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年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EOF) 小波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鲜食葡萄生长和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磊 王晓玥 +4 位作者 王慧玲 闫爱玲 张国军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405-4420,I0007-I0015,共25页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生产中筛选合适的砧木以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早熟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瑞都香玉’和‘瑞都红玉’嫁接在5种砧木(110R、1103P、SO4、3309M、5BB)上,以自根苗为对照,形成10个砧穗组合。...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生产中筛选合适的砧木以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早熟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瑞都香玉’和‘瑞都红玉’嫁接在5种砧木(110R、1103P、SO4、3309M、5BB)上,以自根苗为对照,形成10个砧穗组合。以成熟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果实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和糖苷结合态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依据NIST11谱库和化合物保留指数进行化合物定性,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化合物的定量和半定量。比较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果实香气含量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香气轮廓分析。【结果】就香气化合物种类而言,各种组合一共检测到56种游离态化合物和33种糖苷结合态化合物。其中,5BB对两个品种的游离态香气化合物种类没有影响,瑞都香玉/3309M中未检测到2-甲基-3-丁烯-2-醇、庚醛和3-甲基丁醛,瑞都红玉/3309M中未检测到1-己醇和β-大马士酮。此外,就香气化合物含量而言,1103P、110R和SO4可显著增加‘瑞都香玉’果实中游离态萜烯化合物总量,而5BB对‘瑞都香玉’各类游离态化合物的浓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5种砧木都可以提高‘瑞都红玉’果实中游离态萜烯化合物总量,但对两个品种果实中糖苷结合态化合物的影响都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明显将两个品种区分开。回归分析表明,1-己醇、香叶酸和里那醇是‘瑞都红玉’各种砧穗组合中共有的特征化合物。从香气轮廓上看,110R、1103P、SO4和3309M对‘瑞都香玉’果实中柑橘香和其他花香的贡献显著高于自根苗,而5BB则对‘瑞都红玉’果实中的花香贡献最大。【结论】为充分发挥香气品质,推荐使用110R、1103P和SO4作为‘瑞都香玉’的砧木,不建议使用5BB作为‘瑞都香玉’的砧木;110R、1103P、SO4、5BB和3309M都适合用作‘瑞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嫁接 香气
下载PDF
2种架式对3个鲜食葡萄品种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晓玥 张国军 +5 位作者 孙磊 赵印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0-1163,共14页
【目的】比较研究2种不同架式对鲜食葡萄多年生大树在栽培性状、果实品质、病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为华北冲积平原埋土区推广适宜的葡萄栽培架式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食葡萄‘瑞都脆霞’‘瑞都无核怡’和‘瑞都香玉’为试材,分别采用T... 【目的】比较研究2种不同架式对鲜食葡萄多年生大树在栽培性状、果实品质、病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为华北冲积平原埋土区推广适宜的葡萄栽培架式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食葡萄‘瑞都脆霞’‘瑞都无核怡’和‘瑞都香玉’为试材,分别采用T型架和V型架栽培,系统分析2种架式对葡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光合作用、树体结构、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多酚化合物含量和栽培用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2种架式的物候期和结果习性差异不显著。T型架葡萄副梢管理次数、摘心次数、结果枝绑缚次数和冬季修剪工时均小于V型架,二者冬季下架埋土和春季出土上架所用工时无显著差异。‘瑞都脆霞’T型架在2017年的净光合速率小于V型架,‘瑞都无核怡’T型架在2016年的净光合速率小于V型架,其他情况均表现为T型架的光合性能更强。2017年3个品种在2种架式下的新梢粗度无显著差异。新梢粗度标准差的结果表明,当葡萄树体的树势由强旺调控至中庸水平后,3个品种在T型架的新梢粗度标准差分别为2.3、2.6和2.3,低于V型架的2.7、2.75和3.0,表现出更强的新梢一致性。3个品种在叶幕高度和叶幕长度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是V型架的叶幕厚度和叶幕体积均大于T型架,其中‘瑞都脆霞’和‘瑞都香玉’达到显著水平;‘瑞都脆霞’和‘瑞都香玉’在V型架下的叶面积指数高于T型,‘瑞都无核怡’结果相反;2种架式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无显著差异。V型架的叶片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T型,白粉病差异不显著。在产量调控至同一水平时,2种架式的穗重、单粒重、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2016年和2017年T型架下葡萄果实的固酸比显著优于V型架。‘瑞都脆霞’和‘瑞都无核怡’在T型架下的总花色苷含量高于V型,其中‘瑞都无核怡’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架式 树势 品质
下载PDF
砧木对葡萄树体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晓玥 张国军 +4 位作者 孙磊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07-2120,共14页
