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
作者 石永强 赵向阳 +5 位作者 王小平 陈跃 王辉 吴新国 荆扬 宋用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380-2383,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的Hp阳性CAG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的Hp阳性CAG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42 g,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Hp根除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与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Hp阳性CAG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焦虑 抑郁 幽门螺杆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下载PDF
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沛 冯自力 +3 位作者 师勇强 赵丽红 胡小平 朱荷琴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为明确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圆盘滤膜法和平板对扣培养法测定菌株CEF-373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效,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及防御基... 为明确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圆盘滤膜法和平板对扣培养法测定菌株CEF-373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效,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及防御基因表达情况来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菌株CEF-373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37.75%和100.00%。用1×107CFU/mL的菌株CEF-373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后,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可达71.12%,用质量比为3%的菌株CEF-373固体菌剂拌土栽培后,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可达62.74%,防治作用显著。菌株CEF-373的发酵液滴灌和微生物肥料处理40 d后,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达到最大,分别为36.23%和27.71%,而在后期有所降低。菌株CEF-373可以诱导棉花叶片中细胞活性氧的爆发;且菌株CEF-373成功激活了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的表达,对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具有抵御作用。表明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通过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以及诱导寄主系统抗病性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内生真菌 大丽轮枝菌 生物防治 诱导抗性
原文传递
棉花秸秆饲料化前景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方正 师勇强 +8 位作者 王文魁 马小艳 张杰 郭志刚 宋日雨 李迅 董栋 王岩 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37-41,共5页
目前,我国新疆地区棉花收获后棉秆多直接粉碎还田,然而,由于新疆地区土壤干旱,直接还田的棉秆很难降解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同时,因棉秆常携带枯黄萎病病原菌,直接还田易导致次年棉田病害加重。可见,棉花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新疆棉... 目前,我国新疆地区棉花收获后棉秆多直接粉碎还田,然而,由于新疆地区土壤干旱,直接还田的棉秆很难降解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同时,因棉秆常携带枯黄萎病病原菌,直接还田易导致次年棉田病害加重。可见,棉花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新疆棉田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棉花秸秆营养丰富,具备制成反刍动物优质饲料的潜力;但棉秆的木质化程度相对较高,且存在对动物有毒害作用的游离棉酚,因而阻碍了其饲料化发展进程。归纳和分析了国内现有的膨化处理、氨化处理、硫酸亚铁处理和微贮处理等棉秆饲料化处理方法,并提出了组合处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秸秆利用 动物饲料 膨化 氧化 硫酸亚铁 微贮
下载PDF
早期针刺辅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4
作者 史永强 江彬 +2 位作者 史航宇 董新亚 米伟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辅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辅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针刺辅助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肌张力;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儿脑瘫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儿治疗前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及语言行为的发育商(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及语言行为的DQ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儿治疗前MDI、PDI、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MDI、PDI、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儿治疗前肌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辅助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发育,降低脑瘫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 针刺疗法 神经发育 智力 运动
下载PDF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颖 马艺铭 +4 位作者 张溪 彭健 宿超然 史永强 汤家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8-568,共11页
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漏液对地下水具有污染风险,研究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具有实际意义。以阜新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该区域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8-2019年按不同季节... 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漏液对地下水具有污染风险,研究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具有实际意义。以阜新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该区域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8-2019年按不同季节对地下水样品进行了采集,分析地下水中Fe、Mn、Cu、As、Cr、NH_(3)-N、F、NO_(2)-N和NO_(3)-N的含量,应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RBC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中各因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除枯水期存在个别采样点完全达标外,其他季节各采样点均存在检测因子超标的情况(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在枯水期,2和5号采样点达到Ⅳ类水质标准,1号采样点为Ⅴ类水质标准,在平水期和丰水期时所有采样点均达到了Ⅳ或Ⅴ类水质,研究区域水质较差。两种评价模型下,该区域地下水中总致癌风险(Cr、As)在不同时期、不同采样点均超过了最大可接受的风险水平10^(-6),最大值分别为4.96×10^(-4)和5.77×10^(-4),可能会对当地居民构成致癌风险。地下水中总非致癌危害商(Fe、Mn、Cu、NH_(3)-N、F、NO_(2)-N、NO3-N)同样超过了最大可接受的程度,最大值分别为7.13和6.37,可能造成非致癌风险。US EPA和RBCA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变化趋势相同,总致癌风险在枯水期时达到最大,总非致癌危害在丰水期时有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垃圾填埋场 风险评价 评价模型
