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沈阳 郑远川 +4 位作者 马睿 张爱萍 徐培言 吴昌炟 王梓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816,共19页
马厂箐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三江成矿带内典型的大陆碰撞型斑岩铜-钼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斑状花岗岩密切相关。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的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斑状花岗岩... 马厂箐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三江成矿带内典型的大陆碰撞型斑岩铜-钼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斑状花岗岩密切相关。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的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斑状花岗岩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演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矿物学尺度的制约。实验数据显示,岩体内角闪石富镁(w(Mg O)14.1%~16.3%)、富钙(w(Ca O)11.0%~11.6%)、贫钾(w(K2O)0.3%~0.6%)、富钠(Na2O/K2O>1.0),属于阳起石和镁角闪石。黑云母Fe2+/(Fe2++Mg)比值较为均一,集中分布在0.35~0.38之间,且显示出富镁(w(Mg O)13.6%~16.2%)、铝(w(Al2O3)12.9%~13.7%),贫钛(w(Ti O2)1.9%~3.0%)、钙(w(Ca O)<0.06%)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由角闪石和黑云母阳离子数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分别为687~770℃和660~713℃,结晶压力为38~82 MPa和55~80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1.3~2.7km和1.8~2.6 km。同时,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岩浆氧逸度为ΔNNO+1.56^+2.41,并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物相稳定组合限定岩浆源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w(H2O)>10%)。结合矿物组合中角闪石的大量存在,分析可知马厂箐斑状花岗岩具有高氧逸度、富水、侵位浅的特点,符合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Cu-Mo矿床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因此,继北衙超大型斑岩Au矿取得重大突破后,推测三江成矿带南段扬子克拉通一侧斑岩型Cu-Mo矿床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状花岗岩 矿物学特征 氧逸度 含水量 马厂箐矿床
下载PDF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灌胃给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量-时-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源 付珂 +5 位作者 王张 孙位军 徐文龙 贾晓静 胥培艳 陈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七十味珍珠丸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量-时-效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30 mg/kg)、七十味珍珠丸不同剂量组(0.52、1.04、2.08、4.17、... 目的:研究七十味珍珠丸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量-时-效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30 mg/kg)、七十味珍珠丸不同剂量组(0.52、1.04、2.08、4.17、8.33、16.67、33.34、66.68、133.36、266.72、533.44 mg/kg),每组18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1次;灌胃25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线栓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24、48、72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级,检测大鼠脑梗死率以评价脑缺血各时段七十味珍珠丸的最佳有效时间点、最佳给药剂量(D_(max))和最大效应(最小脑梗死率,E_(max)),然后采用Thermo Kinetica 5.1软件对七十味珍珠丸给药剂量与脑梗死率进行量-时-效关系拟合,计算量效曲线下面积(AUClast)、滞留剂量(MRTlast);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显著异常(P<0.05或P<0.01),脑梗死率明显增加(P<0.01),大鼠血清中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48 h),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48 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神经行为异常无显著变化(P>0.05),脑梗死率显著降低(P<0.01,24、48 h),大鼠血清中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48 h),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48 h);七十味珍珠丸2.08~33.34 mg/kg剂量组神经行为异常显著改善(P<0.05,24 h);脑缺血24 h,七十味珍珠丸4.17~133.36 mg/kg剂量组脑梗死率均显著降低(以33.34 mg/kg剂量组最低,P<0.05或P<0.01),33.34~533.44 mg/kg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52~2.08、8.33、33.34、266.72、533.44 mg/kg剂量组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_(max)为33.34 mg/kg、E_(max)为3.02%、AUClast为5 141.76 mg/kg、MRTlast为329.161 mg/kg;脑缺血48 h,七十味珍珠丸2.08~133.36 mg/kg剂量组脑梗死率均显著降低(以66.68 mg/kg剂量组最低,P<0.05或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十味珍珠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 脑梗死率
下载PDF
滇西剑川始新世富碱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阳 郑远川 +4 位作者 张爱萍 王梓轩 王璐 徐培言 吴昌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9-866,共18页
