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康养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田红灯 申文辉 +1 位作者 谭一波 甘国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74,共12页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不仅是旅游业、健康业急需研究的领域,更是林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探讨了该区域发展森林康养所具有的优势...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不仅是旅游业、健康业急需研究的领域,更是林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探讨了该区域发展森林康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展开定量分析,进而提出发展森林康养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资源优势(权重0.2868)大于劣势(权重0.2256),发展机遇(权重0.2752)高于威胁(权重0.2124),适宜发展森林康养产业;(2)发展森林康养的核心优势指标是气候环境宜人,总权重为0.0766;最大劣势指标是康养设施缺乏,总权重为0.0618;最好机遇指标是国家政策支持,总权重为0.0767;最大威胁指标是生态保护艰巨,总权重为0.0557。基于上述结果,创新性地将森林康养发展路径划分为"资源型""设施型""政策型"和"保护型"四个维度。在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充分挖掘森林康养资源并优化其布局;不断完善森林康养配套设施,打造森林康养产品体系;贯彻落实森林康养保障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平衡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升行业竞争力等政策启示。发展森林康养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并加强宣传森林康养的森林生态功能和巨大价值,以增强公众对森林康养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SWOT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森林康养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冠幅与生长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红灯 申文辉 +4 位作者 谭一波 郑威 何琴飞 朱慧 甘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1,共9页
【目的】研究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期冠幅因子及林分生长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为建立更好的冠幅预测模型及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达到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的目的。【方法】以广西贝江河林场3个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布设9个20 m... 【目的】研究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期冠幅因子及林分生长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为建立更好的冠幅预测模型及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达到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的目的。【方法】以广西贝江河林场3个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布设9个20 m×20 m标准样地并展开全面调查,利用相关分析法及通径分析法探讨林分生长因子(胸径、树高)对冠幅因子(冠幅、冠长率、冠形率)的影响。【结果】1)各林龄林分胸径和树高均随林龄增大而增加,且平均胸径和树高间差异显著(P<0.05)。2)各林龄林分冠幅及冠长具有显著差异(P<0.05),冠幅介于1.0~14.0 m之间,冠幅增长主要集中于中龄林和近熟林。3)冠长率介于0.06~0.89之间,总平均冠长率为0.61,均值在中龄林时达到最大(0.70),成熟林最小(0.46)。4)树高对冠幅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随着林龄增长逐渐减弱,胸径只在成熟林阶段对冠幅有正向作用。5)胸径与冠长率之间一直为负相关关系,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树高对冠长率的影响随林龄增长由正向转为负向。6)胸径对冠形率的影响作用随林龄增长由正向转为负向,树高对冠形率具有正向作用且随林龄增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由于杉木在不同发育期自身生长权衡机制,冠幅及冠形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主导因子并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发育期灵活选取生长指标估测冠幅比通过单一指标估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胸径 树高 冠幅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和草本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佳哲 谭长强 +5 位作者 申文辉 郑威 彭玉华 何峰 谭一波 何琴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104-110,共7页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不同林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不同林龄杉木林下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以及对其生态效益提供理论技术支撑,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不同林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不同林龄杉木林下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以及对其生态效益提供理论技术支撑,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龄(3、7、13、17 a)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共40科53属60种,3 a林物种总数最多,17 a林最少,两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随林龄增加产生明显波动。杉木人工林下灌木层中粗叶榕Ficus hirta、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在各林龄中均有分布且占较大优势,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在17 a林下占绝对优势;林下草本层中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和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在各林龄均有分布,3 a林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为主,17 a林以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占绝对优势。灌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3 a和7 a林均大于草本。灌木与草本的Pio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杉木林林龄增加,林下物种群落的共同物种和群落相似系数逐渐下降,17 a林下群落与其他林龄群落相似度低已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物 物种多样性 林龄
下载PDF
