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2010-2016年新发现15岁及以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方方 郭巍 +2 位作者 秦倩倩 蔡畅 崔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9-744,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2010-2016年新发现≥ 15岁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我国2010-2016年新发现、报告年龄≥ 15岁的女性HIV/AIDS,采用Exc... 目的 了解我国2010-2016年新发现≥ 15岁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我国2010-2016年新发现、报告年龄≥ 15岁的女性HIV/AIDS,采用Excel 2010、SPSS 19.0软件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ArcGIS 10.3软件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实现空间分析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我国新发现≥ 15岁女性HIV/AIDS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16 603例上升为2016年的26 196例,异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84.25%(13 988/16 603)增至2016年的96.29%(25 224/26 196)。≥ 50岁组病例数及构成比上升明显,由2010年的17.82%(2 959/16 603)增至2016年的38.10%(9 981/26 196)。2010-2016年全局Moran's I值为0.55(Z=51.46,P〈0.001),表明我国新发现≥ 15岁女性HIV/AIDS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集中在我国西部和南部地区,覆盖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广东省、重庆市、河南省和湖南省9个省份。不同年龄组的热点区域变化存在差异,15-49岁组向西部边境、南部沿海地区移动,≥ 50岁组则由西南地区向北扩散。结论 我国新发现≥ 15岁女性HIV/AIDS存在空间聚集性且聚集性增加,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尤其在疫情上升地区,应关注该人群不同年龄组病例的空间分布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时空分布 女性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情况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凯芳 张晓婷 +4 位作者 葛琳 陈方方 蔡畅 秦倩倩 李东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的晚发现比例及相关病例特征,探索晚发现比例高值地市。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诊断年龄≥50岁HIV/AIDS患者信息,根据晚发现定义识别相关病例,采... 目的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的晚发现比例及相关病例特征,探索晚发现比例高值地市。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诊断年龄≥50岁HIV/AIDS患者信息,根据晚发现定义识别相关病例,采用趋势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特征,比较病例报告数及晚发现比例的分位数水平以识别高值地市。结果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由49.6%下降至45.9%,男性和来源于医疗机构者晚发现率较高(OR依次为1.33、3.21,P均<0.001);诊断年龄为50~69岁、来源于医疗机构、经商业性及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者晚发现比例均呈略微下降趋势(Z值依次为8.08、7.27、10.35、3.09,P均<0.001)。年平均报告病例数及晚发现比例均超过中位数、75%及90%分位数水平的地市构成比分别为29.7%(101/340)、9.1%(31/340)、0.9%(3/340),广西柳州、广东云浮、河南驻马店等地该值较高。结论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总体水平仍较高,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地市较为严重。相关地区需加强各年龄组高风险人群HIV筛查及宣传教育,促进病例及时发现、降低其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老年人 50岁及以上 晚发现
原文传递
东北天然针阔混交林凋落物磷素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3
作者 秦倩倩 王海燕 +4 位作者 李翔 雷相东 解雅麟 郑永林 耿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19-4529,共11页
以天然云冷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Lindl.)W.C.Cheng&L.K.Fu and Abiesnephrolepis(Trautv.)Maxim.)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块1hm^2固定样地林分调查数据和等距离网格布点取样的400个半分解层凋落物样品的养分测... 以天然云冷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Lindl.)W.C.Cheng&L.K.Fu and Abiesnephrolepis(Trautv.)Maxim.)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块1hm^2固定样地林分调查数据和等距离网格布点取样的400个半分解层凋落物样品的养分测定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凋落物磷浓度、归还量及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块样地凋落物磷浓度均值为1.26g/kg,归还量均值为24.57kg/hm^2,利用效率均值为841.74,均表现为中等强度变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同一样地,变异程度呈现出磷归还量>磷利用效率>磷浓度.凋落物磷浓度、归还量(样地Ⅲ和Ⅳ结构比大于75%,其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效应引起,不适合进行空间插值)和利用效率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同一样地磷利用效率的空间异质性较磷浓度及归还量低,各样地磷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9.9-40.5m、11.9-52.9m和8.1-39.3m.同一样地磷利用效率的分形维数高于磷浓度,空间格局较磷浓度复杂,磷浓度空间依赖性更强,具有更好的结构性.凋落物磷浓度、归还量(除样地Ⅲ和Ⅳ)和利用效率呈现条带状和斑块状梯度性分布,且磷浓度和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凋落物磷浓度、归还量和利用效率受到郁闭度、物种数和植物多样性等多种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凋落物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下载PDF
北京平原地区造林树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郑永林 王海燕 +3 位作者 解雅麟 李翔 秦倩倩 杨丹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8,共10页