滇西剑川富碱岩浆岩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江南段,是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川富碱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正长岩两类岩石,前者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后者主要是正长斑岩和粗面岩。本文对剑川富碱岩浆岩进行了... 滇西剑川富碱岩浆岩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江南段,是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川富碱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正长岩两类岩石,前者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后者主要是正长斑岩和粗面岩。本文对剑川富碱岩浆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剑川花岗岩结晶年龄为35. 1~36. 1Ma,正长岩结晶年龄为35. 7~35. 8Ma,均形成于始新世。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SiO_2含量为67. 92%~69. 93%,K_2O/Na_2O比值介于0. 86~1. 22,具有高钾钙碱性特征;正长斑岩和粗面岩的SiO_2含量为53. 94%~63. 51%,K_2O/Na_2O比值介于1. 30~2. 68,属于钾玄质岩石系列。两类岩石都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其中,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有着较高的Sr、Sr/Y、La/Yb值和低的Y、Yb含量,具有埃达克质岩浆属性。结合Sr-Nd-Hf同位素研究认为,滇西剑川地区花岗岩起源于增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正长岩是由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演化而来的产物。滇西剑川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是对印度与欧亚板块晚碰撞阶段,岩石圈地幔发生对流减薄和软流圈物质上涌过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钾玄岩 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SR-ND-HF同位素 剑川 滇西
下载PDF
2014~2017年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谭丽娟 徐沛演 张英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200-20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2014~2017年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本地区2014~2017年报告和管理的56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4例登革热患者中女293例、男271例,其中以41~50岁的发病率最高... 目的总结分析2014~2017年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本地区2014~2017年报告和管理的56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4例登革热患者中女293例、男271例,其中以41~50岁的发病率最高,且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月。(2)564例患者均以发热(100.0%)、头痛(84.75%)、肌肉酸痛(67.20%)、骨骼关节痛(26.06%)为主要症状。(3)564例患者经登革热NS1抗原检测阳性率达到100.0%,且有86.70%患者表现白细胞减少、63.12%血小板计数减少、65.96%肝功能异常、66.49%心肌酶指标异常。结论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发病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对本病保持警惕,对疑似登革热患者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并及早进行登革热NS1抗原检测以提高早期确诊率,防治疫情持续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都区 登革热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帆 徐配燕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5期99-118,共20页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治理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关键举措。专业社会工作凭借其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成为赋能信访矛盾善治的重要结构性主体。本文从价值、理论、方法三个维度研讨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工作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阐释...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治理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关键举措。专业社会工作凭借其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成为赋能信访矛盾善治的重要结构性主体。本文从价值、理论、方法三个维度研讨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工作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阐释专业社会工作在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以专业识别与干预技术赋能、推进信访矛盾全过程治理等方面的特殊治理效能。在此基础上,描摹和展望了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嵌入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入驻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承接政府发包项目等。实现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效能的跃升,还必须注重信访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促进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嵌合,加强党建引领并明确信访社工的角色定位,真正将专业社会工作塑造为新时代信访工作转换升级的重要依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社会工作 矛盾化解
下载PDF
氯霉素对恙虫病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血清IL-6、TNF-α、G-CSF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谭丽娟 徐沛演 廖小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氯霉素对恙虫病患者的有效性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 目的:探讨氯霉素对恙虫病患者的有效性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应用氯霉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各项临床相关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及G-CSF的浓度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平均肝损害恢复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结痂消失时间及平均淋巴肿大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及G-CSF的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恙虫病患者氯霉素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IL-6、TNF-α及G-CSF的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多西环素 氯霉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藏南然巴晚中新世矽卡岩型钨矿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7
