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01
1
作者 张继华 张丽琼 +8 位作者 杨耀鹏 李晓 张毅 王丽英 石红 姜华 郭巍 沐黎 曾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以营养补充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为主的综合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依据肺功能分轻、中、重、极重度,各... 目的探讨以营养补充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为主的综合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依据肺功能分轻、中、重、极重度,各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再分成对照组和综合管理组。对照组予劝导戒烟、疫苗接种、氧疗、规范药物使用等常规治疗,综合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营养补充、心理干预、肺康复训练操。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上臂围、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等。结果综合管理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51.1±7.2)比(47.0±9.1)mmHg](1 mmHg=0.133 kPa);NRS2002评分[(1.1±1.1)比(2.2±1.0)分]、焦虑评分[(4.1±2.2)比(5.6±2.7)分]、抑郁评分[(4.1±2.0)比(5.5±2.6)分]、SGRQ总分[(36.8±20.8)比(48.6±19.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368.4±72.0)比(343.4±75.0)m](P<0.05);轻、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FEV1%预计值、FEV1/FVC、PaCO2、BMI、ALB、上臂围、mMRC及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的综合肺康复管理措施可降低慢阻肺患者的营养风险,改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轻、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营养疗法 心理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6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检测性能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89
2
作者 郭元元 王昆 +3 位作者 张宇 张文佳 王丽英 廖璞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435-2439,共5页
目的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室参考。方法收集该院1例弱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选取6种国产试剂(A^F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C和... 目的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室参考。方法收集该院1例弱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选取6种国产试剂(A^F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C和F试剂3次平行检测结果(ORF1ab和N基因)均为阳性,D试剂均未检出N基因,A、B、E试剂均有未检出ORF1ab情况存在;C试剂批内重复检测结果最佳;F试剂(N和ORF1ab)、E试剂(ORF1ab)和A试剂(ORF1ab)3次检测结果的CT值有趋势性变化。结论6种新型冠状病毒试剂对弱阳性的检测能力有差异,部分试剂的准确性、灵敏度及重复性欠佳,亟需优化,提高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试剂盒 诊断 性能比较
下载PDF
2016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67
3
作者 王勋 马宁 +9 位作者 王立英 张树彬 吴霞民 张五芳 管丽丽 易乐来 马弘 于欣 陆林 王斌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分析2016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及与2014年和2015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登记、管理... 目的分析2016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及与2014年和2015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登记、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6年底,全国2801个区县(98.14%,2801/2854)使用信息系统。全国在册患者5401150例,报告患病率3.96%o(5401150/1362466686);在管患者4873977例,管理率90.24%(4873977/5401150),规范管理患者3665720例,规范管理率67.87%(3665720/5401150);服药患者2528143例,服药率51.87%(2528143/4873977);规律服药患者1594562例,规律服药率32.72%(1594562/4873977);病情稳定患者3265761例,病情稳定率68.68%(3265761/4754801)。病情稳定率与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8、0.733、0.495、0.536,均P〈0.05)。与2015年相比,系统使用区县增加27个,在册患者增加479645例,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病情稳定率分别增加3.84%、22.93%、3.16%、2.3l%、7.37%。2016年登记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分别为3.89、4.40、3.06、3.01、5.64、16.56年,均短于2015年。结论2016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覆盖范围扩大,登记患者人数持续增长,患者管理和服药水平有所提高,未治期持续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应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6
4
作者 黄红军 牛希华 +5 位作者 杨冠龙 王丽英 石凡超 徐绍君 徐林刚 李永林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笔者单位2016年1月—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各1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别纳入传统组(男11例、女7例,年龄53~79岁)、骨水...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笔者单位2016年1月—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各1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别纳入传统组(男11例、女7例,年龄53~79岁)、骨水泥组(男11例、女7例,年龄55~80岁)。传统组患者行常规清创+负压封闭引流,骨水泥组患者行常规清创+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回顾性统计2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3、6、9、15d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数,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传统组[(29±10)d、(4.6±1.2)次]比较,骨水泥组患者住院时间[(9±3)d]明显缩短、手术次数[(1.3±0.6)次]明显减少、术后各时间点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数明显减少(t=8.177、9.896,P<0.05或P<0.01);2组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数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减少术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数和手术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创面 抗生素骨水泥
原文传递
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郭丽 史建硕 +3 位作者 王丽英 李若楠 任燕利 张彦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8-676,共9页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高产区施肥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研究华北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为该区氮素优化施用技术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高产区施肥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研究华北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为该区氮素优化施用技术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2个玉米生长季,在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0处理的玉米干物质重及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1处理的玉米氮含量和氮累积量较N0处理显著增加,施氮量在N1~N3范围内,不同年份间玉米植株氮含量和氮累积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随施氮量的增加,植株氮含量和氮累积量上升幅度逐渐降低。N2处理的氮肥收获指数最高。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014年,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4种施氮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2015年N2和N3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在80~100 cm土层达到累积峰,经过2年种植后,年施氮量超过240 kg·hm^(-2)的处理,土壤硝态氮淋洗加剧。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玉米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199~209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187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适宜施氮量为174~18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肥一体化 夏玉米 施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水分和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馨月 王寅 +7 位作者 陈健 陈安吉 王莉颖 郭晓颖 牛雅郦 张星宇 陈利东 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4,共11页