土壤肥力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反之林木的生长也会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造林地区5种人工纯林(国槐、毛白杨、银杏、油松和榆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林下0~20和20~40 cm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 土壤肥力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反之林木的生长也会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造林地区5种人工纯林(国槐、毛白杨、银杏、油松和榆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林下0~20和20~40 cm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pH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 439~2. 609,不同造林树种对其无显著影响。2)在0~20 cm,树种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影响显著(P <0. 05);在20~40 cm,树种对土壤全氮、全钾和pH影响显著。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总体来说,土壤全氮和全磷处于缺乏状态,有效磷较高,pH值偏高。3)在0~20 cm,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在20~40 cm,土壤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4)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全氮和全钾对土壤肥力影响最大。综合得分为油松>国槐>银杏>毛白杨>榆树。认为,在北京大兴区进行平原造林应该根据造林目的进行树种选择,短期内提升土壤理化性质应该考虑种植国槐和油松等,同时应该进行传统肥料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以更好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造林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造林 土壤养分 分形维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及以上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性别比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方方 马凯芳 +5 位作者 张晓婷 葛琳 蔡畅 秦倩倩 汤后林 李东民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性别比特征。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诊断发现、诊断年龄≥50岁且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分析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 目的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性别比特征。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诊断发现、诊断年龄≥50岁且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分析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男女性别比差异。结果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由2015年29765例增至2019年60591例,其中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比由2015年12.7%减少至2019年10.6%,商业性伴及非商业临时性伴构成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分别为46.0%、39.5%。随诊断年龄增加,报告病例性别比由50~59岁组1.8增加至60~69岁组2.5、≥70岁组6.8。分不同感染方式,经商业性伴感染病例和经非商业临时性伴感染者的性别比分别由50~59岁组的10.4和1.1增至≥70岁组的58.7(Z=38.31,P<0.001)和3.4(Z=51.49,P<0.001),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性别比稳定于0.2~0.4。结论我国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中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性别比存在差异。需扩大高风险人群检测、治疗及综合行为干预工作,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探索≥50岁人群HIV传播链,提高病例发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老年人 异性传播 性别比
原文传递
以情志护理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晓丽 秦倩倩 +3 位作者 李晓云 魏泽锋 王雪楠 张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0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分析以情志护理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ob-PCOS)不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收治的80例ob-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分析以情志护理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ob-PCOS)不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收治的80例ob-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情志护理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腰臀比、体脂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QOL-74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体重、腰臀比、体脂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情志护理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缓解ob-PCOS不孕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体重、腰臀比、体脂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情志护理 不孕 负面情绪
原文传递
2011-2019年中国新报告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流行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金怡晨 蔡畅 +2 位作者 秦倩倩 陈方方 汤后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了解15~17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2011-2019年确诊时年龄为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描述社会人口学特征、感... 目的了解15~17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2011-2019年确诊时年龄为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描述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跨省流动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Joinpoint 4.9.0软件计算粗新发现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做Joinpoint回归模型的时间趋势检验。运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9年我国共报告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4919例,占报告15~17岁HIV感染者的63.4%(4919/7757),时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5年该人群粗新发现率呈增长趋势(APC=36.4%,P<0.001),2016年及以后保持平稳趋势(APC=2.5%,P=0.173)。该人群HIV感染者跨省流动占13.9%(684/4919)。相比于非跨省流动病例,跨省流动病例中男性、务工人员、样本来源为羁押场所、男男性传播及注射吸毒传播的占比高。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其中2019年,66.5%(280/421)男性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97.8%(182/186)的女性通过异性性传播感染。结论15~17岁校外青少年主要通过性途径感染HIV,性与生殖健康意识薄弱,且流动性较大,应重视该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防治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其提供适应需求的防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校外青少年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笋溪河流域面源污染及其与土壤可蚀性k值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永林 王海燕 +3 位作者 王一格 秦倩倩 孟海 熊枭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8-213,共6页