作者 任春萌 郑远川 +4 位作者 李鑫 高雷 徐培言 吴昌炟 杨竹森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10-3628,共19页
然巴岩体位于北喜马拉雅带东段,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母花岗岩,与之接触的斜长角闪岩普遍发生矽卡岩化,并伴随有白钨矿化.为限定成岩成矿年龄和成矿流体性质,采用锆石U-Pb定年、云母Ar-Ar定年、矿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含钨石英... 然巴岩体位于北喜马拉雅带东段,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母花岗岩,与之接触的斜长角闪岩普遍发生矽卡岩化,并伴随有白钨矿化.为限定成岩成矿年龄和成矿流体性质,采用锆石U-Pb定年、云母Ar-Ar定年、矿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含钨石英脉中白云母Ar-Ar年龄(6.3 Ma)与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7.3 Ma)相当,表明花岗岩的侵位及相关的钨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晚中新世,为迄今区域内已知最年轻的稀有金属成矿事件.矽卡岩内石榴子石与辉石矿物对的含铁率比值(3.12~3.74)与白钨矿极低的Mo含量(12.0×10^(-6)~56.8×10^(-6))显示成矿流体为还原性,与岩浆锆石氧逸度计结果(△FMQ=-5.78~-2.08)一致.白钨矿稀土元素特征明显继承自花岗岩,指示岩浆出溶的成矿流体与富钙围岩发生反应诱发了白钨矿的沉淀.研究揭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变质带为稀有金属有利的成矿部位,需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接触变质带 钨成矿作用 然巴 矿床学
原文传递
西藏甲岗雪山钨钼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培言 郑远川 +4 位作者 杨竹森 沈阳 王梓轩 马睿 吴昌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74-1986,共13页
甲岗雪山钨钼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境内,是西藏首例云英岩型钨矿床,关于该矿床的研究对探讨区域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二长花岗岩紧密相关,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内部和紧邻岩体的围岩中.矿体的类型包括... 甲岗雪山钨钼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境内,是西藏首例云英岩型钨矿床,关于该矿床的研究对探讨区域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二长花岗岩紧密相关,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内部和紧邻岩体的围岩中.矿体的类型包括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多呈细脉状或者浸染状产在云英岩或云英岩化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少量呈大脉状产于围岩地层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挑选云英岩型矿体和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黑钨矿、石英进行H、O同位素测试,挑选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黑钨矿δ18OV-SMOW(‰)值集中在3.7~4.7;石英的δ18O水值为2.0‰~4.3‰,δD值为-131‰^-8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脱气后的岩浆水,可能混入了极少量大气降水.矿石硫化物δ34S的值为+2.2‰^+5.3‰,表明硫来自岩浆;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8.582 2~18.797 1、15.671 7~15.760 6、39.462 5~39.501 2,进一步表明成矿物质铅主要来源于中拉萨地体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可能有少量来自围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钨矿床 甲岗雪山 西藏 矿床
原文传递
某铜渣选矿厂浮选药剂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旭龙 许培燕 +2 位作者 温志森 衷水平 迟晓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6,共5页
采用某铜渣选矿厂现场浮选工艺流程,针对捕收剂Z-200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不同捕收剂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在相同工艺流程下,采用捕收剂Z-200、KHL500、KHL325、乙硫氮、黄药酯以及黄药酯与Z-200协同混合、黄药酯与Z-200分... 采用某铜渣选矿厂现场浮选工艺流程,针对捕收剂Z-200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不同捕收剂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在相同工艺流程下,采用捕收剂Z-200、KHL500、KHL325、乙硫氮、黄药酯以及黄药酯与Z-200协同混合、黄药酯与Z-200分段混合,分别进行了浮选开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捕收剂Z-200相比,黄药酯增加用量、黄药酯与Z-200协同混合使用以及黄药酯与Z-200分段混合使用均能获得较好的指标。综合考虑药剂成本,采用黄药酯与Z-200按照1∶1比例协同混合使用处理每吨原矿可节约成本0.39元,同时在合适的用量条件下进行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铜品位为23.21%,铜回收率为92.96%的铜精矿,尾矿中铜的含量降至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捕收剂 生产成本 Z-200 黄药酯
下载PDF
冈底斯西段麻木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区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畅 杨竹森 +3 位作者 徐培言 赵晓燕 夏文杰 杨晓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6-476,共11页
