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mm肱骨外髁骨折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敏 孟海亮 +6 位作者 苏菲 屈继宁 汪兵 吴永涛 梁小菊 马益善 颉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评价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mm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1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5—12岁,平均8.6岁;初诊时... 目的评价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mm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1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5—12岁,平均8.6岁;初诊时间均在受伤1周内,骨折移位≤2mm。所有患儿均在术中使用关节造影,其中2例患儿术中关节造影发现关节软骨未断裂,行石膏固定(A组),11例患儿发现关节软骨断裂、关节间隙围受累及,单纯行闭合穿针(B组),8例患儿发现软骨关节面受累及,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C组)。末次随访时根据Dhillon评分评定疗效。结果21例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6个月。A组和B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平均9周。C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为11.13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Dhillon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A组2例患儿优1例,良1例;B组优8例,良2例,一般1例;C组优6例,良1例,一般1例。A、B组均未见骨骺早闭、骨坏死及鱼尾状畸形等并发症。C组患儿1例肘关节屈伸活动部分受限,1例出现鱼尾状畸形,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3组患儿均无感染和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关节造影可明确评判关节面是否平整或发现移位不稳定因素,弥补X线片对关节面完整性判断不足问题,结合早期经皮或切开穿针固定手术,可增加治疗成功率,有效降低骨折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关节造影术 儿童 肱骨外髁骨折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环境税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梅 陈迪 +2 位作者 李宁 吴永涛 马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8,共10页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环境税重点相关论文进行知识图谱结构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环境税研究可以分为1992-2006年缓慢增长阶段、2007-2014年高速增长阶段和2015-2019稳定增长阶段;2)环境税研究作者和机构呈现"...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环境税重点相关论文进行知识图谱结构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环境税研究可以分为1992-2006年缓慢增长阶段、2007-2014年高速增长阶段和2015-2019稳定增长阶段;2)环境税研究作者和机构呈现"整体大分散,局部小集中"的特点,整体上研究机构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广泛合作的关系,只有少部分作者之间联系紧密;3)环境税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环境税征收的必要性、征收体系的设立与完善、典型税种研究和征收影响;4)环境税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环境税"、"环境保护税"、"环保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收"、"财政收入"、"税种"代表了环境税的研究热点;5)税制改革贯穿整个环境税研究阶段,生态补偿是学者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6)未来研究还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围绕污染者付费原则,进一步扩展环境税研究理论框架体系,并通过政策效应评估不断改进环境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环境保护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治疗低龄儿童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海 吴永涛 +3 位作者 汪兵 李晓博 薛英森 邱裕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97-200,204,共5页
目的为解决低龄儿童因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导致复位困难的问题,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方法辅助术中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16例桡骨头化骨核显影不明显或不显影的桡骨颈骨折儿童行术中肘关节造影,然后经皮克氏针... 目的为解决低龄儿童因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导致复位困难的问题,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方法辅助术中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16例桡骨头化骨核显影不明显或不显影的桡骨颈骨折儿童行术中肘关节造影,然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7岁,平均5岁1个月。按O’bri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术中肘关节造影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造影剂为碘海醇。采用1枚2.0mm克氏针进行经皮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2枚1.2~1.5mm克氏针通过骨折断端或骨折断端近端内固定。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术中造影对复位效果的影响。结果术中肘关节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桡骨头的关节面,有效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直观地判断复位后的效果。按照Metaizeau的整复标准评价,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00%。术后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1个月。按照Metaizeau的疗效标准评价,16例均为优,优良率100%。随访时拍片复查未见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无桡骨头缺血坏死,无针眼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零。结论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可有效提高儿童桡骨颈骨折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的复位优良率及临床疗效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造影 儿童 桡骨颈骨折
下载PDF
MRI评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后髋关节发育走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帅 颉强 +2 位作者 苏菲 吴永涛 杨亚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8-544,共7页
