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生产上3个主推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灌浆特性 被引量:51
1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6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陈传永 刘月娥 刘秀芝 王元东 刘春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22,共9页
以当前玉米生产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为试验材料,考察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以揭示高产玉米品种的产量形成特性,为玉米高产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产量以京科968最高、先玉335次之、郑单958最低... 以当前玉米生产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为试验材料,考察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以揭示高产玉米品种的产量形成特性,为玉米高产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产量以京科968最高、先玉335次之、郑单958最低,京科968分别较郑单958和先玉335高14.55%和7.93%。(2)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和冠层光合能力表现为京科968>先玉335>郑单958,且吐丝期>乳熟期。京科968吐丝期和乳熟期的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先玉335高7.84%和16.78%,比郑单958高22.23%和24.44%;冠层光合能力分别较先玉335高38.77%和58.41%,较郑单958高50.83%和56.49%。(3)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转移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均以京科968最高,分别比先玉335高13.72%、21.20%、6.32%和4.77%,比郑单958高31.87%、39.96%、18.49%和10.42%。(4)籽粒灌浆参数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京科968与先玉335的平均灌浆速率(0.73和0.75 g100-grain–1 d–1)相当,且均高于郑单958(0.67 g 100-grain–1 d–1);活跃灌浆期以郑单958(53.69 d)最长、京科968(51.02d)次之、先玉335(48.95 d)最短。(5)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率极显著正相关。京科968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率、灌浆速率及较长的灌浆持续期,是较郑单958和先玉335高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转运 籽粒灌浆
下载PDF
不同播期条件下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9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张勇 蔡万涛 刘月娥 刘秀芝 陈传永 邢锦丰 王元东 刘春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574,共9页
以京农科728等18个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6月10日(S1)、6月20日(S2)和6月30日(S3)共3个播期处理,研究夏播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籽粒灌浆特性,以期为玉米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成熟期... 以京农科728等18个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6月10日(S1)、6月20日(S2)和6月30日(S3)共3个播期处理,研究夏播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籽粒灌浆特性,以期为玉米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成熟期百粒重在不同播期及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播期间表现为S1(35.20 g)>S2(33.45 g)>S3(31.38 g);不同品种间变幅为28.50 g(华美1号)~36.37 g(京农科728)。(2)籽粒平均灌浆速率(Gave)在不同播期条件下表现为S1(0.74 g 100-grain^–1 d^–1)>S2(0.65 g 100-grain^–1 d^–1)>S3(0.57 g 100-grain^–1 d^–1),S1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比S2、S3高0.09和0.17 g 100-grain^–1 d^–1,增幅分别为13.85%和29.82%;18个品种平均灌浆速率以京农科728(0.75 g 100-grain^–1 d^–1)最高,显著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0.58 g 100-grain^–1 d^–1和0.67 g 100-grain^–1 d^–1),增幅为29.31%和11.94%。(3)不同播期间参试品种产量表现为S1(10,628.67 kg hm^–2)>S2(10,207.65 kg hm^–2)>S3(9144.59 kg hm^–2),S1分别较S2、S3高4.12%、16.23%;S1与S2下产量相差不大。不同品种间,NK815、MC121、京农科729、MC812、京农科728和先玉335产量相对较高,平均为10,730.56 kg hm^–2,显著高于郑单958(10,080.85 kg hm^–2),增幅为6.44%。(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平均灌浆速率(0.70^**)、粒重(0.68^**)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活跃灌浆期(-0.36^**)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0.58^**)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黄淮海区夏播玉米抢时早播有利于获得更高产量,玉米品种可选择种植中熟或中早熟、灌浆速率高、活跃灌浆期适中、产量水平较高的京农科728、京农科729、MC812、MC121、NK815和先玉335等。在播种较晚或积温不足地区,可选择种植中早熟、灌浆速度快的高产型品种京农科728,6月30日播种、10月16日达生理成熟,可实现玉米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区 夏播玉米 籽粒灌浆特性 播期
下载PDF
我国玉米超高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月娥 徐田军 +5 位作者 蔡万涛 吕天放 张勇 薛洪贺 王荣焕 赵久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61,共10页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饲料保障都至关重要。在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未来我国粮食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产能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提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饲料保障都至关重要。在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未来我国粮食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产能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提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开展吨粮田建设,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玉米超高产是优良品种、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最高水平的体现,本文全面综述了我国玉米超高产研究的政策支持、高产纪录现状、超高产田的分布及气象特点、高产创建的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栽培技术集成进行示范推广、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玉米大面积高产创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政策 品种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钱春荣 王荣焕 +8 位作者 于洋 徐田军 宫秀杰 郝玉波 姜宇博 李梁 吕国依 杨忠良 赵久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8,共9页
