOA运行状态的重要监测参数,其测量需同步采集MOA电压和泄漏电流。目前普遍采用外部时钟源同步技术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在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受工频高压和恶劣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阻性电流是衡量MOA运行状态的重要监测参数,其测量需同步采集MOA电压和泄漏电流。目前普遍采用外部时钟源同步技术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该同步方案结构复杂成本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避雷器数据同步采集方法,用来完成阻性电流的计算,监测装置通过串行总线实现各信号采集单元同步采样的触发和测量数据的传输。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同步采集的误差小,阻性电流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MOA在线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避雷器 同步采集 在线监测 阻性电流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蔚强 陈瞳 +2 位作者 张利方 耿凡琪 张杰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胱抑素C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2例,根...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胱抑素C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2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达格列净组147例和对照组145例。随访3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Hcy、尿酸、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其他代谢相关指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与尿酸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胱抑素C、Hcy、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UACR显著降低(P<0.05);达格列净组治疗后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胱抑素C、Hcy、HOMA-IR、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尿酸在整个人群中(r=0.560,P<0.01)、在男性中(r=0.510,P<0.01)、在女性中(r=0.640,P<0.01)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eGFR、男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cy≥15μmol/L为老年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或许可通过降低T2DM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cy和尿酸水平,发挥额外的肾脏保护作用,从而减缓患者的尿蛋白并改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高半胱氨酸 LOGISTIC模型 治疗 达格列净
下载PDF
600 MW超临界“W”火焰炉RB控制策略及优化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许伟强 石磐 何鹏锐 《发电技术》 2019年第S1期32-36,共5页
以某新建电厂2×600 MW机组工程为例,介绍了配置有双进双出磨煤机的'W'型火焰炉主要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un back,RB)功能的逻辑设计,并据此对燃料、给水及主蒸汽压力等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经优化后,机组的RB功能通过动态... 以某新建电厂2×600 MW机组工程为例,介绍了配置有双进双出磨煤机的'W'型火焰炉主要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un back,RB)功能的逻辑设计,并据此对燃料、给水及主蒸汽压力等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经优化后,机组的RB功能通过动态试验验证,动作正确可靠.同时还提出了'W'火焰炉RB试验的注意事项,对同类型机组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炉 RB 控制逻辑 优化试验
下载PDF
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充填磨牙楔状缺损效果的优劣差异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伟强 姜岩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0期243-246,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充填磨牙楔状缺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楔状缺损患者79例(患牙247颗),按照不同填充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 目的对比评价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充填磨牙楔状缺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楔状缺损患者79例(患牙247颗),按照不同填充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2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填充治疗,对照组115颗患牙采用复合树脂填充治疗。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牙临床治疗效果、敏感牙发生率以及牙周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1周及6个月,观察组敏感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1年,两组敏感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术前牙周临床检查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探诊深度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12个月,观察组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疗效优于复合树脂,临床疗效更佳,填充体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更小,是理想的楔状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牙修复 玻璃离子 复合树脂
下载PDF
瞬变电磁接收线圈响应过程分析: 以阻尼比与谐振频率为例
11
作者 孙怀凤 许伟强 +4 位作者 张诺亚 柳尚斌 刘锐 刘玉超 周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60-4371,共12页
以电磁感应为原理的接收线圈是测量瞬变电磁信号的核心器件, 研究其响应特性对于瞬变电磁装备研发与校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心线圈的传感器方程与瞬变电磁的理论信号, 分析了阻尼比与谐振频率这两个关键参数对瞬变电磁感应线圈响... 以电磁感应为原理的接收线圈是测量瞬变电磁信号的核心器件, 研究其响应特性对于瞬变电磁装备研发与校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心线圈的传感器方程与瞬变电磁的理论信号, 分析了阻尼比与谐振频率这两个关键参数对瞬变电磁感应线圈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 并给出了选取建议.在讨论阻尼比选取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种定量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了纯二次场接收时间中不同阻尼比的累计积分误差, 发现在阻尼比取0.6411时整体积分误差最小;但考虑到瞬变电磁方法观测信号应尽早摆脱震荡达到稳定输出的特点, 又引入了线圈响应值与理论值的比值η曲线以及稳定截止时间参数tc, 比较不同阻尼比下进入稳定输出的时间点, 发现能够最早达到稳定输出的阻尼比为0.9118, 并将其作为本文的阻尼比选取建议.针对线圈谐振频率, 通过对比不同谐振频率下的线圈输出曲线发现随着线圈谐振频率增加, 输出曲线的响应速度与完成震荡过程的速度均会提升, 可以提前到达稳定截止时间, 能够提前观测瞬变电磁有效信号.还发现随着谐振频率的增加, 曲线的响应速度不断加快, 且线圈中接收到的能量随之增加, 但通过提高线圈谐振频率来提升响应速度或者增加接收能量都存在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 因此建议线圈谐振频率设置在增速拐点之上以保证线圈的综合性能.本文研究对瞬变电磁接收线圈传感器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空芯线圈 阻尼比 谐振频率