石漠化区银合欢林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威 何琴飞 +3 位作者 彭玉华 申文辉 谭一波 何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9,共7页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8年生银合欢退耕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银合欢的光饱和型、光抑制型、未饱和型和弱光型4种光响应曲线,同时比较不同模型计算所得光饱和时的最大净...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8年生银合欢退耕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银合欢的光饱和型、光抑制型、未饱和型和弱光型4种光响应曲线,同时比较不同模型计算所得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估计精度。结果表明: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各类光响应曲线类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判定系数为0.991 8~0.999 8,且仅其可以描述光抑制现象。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对Pmax估计精度较高,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Rd和LCP预测效果最佳。综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和光合生理参数预测效果来看,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作为石漠化区银合欢退耕林的最优光响应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银合欢 光响应曲线 模型 拟合效果
下载PDF
两种石漠化区退耕林型的土壤呼吸及模型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威 何峰 +1 位作者 谭一波 申文辉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138-143,共6页
为了解石漠化区退耕还林林分的土壤呼吸动态及特征,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桂西石漠化区银合欢、柚木退耕林的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特征,银合欢和柚木林土壤呼吸年... 为了解石漠化区退耕还林林分的土壤呼吸动态及特征,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桂西石漠化区银合欢、柚木退耕林的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特征,银合欢和柚木林土壤呼吸年均值分别为(2.94±0.42)和(2.85±0.46)μmol CO_2m^(-2)·s^(-1),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主要由土壤温度决定。基于日最低气温的单因子指数模型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拥有良好拟合效果,利用该模型计算得银合欢林和柚木林的土壤呼吸年CO_2通量分别为42.31和39.44 t·hm^(-2)·a^(-1),与同气候带森林土壤呼吸通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 退耕还林 土壤呼吸 银合欢 柚木
下载PDF
蝴蝶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小陆 梅宏 +2 位作者 谭毅波 龚瑞 王兵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5-2092,共8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将蝴蝶优化算法与栅格法相结合,并对两种方法结合后的算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引入了禁忌表和回溯法,解决了算法在路径寻优中无后续扩展节点的问题;结合三次B样条曲线将路径规划... 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将蝴蝶优化算法与栅格法相结合,并对两种方法结合后的算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引入了禁忌表和回溯法,解决了算法在路径寻优中无后续扩展节点的问题;结合三次B样条曲线将路径规划中的最优节点作为控制点进行平滑输出,使移动机器人实际运动路径更加平滑。通过仿真实验,将改进算法与蚁群算法、遗传算法进行比较,证实了改进算法能够有效解决路径规划问题。将改进算法应用到实际的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上,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蝴蝶优化算法 栅格法 三次B样条曲线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蒋行健 欧芷阳 +5 位作者 谭长强 何琴飞 郑威 谭一波 何峰 沈浩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30-437,共8页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下猫儿山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设置4种不同施氮处理[0(CK)、50(Ⅱ)、100(Ⅲ)和150(Ⅳ)g·m^(-2)·a^(-1)],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 为了解大气氮沉降下猫儿山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设置4种不同施氮处理[0(CK)、50(Ⅱ)、100(Ⅲ)和150(Ⅳ)g·m^(-2)·a^(-1)],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Ⅲ的特有土壤细菌OTU数量最多。随施氮量增加,辛普森指数降低,处理Ⅱ的辛普森指数最高;随施氮量增加,香农和Chao 1指数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Ⅲ的香农和Chao 1指数均最高。土壤细菌群落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NMDS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施氮处理未造成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分离。LDA分析表明,处理Ⅲ的差异性物种数量最多,绿弯菌门可作为氮添加后的指示性物种。100 g·m^(-2)·a^(-1)施氮量最有利于土壤细菌生长,150 g·m^(-2)·a^(-1)施氮量对土壤细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猫儿山
下载PDF
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8
作者 马小陆 李成成 +1 位作者 谭毅波 梅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6-1796,共11页
针对传统人工鱼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搜索效率比较低且路径冗余点比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搜索策略的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通过正反两个方向交替检索路径的方式来进行全局路径规划,提高了算法在路径规划时的效率以... 针对传统人工鱼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搜索效率比较低且路径冗余点比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搜索策略的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通过正反两个方向交替检索路径的方式来进行全局路径规划,提高了算法在路径规划时的效率以及收敛速度。另外对于规划出的路径冗余节点以及不必要拐点较多的问题,通过对规划好的路径集引入路径平滑处理策略进行路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与传统人工鱼群算法相比在收敛速度以及路径搜寻效率上均有较大的提高。最终将改进算法应用到实际的移动机器人中,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人工鱼群算法 平滑处理策略
下载PDF
猫儿山主峰常见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与关联 被引量:4
9
作者 欧芷阳 庞世龙 +4 位作者 何峰 谭一波 申文辉 郑威 陈始贵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57-562,共6页