西藏革吉麻木铅锌矿化区是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拉萨地块)西段南缘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区,矿化产于花岗斑岩与灰岩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内。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镜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蔷薇辉... 西藏革吉麻木铅锌矿化区是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拉萨地块)西段南缘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区,矿化产于花岗斑岩与灰岩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内。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镜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蔷薇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石英、长石、方解石;蚀变包括硅化、黏土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赋矿围岩是捷嘎组灰岩。为对其成岩成矿时代进行年代学约束,对花岗斑岩、晶屑凝灰岩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的时代为(117.6±0.4)Ma,表明与花岗斑岩侵入活动相关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化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晶屑凝灰岩的时代为(119.7±0.5)Ma,归属于则弄群(J3K1Z),而不应归入《1:25万亚热幅地质图》上所填的典中组(E1d)。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麻木研究区发生的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主要受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向南俯冲。麻木铅锌矿化点作为早白垩世铅锌矿化事件,对于补充冈底斯金属成矿带西段铅锌成矿作用研究以及完善多期铅锌成矿事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 铅锌矿化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
下载PDF
椰子壳衍生钕氮掺杂碳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诗宇 谭习有 +4 位作者 蔡冬琦 高晓虹 徐佩艳 翁杨琳 游诚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以海南椰子壳、三聚氰胺、氯化锌以及氯化钕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掺杂等过程制备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ORR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可以接近商业Pt/C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非常... 以海南椰子壳、三聚氰胺、氯化锌以及氯化钕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掺杂等过程制备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ORR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可以接近商业Pt/C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甲醇耐受性,及非常高的四电子过程选择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氮前驱体三聚氰胺的用量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催化剂中的三聚氰胺用量为2g时,得到的催化剂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 燃料电池 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sFGL2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晓绿 潘小平 +1 位作者 徐沛演 黄小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纤维介素蛋白2(sFGL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40例CHB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观察组(CHB组),其中25例CHB患者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组);选取同期丙型肝炎患者42例作为...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纤维介素蛋白2(sFGL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40例CHB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观察组(CHB组),其中25例CHB患者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组);选取同期丙型肝炎患者42例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观察组(CHC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8例(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浆sFGL2浓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外周血中sFGL2 mRNA表达,比较它们在各组间的差异;Spearman分析它们与CHB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抗病毒治疗组在抗病毒治疗3月后再次检测血浆sFGL2浓度和外周血中sFGL2 mRNA表达,比较它们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CHB组sFGL2浓度和sFGL2 mRNA表达均高于CHC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C组和对照组sFGL2浓度和sFGL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FGL2浓度和sFGL2 mRNA表达与HBV-DNA、ALT、AST呈正相关(P<0.05),与GGT、T-Bil、AFP无相关性(P>0.05)。抗病毒治疗后sFGL2浓度和sFGL2 mRNA表达较抗病毒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sFGL2显著升高,它与HBV-DNA载量、ALT、AST异常密切相关,抗病毒治疗后sFGL2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纤维介素蛋白2 慢性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帕戈勒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成因机制及对稀有金属铍成矿能力的指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霖原 杨竹森 +3 位作者 侯增谦 徐培言 刘畅 谢兰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6-1066,共21页
淡色花岗岩是研究浅部地壳物质成分和碰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对象,也是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载体。本文研究的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复式花岗岩岩基的西南侧,以岩株和岩枝形式产出,局部偶见绿柱石。精细... 淡色花岗岩是研究浅部地壳物质成分和碰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对象,也是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载体。本文研究的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复式花岗岩岩基的西南侧,以岩株和岩枝形式产出,局部偶见绿柱石。精细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岩体结晶成岩年龄为18.4 Ma和17.6 Ma,形成于中新世。岩体具有高的SiO_(2)(72.78%~75.53%)和K_(2)O(4.83%~5.52%)含量,低的Al_(2)O_(3)(13.42%~14.60%)、MgO(0.10%~0.24%)、TFe_(2)O_(3)(0.86%~1.65%)含量,A/CNK为1.04~1.12,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花岗岩。