以5种砧木分别嫁接‘瑞都红玉’和‘瑞都香玉’葡萄为试验材料,以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比较不同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特性、品质特性和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为葡萄适宜砧穗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以SO4、5BB和110R... 以5种砧木分别嫁接‘瑞都红玉’和‘瑞都香玉’葡萄为试验材料,以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比较不同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特性、品质特性和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为葡萄适宜砧穗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以SO4、5BB和110R为砧木的接穗品种生长量大于以3309M和1103P为砧木的,但是110R小脚现象严重。(2)以SO4和5BB为砧木提高了‘瑞都香玉’的果实成熟度,5种砧木均显著提高了‘瑞都红玉’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固酸比,提高了‘瑞都红玉’的口感酸甜平衡性。(3)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是促生长类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以110R和SO4为砧木的组合叶片和新梢中激素含量水平较高,以5BB为砧木的组合新梢中含量较高,且其叶片和新梢的ZR/GA3在新梢生长期处于高水平。‘瑞都红玉’/SO4在新梢生长期的ABA含量最低,与其长势强相吻合。以SO4为砧木的组合ABA含量从转色期到果实成熟期不升反降,有利于新梢的二次生长。110R、SO4和5BB组合的ZR/GA3在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高于3309M和1103P组合,ABA/ZR+IAA+GA3低于3309M和1103P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冬葡萄和河岸葡萄的后代SO4和5BB砧木的嫁接亲和力强,其接穗在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促生长类激素水平相对高,嫁接植株生长旺盛,果实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砧穗组合 内源激素 树体生长
原文传递
基于SPEI的山东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气温、降水月值数据,计算了各站点季节尺度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回归、泰森多边形、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 【目的】探究山东省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气温、降水月值数据,计算了各站点季节尺度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回归、泰森多边形、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山东省秋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其他季节及全年降水量都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各季节、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山东省季节及年时间尺度以干湿状态交替出现为主,夏季及全年的干湿状态变化相对比较平缓。(3)山东省春季、秋季干旱覆盖面积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夏季、冬季及全年的干旱覆盖面积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4)山东省春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鲁西南、鲁东南向北逐渐上升;夏季和全年各地干旱频率差别较小,没有很明显的走向;秋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冬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鲁西南和鲁中山区逐渐向西北和东南上升。(5)山东省春季干旱变化的主周期为10、29、4、17 a,夏季主周期为20、4、7、10 a,秋季主周期为14、6、25、8、3 a,冬季主周期为5、24、16、10 a,年尺度主周期为23、14、4、10、7 a。【结论】山东省气温上升趋势显著,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干湿状态交替出现,且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香妃’和‘早玫瑰香’葡萄温室与露地栽培单萜积累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磊 钱旭 +5 位作者 张国军 闫爱玲 王晓玥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7-1478,共12页
温室栽培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香妃’和‘早玫瑰香’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 温室栽培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香妃’和‘早玫瑰香’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检测葡萄果实中游离态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来源于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单萜类化合物。两个葡萄品种单萜类化合物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均呈升高趋势,且露地栽培均高于温室栽培,果实成熟期‘香妃’高于‘早玫瑰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可以明显区分开温室和露地栽培下的‘早玫瑰香’,但两种栽培条件下‘香妃’的单萜化合物在成熟期愈加接近;整体趋势表现为露地栽培葡萄果实具有更丰富的柠檬烯、(Z)–别罗勒烯、(E,Z)–别罗勒烯、里那醇、β–月桂烯、异松油烯、(Z)–β–罗勒烯、cis和trans–氧化玫瑰、β–香茅醇和cis–吡喃型氧化里那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温室 露地 单萜 积累
原文传递
不同架式‘爱神玫瑰’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积累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慧玲 王晓玥 +4 位作者 闫爱玲 孙磊 张国军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6-1149,共14页