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2014、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率及产量在不同生态区... 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2014、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率及产量在不同生态区之间、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并存在生态区、品种、年际间的显著互作效应。玉米各器官的干物质转运在不同生态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哈尔滨生态区,茎和鞘没有干物质转运输出,只有叶片干物质转运输出;北京生态区茎、鞘和叶片均有干物质转运输出。对比两个生态区叶片转运率,哈尔滨生态区比北京高6个百分点,叶片对子粒的贡献率哈尔滨比北京高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积累 转运 分配
原文传递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荣环 李晓华 +1 位作者 李立丰 冯宗斌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试验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对策。方法收集汇总本院2015-2017年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检查情况。根据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综合评估试验项目质量,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回归分析进行试验质量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试验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对策。方法收集汇总本院2015-2017年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检查情况。根据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综合评估试验项目质量,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回归分析进行试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汇总73项临床试验项目质量检查情况,共发现质量问题337个,其中一般问题240个(71.2%),重要问题92个(27.3%),严重问题5个(1.5%)。对73项试验项目进行综合评估,高危项目有10项(14%),中危项目有31项(42%),低危项目有32项(44%)。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团队经验、有无专职人员管理、有无专业临床试验协调员(CRC)参与、 CRC整体情况、受试者来源和试验周期对临床试验质量有显著影响(P <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有无专职人员管理是试验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研究团队经验和专职情况、 CRC的参与以及受试者来源会影响试验质量,加强研究人员培训、实行专业化专人管理、教育受试者并提高其依从性等措施有利于试验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分析 Ordinal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的油田加热炉能效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鹏 王荣欢 +3 位作者 黎志敏 赵德银 王旭旭 孙巍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1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加热炉是油田地面工程中最重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油田公司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建立一套油田加热炉能效评价体系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例分析.首先采用熵权法确定油田加热炉各评价指标权重序列,并分析... 加热炉是油田地面工程中最重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油田公司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建立一套油田加热炉能效评价体系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例分析.首先采用熵权法确定油田加热炉各评价指标权重序列,并分析其原因,其中加热炉热效率不仅会受到其余各指标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以及油品属性等影响,因此其变异程度较大,对应的权重值最大;而过量空气系数的测量值一般在1.1~2.5间,可变异程度较小,对应的权重值最小.然后通过灰色关联-TOPSIS方法计算各加热炉的能效指标与理想运行状态的相对贴近度均在0.4~0.7之间,分析其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指标与最优工况的偏离程度过大或者受多个指标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来评价油田加热炉的用能情况,为油田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加热炉 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 能效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熟期类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荣焕 徐田军 +6 位作者 陈传永 王元东 吕天放 刘月娥 蔡万涛 刘秀芝 赵久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及玉米品种的熟期、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和产量潜力等进行科学品种布局,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类型,共13个玉米生产主栽品种,通过测定籽粒干物质积累和含... 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及玉米品种的熟期、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和产量潜力等进行科学品种布局,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类型,共13个玉米生产主栽品种,通过测定籽粒干物质积累和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研究并明确了不同熟期类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旨在为生产品种布局提供参考和指导。