以猫儿山主峰6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叶含水率(LWC)、叶体积(LV)、叶组织密度(LTD)、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和比叶重(SLW)7个叶功能性状,阐明各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关系,揭示物种共存机制。结果表明,7个叶功... 以猫儿山主峰6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叶含水率(LWC)、叶体积(LV)、叶组织密度(LTD)、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和比叶重(SLW)7个叶功能性状,阐明各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关系,揭示物种共存机制。结果表明,7个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种间变异普遍大于种内变异,种间以LV的变异最大,LWC的变异最小;种内及种间水平上,LWC和LDMC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均为较稳定的性状;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SLA与LDMC在种内及种间水平上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与LT和SLW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植物通过不同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和协变来适应特殊微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功能性状 种内变异 种间变异 适应策略
下载PDF
猫儿山不同海拔森林群落草本植物高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一波 付孜 +3 位作者 田红灯 宋贤冲 何峰 叶建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4期472-478,共7页
高度是草本植物生长状况与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基于猫儿山不同海拔森林群落草本植物调查数据,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和平均高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研究草本植物高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低海拔(1100 m)常绿阔叶... 高度是草本植物生长状况与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基于猫儿山不同海拔森林群落草本植物调查数据,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和平均高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研究草本植物高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低海拔(1100 m)常绿阔叶林草本层优势植物有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等,来自乌毛蕨科、里白科等;中海拔(1500 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草本层植物主要有宽叶薹草(Carex siderosticta)、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狗脊等,来自莎草科、瘤足蕨科、乌毛蕨科等;高海拔(1900 m)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草本层植物主要有匙叶草(Latouchea fokiensis)、间型沿阶草(Ophiopogon intermedius)等,来自龙胆科、百合科等。随海拔升高,森林群落草本植物高度不断降低。草本植物高度在常绿阔叶林(1100 m)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500 m)之间差异不显著,两者与常绿针阔叶混交林(1900 m)差异显著。不同海拔森林群落草本植物高度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空气温度对草本高度有较高的解释率(Radj2=0.748)。综上,空气温度是影响不同海拔梯度森林群落草本植物高度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地形 土壤 上层林分结构 多元逐步回归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优势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关联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11
作者 欧芷阳 郑威 +4 位作者 庞世龙 何峰 申文辉 谭一波 陈始贵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为揭示植物对海拔差异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梯度上的5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落优势树种的叶含水率(LWC)、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体积(LV)、叶厚度(LT)、叶组织密度(LTD)以及比叶重(SLW)等... 为揭示植物对海拔差异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梯度上的5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落优势树种的叶含水率(LWC)、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体积(LV)、叶厚度(LT)、叶组织密度(LTD)以及比叶重(SLW)等7个功能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标准化主轴法分析了猫儿山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及性状组合关系。结果显示7个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SLA>LV>SLW>LTD>LT>LDMC>LWC。叶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如SLA随海拔升高先升后降、LV则呈下降趋势。性状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组合关系,如SLA与LDMC、LT、LTD及SLW间呈极显著负相关,LDMC与LTD及SLW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多数性状组合间的相关关系只在部分海拔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植物叶功能性状对海拔梯度引起的环境差异产生响应,叶功能性状组合的协同变异或权衡在海拔梯度上存在非同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适应对策 叶功能性状 猫儿山
下载PDF
轮式移动机器人预定时间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
12
作者 马小陆 谭毅波 +2 位作者 梅宏 张睿 吴明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0,共13页
研究了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领导跟随一致性问题,提出了预定时间一致性控制算法。首先,在有向图下,为每个跟随者提出一个分布式观测器,使其在预定时间内估计领导者状态。其次,基于观测器和构造的双幂次趋近律、非线性流形,设计了一种新的控... 研究了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领导跟随一致性问题,提出了预定时间一致性控制算法。首先,在有向图下,为每个跟随者提出一个分布式观测器,使其在预定时间内估计领导者状态。其次,基于观测器和构造的双幂次趋近律、非线性流形,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器,使得估计的领导者状态在预定时间内被跟踪。再次,引用了一个切换协议和一个线性流形,以确保在不引起奇异性问题的情况下,控制器在任何初始条件下均能实现预定时间的领导跟随一致性。然后,通过代数图论和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系统的预定时间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相较于有限时间控制器,所提控制器收敛时间不依赖于初始状态,且收敛效果更好;相较于固定时间控制器,本文控制器收敛时间设定简单,可直接通过单一参数预先设定系统收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移动机器人 领导跟随一致性 预定时间控制 一致性控制 有向图