研究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可为库区氮磷污染和土壤侵蚀控制提供依据.选择三峡库区库尾笋溪河流域,在流域内分园地、林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共采集126个土壤样品,并在主干和支流采集52个水质样品.根据EPIC模型... 研究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可为库区氮磷污染和土壤侵蚀控制提供依据.选择三峡库区库尾笋溪河流域,在流域内分园地、林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共采集126个土壤样品,并在主干和支流采集52个水质样品.根据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分析流域内土壤可蚀性k值对面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笋溪河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是氮污染,总氮均值达1.37 mg/L,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占总氮的71.2%;总磷浓度为0.1 mg/L.流域内土壤可蚀性k值均值为0.040,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可蚀性k值呈上升趋势;林地土壤可蚀性k值显著低于园地和耕地.笋溪河流域总氮浓度与园地和耕地0-20 cm土壤可蚀性k值有关,硝态氮浓度与耕地0-40 cm土壤可蚀性k值有关.因此,笋溪河流域面源污染严重,主要来源是耕地和园地,应实行免耕、植物篱等措施,同时减少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比例,以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进而控制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图6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氮污染 硝态氮 EPIC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2011―2020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特征及风险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金怡晨 秦倩倩 +2 位作者 蔡畅 陈方方 汤后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诊断后一年内的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HIV/AIDS病死率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1-2020年新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HIV/AID... 目的了解中国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诊断后一年内的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HIV/AIDS病死率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1-2020年新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HIV/AIDS短期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短期内死亡比例随时间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HIV/AIDS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新报告HIV/AIDS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的比例为10.68%。2011-2015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比例呈快速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95%CI)为-9.95(-11.29~-8.5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95%CI)=1.60(1.57~1.63)]、年龄≥30岁[30~<45岁年龄组:OR(95%CI)=1.89(1.83~1.95);45~<60岁年龄组:OR(95%CI)=2.73(2.64~2.81);≥60岁年龄组:OR(95%CI)=4.39(4.25~4.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95%CI)=1.59(1.55~1.63)]、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OR(95%CI)=1.81(1.76~1.86)]和注射毒品[OR(95%CI)=1.86(1.77~1.96)]、通过医疗机构[OR(95%CI)=3.33(3.23~3.43)]和自愿咨询检测[OR(95%CI)=2.13(2.06~2.20)]发现、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OR(95%CI)=4.83(4.75~4.92)]和未在30 d内启动抗病毒治疗[OR(95%CI)=2.69(2.64~2.74)]的感染者短期内死亡风险相对较高。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相较于非短期内死亡感染者,诊断后一年内不同时间段死亡的风险因素基本一致。结论中国HIV/AIDS诊断后短期内死亡比例较高,应继续加强扩大检测,促进早发现、早治疗,持续巩固HIV防治工作,降低HIV/AIDS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死亡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重度火烧干扰下的森林土壤功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倩倩 刘艳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3-512,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显著增加,火烧作为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其燃烧过程在短期或长期尺度上影响森林土壤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从重度火烧引起的温度效应与森林土壤功能的关系着手,就重度火烧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显著增加,火烧作为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其燃烧过程在短期或长期尺度上影响森林土壤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从重度火烧引起的温度效应与森林土壤功能的关系着手,就重度火烧干扰对森林土壤功能(水源涵养、缓冲过滤、养分循环、碳存储和生物栖息)的影响和自然恢复森林土壤功能的演变规律及恢复时限进行了综述和讨论.重度火烧造成大量的森林植被和凋落物损失,直接导致土壤温度升高、有机质减少和酸碱性增强,致使土壤酶变性和土壤微生物死亡,并通过氧化、挥发、灰分颗粒对流和淋溶等途径改变了森林土壤的养分浓度,而林地微环境的变化间接影响了土壤功能的演变规律和生态恢复.鉴于不同火烧类型和恢复年限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次森林土壤影响的复杂性,未来需要对重度火烧干扰后自然恢复的森林土壤功能进行长期定位且系统地研究,明确土壤各功能间相互作用及土壤功能恢复的机制;此外,土壤斥水性、微量元素和活性有机碳等对重度火烧干扰的响应以及重度火烧与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多功能性的级联效应亦亟待进一步研究.(图3参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重度火烧 土壤功能 自然恢复 演变规律
