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莲 张自辉 蒋献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玫瑰痤疮是一组主要累及面中部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在外界刺激因素下,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紊乱共同参与导致。该文就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玫瑰痤疮 机制 进展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罗晶 刘波 +2 位作者 叶耀辉 王紫慧 黄小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04-106,共3页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文章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申请的中药药理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例,简单介绍虚拟仿真实验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和虚拟仿真实验...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文章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申请的中药药理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例,简单介绍虚拟仿真实验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和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为促进虚拟仿真实验在学校的推广使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能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Prognostic role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in oper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14
3
作者 Hao Duan Xu Zhang +9 位作者 Fei-Xiang wang Mu-Yan Cai Guo-Wei Ma Hong Yang Jian-Hua Fu zi-hui Tan Yu-Qi Meng Xia-Yu Fu Qi-Long Ma Peng 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8期5591-5597,共7页
AIM: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phils in the t umor mic roenvironment wi t h t he progno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METHODS:Two hundred and fifty-four formal... AIM: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phils in the t umor mic roenvironment wi t h t he progno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METHODS:Two hundred and fifty-four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 blocks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issues from cholangiocarcinoma(n = 254), and tumor adjacent tissues(n = 238).Tissue sections were stained for CD15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CD15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to identify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phils in the local tumor microenvironment.The neutrophil density of the tumor tissues and the adjacent tumor tissues was detected to reflect their inflammatory status.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inform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phils with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posi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CD15 was only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TNM stage.CD15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tumor tissues than in adjacent tissues(73.6% vs 54.6%),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CD15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OS) than those with low expression of CD15(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39.77 mo vs 16.87 mo, P = 0.008).Patients with high CD15 expression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disease free survival time(DFS) than those with low expression of CD15(median DFS 38.27 mo vs 16.83 mo, P = 0.029).COX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igh CD15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dicting OS for patients with cholangiocarcinoma [P = 0.012, relative risk(RR) = 1.601], but it was not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dicting DFS(P = 0.073, RR = 1.462).CONCLUSION:Patients with high CD15 expression in cancer tissues had shorter DFS and OS.High expression of CD15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ANGIOCARCINOMA Surgery NEUTROPHILS CD15 Prognosi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探讨参苓白术散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娟 蒋晓娟 +6 位作者 王亚东 马克龙 李姿慧 王天城 汪天明 邵菁 汪长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155-6163,共9页
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参苓白术散缓解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利用DSS诱导小鼠UC模型,并给予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 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参苓白术散缓解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利用DSS诱导小鼠UC模型,并给予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和结肠长度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的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各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经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后,UC小鼠的腹泻、便血等症状得到改善,DAI评分显著降低;参苓白术散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的丢失,并明显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同时显著升高IL-4、IL-10的水平。参苓白术散组vs模型组差异基因有25个,显著富集于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和免疫球蛋白合成(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等生物学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新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原发性免疫缺陷和肠免疫网络IgA合成等信号通路。该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能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转录组测序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涡旋压缩机轴向平衡电磁力的自适应提前跟踪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炯炯 曹阳 +3 位作者 程楷一 祝亮 王子辉 蒋惠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0,共6页