【目的】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基因转录与单萜积累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架式选择及葡萄果实香味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T型和V型架式栽培的‘爱神玫瑰’葡... 【目的】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基因转录与单萜积累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架式选择及葡萄果实香味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T型和V型架式栽培的‘爱神玫瑰’葡萄果实为试材,于果实成熟初期(花后30 d)开始取样,直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两年常规方法测定果实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SPEME-GC-MS)测定果实中单萜类组分和含量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1和DXS3)、脱氧木酮糖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DXR)、异戊烯基焦磷酸还原酶基因(HDR)、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ner syn)和萜品醇合成酶基因(Terp sy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成熟期的T型架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016年和2017年两种架式果实样品中分别检测到27和28种单萜类化合物。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架式主要萜烯类化合物组分不尽相同,随着果实成熟,主要萜烯类成分也发生变化。成熟时,T型架果实中主要单萜类化合物有里那醇、柠檬烯、α-萜品醇、β-cis-罗勒烯和香叶醇;V型架主要有里那醇、α-萜品醇、柠檬烯、橙花醚和β-cis-罗勒烯等,其中以里那醇含量最高。2016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108.18μg·L^(-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9倍。而2017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403.24μg·L^(-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5倍;大多数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成熟时表现为T型架显著高于V型架。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间,两种架式葡萄果实单萜类化合物积累表现为两种变化模式,包括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及萜品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栽培架式 玫瑰香味 单萜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山东省近45年旱涝演变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建成 张婷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4,162,共7页
为探究山东省旱涝的演变特征,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4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月、季节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用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旱涝强度等指标分析了山东省旱涝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山东省多年平均雨涝频... 为探究山东省旱涝的演变特征,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4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月、季节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用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旱涝强度等指标分析了山东省旱涝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山东省多年平均雨涝频率高于干旱频率,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旱涝频率差异较大,旱涝事件呈常态化发展趋势。(2)山东省旱涝影响范围大致相当。20世纪70年代的秋季旱涝状态以正常为主,其他时段各季节旱涝状态以交替出现为主。各季节多年平均雨涝频率均高于干旱频率,但多年和各季节的平均干旱强度均高于平均雨涝强度。(3)山东省受干旱的影响总体上大于雨涝,但20世纪70年代雨涝的强度和范围均明显大于干旱。20世纪80年代的秋季干旱影响范围最大,20世纪80年代的冬季雨涝影响范围最大。山东省旱涝的时空差异较大,全省受干旱的影响总体上大于雨涝,旱涝事件为常态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山东省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鲜食葡萄果实中单萜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慧玲 闫爱玲 +4 位作者 孙磊 张国军 王晓玥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178,共15页
【目的】探讨低温贮藏过程中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单萜组分和含量变化趋势,从更加全面的代谢物角度诠释玫瑰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为更好地研究贮藏期间葡萄风味品质的变化和最佳贮藏条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优新葡萄品种‘瑞... 【目的】探讨低温贮藏过程中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单萜组分和含量变化趋势,从更加全面的代谢物角度诠释玫瑰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为更好地研究贮藏期间葡萄风味品质的变化和最佳贮藏条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优新葡萄品种‘瑞都红玫’和‘瑞都早红’为试材,选取健康果实预冷至-1—0℃,放入PE葡萄保鲜膜中,封口入库((2±1)℃,90%RH)。