下载PDF
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晓敏 时永强 +4 位作者 白桂荣 张丽 周海燕 邹晓燕 李仁达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口服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有针组25例和无针组25例,观察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等。结果有针组治疗... 目的探讨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口服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有针组25例和无针组25例,观察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等。结果有针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无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显著下降,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 <0. 05),与有针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无针注射器注射甘精胰岛素在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每日胰岛素减量约30%,采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甘精胰岛素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注射器 甘精胰岛素 血糖 胰岛素用量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控糖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时永强 丁燕 丁丽萍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3883-3886,3891,共5页
目的探讨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控糖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无针组和有针组,每组50例。有针组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无针组采... 目的探讨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控糖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无针组和有针组,每组50例。有针组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无针组采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用量、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血糖标准差(SD)、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针组治疗后FPG、2hPG、胰岛素用量、HbA1c均明显低于有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NS、CP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MAGE、MODD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有针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针注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无针注射
下载PDF
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易 史永强 +3 位作者 郭蕾 薛伟 布如飞 倪新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0-712,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查询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产妇住院记录,纳入入院待产的足月单胎产妇.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产妇分为非分娩镇痛组(NLA组)和分娩镇痛组(LA组).分别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产妇结局...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查询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产妇住院记录,纳入入院待产的足月单胎产妇.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产妇分为非分娩镇痛组(NLA组)和分娩镇痛组(LA组).分别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产妇结局指标包括:分娩方式、并发症、产时及产后24 h出血量、第2产程时间及延长情况、会阴侧切情况及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结局指标包括:出生后1、5和10 min时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7分情况,新生儿转科情况及原因.结果共纳入产妇839例,其中NLA组551例,LA组288例.与NLA组比较,LA组第2产程时间延长(P<0.01),余产妇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延长第2产程,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分娩疼痛 产妇 婴儿 新生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永强 李雨菲 车录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9期66-68,72,共4页
针对岩土工程边坡失稳现象中岩土内部位移变化监测需求,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该测斜仪系统由一个基于STM32控制模块和8个由三轴的加速度计单元模块构成。各单元模块空间位置改变,各加速度计的输出... 针对岩土工程边坡失稳现象中岩土内部位移变化监测需求,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该测斜仪系统由一个基于STM32控制模块和8个由三轴的加速度计单元模块构成。各单元模块空间位置改变,各加速度计的输出经模数转换后通过串口传输到PC端,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与基于欧拉角的姿态解析算法,实现测斜仪倾斜变化以二维图形方式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式测斜仪 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 卡尔曼滤波 姿态解析
下载PDF
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永强 郭铭杰 张智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26-2732,共7页