原文传递
2008-2022年我国报告女性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倩倩 李培龙 +3 位作者 金怡晨 蔡畅 陈方方 汤后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008-2022年报告女性HIV/AIDS患者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女性群体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2022年当年新诊断报告、性别为女性HIV/AIDS患者进行分析。采用Excel2016和SPSS 24.0... 目的分析我国2008-2022年报告女性HIV/AIDS患者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女性群体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2022年当年新诊断报告、性别为女性HIV/AIDS患者进行分析。采用Excel2016和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软件,选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发现率时间趋势分析,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2008-2022年我国女性HIV/AIDS患者报告数先上升后下降,占全部报告数的20%以上。发现率从2008年2.7/10万上升至2019年5.0/10万,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降至3.4/10万;时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APC=4.5%(3.3%~5.8%),2015-2019年APC=8.2%(4.3%~12.2%),2019-2022年APC=-12.8%(-16.2%~-9.3%);2008-2022年AAPC=1.5%(0.3%~2.8%)。20~29岁女性发现率由2008年6.7/10万下降至2022年1.9/10万,AAPC=-8.8%(-11.1%~-6.5%);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稍有下降的趋势,AAPC分别为12.2%(10.7%~13.7%)和13.0%(9.5%~16.6%)。报告女性患者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2022年达96.9%(22624/23357),感染方式以非商业性性伴(66.7%,15087/22624)为主。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2022年分别为49.5%(11573/23357)和28.6%(6691/23357)。西南地区发现率远超过其他地区,由2008年7.2/10万上升至2019年19.2/10万,APC=10.0%(8.5%~11.5%);之后下降至2022年11.5/10万,APC=-16.1%(-23.3%~-8.3%)。西北地区2008-2018年发现率在4.4/10万~6.1/10万之间,APC=2.1%(-0.2%~4.4%),之后有所下降,2022年发现率降至2.7/10万,APC=-15.9%(-24.2%~-6.8%)。中南地区2008-2022年发现率稳定在3.4/10万~4.3/10万之间,APC=-0.7%(-1.4%~0),P=0.064。结论我国2008-2022年报告≥50岁女性HIV/AIDS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现率逐年上升,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且主要通过非商业性性伴感染。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报告发现率较高。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女性 特征
原文传递
2015年新发现0~14岁HIV感染者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畅 曲书泉 +2 位作者 秦倩倩 郭巍 崔岩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7-889,896,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2015年新发现的0~14岁儿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甄别和排查造成儿童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中国儿童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梳理2015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报告的年龄0~14岁病例,由调查... 目的了解中国2015年新发现的0~14岁儿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甄别和排查造成儿童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中国儿童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梳理2015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报告的年龄0~14岁病例,由调查员对病例或其直系亲属(监护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对其传播途径进行核实及重新判定。结果 2015年新报告的0~14岁感染者共809例,完成调查745例,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地区,其中确认母婴传播629例(84.4%),非母婴传播或不详者共116例(15.6%)。母婴传播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云贵川三省及新疆,其报告母婴传播病例数占63.8%(401/629),80.5%(470/584)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以后被确诊。非母婴传播的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传播25例,异性性传播10例,注射吸毒传播1例,传播途径不详80例。传播途径不详者中,41例无母亲信息,37例母亲阴性,2例母亲阳性。结论中国新发现0~14岁HIV感染者以母婴传播为主,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检测、母婴阻断及校园性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4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 母婴传播 非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全新世温度研究回顾及对历史人地关系的启示 被引量:7
13
作者 饶志国 秦倩倩 +2 位作者 魏士凯 郭海春 李云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9-1180,共12页
最新一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全新世期间的长期增温趋势,综合全球平均海平面、大陆冰盖面积、大气温室气体和太阳辐射证据来看,这比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全新世期间的长期降温趋势,更具有合理性。回顾历史,结合最新的一些研究进展,发现支持“中... 最新一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全新世期间的长期增温趋势,综合全球平均海平面、大陆冰盖面积、大气温室气体和太阳辐射证据来看,这比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全新世期间的长期降温趋势,更具有合理性。回顾历史,结合最新的一些研究进展,发现支持“中全新世大暖期”和“晚全新世降温趋势”的证据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最核心的问题为晚全新世加强的人类活动对代用指标或者证据的强烈扰动,使得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气候变化过程。鉴于目前全新世温度历史争论的核心关键在于晚全新世,因此有必要加强晚全新世温度变化研究。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区,或者利用对人类活动不敏感的代用指标开展研究,有望可以获得更可靠的晚全新世温度历史重建结果,为准确认识中华数千年文明的长期温度变化背景,进而理解期间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并最终客观认识现今面临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环境问题,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变暖 变冷 晚全新世 历史人地关系 中国