对目前MRI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各种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MRI用于评估DDH闭合复位后髋关节发育走势研究进展,以期为DDH闭合复位后预测髋关节发育走向寻找可靠的指标。由于MRI在识别软骨... 对目前MRI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各种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MRI用于评估DDH闭合复位后髋关节发育走势研究进展,以期为DDH闭合复位后预测髋关节发育走向寻找可靠的指标。由于MRI在识别软骨及软组织上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在DDH治疗前后进行MRI,评估其在术前、术后的具体作用。进行相应汇总,如利用MRI识别影响脱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如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增厚、关节积液、盂唇内翻、髂腰肌萎缩等;利用MRI观察DDH闭合复位治疗前后股骨头软骨塑形情况;利用MRI验证术中关节造影在评估头臼位置上的有效性以及直接利用MRI观察DDH头臼关系;利用髋关节MR造影评价DDH患者髋臼盂唇损伤情况;此外,亦总结了对MRI评估髋关节相应观测指标进行偏倚校正的研究结果。总的来说,MRI在DDH诊治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与完善,已被很多学者提倡作为DDH常规辅助检查,然而关于DDH闭合复位后如何评估与预测髋关节的发育转归这一热点问题仍无统一定论,从三方面总结了目前的进展:汇总诸多在MRI上测量的结果,代表软骨性髋臼覆盖并用以预测髋臼生长发育的指标;总结关于利用MRI探索盂唇对于髋关节发育影响的研究成果;总结MRI评价闭合复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研究结果。以上内容对于目前的临床工作及研究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髋关节发育 关节造影 髂腰肌 股骨头软骨 治疗前后 关节积液
原文传递
我国近年来煤矿瓦斯防治发展动态图谱分析
5
作者 叶青 马磊 +4 位作者 王健 朱兵兵 吴义泉 吴永涛 苏毅 《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全面掌握我国煤矿瓦斯防治发展动态,以2000年以来CNKI收录的2397篇文献为依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煤矿瓦斯防治领域的文献发文量、期刊分布、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关键词和突现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瓦斯... 为全面掌握我国煤矿瓦斯防治发展动态,以2000年以来CNKI收录的2397篇文献为依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煤矿瓦斯防治领域的文献发文量、期刊分布、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关键词和突现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瓦斯防治文献发文量分为快速增长期(2000—2011年)与平稳波动期(2012—2023年);发文最多的期刊多为经济与管理科学类、矿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类等期刊;文献合作网络由2个主要合作群和系列作者构成;研究力量集中在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和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瓦斯防治成为研究热点,形成了以瓦斯含量、保护层、综合防治等为代表的关键词聚类;从研究前沿来看,关于煤矿瓦斯的赋存规律、涌出机理、事故原因、智能化预警及防治技术、抽采、综合利用等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防治 发展动态 CITESPACE 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面向大曲率环扇形文本的矫正预处理方法
6
作者 王瑞平 吴勇涛 +1 位作者 吴士泓 王小平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8期182-186,共5页
基于降低文本识别难度、优化STN(Spatial Transformer Networks)矫正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目的,采用控制点预处理和文本分割预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文本检测算法得到的控制点来规范环扇形文本区域,通过优化单位矫正区域来改善STN矫正质量... 基于降低文本识别难度、优化STN(Spatial Transformer Networks)矫正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目的,采用控制点预处理和文本分割预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文本检测算法得到的控制点来规范环扇形文本区域,通过优化单位矫正区域来改善STN矫正质量。结合在公开数据集上开展的矫正及识别实验得出,该文推荐方法在IIIT5K和CUTE80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至少提升了2.67倍和2.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率 环扇形文本 文本矫正 预处理方法 OCR
下载PDF
方大特钢降低转炉出钢温度的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熊小明 吴湧涛 王金生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炼钢过程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炼钢过程的顺行,以及材料和能源等消耗。针对方大特钢炼钢过程出钢温度较高的问题,研究了转炉操作水平、合金烘烤温度、出钢时间、生产组织、钢包保温效果、连铸速度等措施对出钢温度的影响。生产实践结果表明... 炼钢过程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炼钢过程的顺行,以及材料和能源等消耗。针对方大特钢炼钢过程出钢温度较高的问题,研究了转炉操作水平、合金烘烤温度、出钢时间、生产组织、钢包保温效果、连铸速度等措施对出钢温度的影响。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出钢口内径由150 mm扩径到165~170 mm,可降低出钢温度5~8℃;合金烘烤到400℃以上,出钢温度降低4~6℃;钢包周转数由13个降低到11个,出钢温度可降低6~10℃;浇注料钢包替代镁碳砖钢包,可降低出钢温度5~10℃;3台铸机开机比例由20%提高到60.24%,出钢温度可降低6~10℃。通过上述措施综合,出钢温度由1685.01℃降低到1635.1℃,显著提高了运行效率和节约了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出钢温度 出钢口内径 合金烘烤 钢包 连铸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茂租铅锌矿床热液白云石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永涛 韩润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666,共11页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萤石和方解石。矿床的矿化蚀变分带明显,从围岩到矿体,矿化蚀变分...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萤石和方解石。矿床的矿化蚀变分带明显,从围岩到矿体,矿化蚀变分带分别为:斑点状白云石化带、脉状白云石化带、星点状矿化带、细脉浸染状矿化带和矿体。白云石是该矿床的重要脉石矿物,除了震旦系灯影组的微晶-细晶白云石外,与成矿热液活动有关的白云石主要有斑点状白云石、脉状白云石和团块状白云石。文章对茂租铅锌矿床3种热液白云石及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热液白云石与灯影组白云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比较接近,总体上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轻稀土元素富集和Ce元素负异常的特征,这些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3种蚀变白云石与围岩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灯影组白云岩ΣREE含量较低,具有Eu元素负异常,而脉状和团块状热液白云石具有明显的Eu元素正异常,反映了存在较高温度的流体活动,热液蚀变白云岩是由高温热液流体形成。斑点状热液白云石Eu元素异常不太明显,可能是由于蚀变强度较弱,继承了原岩Eu元素负异常的特征。团块状白云石ΣREE和w(Y)、w(Sm)较高,表明有其他REE富集流体的加入。3种热液白云石是由高温流体形成,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层,并有其他富含REE流体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热液白云石 稀土元素 茂租铅锌矿床 滇东北