(^(87)Sr/^(86)Sr)i=0.712139~0.713545,εNd(t)=-9.0~-8.3,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211~1468 Ma,^(206)Pb/^(204)Pb=18.797~18.841,^(207)Pb/^(204)Pb=15.755~15.785,^(208)Pb/^(204)Pb=39.425~39.519,ε_(Hf)(t)=-6.8~+2.0,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为970~1529 Ma,显示岩浆源区以中上地壳元古宇念青唐古拉群变质岩为主(70%~80%),混合有少量的幔源成分(20%~30%)。LREE/HREE=4.30~9.61,(La/Yb)_(N)=3.61~13.42,δEu=0.16~0.34,DI分异指数=95~97,K/Rb=76.51~116.39,且Rb、Th和U相对富集,P、Zr和Ti强烈亏损,Rb-Ba-Sr分异特征明显,暗示岩浆经历了强烈的钾长石、斜长石、锆石、磷灰石和黑云母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包括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在内的念青唐古拉中新世花岗岩形成于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撕裂背景下,是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幔源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带上侵,并引发中上地壳泥质变质岩发生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壳源熔体,其与幔源岩浆混合并经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所形成。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中局部偶见绿柱石,可能与富铍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强烈结晶分异和F-Be络合迁移等铍的富集机制有关。由这一富铍花岗质岩浆体系进一步演化形成的、分布在其外围的富铍花岗伟晶岩具有较大的铍成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云母花岗岩 中新世 中上地壳部分熔融 铍成矿能力 帕戈勒 念青唐古拉山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诊断肝细胞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辉 赵娟 +3 位作者 徐沛演 张成芳 谭丽娟 刘美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的136例疑似HCC患者纳入HCC组,12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纳...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的136例疑似HCC患者纳入HCC组,12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良性组,选取同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AFP、AFP-L3、GPC3水平,以术后肝组织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评价AFP、AFP-L3、GPC3单独、联合诊断HCC的价值。结果HCC组患者的血清AFP、AFP-L3、GPC3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对照组,良性组患者的血清AFP、AFP-L3、GPC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AFP-L3、GPC3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AFP、AFP-L3、GPC3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结论血清AFP、AFP-L3、GPC3与HCC关系密切,检测其水平有助于HCC的临床诊断,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HCC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铁蛋白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CYP2E1 mRNA在HBV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洪晓绿 徐沛演 +1 位作者 黄小华 潘小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27-30,共4页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HBV)患者外周血中肝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E1(CYP2E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50例HBV患者(实验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5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CYP2E1 mRNA的表达,比较两组间表达差异并分...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HBV)患者外周血中肝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E1(CYP2E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50例HBV患者(实验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5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CYP2E1 mRNA的表达,比较两组间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CYP2E1 mRNA的表达实验组(34.782±2.694)较对照组(6.279±3.13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32,P<0.05),CYP2E1 mRNA的表达在实验组不同临床指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E1在HBV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在临床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E1 乙型肝炎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肝脾硬度无创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沛演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无创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肝、脾...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无创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肝、脾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根据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将观察组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曲张组。