【目的】东北地区春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出苗与苗期生长,明确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可为东北春玉米水、氮调控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7连续2年设置水分、氮素两因素盆栽试验,土壤相对含... 【目的】东北地区春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出苗与苗期生长,明确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可为东北春玉米水、氮调控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7连续2年设置水分、氮素两因素盆栽试验,土壤相对含水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重度干旱(W0,30%)、适度干旱(W1,50%)、水分适宜(W2,70%)和水分过量(W3,90%);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N0,0)、低氮(N1,0.12 g N·kg-1土)和高氮(N2,0.24 g N·kg-1土)。【结果】水分、氮素均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氮素吸收与利用,且两因素对植株干重、根系形态、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交互作用显著。土壤水分亏缺或过量均抑制了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W0处理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其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吸氮量与W2处理相比分别降低55.5%、60.1%和47.4%,氮肥利用率下降6.4个百分点,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减少58.2%和59.5%。施氮显著促进玉米苗期植株生长与氮素吸收,降低根冠比,且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效应及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分适宜条件下施氮促进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植株干重和吸氮量增幅最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抑制了根系发育,显著降低根长和根表面积,氮肥效应偏低。水分过量条件下施氮改善根系生长,但施氮效应仍低于W2处理。各水分条件下,N1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高于N2处理,而体积接近或更小,说明低氮增加了细根的比例。水分、氮素不仅显著影响根系形态,也导致根系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干旱胁迫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土壤的根长分布,W0和W1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W2处理分别下降11.0和8.3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提高9.5和6.9个百分点。与干旱胁迫相反,水分过量趋向于增加根系在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 氮素 根冠比 根系形态 根系分布
下载PDF
专利合作网络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黎萤 吴瑛 +1 位作者 朱子钦 宋秀玲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6,共10页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 研究结合ICT产业及制药产业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基于网络特征差异及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和验证专利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同组合的四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中,虽然高合作广度低合作深度、低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以及高合作广度高合作深度三种专利合作网络模式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曲线效应作用差异。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吸收能力在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通过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的作用差异。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优化专利合作行为来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合作网络 网络能力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科技型中小企业
原文传递
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梦茹 蒋军 +2 位作者 游一中 王莉英 谢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体系。方法检查门诊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定处方设置错误、跨科用药不熟悉、系统限定开本科室诊断、为节约时间诊断书写不全、药师错误反馈不到位、患者要求加开其... 目的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体系。方法检查门诊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定处方设置错误、跨科用药不熟悉、系统限定开本科室诊断、为节约时间诊断书写不全、药师错误反馈不到位、患者要求加开其他药品、医疗管理部门未介入、无合格用法用量选项、医生药学知识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2017年3—8月,运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改进。结果门诊不合理处方率由改善前1.15%降至0.45%,改善幅度为60.9%。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率,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不合理处方 干预
下载PDF
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靳利利 王丽莹 +1 位作者 李莹鸿 王清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9-1041,共3页
从《内经》血脉理论出发,阐明高血压是因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导致脉道壅滞或堵塞,脉内压力增大而形成一种血管疾病,用血脉辨证取代传统的脏腑辨证能更准确的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现代医学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多以改善血液质量(抗炎、... 从《内经》血脉理论出发,阐明高血压是因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导致脉道壅滞或堵塞,脉内压力增大而形成一种血管疾病,用血脉辨证取代传统的脏腑辨证能更准确的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现代医学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多以改善血液质量(抗炎、抗氧化等),防治血管病变(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塑等)两大方面治疗高血压,这与中医血脉理论指导下辨别病位,采用治血、治脉的辨证疗法不谋而合。现将血脉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介绍高血压形成的病机及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实质,并提供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临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脉 血液质量 血管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我院辅助用药合理使用的管控实践 被引量:29
10
作者 孙梦茹 王莉英 +1 位作者 钱春艳 钱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310-2314,共5页
目的: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对辅助用药的管理措施,引入"辅助用药使用强度"至考核管理中,收集我院实施辅助用药管理前后的相关数据,以药占比、辅助用药使用强度、辅助用药使用金额... 目的: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对辅助用药的管理措施,引入"辅助用药使用强度"至考核管理中,收集我院实施辅助用药管理前后的相关数据,以药占比、辅助用药使用强度、辅助用药使用金额等为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加强对辅助用药的管理,采取量化指标、考核到组、监测预警、超限停药、限量采购、医师培训等信息技术与行政干预等措施,我院辅助用药管理成效显著,2016年5月(开始实施管控)与2017年6月辅助用药金额分别为1 943.92、540.57万元,药占比分别为39.90%、33.76%;与管控前比较,管控后各科室辅助用药使用强度下降比例达12.86%~86.32%,不合理用药问题数从639例(在535份病历中)下降到147例(在538份病历中)。结论:我院采取的加强辅助用药管控的措施,不仅减少了辅助用药的费用、降低了药占比,还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用药 管控措施 辅助用药使用强度 药占比