原文传递
不同男男性行为者对PrEP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佳欢 康文婷 +5 位作者 刘童童 杨雪 王岚 秦倩倩 吕繁 张广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75-1380,共6页
目的比较青年学生MSM、青年非学生MSM及非青年非学生MSM三个亚群暴露前预防(PrEP)使用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深圳、成都、济南、南京五城市分别招募三个亚群MSM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信... 目的比较青年学生MSM、青年非学生MSM及非青年非学生MSM三个亚群暴露前预防(PrEP)使用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深圳、成都、济南、南京五城市分别招募三个亚群MSM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信息、PrEP知识知晓、使用意愿相关信息。应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影响三个MSM亚群PrEP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分别回收青年学生MSM有效问卷591份,青年非学生561份,非青年非学生4718份。青年学生、青年非学生及非青年非学生MSM中,分别有79.19%(468/591)、78.25%(439/561)、79.72%(3761/4718)曾听说过PrEP,听说过者愿意使用PrEP的分别有95.30%(446/468)、98.18%(431/439)、97.47%(3666/37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年学生MSM 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有咨询过PrEP、知晓PrEP知识及近6个月有艾滋病阳性性伴;青年非学生MSM 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有咨询过PrEP、知晓PrEP知识;非青年非学生MSM 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有: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咨询过PrEP、知晓PrEP知识及近6个月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结论不同亚群听说过PrEP的MSM中PrEP使用意愿均较高,咨询过PrEP和知晓PrEP知识是三个亚群PrEP使用意愿的共同促进因素,可据此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MSM PrEP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前预防 意愿 男男性行为者
原文传递
分类分层教学在脑病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覃倩倩 黄丽涛 +2 位作者 李敏华 潘兰 刘永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临床医疗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成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基地”)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临床医疗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成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基地”)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学员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目标不一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培养综合型的临床人才。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需、临床能力水平较高、综合素质强的临床医师,笔者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分类分层的教学方式,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为例阐述分类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学员临床思维的培养以及临床技能的提升,同时为国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分类分层教学 脑病科 实践 临床教学 医学继续教育
下载PDF
重度火烧1年后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叶功能性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大柽 秦倩倩 +1 位作者 邱聪 刘艳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01-1607,共7页
以北京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度火烧1年后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对照样地相比,重度火烧后灌木层物种丰... 以北京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度火烧1年后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对照样地相比,重度火烧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极显著降低(P <0.01),但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 0.05);草本层除Pielou指数外,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增加(P <0.05).(2)重度火烧样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均高于对照样地,而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叶片氮磷比(N:P)、叶绿素含量(CHL)低于对照样地,除灌木层LPC和N:P及草本层SLA、LCC和LPC外,其他各叶功能性状在火烧与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于不同生活型而言,对照样地的LDMC、LNC、LCC、CHL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火烧后差异不显著;LT、SLA在重度火烧和对照样地上均呈现显著差异;而LPC、N:P在重度火烧与对照样地上均无显著差异.(3)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功能性状均仅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在油松人工林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降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灌草层的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图4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火烧 林下植被 叶功能性状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林分密度对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翔 王海燕 +5 位作者 秦倩倩 王卓晖 解雅麟 王福增 郑永林 耿琦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7-822,共6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块1 hm2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究用传统方法及Arc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得到的两种林分密度(以下分别简称传统林分密度与点林分密度)与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林分因子对半分解层...