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多重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RT—PCR)方法在呼吸道病毒中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多重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RT—PCR)方法在呼吸道病毒中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CNKI等,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关于M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人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Meta—disc1.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2528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MRT—PCR检测RSV的Sen合并=0.87(95%CI:0.83—0.90)、Spe合并=0.98(95%CI:0.97—0.98)、AUC=1.00。MRT—PCR检测ADV的Sen合并=0.64(95%CI:0.56—0.71)、Spe合并=0.99(95%CI:0.98—0.99)、AUC=0.99、Q=0.96。Deeks漏斗图检验结果提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MRT-PCR方法检测RSV和ADV的灵敏度有待提高,但检测综合能力较好,对临床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及早期文明交流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针对中亚阿姆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查延(Khalchayan)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植物考古学研究,首次在中亚地区发现了水稻遗存,其AMS14C日历校正年代为1714~1756cal a ...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及早期文明交流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针对中亚阿姆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查延(Khalchayan)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植物考古学研究,首次在中亚地区发现了水稻遗存,其AMS14C日历校正年代为1714~1756cal a BP,属贵霜时期(Kushan).通过将遗址中出土的水稻遗存与中国、印度地区同时期的水稻遗存及南亚地区现代栽培稻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卡尔查延遗址的古栽培稻与中国南方和印度西北部地区栽培稻形态上更为接近,为南亚粳稻类型.综合周边地区的植物考古学及年代学研究资料,显示其传播途径是由中国西南经南方通道传播到印度河流域后传入到阿姆河流域.卡尔查延遗址发现的碳化水稻是中亚地区首次发现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1714~1756cal a BP时就已经出现在了中亚地区,相应的饮食文化的转变也可能在这一时期开始.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稻作农业在全球尤其是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展开更多
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颁奖大会于5月18日线上举行。“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专委会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数据与知识信息系统”荣获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电子科学组冠军奖)。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颁奖大会于5月18日线上举行。“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专委会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数据与知识信息系统”荣获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电子科学组冠军奖)。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于2003、2005年分别在日内瓦和突尼斯举行。该峰会是由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共同组织的全球多利益相关方交流平台,致力于推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更多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除草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谷子不同生育期株高、穗质量、穗粒质量及理论产量进行取样调查,为春谷谷田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苗前使用38%莠去津1 500~2 250 m L/hm2对植株株高影响较小,用量为2 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除草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谷子不同生育期株高、穗质量、穗粒质量及理论产量进行取样调查,为春谷谷田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苗前使用38%莠去津1 500~2 250 m L/hm2对植株株高影响较小,用量为2 250 m L/hm2时理论产量最高;谷友安全性较好的使用量为1 500 g/hm2;苗后(3~5叶期)38%莠去津安全使用量为1 500~2 250 m L/hm2;2,4-D丁酯的安全使用量为750 m L/hm2;二甲四氯钠安全使用量为1 500 g/hm2。通过对株高影响及理论产量的试验,建议使用的除草剂为播后苗前38%莠去津2 250 m L/hm2,或播后苗前谷友1 500 g/hm2。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多重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RT—PCR)方法在呼吸道病毒中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CNKI等,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关于M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人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Meta—disc1.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2528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MRT—PCR检测RSV的Sen合并=0.87(95%CI:0.83—0.90)、Spe合并=0.98(95%CI:0.97—0.98)、AUC=1.00。MRT—PCR检测ADV的Sen合并=0.64(95%CI:0.56—0.71)、Spe合并=0.99(95%CI:0.98—0.99)、AUC=0.99、Q=0.96。Deeks漏斗图检验结果提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MRT-PCR方法检测RSV和ADV的灵敏度有待提高,但检测综合能力较好,对临床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文摘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及早期文明交流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针对中亚阿姆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查延(Khalchayan)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植物考古学研究,首次在中亚地区发现了水稻遗存,其AMS14C日历校正年代为1714~1756cal a BP,属贵霜时期(Kushan).通过将遗址中出土的水稻遗存与中国、印度地区同时期的水稻遗存及南亚地区现代栽培稻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卡尔查延遗址的古栽培稻与中国南方和印度西北部地区栽培稻形态上更为接近,为南亚粳稻类型.综合周边地区的植物考古学及年代学研究资料,显示其传播途径是由中国西南经南方通道传播到印度河流域后传入到阿姆河流域.卡尔查延遗址发现的碳化水稻是中亚地区首次发现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1714~1756cal a BP时就已经出现在了中亚地区,相应的饮食文化的转变也可能在这一时期开始.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稻作农业在全球尤其是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
文摘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颁奖大会于5月18日线上举行。“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专委会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数据与知识信息系统”荣获2021年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奖(电子科学组冠军奖)。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于2003、2005年分别在日内瓦和突尼斯举行。该峰会是由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共同组织的全球多利益相关方交流平台,致力于推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除草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谷子不同生育期株高、穗质量、穗粒质量及理论产量进行取样调查,为春谷谷田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苗前使用38%莠去津1 500~2 250 m L/hm2对植株株高影响较小,用量为2 250 m L/hm2时理论产量最高;谷友安全性较好的使用量为1 500 g/hm2;苗后(3~5叶期)38%莠去津安全使用量为1 500~2 250 m L/hm2;2,4-D丁酯的安全使用量为750 m L/hm2;二甲四氯钠安全使用量为1 500 g/hm2。通过对株高影响及理论产量的试验,建议使用的除草剂为播后苗前38%莠去津2 250 m L/hm2,或播后苗前谷友1 500 g/hm2。