下载PDF
3个月以下婴儿经右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室间隔缺损修补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玉华 吴永涛 +7 位作者 李刚 王栋 杨明 金灿 范祥明 程沛 刘迎龙 苏俊武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3个月以下婴儿经右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VSD修补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3个月以下婴儿VSD经右外侧小切口修补组(n=28)与经正中切口VSD修补组(... 目的:通过分析3个月以下婴儿经右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VSD修补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3个月以下婴儿VSD经右外侧小切口修补组(n=28)与经正中切口VSD修补组(n=40)进行比较,分析指标包括: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无死亡,两组在主动脉阻断时间(P=0.260)和体外循环时间(P=0.324)无明显差异;右外侧小切口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引流量、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月以下婴儿VSD经右外侧小切口和正中切口一样安全可靠,效果确切,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右外侧小切口 婴儿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习琼 唐琼 +1 位作者 吴永涛 陈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地理学理论,通过少儿系数、老年系数和老龄化三个指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总体现状、省份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中国...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地理学理论,通过少儿系数、老年系数和老龄化三个指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总体现状、省份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较大,老龄化水平高,省份差异显著,深度老龄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年龄结构变迁的重要原因;人口再生产、人口转变、人口迁移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 乡村振兴 影响机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峻豪 韩润生 +3 位作者 王加昇 任涛 吴永涛 赵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80,共17页
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 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反映矿区内存在4种构造组合,代表5期构造体系,分别对应于加里东期-前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在此基础上,通过矿区褶皱和断裂控矿特征分析,认为NE向巧家-莲峰斜冲走滑断裂、乐马厂斜冲走滑断裂控制乐红矿区所在的巧家-金阳-永善构造带,NW向乐红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是该矿床的导矿构造;乐红断裂和配套次级褶皱(包包上向斜和金家沟背斜)是矿床的配矿构造;构造活动引起的次级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及拖曳褶皱中层间断裂带是矿床的容矿构造。最终建立了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为该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黔西北矿集区铅锌找矿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规律 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乐红铅锌矿床 滇东北矿集区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患儿的效果评估
12
作者 景小勇 李论 +3 位作者 吴永涛 王执一 段蔚然 王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57-96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部患儿诊断为VSD合并心底部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和/或者永存左上腔)。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儿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49例)和正中开胸组(7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前情况、手术细节、围术期结果及远期随访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在围术期的关键生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腋下小切口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表现更佳。远期随访显示,两组患儿的胸廓畸形发生率、生长发育和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验较丰富的医疗团队,应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低龄低体质量的VSD合并心底部畸形患儿,可取得与正中开胸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应注意,对于动脉导管粗大或肺部发育不良的患儿,正中开胸手术可能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腋下小切口 低体质量 低龄 正中开胸
下载PDF
右腋下入路经右心房切口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栋 吴永涛 +5 位作者 金灿 刘玉华 程沛 范祥明 刘迎龙 苏俊武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右心房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行干下型VSD修补手术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右心房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行干下型VSD修补手术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右侧腋下-右心房切口40例(R-A组),经右侧腋下-肺动脉切口40例(R-P组),经胸部正中-肺动脉切口20例(M-P组)。经右心房切口为充分显露干下缺损,可于三尖瓣隔瓣、室上嵴及右心室流出道隔束靠近VSD边缘悬吊牵引线。比较3组患儿术前资料、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与R-P组相比较,R-A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缩短[(52±11) min比(58±14) min、(30±9) min比(36±1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R-A组及R-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M-P组[(10±6)、(9±7) h比(18±9)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组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组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2~5年,随访指标满意。结论通过右侧腋下-右心房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VSD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 右心房切口