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在不同熟期类型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产量表现为中晚熟(13,813.0 kg hm^–2)>中熟(12,970.4 kg hm^–2)>中早熟品种(10,729.0 kg hm^–2),中晚熟分别较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增产28.7%和6.5%。平均灌浆速率表现为中早熟(0.034 g 100-grain^–1℃^–1)>中熟(0.031g 100-grain^–1℃^–1)>中晚熟品种(0.027 g 100-grain^–1℃^–1),生理成熟后的平均物理脱水速率表现为中熟(0.027%℃^–1 d–1)>中早熟(0.025%℃^–1 d–1)>中晚熟品种(0.018%℃^–1 d–1)。中早熟代表性品种京农科728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生理成熟后的物理脱水速率。分别较3个熟期代表性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农华101高38.5%和112.5%、28.6%和54.5%、28.6%和13.3%;中晚熟代表性品种京科968产量潜力最大(14,813.0 kg hm^–2),且平均灌浆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分别较同熟期品种郑单958高7.7%和18.8%。产量与灌浆期天数、积温、平均灌浆速率和百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灌浆期天数和积温显著正相关、与生理降水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极显著负相关,生理降水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性不显著。综上,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不同熟期类型及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差异显著,生产中品种布局除考虑熟期外还需兼顾该特性,以更利于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熟期类型 籽粒灌浆特性 脱水特性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京科968与郑单958氮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传永 赵久然 +7 位作者 王元东 王荣焕 徐田军 吕天放 张春原 毛振武 杨海涛 成广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以郑单958与京科968为材料,在减施氮肥(正常施氮量210 kg/hm^2)14.3%~28.6%水平下,比较玉米品种氮效率与产量。结果表明,施氮肥150~180 kg/hm2,郑单958产量下降2.39%~4.03%,京科968产量下降1.67%~2.99%。随着施氮量减少,氮肥偏生产力... 以郑单958与京科968为材料,在减施氮肥(正常施氮量210 kg/hm^2)14.3%~28.6%水平下,比较玉米品种氮效率与产量。结果表明,施氮肥150~180 kg/hm2,郑单958产量下降2.39%~4.03%,京科968产量下降1.67%~2.99%。随着施氮量减少,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升高,氮肥表观利用效率、100 kg子粒需氮量降低,氮收获指数保持基本稳定。适度减施氮肥,可有效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施氮处理下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率与对子粒的氮贡献率高于不施氮处理,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率顺序为穗轴〉叶片〉苞叶〉叶鞘〉茎秆;对子粒的氮贡献率表现为叶片〉茎秆〉穗轴〉叶鞘〉苞叶。京科968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均优于郑单958,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与子粒吸氮量与郑单958相当。京科968氮吸收效率优于郑单958,具备较好的耐低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减施 氮效率
原文传递
生态区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与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钱春荣 王荣焕 +5 位作者 于洋 徐田军 宫秀杰 郝玉波 姜宇博 赵久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8,共8页
东北和华北是我国重要的两大玉米种植区域,为促进玉米品种科学布局与推广,本研究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热量资源下极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的生长发育进程、积温需... 东北和华北是我国重要的两大玉米种植区域,为促进玉米品种科学布局与推广,本研究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热量资源下极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的生长发育进程、积温需求及积温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在热量资源充沛的北京,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积温需求随熟期延长呈递增趋势,而在热量资源有限的哈尔滨,营养生长阶段积温需求随品种熟期延长而增加,而生殖生长阶段积温随熟期延长而减少,熟期较长的品种通过自我调节生殖生长阶段的热量需求,对热量资源不足做出响应与适应。在热量资源有限的哈尔滨,中早熟品种可正常成熟,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热量资源,积温利用率平均92.64%,积温生产效率平均8.14 kg·hm^-2·℃^-1·d^-1,而中晚熟品种存在不能正常成熟的风险;在热量资源充沛的北京,即使中晚熟品种,其积温利用率也仅有75.50%,积温生产效率平均7.19 kg·hm^-2·℃^-1·d^-1,存在积温浪费现象;在哈尔滨地区,积温生产效率主要受播种至吐丝阶段的有效积温影响,而在北京地区,积温生产效率主要受出苗至成熟阶段的日平均气温影响。综上,东北春玉米区,为适应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需求,不宜采用积温满贯型品种过度追求积温利用率,以留出100~130℃·d有效积温空间为宜;华北春玉米区可进一步提高积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育期 有效积温利用率 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下载PDF
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田军 张勇 +7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吕天放 刘月娥 蔡万涛 刘宏伟 陈传永 王元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6-1536,共11页