每15 d取样一次,共取样3次,常规方法测定果实理化指标和外观品质指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果实中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单萜类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失重率、烂果率、落粒率和果梗褐变指数随着低温贮藏时间延长而升高,果柄耐拉力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化合物分析结果显示,里那醇、β-月桂烯、β-cis-罗勒烯、柠檬烯、cis–呋喃型氧化里那醇和香叶醇等是两个葡萄品种的主要游离态单萜成分;而主要糖苷结合态单萜有里那醇、β-月桂烯、香叶醇、香叶醛、β-cis-罗勒烯和橙花醚等。低温贮藏过程中,总游离态单萜含量显著降低,28种游离态单萜的变化趋势聚为4类;相较于贮藏初期,大部分游离态化合物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香叶酸(M28)、橙花醚(M14)、里那醇(M16)和4-松油烯醇(M17)等游离态单萜可以作为不同贮藏时间样品区分的主要贡献差异单萜成分。各个糖苷结合态单萜在贮藏过程中也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结合态单萜含量与游离态单萜呈现相反的趋势。结合态氧化玫瑰是区分两个品种的主要标记物。【结论】‘瑞都红玫’低温耐贮性优于‘瑞都早红’;低温贮藏会引起游离态单萜含量显著降低;游离态香叶酸、橙花醚等化合物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低温贮藏 游离态单萜 糖苷结合态单萜
下载PDF
基于REOF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区域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各分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山东省各降水模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代际变化均较为明显,但各模态降水偏多偏少的年份分布及强度变化有所不同。(2)山东省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划分为东南沿海区(Ⅰ区)、西北平原区(Ⅱ区)和中部山地区(Ⅲ区)3个区域,各降水分区年降水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趋势率各不相同,突变均不明显。(3)山东省各降水分区年降水量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东南沿海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均为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西北平原区年降水场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5~7 a, 3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中部山地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2~3 a, 6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结论]山东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降水场大致可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年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 区域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重标极差分析法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CT和MRI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不同载荷下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杭声琪 张文韬 +4 位作者 王泰淇 任建澄 李富超 赵改平 马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70-374,共5页
基于CT和MRI图像数据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对不同载荷系统下人体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包括:股骨、胫骨、髌骨、腓骨、股骨软骨、胫骨软骨、腓骨软骨、半月板、前后交叉韧... 基于CT和MRI图像数据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对不同载荷系统下人体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包括:股骨、胫骨、髌骨、腓骨、股骨软骨、胫骨软骨、腓骨软骨、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髌韧带和股四头肌腱等。对膝关节施加1 kN轴向压缩载荷、134 N后向抽屉力和5、10、15 N∙m内翻力矩和外翻力矩,分析膝关节内软骨和半月板的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股骨内外翻倾角以及位移变化情况。在1 kN压缩载荷和134 N抽屉力作用下,股骨软骨、内外侧半月板和内外侧胫骨软骨的接触应力峰值分别为4.47、3.25、2.83、2.70、2.53 MPa,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2.22、2.44、2.25、2.07、1.64 MPa。股骨相对胫骨前向位移为4.19 mm。施加5、10、15 N∙m内翻和外翻力矩时,股骨内翻和外翻倾角分别为3.49°、4.48°、4.91°和3.22°、3.62°、4.01°。随着力矩的线性增大,膝关节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呈非线性变化趋势。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的研究结果符合其生物力学特性,与前人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可为临床膝关节生理病理分析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生物力学特征 内外翻力矩 接触应力 六面体网格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峰 任建成 卢晓宁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及GIS系统,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探明蒸发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及GIS系统,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探明蒸发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黄河三角洲地区春季、夏季和年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蒸发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蒸发量空间分布大致上均由东北向西南递减。