原文传递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红灯 甘国娟 +4 位作者 申文辉 谭一波 朱慧 唐忠香 叶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5期52-57,共6页
研究旨在剖析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发展现状,掌握其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以推动森林康养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及实地调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森林康养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得... 研究旨在剖析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发展现状,掌握其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以推动森林康养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及实地调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森林康养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康养潜力,包括区位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环境条件宜人、森林资源存储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独特、康养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其资源特色探索建立低山-竹林、高山-森林、森林-氧吧、森林-花卉、森林-河流、森林-湿地6个康养模式,森林康养产品包括特色食品、民族医药产品、体育产品、文化产品、康养科普教育等。提出未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以生物多样性及民族文化特色为主导发展森林康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森林康养 康养资源 康养模式 康养产品
下载PDF
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苏雅 段敏 +5 位作者 朱瀚卿 陈宇 谭一波 马姜明 田红灯 申文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5-803,共9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华江乡内广泛分布的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作为外源碳,设置对照(CK)、低添加量生物质炭(1%BC)、高添加量生物质炭(2%BC)、低添加量凋落物(1%L)、高添加量凋落物(2%L)5个处理,进行为期两个...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华江乡内广泛分布的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作为外源碳,设置对照(CK)、低添加量生物质炭(1%BC)、高添加量生物质炭(2%BC)、低添加量凋落物(1%L)、高添加量凋落物(2%L)5个处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竹生物质炭添加显著降低了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P<0.05),且高添加量(2%BC和2%L)的降低或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且凋落物添加的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且高添加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竹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氮(DN)含量,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DOC和DN含量;不同外源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含量(MBN)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NH_(4)^(+)-N、NO_(3)^(-)-N、DOC和DN是影响竹林土壤酶活性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生物质炭 竹凋落物 土壤营养元素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猫儿山交让木叶性状海拔变异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一波 张统 +2 位作者 蒋行健 申文辉 叶建平 《应用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23-3231,共9页
分析相近树龄单一树种叶性状、叶性状网络的海拔变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准确反映环境因子对叶片的作用规律。本研究对猫儿山海拔梯度上中龄林交让木叶片气孔性状、结构性状、化学性状和叶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 分析相近树龄单一树种叶性状、叶性状网络的海拔变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准确反映环境因子对叶片的作用规律。本研究对猫儿山海拔梯度上中龄林交让木叶片气孔性状、结构性状、化学性状和叶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1100、1500和1900 m)叶性状和叶性状网络的变异格局、生活策略以及影响叶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交让木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片C∶N、叶片C∶P、叶脉密度和叶脉直径在不同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年均温和总辐射分别解释叶性状42.1%和16.2%的变异,是驱动交让木叶性状海拔变异的关键环境因子。年均温对叶面积影响最大(R^(2)=0.73),总辐射对叶厚影响最大(R^(2)=0.72),均为显著正相关。1100 m低海拔交让木叶氮含量、叶磷含量较低,叶性状网络整体和内部均表现松散,采取资源保守型策略;1500 m中海拔交让木叶氮含量、叶磷含量较高,叶性状网络整体连接紧密局部松散,通过增强叶性状间的依赖性,显著提高磷利用效率,来应对落叶林分的竞争,采取资源获取型策略;1900 m高海拔交让木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较大,叶面积较小,叶性状网络局部连接紧密而整体松散,体现了资源保守型策略。叶片C∶P-叶磷含量权衡关系与磷利用效率密切相关,其变化是辨识不同海拔交让木生活策略的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变异格局 海拔 生活策略 环境因子 叶性状网络
原文传递
广西猫儿山水青冈天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贤冲 田红灯 +3 位作者 谭一波 叶建平 王会利 曹继钊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66-370,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均表现为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全分解层。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青冈天然林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春阳 程丽华 +4 位作者 糜新宇 谭一波 徐庆玲 冯建强 胡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8,共8页