针对涡旋压缩机动静涡盘间轴向气体分离力的平衡需求问题,对涡旋压缩机轴向气体分离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动态平衡的方案。分析了带铁芯电磁力机构动态跟踪控制时的滞后现象及其原因,在总结传统PID控制与... 针对涡旋压缩机动静涡盘间轴向气体分离力的平衡需求问题,对涡旋压缩机轴向气体分离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动态平衡的方案。分析了带铁芯电磁力机构动态跟踪控制时的滞后现象及其原因,在总结传统PID控制与传统的滞后系统控制方法基础上,研究了提前跟踪PID动态电磁力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框图,分析了其稳定性,推导了时域实现方法;分析了不同参数值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根据跟踪的评价方法,给出了寻找提前跟踪步数量最优值的自适应提前跟踪PID算法;搭建了电磁机构和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前跟踪PID动态电磁力控制方法可以较好地动态跟踪目标曲线;所需的最优提前步数量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频率所需的最优提前跟踪量可由提出的自适应算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轴向力 电磁力 提前跟踪控制
下载PDF
广东省常见发酵茶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现状及暴露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少君 黄湘东 +6 位作者 汪廷彩 陈子慧 方磊 熊含鸿 纪桂元 邓小玲 张永慧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包括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含量水平,并评估其饮用健康风险。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品量,在广东省4个片区选取9个地市的超市商店、批发市场、茶叶行等市售环节以及网店,分...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包括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含量水平,并评估其饮用健康风险。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品量,在广东省4个片区选取9个地市的超市商店、批发市场、茶叶行等市售环节以及网店,分别采集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类样品共260份,按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的AFB1含量。运用暴露限值(MOE)法和数学模型法,结合201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AFB_1浸出率数据,评估人群从饮用茶叶摄入AFB1的膳食暴露量情况。结果 260份发酵茶类样品中AFB1的总体检出率为1.15%(3/260),检出值范围为0.26~0.56μg/kg。3份检出AFB_1的样品均为普洱茶熟茶样品。3种发酵茶类别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入发酵茶中AFB_1的含量平均值计算,广东省总人群、广东省茶叶消费人群经茶叶摄入AFB_1的平均膳食暴露量分别为0.000 352、0.000 981 ng/kg BW;代入AFB1含量最大值计算的膳食暴露量为0.005 73、0.016 0 ng/kg BW。MOE值均>10 000,按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MOE结果判定依据,表明广东省居民经茶叶摄入的AFB1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低。以广东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1.1%计算,广东省人群由于茶叶AFB1的膳食暴露引发肝癌的风险为0.000 010 9~0.000 674例/10万人,表明目前茶叶中的AFB_1对广东省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低。结论广东省市售发酵茶中AFB_1的检出率低、检出值低,对广东省总人群和茶叶消费人群的平均膳食暴露风险低,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 普洱茶 黄曲霉毒素B1 暴露评估 茶叶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耦合定量反演潮土有机质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延仓 金永涛 +4 位作者 王晓宁 廖钦洪 顾晓鹤 赵子辉 杨秀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71-2577,共7页
以北京地区的96个潮土土样的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光谱变换为参照,研究分析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的耦合在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行性;首先采用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处理土壤光谱数据,然后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与土壤有机质含... 以北京地区的96个潮土土样的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光谱变换为参照,研究分析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的耦合在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行性;首先采用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处理土壤光谱数据,然后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敏感波段,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耦合传统光谱变换技术与连续小波技术可大幅提升光谱对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性,其相关系数R^2最高可达0.714,这表明耦合传统光谱变换技术与连续小波技术可深入挖掘光谱内的有益信息;与传统光谱变换技术相比,基于耦合传统光谱变换技术与连续小波技术构建的模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其中以微分变换构建的模型最优,其R^2=0.772,RMSE=0.223,这表明耦合传统光谱变换技术与连续小波技术可有效压制噪声的负面影响,提升光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传统光谱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 潮土
下载PDF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处方点评与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子惠 刘丽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处方合格率及该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8年我院门诊所有抗抑郁药的处方,共计48719张,对其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抗抑郁药处方中用法用量不...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处方合格率及该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8年我院门诊所有抗抑郁药的处方,共计48719张,对其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抗抑郁药处方中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共145张,占0.30%;无适应证或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处方共计671张,占1.38%。结论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应持续进行其用法用量和适应证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珂露 杨媛华 +4 位作者 王子惠 龚娟妮 邝土光 崔向丽 刘丽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6-651,共6页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通过进行用药教育、解答抗凝用药咨询等,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栓塞患者共计204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药师教育组(干预组)与其他未接受药师教育组(对...