下载PDF
测试工装引起的单板FPGA失效分析及改进方案
12
作者 秦健 徐伟强 +1 位作者 高礼 张祥钰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4期159-165,176,共8页
针对某直流输电工程单板出现的FPGA失效故障,以故障FPGA失效表现为出发点,分析单板FPGA失效背景与原因,审视单板测试工装原理及测试方案,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 FPGA失效 电应力 继电器 接触器 工装测试
下载PDF
微课、基于案例的教学法联合对分课堂的综合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程涛 谷明利 +4 位作者 徐卫强 叶大文 查泽玉 宁晶 孙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分析微课、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联合对分课堂的综合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30例。传统... 目的:分析微课、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联合对分课堂的综合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30例。传统组实施传统教学,联合组实施微课、CBL联合对分课堂的综合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联合组病史采集、查体、临床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人文精神、综合表现评分高于传统组(P<0.001)。联合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成绩高于传统组(P<0.001)。联合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10)。结论:微课、CBL联合对分课堂的综合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教学成绩与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实习 微课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 对分课堂
下载PDF
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前后PetCO_(2)、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徐伟强 王媛媛 +1 位作者 刘淑萍 于晓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脉搏血氧波形(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监...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脉搏血氧波形(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监测CPR前及CPR后30 min、24 h不同时间段PetCO_(2)、POP、乳酸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分析两组CPR前PetCO_(2)、POP、乳酸之间的差异,以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PR前PetCO_(2)、POP、乳酸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乳酸:CPR前>CPR后30min>CPR后24 h,PetCO_(2)、POP:CPR前<CPR后30 min<CPR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PR治疗后预后不良24例(30.00%),其中22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例死亡;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患者CPR前PetCO_(2)、POP明显低,乳酸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R前PetCO_(2)、POP、乳酸均为心搏骤停CPR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PR前PetCO_(2)、POP、乳酸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0.978、0.999(P<0.05),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心脏骤停患者CPR前PetCO_(2)、POP、乳酸与CPR后预后密切相关,对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经CPR治疗后PetCO_(2)、POP、乳酸水平均可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建议予以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脉搏血氧波形 乳酸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变阻力工况调试方法
15
作者 叶林 严义杰 +4 位作者 徐伟强 赵峰 陈光建 李超 朱英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调试期间,由于一回路阻力低于设计工况,因而主氦风机无法完成全转速范围性能测试。基于主氦风机的理论特性与相似原理开发主氦风机不同阻力工况调试参数的推算方法。结合主氦风机单体试验工况点,准确推算主氦风机冷... 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调试期间,由于一回路阻力低于设计工况,因而主氦风机无法完成全转速范围性能测试。基于主氦风机的理论特性与相似原理开发主氦风机不同阻力工况调试参数的推算方法。结合主氦风机单体试验工况点,准确推算主氦风机冷态与热态性能试验的工况点参数,并指导完成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全转速、满功率性能测试。通过对主氦风机调试与出厂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本推算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空气介质与氦气介质工况转换的修正因子。通过主氦风机调试与运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供的主氦风机调试工况具有足够的包络性,能够覆盖高温气冷堆运行期间主氦风机的所有运行工况,证明了本文提供的变阻力工况主氦风机调试方法满足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性能验证需求,可用于指导后续高温气冷堆的主氦风机调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阻力工况 相似原理 主氦风机 性能测试 高温气冷堆
下载PDF
稽查监控技术在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伟强 李坚 《集成电路应用》 2020年第12期172-173,共2页
阐述稽查监控能够促进电力营销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甚至避免电力营销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电力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稽查监控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创伤胫骨锁定钢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17
作者 许维强 袁艳荣 +3 位作者 孙广超 刘颖 崔程程 朱晓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2998-3002,共5页