【目的】猫儿山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被空间变异性较大,准确估算该地区森林植被碳密度,探明其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猫儿山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系统抽样布点,布设森林植被临... 【目的】猫儿山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被空间变异性较大,准确估算该地区森林植被碳密度,探明其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猫儿山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系统抽样布点,布设森林植被临时样地328个,利用地统计学、Moran’s I、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克里格空间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猫儿山森林植被的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1)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平均值为46.82 t/hm^(2),森林植被碳密度数据服从正态分布;2)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全局Moran’s I值为0.366,森林植被碳密度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P<0.01),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分布;3)通过样本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选取球状模型(Spherical)、指数模型(Exponential)、高斯模型(Gaussian)、圆形模型(Circular)理论模型对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进行了拟合,指数模型的平均标准差最接近于0,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最接近于1,表明指数模型为最优模型。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指数模型的块基比(块金值与基台值)为52.78%,表明森林植被碳密度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受随机性和结构性的综合影响。【结论】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与其地形、地貌趋于一致,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森林植被碳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碳密度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猫儿山
下载PDF
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横向涡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亮 谭义波 葛晨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5,共11页
阶梯形丁坝是常见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基于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水槽试验,研究了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横向涡密度、面积、形状参数、旋转强度的沿程及沿槽宽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涡密度沿水深方向的分布在坝顶及槽底附近均... 阶梯形丁坝是常见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基于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水槽试验,研究了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横向涡密度、面积、形状参数、旋转强度的沿程及沿槽宽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涡密度沿水深方向的分布在坝顶及槽底附近均出现波动峰值,沿流向距丁坝越远,涡密度波动越小;(2)丁坝附近同一位置的顺向涡总面积大于逆向涡,垂线上涡面积峰值出现在丁坝顶部并随距水槽中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3)丁坝附近横向涡多呈椭圆形,丁坝区槽底处的逆向涡和水面处的顺向涡均呈扁平状;(4)丁坝附近同一位置的逆向涡旋转强度远大于顺向涡,丁坝上游至丁坝段,横向涡旋转强度沿程呈骤减趋势,丁坝段至下游,横向涡旋转强度沿程逐渐趋稳。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阶梯形丁坝的局部冲刷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形丁坝 明槽紊流 横向涡 统计特征
下载PDF
猫儿山水青冈林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雪萍 蒙芳 +8 位作者 谭一波 田红灯 欧芷阳 何琴飞 郑威 何峰 庞世龙 彭玉华 叶建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40-246,共7页
开展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林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保护区水土保持措施制定和独特单一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水青冈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广... 开展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林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保护区水土保持措施制定和独特单一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水青冈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广西生态服务评估方案相关方法,结合2016年全国及广西社会公共数据,评估了猫儿山110.20hm^2水青冈林2016年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林分单位面积年平均固土价值为1076.59元/(hm^2·a),年平均保肥价值为2986.25元/(hm^2·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为4062.84元/(hm^2·a)。林分年固土价值为118614.32元/a,年保肥价值329084.50元/a(其中年保持氮量价值、保持磷量价值、保持钾量价值和保持有机质价值分别为4814.53、1393.48、95347.99、227528.49元/a),林分土壤保持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47698.81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冈林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 土壤固土服务价值 土壤保肥服务价值
下载PDF
桂中红锥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威 谭一波 +1 位作者 何琴飞 何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9,共6页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4种降雨处理(0 mm,5 mm,10 mm、15 mm)下红锥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干燥土壤条件下,降雨会在短期内显著激发土壤呼吸,激发作用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大,试验...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4种降雨处理(0 mm,5 mm,10 mm、15 mm)下红锥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干燥土壤条件下,降雨会在短期内显著激发土壤呼吸,激发作用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大,试验期降雨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对照的1.29~1.82倍。在湿润土壤条件下,降雨处理对土壤呼吸呈现先抑制后激发的响应,但整个试验期内降雨处理和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降雨后的天气状况会明显影响土壤呼吸对降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土壤湿度 红锥人工林 土壤呼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