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通过进行用药教育、解答抗凝用药咨询等,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栓塞患者共计204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药师教育组(干预组)与其他未接受药师教育组(对照组)INR在目标范围时间的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NRs within the therapeutic range,TTR)、INR在扩大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NRs within the expanded range,TER)、INR监测间隔时间、出血事件、再次住院率及急诊就诊率。结果干预组的TTR和TER分别为(70.89±26.02)%和(87.71±20.01)%,INR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9±22.31)%和(71.23±21.47)%(P=0.000);干预组的INR监测间隔时间为(27.48±12.81)d,较对照组(43.35±13.65)d有显著缩短(P=0.000)。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的总出血事件(41.96%vs 29.35%,P=0.062)、严重出血事件(3.57%vs 2.17%,P=0.864)和轻微出血事件(38.39%vs 27.17%,P=0.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院外的急诊就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9.82%vs 1.09%,P=0.008),两组患者再次入院率无明显差异(8.04%vs2.17%,P=0.12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可帮助患者更规律地监测INR,提高INR达标率,减少出院后的急诊就诊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凝治疗管理 华法林 患者教育 国际标准化比值
原文传递
不同配置固沙林的防风阻沙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强强 唐进年 +4 位作者 杨自辉 张大彪 郭树江 张剑挥 张莹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4,共8页
人工固沙林建设中,通过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丛状、两行一带、单行一带和均匀4种固沙林配置模式的防风阻沙效果。结果表明:1)在植被覆盖度均为20%的条件下,4种配置模式的固沙林都有显著降低风速的效果;4种配置在林带前和林带后风速变化差... 人工固沙林建设中,通过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丛状、两行一带、单行一带和均匀4种固沙林配置模式的防风阻沙效果。结果表明:1)在植被覆盖度均为20%的条件下,4种配置模式的固沙林都有显著降低风速的效果;4种配置在林带前和林带后风速变化差异不大,林带内风速变化差异显著,均匀和丛状2种配置模式降低风速的效果优于两行一带和单行一带,其中丛状配置在近地面防风效果最好;2)4种固沙林配置在林带内阻固沙效果明显,林带前、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风蚀,风蚀和积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积沙总量:丛状>均匀>单行一带>两行一带。研究结果表明,丛状固沙林配置模式在综合防风、阻沙效果方面优于其他3种模式,此结果可为干旱沙区固沙林建设提供新的造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 配置模式 防风阻沙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荣腾龙 周宏伟 +3 位作者 王路军 任伟光 王子辉 苏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89-4298,共10页
为了探究采掘扰动和温度变化对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将引起煤体裂隙变形的因素划分为有效应力、吸附解吸和热膨胀3部分。基于损伤力学、吸附理论和热应力理论推导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煤体裂隙应变表达式,进而构建了采... 为了探究采掘扰动和温度变化对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将引起煤体裂隙变形的因素划分为有效应力、吸附解吸和热膨胀3部分。基于损伤力学、吸附理论和热应力理论推导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煤体裂隙应变表达式,进而构建了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模型。结合改变温度、同时改变扰动应力和温度的两种渗透率试验结果对所建立的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拟合分析,并对模型中的参数敏感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煤体渗透率的演化过程;在同一温度下,煤体渗透率随着内膨胀应变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热内膨胀应变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开采及瓦斯抽采的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渗透率模型 采掘扰动 温度 耦合损伤 裂隙应变
下载PDF
大豆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对鱼类生长、消化及肠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晶 王婧瑶 +4 位作者 吴莉芳 瞿子惠 周锴 杨兰 王桂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7-482,共6页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资源短缺,寻求鱼粉蛋白源替代品已成为国际性研究课题。大豆蛋白源是水产饲料应用最多的植物蛋白源之一,主要包括豆粕、去皮豆粕,膨化豆粕,发酵豆粕,全脂豆粉,膨化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等。...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资源短缺,寻求鱼粉蛋白源替代品已成为国际性研究课题。大豆蛋白源是水产饲料应用最多的植物蛋白源之一,主要包括豆粕、去皮豆粕,膨化豆粕,发酵豆粕,全脂豆粉,膨化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等。但大豆蛋白中含有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在饲料中过量添加,对鱼类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概述了大豆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对鱼类生长、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豆蛋白源,节约鱼粉蛋白,优化鱼类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源 生长性能 消化性能 肠道组织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启动阶段肝细胞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mRNA、微小RNA-144-3p和3种环状RNA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臧夏炎 王子慧 +4 位作者 李亚霏 郭建林 靳伟 常翠芳 徐存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1-908,共8页
目的了解大鼠肝再生启动阶段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微小RNA(miR)-144-3p、rno-LOC100365958_0001、rno-Usp3_0010和rno-AC241873_0010调节肝细胞处于G_(0)期还是G_(1)期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大鼠2/3肝切... 目的了解大鼠肝再生启动阶段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微小RNA(miR)-144-3p、rno-LOC100365958_0001、rno-Usp3_0010和rno-AC241873_0010调节肝细胞处于G_(0)期还是G_(1)期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大鼠2/3肝切除(PH)模型,按Smedsrod等方法分离肝细胞,用大规模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竞争性内源RNA(ceRNA)表达的变化,用Cytoscape 3.2软件构建ceRNA的相互作用网络,用ceRNA综合分析等方法解析它们表达的相关性和作用相关性。结果PH后0 h和6 h时,CEBPαmRNA的比值为4.88±0.78和1.12±0.27,miR-144-3p为1.30±0.11和2.97±0.81,rno-LOC100365958_0001为6.99±0.55和0.16±0.05,rnoUsp3_0010为8.48±0.67和0.13±0.01,rno-AC241873_0010为11.85±0.93和0.09±0.02。