(2)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春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夏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和5 a;秋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3、6 a和3 a;冬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11 a和5~6 a;年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3)黄河三角洲地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年日照时间、年平均风速、年平均云量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各季节蒸发量与各季节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云量及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各有不同。(4)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湿度对各时段蒸发量影响效果均显著,风速对春季、夏季、冬季蒸发量的影响均显著,气温对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影响显著,日照时间对年蒸发量的影响效果明显,降水量对春季蒸发量的负向影响效果明显。模拟预测的各时段蒸发量实测值和模拟值都分布在拟合线附近,模型预测效果均较好,各时段蒸发量模拟值合格率与回归方程解释能力吻合度较高。【结论】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受多种气候因子共同影响,存在一定的“蒸发悖论”现象,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空间分布大致上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回归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变化特征 模型研究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1 位作者 冯存峨 卢晓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7,共11页
【目的】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山东省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21年2月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山东省气温、... 【目的】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山东省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21年2月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山东省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结果】结果显示:(1)山东省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10 a)-1,年均气温在1986年发生较明显突变,鲁南东部和西部、鲁西北东部及半岛西部增温最快。山东省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26.5 mm·(10 a)^(-1),未发生明显突变,鲁西北东部和鲁南东部降水增加最明显。(2)山东省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春季0.5℃·(10 a)^(-1)、夏季<0.3℃·(10 a)^(-1)、秋季0.3℃·(10 a)^(-1)和冬季0.4℃·(10 a)^(-1);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5.5 mm·(10 a)^(-1)、19.7 mm·(10 a)^(-1)和3.1 mm·(10 a)^(-1),秋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趋势率为-1.7 mm·(10 a)^(-1)。各季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的地区差异较大。(3)山东省年均气温波动能量中心有2个,中心尺度分别为5~6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平均循环长度为6 a;年降水波动能量中心有2个,中心尺度分别为3~4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平均循环长度为5 a。【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变暖趋势显著,1986年发生较明显突变;降水增加趋势不显著,未发生较明显突变;气温和降水变化均具有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特征 趋势 山东省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极端降水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瑞都红玉’葡萄无核化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爱玲 王慧玲 +4 位作者 张国军 孙磊 王晓玥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5,共5页
利用赤霉素(GA_(3))、吡效隆(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36个组合处理,以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瑞都红玉’葡萄的无核化处理方法,为其进行无核化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无核率、果粒大小、果梗粗、果刷长等效果不同。从果实综... 利用赤霉素(GA_(3))、吡效隆(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36个组合处理,以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瑞都红玉’葡萄的无核化处理方法,为其进行无核化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无核率、果粒大小、果梗粗、果刷长等效果不同。从果实综合性状来看,较优方案为:在盛花末期用GA_(3)50 mg/L+CPPU 2 mg/L浸花穗,12 d后再用GA_(3)50 mg/L+CPPU 5 mg/L浸果穗,可获得商品性较好且无核率较高的优质果品。表现为果粒均匀,口感好,果梗增粗及硬化程度低,无核率达97.33%。可在华北气候相近地区‘瑞都红玉’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都红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无核化处理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鲜食葡萄果实单萜合成关键基因的eQTL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慧玲 闫爱玲 +4 位作者 孙磊 张国军 王晓玥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7-990,共14页