背景门诊服务是老年人可利用的重要医疗卫生资源,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的门诊服务需求将会更加突出,合理配置门诊服务资源,满足老年群体需求成为提升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目的探析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的因素... 背景门诊服务是老年人可利用的重要医疗卫生资源,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的门诊服务需求将会更加突出,合理配置门诊服务资源,满足老年群体需求成为提升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目的探析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2021年,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选取≥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的门诊服务利用次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倾向性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能力资源因素包括医保参与、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机构平均距离,需要因素包括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通过零膨胀负二项(ZINB)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的因素。结果9551例老年人中,8038例(84.16%)过去1个月没有利用过门诊服务,749例(7.84%)曾利用1次门诊服务,367例(3.84%)曾利用2次门诊服务,397例(4.16%)曾利用≥3次门诊服务。不同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医保参与情况、家庭人均收入、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的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INB模型拟合结果的Logit回归部分结果表明,年龄大、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参与医保、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差是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概率的促进因素(P<0.05);ZINB模型拟合结果的负二项回归部分表明,70~74岁高龄会减少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而医疗机构平均距离为>1~10 km,健康状况自评为好、不好、很不好是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的促进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未能充分利用门诊服务,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会受到倾向性特征、能力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门诊医疗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师勇强 冯鸿杰 +4 位作者 魏锋 赵丽红 李艳 冯自力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0年第4期23-24,30,共3页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种子处理 棉花苗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伟 王俊 +4 位作者 左涛 牛明香 栾青杉 时永强 孙坚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1,共10页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4个航次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72种,其中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122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64种,棘皮动物18种,鱼类9种,其他类13种。调查海域平均丰度为(1 102.56±216.32) ind./m2,多毛类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平均生物量为(28.16±8.45) g/m2,软体动物占据优势。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低值区位于莱州湾西部黄河口邻近海域,高值区位于渤海中部海域。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多毛类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lata)、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紫壳阿文蛤(Alvenius ojianus)等是莱州湾调查海域的优势种。通过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类出现小型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丰度 生物量 大型底栖动物
下载PDF
外源性维生素D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荆扬 石永强 +1 位作者 张家琦 赵向阳 《胃肠病学》 2019年第8期493-496,共4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患者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口服维生素D 3可明显降低IBD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对IB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患者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口服维生素D 3可明显降低IBD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对IB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198例,以195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将IB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检测血清25(OH)D 3、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健康组血清25(OH)D 3水平显著高于IBD组(P<0.05),而UC与CD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BD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炎症性肠病 肠道黏膜屏障 细胞因子类 C 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两级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永强 王佳欣 张智勇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0,58,共7页
基于博弈论的思想,针对现实中的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以再次加工的逆向供应链定价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分散式定价模型以及合作博弈的集中定价模型,通过推导得到一些推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合... 基于博弈论的思想,针对现实中的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以再次加工的逆向供应链定价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分散式定价模型以及合作博弈的集中定价模型,通过推导得到一些推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合作博弈能够给供应链带来更多利润,同时也能让消费者获益。针对合作博弈模型,设计了分配方案来实现合作利润的分配以满足所有供应链成员的要求。最后通过数例计算验证了推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价 逆向物流 STACKELBERG博弈 收益分配
下载PDF
棉秆无土栽培基质化利用前景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日雨 师勇强 +7 位作者 马雄风 张杰 程思贤 王文魁 张炜 王方正 王岩 马小艳 《中国棉花》 2023年第8期30-34,共5页
在介绍国内棉花秸秆基质化利用的研究现状,包括其用途、混配方法以及发酵条件等的基础上,分析了棉秆基质化利用中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新疆棉秆无土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秆利用 无土栽培 栽培基质 无害化处理 棉秆发酵 基质配比
下载PDF