下载PDF
红层软岩软化的微–细–宏观界面关联过程与跨尺度级联效应
14
作者 廖进 兰春晖 +2 位作者 吴勇桃 刘镇 周翠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1254,共14页
红层软岩灾变与水–岩界面作用过程密切相关,研究微–细–宏观关联过程与级联效应对于揭示其灾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软岩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宏观水–岩界面的表观特征,微–细–宏观界面关联特性及其跨尺度级联效应仍需进一步... 红层软岩灾变与水–岩界面作用过程密切相关,研究微–细–宏观关联过程与级联效应对于揭示其灾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软岩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宏观水–岩界面的表观特征,微–细–宏观界面关联特性及其跨尺度级联效应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软岩软化界面反应过程的微观化学反应、细观物理特性与宏观力学作用进行分析,建立水–岩界面的关联过程。依据能量流理论与级联概念,对软岩破坏的跨尺度级联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液阳离子浓度、软岩颗粒骨架外孔隙的占有比例和软岩崩解物质量3个因素,可以很好地阐述水–岩界面的关联过程。软岩软化过程中微–细–宏观级联因子均呈现逐级递增的趋势。解决了红层软岩软化水–岩界面关联过程的不完善与级联效应的跨尺度问题,为揭示软岩软化的深层次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红层软岩 软化 微–细–宏观 界面关联 跨尺度 级联效应
原文传递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兴沃9号选育报告
15
作者 贾秀苹 冯海 +6 位作者 卯旭辉 张雷雷 武永陶 闫筱苗 王文君 王兴珍 柳延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通过向日葵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良新品种选育,加强对盐碱地利用,保证粮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选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向日葵品种为目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XW009A为母本、XW009B为保持系,XW09-1R为恢复系,选育出三系杂交种兴沃... 通过向日葵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良新品种选育,加强对盐碱地利用,保证粮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选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向日葵品种为目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XW009A为母本、XW009B为保持系,XW09-1R为恢复系,选育出三系杂交种兴沃9号。2015—2016年参加多点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为4850.94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21.64%。2016—2017年参加多点生产试验,2 a 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519.54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0.50%。该品种生育期122 d,株高223 cm;结实率87.80%,出仁率46.90%;籽粒排列紧密。籽粒蛋白质含量122.0 g/kg,粗脂肪含量285.41 g/kg,含油率30%。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市、武威市、白银市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及其他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选育 杂交种 兴沃9号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茂租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永涛 韩润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0-413,共14页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以及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C、O、Sr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稀土配分模式、C同位素和Sr同位素比值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比较接近,表明形成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解;但这两种矿物的稀土总量ΣREE高于灯影组白云岩,说明成矿流体除了主要由围岩提供REE外,还有部分其他富含REE流体的加入。萤石则具有LREE亏损和分配曲线相对平缓的稀土配分模式特征,表明萤石形成于成矿的晚阶段,有更多的外部流体的加入。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且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O同位素低于灯影组白云岩,反映了存在较高温度的流体活动,这3种脉石矿物是由高温热液流体形成的。灯影组白云岩和3种脉石矿物都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循环水,继承了围岩的Ce负异常特征。方解石和萤石的Sr同位素比值高于围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峨眉山玄武岩,但小于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说明成矿流体主要由赋矿围岩等沉积地层中的循环流体与流经了基底岩石的深部流体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租铅锌矿床 C、O、Sr同位素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滇东北矿集区
下载PDF
儿童分离型肘关节脱位的评估与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永涛 孙川 +4 位作者 汪兵 屈继宁 吴革 苗武胜 颉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分离型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科共收治11例分离型肘关节脱位患儿,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5~13岁,左侧8例、右侧3例;1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5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合... 目的探讨儿童分离型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科共收治11例分离型肘关节脱位患儿,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5~13岁,左侧8例、右侧3例;1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5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方案为确诊后,局麻下给予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术,术后复查X线片、CT及肘关节MRI评估复位效果;闭合复位满意者继续石膏外固定,复位失败或者合并骨折移位大者行切开复位术或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1例患儿中,10例闭合复位分离型肘关节脱位成功;1例复位失败者切开探查见环状韧带卡压于肱桡关节之间、还纳环状韧带后关节脱位解剖复位,2例尺骨鹰嘴骨折移位较大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例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关节脱位复位同时行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终了时所有患儿肘关节解剖关系匹配良好、无脱位复发,无滑车缺血坏死及骺板早闭等,合并骨折患儿骨折均愈合;除一例因合并肘关节异位骨化、肘关节屈伸100°~40°~0°外,其余患儿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正常。结论儿童分离型肘关节脱位为一复杂肘关节脱位、临床罕见,多可手法闭合复位成功,闭合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术,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脱位 儿童