目的设计研发一种有效固定Pilon骨折的创伤胫骨锁定钢板,并与普通锁定钢板比较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9例Pilon骨折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创伤胫骨锁定钢板分为试验组(创伤胫骨锁... 目的设计研发一种有效固定Pilon骨折的创伤胫骨锁定钢板,并与普通锁定钢板比较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9例Pilon骨折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创伤胫骨锁定钢板分为试验组(创伤胫骨锁定钢板)28例和对照组(普通锁定钢板)21例。其中试验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9.64±9.11)岁。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年龄(39.86±9.65)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术后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踝关节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都得到完整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1~16(13.27±1.44)个月。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92.82±8.05)min比(115.67±14.46)min],早期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7.21±0.92)周比(9.38±1.36)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100.0%(28/28)比76.2%(16/21)],末次随访AOFAS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91.86±1.51)分比(90.43±1.91)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1/28)比23.8%(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46、P<0.001,t=-6.662、P<0.001,χ^(2)=7.504、P=0.023,t=2.925、P=0.005,χ^(2)=4.574、P=0.032)。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胫骨锁定钢板具有解剖贴合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促使患者提前进行功能锻炼,在治疗Pilon骨折方面较普通锁定钢板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胫骨远端 创伤胫骨锁定钢板 普通锁定钢板
下载PDF
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与传统复位技术在移位粉碎性外踝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伟强 付炳金 +3 位作者 许维强 崔程程 于丰玮 孙广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6-100,共5页
目的比较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ice结固定)与传统复位技术(螺钉固定)在移位粉碎性外踝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成人外踝粉碎性骨折(Danis-Weber分型C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Nice结组(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53)与传统... 目的比较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ice结固定)与传统复位技术(螺钉固定)在移位粉碎性外踝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成人外踝粉碎性骨折(Danis-Weber分型C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Nice结组(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53)与传统组(传统复位技术,n=52)。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踝关节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内固定失效、感染、骨块移位和骨不连)。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7±3.5)个月。Nice结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e结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传统组发生3例骨折块移位。结论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治疗移位粉碎性外踝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螺钉复位技术,其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Nice结 拉力螺钉 辅助复位技术 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电力营销的客户服务管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伟强 李坚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4期148-149,共2页
阐述电力营销领域的客户服务管理方法,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出有效的规划,从而进一步保证整体发展的工作效率,做出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电力营销 服务领域 客服服务管理方法
原文传递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伟强 刘淑萍 李潇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群1742例,排除干扰因素后,纳入48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NAFLD者78例,非NAFLD者407例.使用CT扫描仪测量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T...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群1742例,排除干扰因素后,纳入48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NAFLD者78例,非NAFLD者407例.使用CT扫描仪测量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T)和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检测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NAFLD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9.5%、35.9%和51.3%,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18.7%、23.8%和23.6%,P<0.05),BMI、腰围和臀围分别为(25.1±1.)kg/m^(2)、(90.4±6.3)cm和(101.3±8.4)cm,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22.4±1.1)kg/m^(2)、(81.6±5.7)cm和(95.7±6.2)cm,P<0.05];血清TG、LDL-C和VAT分别为(2.9±0.3)mmol/L、(3.7±0.4)mmol/L和(146.3±12.1)cm^(2),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1.6±0.2)mmol/L、(3.1±0.2)mmol/L和(70.5±4.6)cm^(2),P<0.05];血清ALT、FPG和UA水平分别为(56.6±11.7)u/L、(5.8±0.7)mmol/L和(387.8±36.3)μmol/L,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32.4±3.1)u/L、(5.1±0.4)mmol/L和(313.6±51.4)μmol/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增高、VAT增大、合并高血压、血清TG、LDL-C、ALT和UA水平升高是患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而血清HDL-C水平升高则是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体检人群NAFLD检查率较高,而一些体质、血清和影像学检查指标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而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腹腔内脏脂肪面积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体检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