分析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出的肝、脾弹性值对慢性乙肝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肝硬度值与脾硬度值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经Pearson相关分析,P<0.05;随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患者肝、脾硬度值呈现增加趋势,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显示,肝、脾硬度值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有较好效能,且脾脏硬度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肝脏硬度值。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脾硬度可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参考,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度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沛演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此类危险因素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480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此类危险因素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480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480例老年患者中共26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65.38%。截肢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最高,为30.00%。此外,年龄≥65岁、手术耗时≥3h、住院时间≥14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8h、Ⅲ型切口以及患者有基础疾病史均可能为造成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对此类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治疗时,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应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危险因素 防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浮选机动力学考察
18
作者 许培燕 《矿山机械》 2023年第8期54-59,共6页
对黑龙江多宝山铜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浮选动力学考察——充气量测试和矿浆悬浮能力测试。充气量测试表明:各作业充气量设置较为合理,仅个别作业充气量设置偏小;各作业矿化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负载率逐渐减小,有用矿物品位逐渐升高,表明... 对黑龙江多宝山铜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浮选动力学考察——充气量测试和矿浆悬浮能力测试。充气量测试表明:各作业充气量设置较为合理,仅个别作业充气量设置偏小;各作业矿化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负载率逐渐减小,有用矿物品位逐渐升高,表明有用矿物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富集,脉石矿物不断脱落。矿浆悬浮能力测试表明:各作业浮选机矿浆悬浮能力较好,无明显分层现象,为矿物颗粒与气泡的碰撞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悬浮保障;矿化气泡从推泡锥向溢流堰移动过程中,有用矿物品位有所升高,表明泡沫层起到了较好的再富集效果。浮选机动力学考察有助于现场了解浮选机的生产运行状况,查明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升选厂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动力学 浮选机 充气量 气泡负载率 悬浮能力 泡沫流动
原文传递
强化粗粒铜硫矿回收的浮选机叶轮优化研究
19
作者 许培燕 《矿山机械》 2023年第6期41-45,共5页
江西某地的铜硫选矿厂存在粗粒硫回收率低的问题。由于运输距离长,采用常规浮选机时粗粒矿物上浮困难。采用新型弧面叶轮后,浮选机的空气分散度显著提高;矿浆相中,矿化气泡在上浮过程中矿物颗粒几乎没有脱落;泡沫产品中,+0.10 mm的金属... 江西某地的铜硫选矿厂存在粗粒硫回收率低的问题。由于运输距离长,采用常规浮选机时粗粒矿物上浮困难。采用新型弧面叶轮后,浮选机的空气分散度显著提高;矿浆相中,矿化气泡在上浮过程中矿物颗粒几乎没有脱落;泡沫产品中,+0.10 mm的金属粒级回收率比常规浮选机提高约3个百分点;与同规格、同流程的其他浮选机相比,新型弧面叶轮浮选机的能耗降低约2%,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机 粗粒级 弧面叶轮 分散度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对血清乳酸脱氢酶正常的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晓平 胡莹莹 +2 位作者 张旭 梁培炎 樊卫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1-606,共6页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预测初诊血清LDH正常的SCL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进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68例SCLC患者(男59例、女9例,中位年龄58.5岁).记录患者一般特征信息,治疗...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预测初诊血清LDH正常的SCL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进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68例SCLC患者(男59例、女9例,中位年龄58.5岁).记录患者一般特征信息,治疗前同期LDH、NSE、OS、PFS及原发灶SUVmax等.组间SUVmax差异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利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分析各组因素反映在生存时间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分期如下:按VALG分期,局限期38例,广泛期30例;按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29例,Ⅳ期29例.68例治疗前原发灶SUVmax为11.35(9.90,13.90),其中局限期组为11.05(9.72,13.60),广泛期组为12.25(10.05,14.1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7,P=0.426).68例同期血清LDH为195.15(171.00,220.80)U/L.(2)中位随访时间为18(范围:2~101)个月,疾病进展46例,死亡35例.中位OS为23(95%CI:13.3~32.7)个月,中位PFS为17(95%CI:11.4~22.6)个月.(3)根据ROC曲线,原发灶SUVmax最佳阈值为10.85,低者25例,高者43例,2组中位OS分别为40.0(95%CI:2.5~77.5)个月和18.0(95%CI:13.3~22.7)个月(χ2=8.956,P=0.003).(4)体质量减轻、VALG分期及原发灶SUVmax是否大于10.85均为OS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VALG分期为PFS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 18 F-FDG PET/CT有助于区分血清LDH正常的初诊SCLC患者的不同预后,可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预后 乳酸脱氢酶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