原文传递
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海 吴永涛 +2 位作者 汪兵 吴革 苗武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的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骨科收治26例创伤性肘内翻畸形患儿,其中男17例,女9例;左侧15例,右侧11例...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在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的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骨科收治26例创伤性肘内翻畸形患儿,其中男17例,女9例;左侧15例,右侧11例。年龄5岁3个月至13岁7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前患侧肘关节内翻角为12°~37°,平均21°。正常侧提携角为5°~20°,平均14°。通过三维CT检查患侧肘关节,将原始CT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运用专用工具进行术前模拟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观察模拟手术的效果。术中采用肘关节造影清楚显示肘关节的关节面,利用克氏针定位确定截骨平面和截骨角度,截骨后交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果所有儿童的肘内翻畸形获得了良好的矫正。26例均获得随访14~60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疗效依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8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最终随访时患侧提携角为4°~17°,平均12°。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可使术者了解合适的肱骨髁上截骨位置、截骨角度,可以指导实际的手术操作,能获得更好的术后矫形效果。术中肘关节造影有利于确定截骨的平面,有辅助手术操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计算机模拟 肘关节 畸形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异位窦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栋 吴永涛 +2 位作者 程沛 范祥明 苏俊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457,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异位窦(AAOC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例AAOC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月~15岁,平均(11.7±5.1)岁.研究AAOCA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 目的总结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异位窦(AAOC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例AAOC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月~15岁,平均(11.7±5.1)岁.研究AAOCA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所有患儿经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CTA检查确诊,其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4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5例;心源性猝死史2例,急性心机梗死史1例.除1例无症状者偶然确诊外,其余均有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所有患儿手术顺利完成,其中施行冠状动脉去顶手术7例,冠状动脉再植及肺动脉转位术1例,大动脉间松解术1例.患儿术后均无住院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患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随访期间无死亡,心功能正常;2例出现非特异性胸闷、胸痛,尚无证据提示心肌缺血.结论儿童期发病的AAOCA患儿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去顶或冠状动脉再植手术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心源性猝死 儿童
原文传递
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敏 孟海亮 +6 位作者 陈彦飞 孙川 陆清达 屈继宁 苏菲 吴永涛 颉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 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年龄为6~14岁(平均1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年(平均4年)。一期手术采用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在骨不连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正常后二期行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5个月(27~64个月)。一期手术后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愈合时间平均81.3 d(55~120 d);二期截骨矫形手术后所有截骨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1.1 d(45~60 d)。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0°±4.6°、138.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患儿健侧的提携角平均5.4°(3°~8°)。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分别是31.9°±4.7°(25°~42°)、4.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PS评分为(57.5±6.5)分,良4例,差4例;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为(95.9±3.4)分,优秀6例,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原位固定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二期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畸形,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对外髁骨块血供的保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肘关节 儿童 肘外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