CEBPα促进的G_(0)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相关蛋白2(CDK2AP2)为2.55±0.42和0.74±0.11,G_(0)/G_(1)开关2(G_(0)S2)为3.85±0.23和0.64±0.08,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为2.57±0.13和1.32±0.13,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BR2)为2.77±0.20和0.79±0.13,抑制的G_(0)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酸酶抑制剂1a(CDKN1a)为0.39±0.07和0.93±0.15。CEBPα促进的G_(1)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G2(CCNG2)为1.19±0.09和0.25±0.06,抑制的G_(1)期相关基因ETS变异转录因子6(ETV6)为0.77±0.05和2.22±0.68,血红蛋白加氧酶1(HMOX1)为1.05±0.21和4.57±0.88,MAPK14为1.01±0.15和2.01±0.32,STAT3为0.74±0.15和2.88±0.24,肿瘤坏死因子(TNF)为0.80±0.14和2.29±0.51。结论PH后0 h时,CEBPαmRNA上调,有利于CEBPα促进的G_(0)期相关基因表达和肝细胞处于G_(0)期。相反,PH后6 h时,rno-LOC100365958_0001、rno-Usp3_0010、rno-AC241873_0010和miR-144-3p的相互作用加强了后者对CEBPαmRNA的抑制,不利于CEBPα形成,有利于CEBPα抑制的G_(1)期相关基因表达和肝细胞处于G_(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肝切除 肝再生 G_(0)期肝细胞 G_(1)期肝细胞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竞争性内源RNA综合分析 生物高通量检测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住区改造设计研究——以锦州市安乐里住区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孔俊婷 王梓慧 曹静静 《建筑节能》 CAS 2020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针对当前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老旧住区改造设计中推进的迫切性,总结海绵城市理念下老旧住区的问题和改造技术难点,并提出老旧住区的改造原则和技术措施。该研究以锦州市安乐里住区为例,对住区的停车场、广场、建筑、道路、绿地五个... 针对当前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老旧住区改造设计中推进的迫切性,总结海绵城市理念下老旧住区的问题和改造技术难点,并提出老旧住区的改造原则和技术措施。该研究以锦州市安乐里住区为例,对住区的停车场、广场、建筑、道路、绿地五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和海绵化改造设计,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老旧住区改造路径和具体的措施,改善老旧住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老旧住区 改造设计
下载PDF
加轴压卸围压条件下北山花岗岩破坏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超圣 周宏伟 +3 位作者 王睿 王子辉 何树生 刘建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9-337,共9页
为了研究开挖扰动对花岗岩的破坏机理,对北山花岗岩进行了加轴压卸围压的三轴试验,试验中设置0.1,0.5,1.0,1.5,2.0 MPa/min五种卸围压速率,轴压加载速率是卸载速率的10倍,每一种卸载速率设置5,10,15,20,30 MPa五个围压,并在试验过程中... 为了研究开挖扰动对花岗岩的破坏机理,对北山花岗岩进行了加轴压卸围压的三轴试验,试验中设置0.1,0.5,1.0,1.5,2.0 MPa/min五种卸围压速率,轴压加载速率是卸载速率的10倍,每一种卸载速率设置5,10,15,20,30 MPa五个围压,并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声发射事件。分析了声发射事件数随卸载速率的变化规律,使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声发射事件分为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研究了卸载速率、围压和卸载时间对张剪比(张拉破坏与剪切破坏的比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卸载速率的增加,声发射事件数呈幂函数下降,且围压越高,声发射事件数下降越明显;(2)裂纹的张剪比随着卸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加减小,随着卸载时间增加降低;(3)围压卸载速率增加,岩石声发射b值降低,初始围压升高,对应的b值增加,且卸载速率和围压对张拉b值的影响比对剪切b值影响更明显;(4)基于Maxwell模型分析岩石内局部应力状态,并进一步研究了岩石破坏过程中张剪比变化的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花岗岩 加卸载速率 声发射 拉破坏 剪破坏 B值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究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一晴 李自辉 +3 位作者 张宁 庞牧 王宇 刘树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87-2891,共5页
目的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茵陈蒿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3.6g/kg茵陈蒿汤进... 目的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茵陈蒿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3.6g/kg茵陈蒿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组、模型组与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代谢组学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寻潜在的关键性生物标志物,联合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找出对应的相关性代谢通路。结果茵陈蒿汤可改善NAFLD模型大鼠代谢轨迹的偏离,同时寻找出与NAFLD模型及给予茵陈蒿汤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11个,涉及10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四条代谢通路可能是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及烟碱和烟碱胺代谢。结论茵陈蒿汤对NAFLD模型大鼠血清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用,为进一步对茵陈蒿汤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清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Infection on the Anti-Enzyme Inside the Body of the Cotton with Different Root Injured Degree 被引量:6
17
作者 FAN Wei-wei wang Li-an +6 位作者 MA Chun-hong DONG Wen-qi LI Yun-chao LIU zi-hui JIA Yin-suo GENG Jun-yi ZHANG Xiang-y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16-824,共9页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inflection on the anti-enzyme inside the body of the cotton with a different root injured degree. When the cotton seedling was long, with four l...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inflection on the anti-enzyme inside the body of the cotton with a different root injured degree. When the cotton seedling was long, with four leaves, it was flushed with water carefully, and then the following were obtained: (1) complete root seedling; (2) cut root seedling - by cutting off the lower part, 3-5 cm of the root, with a disinfected knife; (3) injured root seedling - by cutting off most of the side roots, but keeping the main root. Three kinds of cotton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roots were immersed separately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germ liquid (V. dahliae) of 20 mL each. Through 0- 48 h, the wilt degree of the seedling was recorded, and the related anti-enzyme of the variety was measured. After being immersed in the germ liqui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ilt degree of the three kinds of injured root. When the germ liquid was in the ratio of 1:10, the complete root seedling was the lightest with no wilt; the injured root seedling was the second with a 2-degree wilt; but the cut root seedling was the most serious with a 3- degree wilt.