棉花病害全程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晋伟 赵丽红 +4 位作者 师勇强 魏锋 冯鸿杰 朱荷琴 冯自力 《中国棉花》 2020年第5期20-22,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病害 综合防治 棉花黄萎病 棉花苗病 棉花铃病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新国 石永强 +1 位作者 赵向阳 王小平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4期2905-2909,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80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80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治疗(每次0.2 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细胞内脂肪(IHF)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37/40)比70%(28/40)](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FBG、HOMA-IR、HOMA-β、ALT、AST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各指标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FBG、HOMA-IR、ALT、AST下降幅度更大,HOMA-β升高幅度更大。TC、TG、IHF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各指标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更大。结论小檗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IR及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小檗碱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内PD-L1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新分类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大川 史勇强 +5 位作者 闫战涛 高协 彭蕾 彭妍 何雯婷 李青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PD-L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新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1月至8月非小细胞肺癌178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肺癌组织内PD-L1(Dako公司22C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的关系。结果PD-L1判... 目的探讨PD-L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新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1月至8月非小细胞肺癌178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肺癌组织内PD-L1(Dako公司22C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的关系。结果PD-L1判读标准使用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比率(TPS),PD-L1高表达组(TPS≥50%)24例、低表达组(TPS<50%)154例。χ^2检验结果显示PD-L1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0.008)、患者性别(P=0.002)、淋巴结转移(P=0.042)、TNM分期(P=0.008)、腺泡样结构(P=0.004)和实体样结构(P<0.01)具有显著相关。参与构成PD-L1表达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为实体样结构(B=24.03,95%CI:14.82~33.24,P<0.01)和TNM分期(B=17.67,95%CI:7.52~27.82,P=0.001)。结论PD-L1表达与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性别、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肺腺癌腺泡样结构和实体样结构显著相关。肺腺癌实体样结构和TNM分期与PD-L1高表达显著相关,并且实体样结构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肺腺癌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肺癌组织 腺泡
原文传递
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自力 董泰丽 +7 位作者 赵丽红 付传翠 李云卿 师勇强 冯鸿杰 魏锋 张东明 朱荷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5-385,共11页
【目的】明确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悬滴法等测定了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利用盆栽试验评价了叶面喷施、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 【目的】明确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悬滴法等测定了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利用盆栽试验评价了叶面喷施、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活性氧爆发研究其诱导抗病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了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浓缩沼液可以显著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微菌核萌发,其挥发性气体可以导致菌丝畸形、断裂;温室环境下,0.50%(体积分数,下同)的稀释液喷施2次对黄萎病防治效果为64.89%,1.25%的稀释液灌根2次对黄萎病防治效果为78.01%;在重病地,浓缩沼液120 L·hm-2滴灌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最佳。浓缩沼液灌根处理诱导了棉花叶片活性氧爆发,增强了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杜松烯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棉花黄萎病菌在植物体内的存活、扩展。【结论】浓缩沼液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及增强棉花防御酶基因的表达有效防控棉花黄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浓缩沼液 防治效果 防御基因
下载PDF
渤海江豚种群现状初探 被引量:6
20
作者 左涛 孙坚强 +1 位作者 时永强 王俊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1-561,共11页
渤海是黄渤海江豚种群的重要分布区,但是有关该区域江豚种群数量的资料极其匮乏。2015年至2016年,采用截线抽样法在渤海水域开展了6个航次的目视调查,收集了渤海江豚的分布数据,首次评估了区域内的江豚种群数量,为制定有效的渤海江豚种... 渤海是黄渤海江豚种群的重要分布区,但是有关该区域江豚种群数量的资料极其匮乏。2015年至2016年,采用截线抽样法在渤海水域开展了6个航次的目视调查,收集了渤海江豚的分布数据,首次评估了区域内的江豚种群数量,为制定有效的渤海江豚种群生态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在2015年8月,2016年5~7月、9月和11月进行的6个调查航次共计8 972 km的有效航程中,发现江豚87次、136头次。江豚在渤海各海湾和中部水域都可观察到; 14:00~18:00时段、离岸15~35 km范围内较易观察到江豚;黄河口外、秦皇岛东北侧老龙口和莱州外沿岸河口水域,江豚出现频次较多。各季节中,以5月在黄河口外20~40 km范围内发现江豚的频次和数量最多。采用Distance 7. 0软件估算渤海江豚种群数量,其中探测概率分别取值0. 399、0. 85和1时,渤海江豚种群数量估算值分别为7 883头(CV=0. 21)、3 701头(CV=0. 21)和3 124头(CV=0. 21),对应的种群密度分别为1. 441头/km2、0. 066头/km2和0. 056头/km2,均低于已报道的南黄海和日本海江豚种群相应值。受海上天气、调查条件和经验所限,本文估值可能存在偏差,但限于渤海江豚历史资料缺乏的现状,本文的结果对于认识渤海江豚的种群状况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豚 分布 种群密度 渤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