以京农科728等24个我国生产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冠层结构、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差异,为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玉米品种平均机收产量、籽粒含水率、破碎... 以京农科728等24个我国生产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冠层结构、光合及灌浆脱水特性差异,为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玉米品种平均机收产量、籽粒含水率、破碎率和杂质率分别为11,658.78 kg hm^(2)、24.66%、3.90%和0.83%。其中,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平均机收产量为11,802.70 kg hm^(2),显著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分别增产7.69%和4.45%;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均低于28%(平均为24.61%);破碎率低于5%(平均为3.42%),均达到国家机收籽粒标准。(2)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宜粒收玉米品种穗上茎叶夹角小,株型紧凑,冠层平均透光率高,冠层光分布更合理。(3)参试品种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平均为34.10μmol CO_(2)m^(-2)s^(-1)和8.91mg m^(2),其中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18个品种净光合速率平均为35.21μmol CO_(2)m^(-2)s^(-1),较郑单958和先玉335高19.60%和6.73%;叶绿素含量平均为9.87 mg m^(2),较郑单958和先玉335高61.54%和68.43%。(4)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18个品种灌浆速率和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分别平均为0.83 g 100-grain;d^(-1)和0.55%d^(-1),均显著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表现为较低的收获时籽粒含水率。(5)相关分析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茎叶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透光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灌浆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以京2416为父本组配的京农科728等18个玉米品种株型紧凑、冠层透光率高、光合能力强、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高,可实现较低的籽粒含水率和较高的机收籽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收籽粒玉米品种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灌浆脱水特性
下载PDF
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吐丝持续期特性及其对播期的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月娥 吕天放 +6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徐田军 陈传永 张译天 王元东 刘秀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315,共6页
吐丝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研究其相关特性,对玉米生产意义重大。为准确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吐丝特性的差异及其对播期的响应,于2014年和2015年设置了3个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的3个播期处理(早播:4月10日,中播:5... 吐丝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研究其相关特性,对玉米生产意义重大。为准确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吐丝特性的差异及其对播期的响应,于2014年和2015年设置了3个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的3个播期处理(早播:4月10日,中播:5月10日,晚播:6月10日),分析了各个处理间吐丝持续期的差异以及吐丝持续期与雌穗穗长变异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群体吐丝持续期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先玉335 (9.12 d)>郑单958 (8.94 d)>京科968 (7.68 d)。随时间推进,玉米每天吐丝的比例与天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函数关系,每天最大吐丝比例为先玉335 (16.51%)<郑单958 (17.07%)<京科968 (19.98%)。京科968较郑单958和先玉335呈现吐丝集中,每天吐丝比例较高、吐丝持续期短的特点;(2)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郑单958、先玉335和京科968不同播期间的吐丝持续期变幅分别为8.10~9.55 d、7.54~10.53 d和6.65~8.66 d,郑单958的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最稳定(CV=6.57%),其次为京科968 (CV=9.40%),先玉335的吐丝持续期在不同播期间的变化最不稳定(CV=11.68%);(3)吐丝持续期与雌穗穗长的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和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不相关。播期对玉米吐丝持续期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随吐丝持续期增加,玉米雌穗穗长的变异系数显著增大,群体果穗的整齐度降低,穗粒数显著减少,是玉米产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吐丝持续期 播期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田军 张勇 +9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吕天放 刘宏伟 刘月娥 蔡万涛 张如养 宋伟 邢锦丰 王元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95-1605,共11页
以京2416等7个不同杂种优势群共43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并明确其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差异,旨在为选育灌浆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产量平均为4504.29 kg/hm^(2),其中京724产量... 以京2416等7个不同杂种优势群共43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并明确其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差异,旨在为选育灌浆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产量平均为4504.29 kg/hm^(2),其中京724产量最高;不同杂种优势群间表现为X群>改良Ried群>黄改群>Reid群>Iodent群>P群>旅大红骨群。(2)灌浆速率平均为0.68 g/100-grain/d,其中京2416最高,较郑58和PH6WC分别高0.28 g/100-grain/d和0.19 g/100-grain/d,增幅为46.67%和27.54%;不同杂种优势间表现为X群>Reid群>Iodent群>黄改群>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P群。(3)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平均为22.44%,其中京2416为18.91%,较郑58和PH6WC低6.34个百分点和3.18个百分点;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平均为0.65%/d,其中京2416最高,较郑58和PH6WC高78.26%和17.14%;不同杂种优势间表现为X群>Iodent群和Reid群>黄改群>旅大红骨群>改良Ried群>P群。