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s in the peroxidase and malondialdehvde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Peroxidase (POD) activities in the cut root seedling were 38.2 U mg^-1 min^-1, in the injured root seedling were 42.96 U mg^-1 min^-1, and in the complete root seedling were the highest at 49.2 U mg^-1 min^-1. The malondialdenvde (MDA) content in cut root seedling was 39.483 mmol g^-1, injured root seedling was 27.12 mmol g^-1, and the complete root seedling was only 3.845 mmol g^-1 The activity of the related anti-enzymes, such as POD was high or low, the quantity of the MDA was more or less, which they met the order of the harm of the seedlings. The change of SOD activities in cut root seedling was the most obvious as well. After injuring and inflecting the young roots, the exterior pathological reaction of the seedling and the dynamic state bio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injury of root POD SOD MDA
下载PDF
中国普惠金融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研究——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蕾 管子慧 +1 位作者 张偲琪 李梦婕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
基于2004—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测算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区发展水平顺序依次为东部一西部一中... 基于2004—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测算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区发展水平顺序依次为东部一西部一中部,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普惠金融系统的耦合度为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为轻度失调等级,尚未达到协调上升水平,整体协调程度偏低;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逐渐扩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占主导地位,且以东部地区省际差异为主。因此,在普惠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兼顾提高普惠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实施差异化战略,推动普惠金融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原文传递
维生素D类似物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子惠 崔向丽 刘丽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299,31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维生素D类似物(阿法骨化醇及骨化三醇)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处方合格率及该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7年我院门诊所有维生素D类似物的处方,共计65535张,对其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维生素D类似物(阿法骨化醇及骨化三醇)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处方合格率及该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7年我院门诊所有维生素D类似物的处方,共计65535张,对其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维生素D类似物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4595张,占7%,主要问题为无适应证用药或超说明书用药;用法用量基本合理。结论我院门诊维生素D类似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应持续进行其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管理,监测相关化验指标,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类似物 阿法骨化醇 骨化三醇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生物炭施用5a后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牟芝熠 沈育伊 +6 位作者 曹杨 王紫卉 陈运霜 滕秋梅 黄科朝 毛馨月 徐广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69-6879,共11页
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施用5 a后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明确生物炭施用下土壤的固碳潜力,为桉树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的土壤改良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7年建立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中长期定位试验,以桉树人工林废弃枝条为原料... 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施用5 a后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明确生物炭施用下土壤的固碳潜力,为桉树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的土壤改良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7年建立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中长期定位试验,以桉树人工林废弃枝条为原料,在500℃条件下厌氧制备生物炭,选取CK(0%)、T1(0.5%)、T2(1.0%)、T3(2%)、T4(4%)和T5(6%)这6个处理,一次性施用生物炭5 a后测定不同处理下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T4或T5达到最大值,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01.62%、67.46%、143.03%、164.78%、110.88%和41.73%.(2)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生物炭处理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在0~10、10~20、20~30 cm土层的增幅分别为41.41%~140.63%、9.26%~87.04%、-19.54%~106.90%和15.32%~78.99%、15.72%~75.25%、89.49%~148.64%.0~30 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亦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碳库中以较稳定的重组有机碳为主.(3)土壤有机碳、碳储量和有机碳组分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总体上,生物炭施用5 a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碳组分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土壤稳定性碳库,生物炭施用是提升桉树林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有机碳(SOC) 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桉树人工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