下载PDF
基于AGREE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宇文亚 韩学杰 +4 位作者 张欢 王丽颖 史楠楠 王永炎 吕爱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596-600,共5页
目的:采用AGREE工具评价国内第一批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方法: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2007年-2011年间,由WHO西太区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纳入采用AGREE工具进行评价的指南。分别分析每个... 目的:采用AGREE工具评价国内第一批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方法: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2007年-2011年间,由WHO西太区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纳入采用AGREE工具进行评价的指南。分别分析每个指南的范围与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清晰性与可读性、应用性、编辑独立性,最后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共检索到28个指南,其中26个指南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编辑独立性质量最高,平均得分81.46%;其次为制定的严谨性,平均得分80.95%;范围与目的平均得分79.96%;清晰性与可读性平均得分70.88%;参与人员平均得分61.28%;应用性质量最低,平均得分27.09%。全面评估显示,强烈推荐使用的指南有9个,推荐(补充或改进)的指南有5个,11个指南不能确定是否推荐使用。结论: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性质量很低,在以后的指南研制中,要注重该方面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中医药 AGREE评价工具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海槽相地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玺华 陈聪 +6 位作者 张亚 文龙 罗冰 陈双玲 王丽英 李亚 杨雨然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3期42-50,共9页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井显示频繁,含气性好,但由于对茅口组相带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储层分布特征,一直未获得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气藏。根据川西北剑阁—九龙山地区井下岩石的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认为区内茅口组顶部发育一套深水...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井显示频繁,含气性好,但由于对茅口组相带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储层分布特征,一直未获得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气藏。根据川西北剑阁—九龙山地区井下岩石的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认为区内茅口组顶部发育一套深水相有机质泥岩,为海槽相沉积,可与中下扬子地区的孤峰组对比。并以此建立茅口组孤峰段的测井识别标志,井震联合解释,刻画了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海槽相及环海槽台缘滩相展布特征。结论认为:(1)茅口末期已形成开江—梁平海槽雏形;(2)茅口组孤峰段岩性以薄层状深色有机质泥岩为主,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3)环海槽发育茅三段台缘滩相沉积,地震响应特征明显,台缘宽度约8~10 km;(4)川西北地区茅三段台缘滩相叠加岩溶作用易形成层状孔隙型储层,同时该套储层与孤峰段深水沉积侧向对接,具有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是茅口组未来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中二叠世晚期 孤峰段 台缘滩 伽马能谱测井
下载PDF
多糖与多酚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丽颖 李福香 +4 位作者 杨雅轩 唐宇 李瑶 石芳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6-282,共7页
随着多酚、多糖营养和功能特性研究的日益深入,多酚与多糖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引起食品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酚与多糖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相互作用及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多酚理化特性、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相互... 随着多酚、多糖营养和功能特性研究的日益深入,多酚与多糖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引起食品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酚与多糖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相互作用及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多酚理化特性、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多糖 相互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槲皮素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5
14
作者 廖霞 杨小兰 +2 位作者 李瑶 王丽颖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通过结构表征、加速贮藏释放和体外模拟消化对槲皮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槲皮素成功包埋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显...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通过结构表征、加速贮藏释放和体外模拟消化对槲皮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槲皮素成功包埋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胶囊表面疏松多孔,呈不规则形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槲皮素在微胶囊中的结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微胶囊能提高槲皮素在光照、有氧、温度50℃、相对湿度84%条件下的稳定性,经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微胶囊 贮藏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减量施磷对温室菜地土壤磷素积累、迁移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6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翟凤芝 陈丽莉 史建硕 徐强胜 黄绍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44-3952,共9页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供应与迁移,分析产量变化,推荐合理施磷范围。【结果】(1)农民常规施磷量年盈余磷480.0 kg P·hm^(-2)·a^(-1),每盈余磷100 kg P·hm^(-2)主根区0—20 cm土层Olsen-P增加2.7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70.2 mg·kg^(-1),2010年番茄季0—20 cm土层磷素饱和度(DPSM3)为80%,磷素土壤深层迁移明显。(2)减量施磷较农民常规磷量下降61.1%,3年磷素盈余量下降71.0%—77.3%,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18.6%—43.5%,3年均值为49.3 mg·kg^(-1),接近瓜果类蔬菜Olsen-P农学阈值,关键生育期磷素吸收量无显著变化,产量保持在中高水平不降低;经过3年种植,0—20 cm土层DPSM3下降21个百分点,20—6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下降9.3%—30.1%,减施磷肥有效缓解了土壤磷素深层迁移。(3)不施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亏缺,蔬菜从土壤中每攫取磷100 kg P·hm^(-2),P0处理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3.4 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30.5 mg·kg^(-1),虽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但是2008年番茄高产下(140 t·hm^(-2))磷素吸收量较P1、P2处理下降19.8%—30.0%,产量呈降低趋势。(4)依据上述推荐: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1)的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水平17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300 kg·hm^(-2),秋冬茬番茄产量水平10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225 kg·hm^(-2)。【结论】华北平原温室蔬菜生产减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蔬菜 减量施磷 土壤有效磷 磷素盈亏 产量
下载PDF