【目的】通过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合成关键基因进行e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深入了解单萜合成调控机制,为优良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培育及种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摩尔多瓦’ב瑞都香玉’F1代群体及亲本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转... 【目的】通过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合成关键基因进行e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深入了解单萜合成调控机制,为优良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培育及种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摩尔多瓦’ב瑞都香玉’F1代群体及亲本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转色期和成熟期采集葡萄果实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对7个单萜合成途径基因(VvDXS1、VvDXS3、VvDXR、VvHDR、VvLiner、VvTerp和VvGermD)的表达量进行检测获得表达性状表型数据;基于区间作图法,采用MapQTL6.0软件,对单萜基因表达性状进行eQTL定位分析;将eQTL连锁标记定位到基因组区域,通过Ensembl Plants和NCBI数据库进行基因注释;利用葡萄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亲本果实样品中候选基因的表达谱。【结果】7个单萜合成基因表达量在F1代群体中呈现连续分布数量遗传特征;各个单萜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转色期,7个表达性状一共定位到13个eQTL,主要位于1号、6号、14号、16号、17号、10号和12号等染色体上,表型解释率介于12.2%-23.5%。其中位于14号染色体的eQTL(qDXS1-v14、qHDR-v14-1和qTerp-v14)覆盖相同的遗传区间57.582-76.979 cM,qLiner-v10、qTerp-v10和qGermD-v10共定位到10号染色体相同的遗传区间;在成熟期,共检测到16个eQTL,主要位于1号、6号、12号、8号、13号和19号等染色体。qDXS1-m6-2、qDXR-m6-2、qLiner-m6和qGermD-m6共定位到6号染色体139.212-143.161 cM遗传区间;针对成熟期与转色期各个基因的表达量比值变化进行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8个eQTL,分别位于1号、3号、7号、10号、12号、15号和19号等染色体。定位于12号染色体的qDXS1-r12-1、qDXR-r12-1、qHDR-r12、qLiner-r12和qGermD-r12覆盖相同的遗传区间6.330-6.967 cM。对多个基因表达性状共定位的eQTL区域进行基因注释,共筛选到90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及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11候选基因。其中4个候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单萜 关键基因 EQTL
下载PDF
顺行平棚架对‘瑞都红玉’葡萄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玥 张国军 +3 位作者 任建成 闫爱玲 徐海英 孙磊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鲜食葡萄品种‘瑞都红玉’大树为试材,系统分析了顺行平棚架(T形架)对葡萄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埋土栽培区葡萄适宜架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V型架相比,T形架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 以鲜食葡萄品种‘瑞都红玉’大树为试材,系统分析了顺行平棚架(T形架)对葡萄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埋土栽培区葡萄适宜架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V型架相比,T形架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病果率也显著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连续3年高于V形架,平均值在19%以上,果实总花色苷含量也较高。综上得出,T形架提高了‘瑞都红玉’葡萄的光能截流量和叶片光合利用效率,改善了叶幕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葡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瑞都红玉 架式 树势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滨州市高温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17
作者 韩亚静 刘慧 +1 位作者 任建成 卢晓宁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利用滨州市7个国家气象站1978—2020年逐日气温资料,以高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高温过程持续时间、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作为高温致灾因子,通过对高温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评估了高温... 利用滨州市7个国家气象站1978—2020年逐日气温资料,以高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高温过程持续时间、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作为高温致灾因子,通过对高温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评估了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水平。以自然断点法划分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和高温灾害风险等级,综合考虑自然、社会、GDP等方面因素,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滨州市高温灾害进行分析评估,绘制滨州市高温灾害的风险区划图,为滨州市科学防范高温灾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滨州市高温指标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南部地区高温危险性强度以较高和高为主,中北部地区高温危险性强度以较低和低为主。(2)滨州市GDP高温灾害风险以中风险以下为主,较高和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滨州市人口高温灾害风险南部以中高风险为主,北部以中低风险为主;滨州市高温灾害农业风险以中级以下为主,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部分地区。(3)滨州市南部地区高温危险性相对较高,高温灾害以中风险以下为主,高温危险性和风险大致上均由南向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市 高温灾害 ARCGIS 风险区划