(4)对参试玉米骨干自交系的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京2416、京B547、京MC01、京72464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均较高。(5)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自交系产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干物质转运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与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X群自交系的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均高于其他杂种优势群;黄改群骨干自交系京2416熟期最早,且灌浆和脱水速率均为最高,对培育早熟宜粒收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群 玉米自交系 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综合判定法的油田加热炉能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成庆林 王璐 +3 位作者 王荣欢 孙巍 孟岚 田春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2年第5期53-63,共11页
油田加热炉是油气集输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能效水平对油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加热炉能效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确定油田加热炉能... 油田加热炉是油气集输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能效水平对油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加热炉能效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确定油田加热炉能效关键影响因素的综合判定方法,进而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以某现场油田加热炉测试数据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判定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得到关键影响因素有过量空气系数、环表温差、排烟温度和负荷率,且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因素序列为:负荷率>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环表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加热炉 能效 综合判定法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玉米矮秆基因与矮秆育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天依 王荣焕 +7 位作者 王夏青 张如养 徐瑞斌 焦炎炎 孙轩 王继东 宋伟 赵久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株高是影响玉米株型和种植密度的重要农艺性状,培育耐密植的矮秆/半矮秆新品种可为增产做贡献。但目前多数矮秆突变体单株产量损失较大,难以在育种中应用。因此,探究玉米株高的调控机制、挖掘株高基因的优良等位变异,从而改善玉米株型... 株高是影响玉米株型和种植密度的重要农艺性状,培育耐密植的矮秆/半矮秆新品种可为增产做贡献。但目前多数矮秆突变体单株产量损失较大,难以在育种中应用。因此,探究玉米株高的调控机制、挖掘株高基因的优良等位变异,从而改善玉米株型结构、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增强群体对水肥的耐性,对提高玉米产量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挖掘到的株高数量性状位点,阐述了株高相关基因主要受植物激素、微管结合蛋白以及成花因子调节;概述了Brachytic2(Br2)基因在玉米矮秆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最后展望了矮秆有利等位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现代生物技术在矮秆种质资源创制中的重要价值。本文将为玉米株高的遗传机制解析以及矮秆玉米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秆 分子机制 育种
下载PDF
MC812和郑单958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7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刘月娥 刘秀芝 陈传永 邢锦丰 王元东 刘春阁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2,99,共7页
以MC812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百粒干物重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MC812平均百粒干物重较郑单958高2.64 g。与郑单958相比,MC812子粒达到最大灌浆速... 以MC812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百粒干物重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MC812平均百粒干物重较郑单958高2.64 g。与郑单958相比,MC812子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平均提前4.40 d,灌浆起始势(R0)高0.25,活跃灌浆期(P)长1.33 d。MC812灌浆渐增期的平均灌浆速率显著高于郑单958,灌浆缓增期则与郑单958相当。MC812生理成熟时子粒含水量略低于郑单958,但差异不显著。收获时的子粒含水量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收获时的子粒含水量则较郑单958低5个百分点。生理成熟后的脱水速率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分别较郑单958高0.15%/d。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产量较郑单958高6.67%、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较郑单958高8.56%和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MC812 郑单958 子粒灌浆特性 脱水特性
原文传递
计转站系统能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彬 张学强 +3 位作者 黎志敏 张菁 王荣欢 孙巍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1年第24期106-116,共11页
计转站系统作为油气集输系统的重要环节,其能耗巨大且结构复杂,科学完整的评价计转站系统整体能效水平十分关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思想,以计转站耗热和耗电为基础,确定计转站系统的影响因素,将计转站系统划分为计转站热能系统、计转... 计转站系统作为油气集输系统的重要环节,其能耗巨大且结构复杂,科学完整的评价计转站系统整体能效水平十分关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思想,以计转站耗热和耗电为基础,确定计转站系统的影响因素,将计转站系统划分为计转站热能系统、计转站电能系统以及计转站所辖集油井口系统,建立计转站系统能效指标评价体系,分析计转站系统的能效系数在全年12个月下的变化规律,识别计转站系统中用能薄弱环节,给出改进建议,为油田计转站系统节能降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转站系统 层次分析法 能效系数 薄弱环节 节能降耗
原文传递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瑶 王荣焕 +4 位作者 冯铃洋 张璐 赵琦 王家乐 赵久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3,共11页