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块1 hm2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究用传统方法及Arc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得到的两种林分密度(以下分别简称传统林分密度与点林分密度)与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林分因子对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学方法,获得点林分密度与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格局图,同时对林分因子与凋落物现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在样地IV,凋落物现存量与传统林分密度及点林分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其他3块样地的凋落物现存量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样地I与样地IV的两种林分密度值差异显著;样地II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异质性更多地受到随机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表现为大面积块状分布,其余样地的空间格局均为离散型分布.本研究表明在进行空间异质性研究时,采用点林分密度要优于传统林分密度;点林分密度对凋落物现存量的影响并不一致,当点林分密度在1 700-1 900株/hm2时,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凋落物现存量的空间异质性受到点林分密度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空间异质性 凋落物 半分解层
原文传递
2015-2022年我国报告6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怡晨 汤后林 +3 位作者 秦倩倩 蔡畅 陈方方 吕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报告≥60岁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5-2022年报告年龄≥60岁的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SPSS 24.0软件中使...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报告≥60岁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5-2022年报告年龄≥60岁的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SPSS 24.0软件中使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H非参检验比较不同流行特征的组间差异,运用Joinpoint 4.9.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新诊断率随时间变化趋势。使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绘图。结果我国报告≥60岁HIV感染者数从2015年的17451例上升到2022年的27004例,新诊断率从9.0/10万上升到10.2/10万,男性新诊断率高于女性;时间趋势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老年新诊断率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男性APC=13.5%,P=0.003;女性APC=15.0%,P=0.002),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男性APC=-12.4%,P=0.006;女性APC=-13.0%,P=0.007)。老年男性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93.5%(160747/171924),同性性传播占5.1%(8781/171924);老年女性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98.4%(48899/49697);老年感染者71.5%(158394/221621)由医疗机构诊断发现,较其他途径发现的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H=1079.82,P<0.001)。结论老年HIV感染风险意识较差、不安全性行为多,HIV感染风险较高,需强化主动检测发现,促进检测"关口前移"及感染者深入流调,为实施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老年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5-2022年我国报告≥50岁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倩倩 蔡畅 +3 位作者 金怡晨 陈方方 李东民 汤后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50岁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患者的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2015-2022年报告年龄≥50岁、高危行为接触史为商业异性性行为的病例,应用SPSS 24.0软件进... 目的分析我国≥50岁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患者的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2015-2022年报告年龄≥50岁、高危行为接触史为商业异性性行为的病例,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aTScan10.1.2软件选用Poisson分布模型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我国报告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AIDS患者中≥50岁所占比例从2015年45.4%上升至2022年67.8%(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Z=-73.96,P<0.001)。2015-2022年共报告≥50岁HIV/AIDS患者166509例,其中男性157214例(94.4%)、农民118823例(71.4%)、已婚92756例(55.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09306例(65.6%),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84940例(51.0%)和中南地区55160例(33.1%);119417例(71.7%)发现方式为医疗机构检测,107341例(64.5%)首次CD4细胞计数<350个/μL。地市级水平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第一聚集区分布地域广泛,中心点坐标位于贵州六盘水市(26.13N,105.39E),半径达641.91 km,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聚集时段2019年(RR=5.59,P<0.001)。结论2015-2022年我国报告≥50岁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AIDS患者占比逐年增加,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地区。建议重点地区可在原有扩大检测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主动检测力度,并针对当地特点开展综合干预措施,阻断≥50岁人群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流行特征 商业异性性行为 50岁及以上
原文传递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实验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倩倩 孙发哲 宁艳康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219-220,共2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实验教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透射电镜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等实验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透射电镜的认识和理解,为利用透射电镜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实验教学研究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