下载PDF
基于SPEI的鲁西北地区干旱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菅会成 任建成 卢晓宁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2期62-66,共5页
使用鲁西北地区2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的气温及降水月值数据,主要通过计算年尺度SPEI指数,采用线性回归、两种突变检验方法以及小波能量谱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鲁西北地区干旱的变化规律。鲁西北地区实际发生的干旱事件与同期同... 使用鲁西北地区2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的气温及降水月值数据,主要通过计算年尺度SPEI指数,采用线性回归、两种突变检验方法以及小波能量谱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鲁西北地区干旱的变化规律。鲁西北地区实际发生的干旱事件与同期同时长SPEI值表征的干旱状态较吻合,表明SPEI指数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鲁西北地区整体上呈不显著的湿润化趋势发展,2008年为研究时间段内干旱情况的突变年;鲁西北地区SPEI12指数多年平均值为正常状态,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990年和2002年。鲁西北地区整体上出现轻旱、中旱、重旱,年份数分别为5次、8次、1次,所有年份均未发生特旱;鲁西北地区不同地区发生不同等级干旱灾害的频率差异较大,整体上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鲁西北地区年尺度干旱的小波波动能量中心共有3个,中心尺度分别为5 a、9~10 a和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变化特征 鲁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均值—标准差改进的滨州市多时相热岛强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钟冬 黄玥 +3 位作者 谭惠芝 王培涛 任建成 卢晓宁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探究山东省滨州市热岛强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通过2001、2009和2018年夏季的3期Landsat数据实现地表温度反演,并基于热岛强度定义对传统的均值—标准差分级法进行改进,能够较好地消除因背景数据不一致而导致不同时期热岛强度数... 为探究山东省滨州市热岛强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通过2001、2009和2018年夏季的3期Landsat数据实现地表温度反演,并基于热岛强度定义对传统的均值—标准差分级法进行改进,能够较好地消除因背景数据不一致而导致不同时期热岛强度数据难于对比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热岛效应及其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一步揭示其与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滨州市常温区分布最为广泛,人口密集的城镇区域为该市主要的热岛区,沿海区域、水库及河流沿岸为主要的冷岛区。(2)3 a均为热岛和冷岛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2.06%和25.85%。(3)强热岛区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热岛强度区中两者的占比,体现出该两种地类更强的热岛效应,强冷岛区则以水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单窗算法 热岛强度 土地利用类型 滨州市
下载PDF
父本对无核葡萄‘Afrodita’胚培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爱玲 王慧玲 +4 位作者 孙磊 张国军 王晓玥 任建成 徐海英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19,共5页
以无核葡萄品种‘Afrodita’为母本,分别与无核品种‘爱神玫瑰’‘寒香蜜’‘无核翠宝’‘瑞都无核怡’‘克瑞森无核’及早熟有核品种‘早玫瑰香’杂交,以杂交胚珠及‘Afrodita’的自然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父本基因型、... 以无核葡萄品种‘Afrodita’为母本,分别与无核品种‘爱神玫瑰’‘寒香蜜’‘无核翠宝’‘瑞都无核怡’‘克瑞森无核’及早熟有核品种‘早玫瑰香’杂交,以杂交胚珠及‘Afrodita’的自然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父本基因型、取样时期、培养基对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胚发育率和萌发率,‘Afrodita’与有核品种‘早玫瑰香’杂交(38.70%、22.58%)均高于其他无核组合,与‘无核翠宝’杂交(34.72%、18.05%)高于其他几个无核组合;7个组合的最佳取样时期均为授粉后50 d;较适宜的发育培养基对于‘Afrodita’ב寒香蜜’、‘Afrodita’ב爱神玫瑰’、‘Afrodita’ב早玫瑰香’和‘Afrodita’自然杂交这4个组合为改良MS+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 g/L活性炭,对于‘Afrodita’ב瑞都无核怡’和‘Afrodita’ב无核翠宝’则是改良MS+0.5 mg/L GA3+1.5 mg/L IAA+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g/L活性炭,而‘Afrodita’ב克瑞森无核’是NN+0.5 mg/L GA3+1.5 mg/L IAA+500 mg/L水解酪蛋白+60 g/L蔗糖+6.5 g/L琼脂+1.5 g/L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葡萄 ‘Afrodita’ 杂交 无核父本 胚挽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