杂草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防除杂草是农作物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是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抑制ACCase活性,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从... 杂草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防除杂草是农作物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是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抑制ACCase活性,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从而灭杀杂草。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抗性杂草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尤为明显,创制和选育抗除草剂的优异新种质及新品种是预防田间杂草的有效策略,并对单双子叶作物复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然突变、化学诱变、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已在多种作物和杂草中发掘了有效变异位点,并进行了育种应用。本文针对抗ACCase抑制剂类作物种质的开发和利用,详述了ACCase的性质和作用机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分类和抗性分子机制,以及目前已发现的有效变异位点等,进而提出创制高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优异新种质的高效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 复合种植 种质创制
下载PDF
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的选育及应用
18
作者 冯健英 王荣焕 +5 位作者 许洛 王绍新 李中建 王宝宝 郑书海 陈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H1710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抗、广适、高配合力优良骨干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以黄改系Z1(来源于昌7-2×Lx9801×5237小群体)为基础,同含有热带种质的T12(来源于掖478×178二环系)杂交后回交,再经多代自交选育... H1710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抗、广适、高配合力优良骨干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以黄改系Z1(来源于昌7-2×Lx9801×5237小群体)为基础,同含有热带种质的T12(来源于掖478×178二环系)杂交后回交,再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经田间表型精准鉴定评价及56K SNP芯片分析,结果表明,H1710具有遗传基础丰富、熟期中晚、高抗倒伏、花期耐高温、高抗茎腐、叶色浓绿、花粉量充足及高配合力等优点。确立以“X系×H1710”为主的杂交组配模式,利用该骨干自交系育成和通过审定玉米杂交种8个。该自交系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已在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和河北省玉米种业创新团队中共享并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骨干自交系 H1710 品种选育
原文传递
京农科828京津冀夏播玉米区机收子粒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天放 徐田军 +8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刘月娥 蔡万涛 张勇 刘秀芝 陈传永 王元东 刘春阁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141,共5页
以玉米新品种京农科828(国审玉20190009)为研究材料,在京津冀地区22个百亩方开展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为该品种示范推广和子粒机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京农科828在京津冀区6月1~20日夏播,9月21日至10月12日正常成熟,出苗-成熟平均... 以玉米新品种京农科828(国审玉20190009)为研究材料,在京津冀地区22个百亩方开展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为该品种示范推广和子粒机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京农科828在京津冀区6月1~20日夏播,9月21日至10月12日正常成熟,出苗-成熟平均为107 d。生理成熟后9~15 d机械粒收,平均子粒含水率为25.5%;子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分别平均为4.3%、2.0%和3.5%。各试点机收子粒产量均达10000 kg/hm^2以上,平均为10559.8 kg/hm^2,最高为11373.0 kg/hm^2。相关分析表明,机收子粒产量与落粒率极显著负相关(r=-0.61^**,n=22),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和落粒率极显著正相关(r=0.80^**和r=0.57^**,n=22)、与杂质率显著正相关(r=0.45*,n=22),子粒含水率和落粒率是影响京农科828机械粒收质量和机收产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京农科828 京津冀地区 机收子粒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玉米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月娥 徐田军 +7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薛绪掌 吕天放 陈传永 王元东 刘秀芝 张译天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14,共6页
以我国玉米生产主导品种京科968和郑单958(对照)为供试材料,采用称重式蒸渗仪系统研究其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低于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高于郑单958。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为347.81 mm,较郑单958低7... 以我国玉米生产主导品种京科968和郑单958(对照)为供试材料,采用称重式蒸渗仪系统研究其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低于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高于郑单958。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为347.81 mm,较郑单958低78.98 mm;水分利用效率为3.16 kg/m^3,显著高于郑单958;京科968各生育阶段的平均日耗水量不同,分别为2.04、3.54、3.34、3.35 mm/d,分别比郑单958低1.62、1.43、0.55、1.10 mm/d。影响玉米各生育阶段日耗水量的气象因素不同,影响出苗至吐丝和播种至收获阶段日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为空气温度、光辐射和平均风速,影响吐丝至收获阶段日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空气温度和光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称重式蒸渗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