CBS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ICU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晶 郭璇 +3 位作者 于湘友 杨益 王理瑛 张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1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S)在护理本科生ICU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新疆某三甲医院ICU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6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9年1—6月实习的30名护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S)在护理本科生ICU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新疆某三甲医院ICU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6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9年1—6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试验组,采用CBS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问题解决能力问卷得分。结果出科时试验组护生ICU相关理论成绩(85.90±4.92)分,操作成绩(84.20±7.33)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护生CTDI-CV总分(275.83±33.88)分,高于对照组的(229.67±23.52)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问题解决能力总分(100.73±9.57)分,高于对照组的(87.83±8.12)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教学法应用于ICU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可促进其专科知识掌握,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教学 临床实践 本科生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陶雍 毛静玉 +4 位作者 薛嵋 王丽英 姜高松 刘怡雯 陆佳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通路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维护并拔管的11901例肿瘤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通路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维护并拔管的11901例肿瘤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PICC留置期间CRBSI的发生率为0.39%。回归分析显示皮炎、导管相关性血栓、局部感染、渗液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曲线趋势接近标准曲线,C-index为0.825(95%CI:0.78~0.91),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0.917~0.996),验证集预测曲线趋势接近标准曲线。结论: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皮炎、导管相关性血栓、局部感染、渗液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有利于筛查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 列线图
下载PDF
计及电力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协同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俐英 曾鸣 +2 位作者 赵嘉欣 李波 王永利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共8页
多能源协同系统中冷、热、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通过多能协调共济,能够显著提升其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电力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多能供需平衡手段,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已在多个省份实施。为明确电力需求响应对多能协同系统最... 多能源协同系统中冷、热、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通过多能协调共济,能够显著提升其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电力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多能供需平衡手段,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已在多个省份实施。为明确电力需求响应对多能协同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市场弹性价格型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协同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分析多能源协同系统的主体构成,基于能源集线器模型,研究多能耦合特性,构建基于市场弹性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然后,基于此,建立以多能源协同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运行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计算分析,验证了价格型需求响应措施的采用能够显著提升多能源协同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协同系统 能源集线器 电力需求响应 市场弹性 优化运行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利英 蒋天安 郑树森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前均进行CEUS,在CEUS引导下对...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前均进行CEUS,在CEUS引导下对肝占位性病变靶向定点经皮肝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材料送病理学诊断达到要求为取材满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未见恶性肿瘤时,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CE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血管造影、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等检查,随访超过3个月无变化者,考虑为良性病变。结果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在CEUS引导下,选择增强强度和方式为恶性的增强活性区进行了穿刺活检取材,穿刺次数1~2次,平均穿刺(1.74±0.21)次。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100%(42/42),穿刺阳性率100%(42/42),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100%(42/42)。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后均无肝周肠间隙或腹盆腔出血、气胸、针道种植、胆漏、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EUS可敏感显示肝占位性病变内微血供情况,准确判断病灶的活性区与坏死液化区域,确认常规超声分辨不清的微小占位,可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穿刺阳性率、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病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肝疾病
原文传递
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经济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凯蓉 周英凤 +3 位作者 张晓菊 陆箴琦 薛嵋 王丽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56-1861,共6页
目的构建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 sport,PORT)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效果指数。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效果的指标体系及权重。之后通过综合指数法,对... 目的构建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 sport,PORT)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效果指数。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效果的指标体系及权重。之后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按指数化公式进行指数化,最终根据综合指数公式,构建能综合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效果的综合效果指数。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成系数为0.87。第1轮和第2轮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83、0.306(均P<0.001)。形成了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根据指数化公式及综合指数公式,最终构建了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综合效果指数。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评价指标及综合效果指数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决策者和管理者从整体上评价2种技术的综合输液效果提供了量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德尔菲技术 综合指数法 评价指标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